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www.ks5u.com四川省新津中学高2019级高一12月月考试卷
地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太阳活动周期一般表现为上升期、峰值期和下降期,2019年6月7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的图像显示,太阳表面看上去完全是空白的,没有任何太阳黑子——这表明它已经进入自身活动周期的极小期。原本活动剧烈的太阳表面看上去变得更为平静,有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不过这种虚假的平静可能会导致磁暴,对卫星造成干扰,影响空中飞行,甚至可能让电网陷入瘫痪。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太阳大气由外向内的分层分别是( )
A.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B. 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C. 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D. 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2. 黑子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
A. 内部 B. 光球层 C. 色球层 D. 日冕层
3. 人们如此重视对太阳活动的研究,是因为太阳活动爆发时可能会( )
A. 引起大气层扰动,导致有线电话中断 B. 使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减少。
C. 可能会使得全球出现绚丽多彩的极光 D. 罗盘指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答案】1. D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太阳大气最外侧为日冕层,中间为色球层,最内层为光球层。故D正确,A、B、C错误。
【2题详解】
太阳黑子是光球层中高速旋转的气体旋涡,因温度比光球层平均温度低,所以看上去比较暗。故B正确,A、C、D错误。
【3题详解】
A、太阳活动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而不是有线电话,A错误。
B、太阳活动爆发时,使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应增加,B错误;
C、太阳活动产生的极光现象应发生在高纬地区而非全球,C错误;
D、太阳活动爆发时,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D正确。
故选D。
【点睛】第一小题注意“从外向里”的题干要求。
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地球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C. 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D. 地球运动
5. 下列关于晨昏线(圈)的说法正确是( )
①晨昏线上的时刻为0点 ②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始终垂直
③晨昏线始终和经线斜交 ④晨昏线始终垂直平分纬线
⑤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都为0°
A. ①④ B. ②⑤ C. ①⑤ D. ②③
6. 四幅光照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A. B. C. D.
【答案】4. C 5. B 6. B
【解析】
【4题详解】
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是因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故C正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地球公转与昼夜现象关系不大;地球运动包括地球自转和公转。故A、B、D错误。所以选C。
【5题详解】
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始终垂直,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都为0°,②⑤正确。春秋分日,晨线上各点地方时为6点,昏线上各点地方时为18点,其余日期晨昏线与经线不重合,晨昏线上各点地方时不等,①错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③错误;只有春秋分日晨昏线垂直平分纬线,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
【6题详解】
A图中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应为北半球冬至日,故A错误。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B、C为北半球俯视图,D为南半球俯视图;B图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夏至日;C图昼夜等长,应为春分或秋分;D图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冬至日。故B正确,C、D错误。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 ℃,黑夜时低至-183 ℃。2014年1月中国嫦娥3号携带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登月。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车不得不遵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下图中左图为“玉兔号”月球车沉睡了一个黑夜后首次醒来。专家这样形容它: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玉兔号”月球车使命大,本领强。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 材料中提到的“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对应右图中的( )
A. ① B. ③
C. ⑤ D. ⑦
8.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多摄氏度主要原因是( )
A. ①强,②弱 B. ②强,③弱
C. ①强,③弱 D. ④强,⑤弱
【答案】7. D 8. C
