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线上考试地理试卷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线上考试地理试卷第1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线上考试地理试卷第2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线上考试地理试卷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线上考试地理试卷

    展开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 40 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 读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回答 1~3 题。 1.图中气压带甲的成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空气堆积下沉 C.空气受热上升 D.空气受冷下2.关于气压带的正确叙述是 (              )A.地球上共有 4 个低气压带,3 个高气压带  B.高气压带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 C.低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是地球上的多雨地带              D.由极地高气压吹出来的风是偏北3.在气压带乙控制下的赤道附近地区,其气候特征是终年(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温暖干燥 D.温和湿润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 4~6 题。 4.图中 N 地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5.此时我省正值(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6.图中 M 地气候的成因是( )A.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D.终年受西风带的影阅读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完成 7~8 题。 有关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热带草原气候 B.②——亚热带季风气候C.③——温带海洋性气候 D.④——温带大陆性气8.有关气候成因或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候的成因是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②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C.③气候的成因是终年受东北信风控制              D.④气候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西读下图,完成 9~10 题。9.图中所反映的季节是北半球的(  A.冬季 B.秋季 C.夏季 D.春季10.图中 F 风向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西风带形成的风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热带大气活动中心形成的风向               D.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 11~12 题。    11.2019 年第 9 号台风“利奇马”于 87 日晚上加强为超强台风,并以每小时 15 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逐渐向浙江沿海靠近.上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的是( )A.甲 B.乙 C. D.丁对图中天气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天气系统过境后,一般会出现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B.甲、乙天气系统一般与丁天气系统联系在一起,相伴而生C.受丙天气系统的影响,我国北方秋季经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D.伏旱的形成一般与丁天气系统有关
    读某大洋环流局部模式图,回答下列 13~14 题。 该大洋环流位于( A.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B.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C.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D.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14.若该大洋环流位于太平洋,则( A.①洋流流经巴西东部海域 B.②洋流流经秘鲁西部海域C.③洋流为北太平洋暖流 D.④洋流为北赤道暖流右图中阴影部分为陆地,箭头表示的洋流.读图完成 15~17 题。15.图中洋流是( )A.北半球暖流 B.南半球暖流C.北半球寒流 D.南半球寒流该洋流对流经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A.增温减湿 B.降温减湿C.降温增湿 D.增温增湿下图海水等温线图中,能正确表示该洋流的是(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刻的地面天气形势图,甲、乙、丙、丁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 ) A.甲B.乙C.丙D.丁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 19-21 题。 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最主要的是( A.地球内部的热能 B.地球的重力能  C.天体之间的引力能              D.太阳辐射20.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21.为了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矛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兴建水库 B.节约用水 C.植树造林 D.跨流域调水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   读图完成 22~23 题。
     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A.爬行类 B.鸟类 C.两栖类  D.鱼23.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A.古生代 B.中生代 C.元古代 D.新生代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 24~26 题。   松花江和长江中下游水文特征不同键是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A.① B.② C.③D. 表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形成的箭头是( )A.⑤ B.⑥ C.⑦ D.⑧上述实例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特征A.区域性 B.综合性 C.整体性 D.差异读下图,完成 27~28 题。“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A.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C.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从地理角度理解反映了( A.冬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              B.植被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 D.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生读我国地理“四极”特征变化趋势图,回答 29~30 题。图中③④⑤的地理特征变化体现出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①②③的地域分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海拔 D.水源下图为“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完  成 31~32 题。图中居民点分布在( ) A.河流三角洲平原 B.山地半山腰 C.河谷阶地 D.河流冲积平原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聚落布局充分考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生物 2018 年 12 月 1 日,一股较强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北方多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下表为新疆乌鲁木齐城区 1130~123 日的部分天气信息资料。据此完成 33-34 题。  11 月 30 日12 月 1 日12 月 2 日12 月 3 日日最高气温7℃-4℃-10℃-10℃日最低气温-3℃-15℃-16℃-16℃风力6-7 级5-6 级转3-4 级3-4 级<3 级天气晴转中雪大雪转中雪小雪转多云此次寒潮来袭,乌鲁木齐形成的灾害性天气不包括( A.低温 B.大风 C.大雪  D.暴34.此次寒潮来袭,乌鲁木齐居民的应对措施是(              A.加强监测和预报 B.发布寒潮预警C.制定应急预案 D.保暖添衣,减少外出“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地球还面临着一个新现象——“全球变暗”,  “全球变暗”是指空气中的污染物增多,能见度下降的现象。据此回答 35~36 题。下列可能引起“全球变暗”的多种因素中,最主要的人为因素是( )A.太阳处于衰老时期,太阳辐射在减弱 B.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污染C.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              D.飞机飞行产生的飞行痕迹能够同时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和“全球变暗”的有效措施是( ) A.实施退耕还湖              B.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C.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D.回收并综合利用硫氧化物、氮氧化物读下图,回答 37~38 题。若①是自然资源,②是能源,则③不可能( )A.常规能源 B.水资源 C.矿物能源 D.可再生能源 若①是矿产资源,②是燃料,则③可能是( ) A.煤、石油、天然气 B.铁矿、水能、沼C.地热、天然气、煤              D.石油、水能、铁2017 年全国 5515 万人因洪涝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到 2143 亿元。下图为中国洪水频度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 39-40 题。 有关中国洪水频度空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中下游频度低B.北方较南方频度高C.东部较西部频度高D.平原较山区频度低 为减轻洪灾造成的损失,可采取的工程措施是 A.修建水库 B.植树种草 C.修筑梯田 D.平整土二、综合题(共 4 题,共 40 分)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
     (1) 图中 A、B、C、D 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      (2)     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            天气;(3) 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大的是_  ,从气流状况看称       。 (4)若图中存在锋面天气系统应在               M N               天气系统 读“非洲气候分布图及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 非洲气候分布图  
    材料二 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 (1) 简述非洲自然带的分布特点。(2) A、B 两地纬度相差很大,但属于同一自然带,分析其原因。(3) 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整其雪线高度南坡      (高于或低),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地理资料,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各题。(8 分) “山区和平原地区修筑同等级铁路每千米工程量和造价的比较表(20 世纪 90 年代)” 地形类型土石方(104m3)桥梁 (延长 m)隧道 (延长 m)造价 (万元)A3~5241 200~1 400B11~12451063 400~4 000(1) 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 A、B 两种地形区中,为平原地形的是_     ;_      地形易出现滑坡等地质灾害(填字母)。(2) 简述交通线路在 A、B 地区形态的差异。44.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8 分)材料 1: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是孕育渭河平原的主力。图 1 为渭河流域示意图,图 2 为渭河流域某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 2:天水市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享有“羲皇故里” 的殊荣。境内文化古迹甚多,曾经商贾云集。(1)  结合“渭河流域某地气候资料图”说明渭河径流量的特点。(2)  指出天水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高一地理期中试题答案1-20    BCAAB    BCBCD    CDCBB   DBBDC    21-40   DDBAB    CABBA    CADDB   BBACA41.(1)C   (2)阴雨   (3)②   反气旋 (4)N  冷锋42.(1)非洲自然带以热带雨林带为对称轴,基本呈南北对称分布。(2)A、B两地同属于热带雨林带。原因:A地受赤道低气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B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3)低于  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高度低于北坡。43.(1)A B (2)A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线路的布局形态呈网状;而B地区为山地,地表崎岖,交通线为减小坡度,呈“之”字形。44.(1)径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夏汛。(2)位于渭河平原,地形平坦,便于城市建设;位于河流沿岸,河流为城市提供供水和交通功能;该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位于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交通便利。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