【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7题详解】
图中①表示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⑦表示射向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⑤表示被大气吸引的地面辐射;月球表面没有大气,也就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所以“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应为⑦,D正确。
【8题详解】
图中①表示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④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⑤表示被大气吸引的地面辐射;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月球表面没有大气,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①强气温高,而夜晚地面辐射强,没有大气逆辐射③弱,气温低,C正确。
下图为“某区域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的近地面两点及与其对应高空两点的气压分布图(单位:hPa)”。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 该地热力环流空气运动的方向为
A. M→N→P→O→M B. P→O→M→N→P
C. O→P→M→N→O D. N→M→O→P→N
10. 该热力环流四地
A. O地昼夜温差小于P地
B. P地多阴雨天气
C. M地气温低于N地
D. OP间摩擦力小于MN
11. 下列四幅热力环流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9. C 10. B 11. D
【解析】
【9题详解】
图示横轴是海拔高度,纵轴是气压值,可知OP位于近地面,O点气压大于P点。MN位于高空,M点气压大于N点。近地面及其对应的高空气压状况相反,即O点气压高,对应的高空气压低,O点对应的高空是N点,P点对应的高空是M点。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若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空气运动的方向为O→P→M→N→O,C对。A、B、D错。
【10题详解】
O地、P地位于近地面,O地气压高、气温低、天气晴朗,P地气压低、气温高、易出现阴雨天气,因此O地昼夜温差大于P地,A错误,B正确。O地气温低、P地气温高,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C,因此M地气温高于N地,C错误。OP位于近地面,摩擦力大,MN位于高空,摩擦力小,OP间摩擦力大于MN,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白天山坡升温快,盛行上升气流,A错误。选项BC为海陆风示意图,白天陆地增温快,气压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夜晚陆地降温快,气压高,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为陆风。BC错误。城市人口多、工业集中,排放的热量多,气温高于郊区,盛行上升气流,郊区气温低,下沉气流,D正确。故选D。
【点睛】热力环流
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温压关系(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高空与近地面相反)。
3.形成过程: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动力)→空气的水平运动(风)。
小明同学在手机上查询到北京、上海、乌鲁木齐、海口四个城市2019年12月22日的天气预报和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整理登记如下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12. 判断甲、乙、丙、丁四个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A. 海口、上海、北京、乌鲁木齐 B. 海口、上海、乌鲁木齐、北京
C. 上海、海口、乌鲁木齐、北京 D. 上海、海口、北京、乌鲁木齐
13. 对四个城市气候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城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 乙城市全年高温多雨
C. 丙城市冬冷夏热,干旱少雨 D. 丁城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答案】12. D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由日出、日落时间可知,甲、乙、丙、丁四地昼长分别为10小时07分,10小时56分,9小时21分,8小时55分。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因此甲为上海,乙为海口,丙为北京,丁为乌鲁木齐。故D正确,A、B、C错误。
【13题详解】
由第一小题可知,甲为上海,乙为海口,丙为北京,丁为乌鲁木齐。
A、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A正确。
B、海口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沛但时间分配不均,分旱雨两季,B错误。
C、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C错误。
D、乌鲁木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D错误。
故选A。
下图为北半球某假想陆地的一部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4. 甲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A. 热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热带草原气候
15. 关于丙地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 全年高温多雨,降水充沛 B. 全年温和多雨,降水均匀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 D. 冬寒夏热,干旱少雨,且气温日、年较差大
16. 在乙气候的分布区,有严重大气污染的工厂不宜建在城市居民区的( )
A. 西南面 B. 西北面 C. 东北面 D. 东南面
17. 下列与上图中丁地气候特点相匹配的数据资料是( )
A. B.
C. D.
【答案】14. C 15. D 16. A 17. D
【解析】
【14题详解】
甲分布在大陆西岸纬度30º-40 º之间,是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纬度10 º -20 º间;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选C正确。
【15题详解】
丙分布在大陆中部35º-55 º之间,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干旱少雨,且气温日、年较差大,选D正确。
【16题详解】
从上题的判断可知,乙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盛行西风;北半球的西风为西南风,有严重大气污染的工厂不宜建在城市居民区的上风风,即西南面,选项A符合题意。
【17题详解】
图中显示,丁地位于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根据气候类型判断方法可知,A图气候为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排除A。B图气候为干湿季明显的热带草原气候,排除B。C图气候为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排除C。D图气候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选项D符合题意。
分析下表气候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8. 表中A地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19. 表中B地的气候类型在全球的分布范围是( )
A. 赤道及其南北两侧 B. 纬度40°-60°的大陆西岸
C. 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 D. 亚欧大陆的东岸
【答案】18. B 19. B
【解析】
【18题详解】
A地最冷月份平均气温大于0℃但小于15℃,应属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高温期少雨,低温期多雨,“冬雨夏干”,因此A地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故B正确。
【19题详解】
依据图中信息可知,B地全年温和湿润,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故B正确,A、C、D错误。
【点睛】气候类型的判断技巧:
一、先看气温,判南北半球。
如果最高气温出现在7、8月份,最低月份在1、2月份,一般就是北半球的;如果最高气温出现在1、2月份,最低月份出现在7、8月份一般就是南半球。
二、再看气温,分寒、温、热三带:
如果年均温高,且最冷月一般在15℃以上,说明是热带的四种气候。
如果最冷月在0℃以上,15℃以下,那就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及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以及温带海洋气候了。
如果最冷月在0℃以下,那就是温带季风气候及温带大陆性气候了。
如果最热月气温在10℃以下,全年均温低,则为极地气候。
三、看降水量及降水分布情况:
年雨型:如果年降水量较大,而且各月降水比较均匀,则可判断为热带雨林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少雨型:年降水量少,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和极地气候。
夏雨型:如果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或夏半年),则可判断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类型。
冬雨型:只有一种,那就是地中海气候。
读世界某区域春末夏初某日气压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0. 图中,A地的风向最不可能的是
A. 偏北风 B. 偏东风
C. 东南风 D. 偏南风
21. 该日,B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大,其原因是受
A. 低压系统控制,天气晴朗 B. 高压系统控制,天气晴朗
C 低压系统控制,阴雨天气 D. 高压系统控制,阴雨天气
【答案】20. A 21. B
【解析】
【20题详解】
近地面的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其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A地梯度力风向指向西北,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一定的角度,可能形成偏南风、偏东风,最不可能是偏北风,根据题干要求应选择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故符合题意的选项为A。
故选A。
【21题详解】
气温日较差(昼夜温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天气晴朗比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大。从图中可以看出,B地受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下表为温州2018年10月9日到11日的天气资料,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2. 此次影响温州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23. 该类天气系统对我国的影响有( )
①北方夏季的暴雨 ②北方冬季的雾霾
③华北春季的风沙 ④东南沿海的台风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22. A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由表中信息可知,2018年10月9日到11日,风力增强,出现阴雨天气,气温下降,应为冷锋过境。四图中A为冷锋、B为暖锋、C为低压、D为高压。
故选A。
【23题详解】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春季的风沙、冬季的寒潮均受冷锋影响,①③正确;雾霾一般和逆温现象有关,台风为形成为热带海洋的强热带低压,②④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
根据2019年4月3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大堡礁在海洋热浪的作用下发生了两次珊瑚白化灾害(即和珊瑚共生的藻类离开或死亡,珊瑚就会变白,最终因失去营养供应而死),已造成了1500km的珊瑚大面积死亡。下图为白化珊瑚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4. 造成珊瑚白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B. 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
C. 太阳活动的能量释放 D. 太阳辐射的区域差异
25. 推测大规模海洋热浪将带来的影响是( )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我国海岸线不变 ③两极冰川纬度升高 ④海洋的面积缩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24. B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珊瑚白化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大堡礁在海洋热浪的作用下,和珊瑚共生的藻类离开或死亡,珊瑚就会变白,最终因失去营养供应而死的现象,室气体的过量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造成珊瑚白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故选B。
【25题详解】
大规模海洋热浪改变了海洋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①正确。海平面上升,我国海岸线后退,②错误。两极冰川融化,纬度升高,③正确。海洋的面积扩大,④错误。故选C。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6. 该示意图中③①④⑤四个箭头共同表示的水循环类型是
A. 海上内循环
B. 陆地内循环
C. 海陆间循环
D. 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循环
27. 关于图中所示水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B. 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 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D. 促进全球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答案】26. C 27. B
【解析】
【26题详解】
该示意图中③①④⑤四个箭头共同表示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实现了海陆间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转换,C对,D错。海上内循环只发生在海洋内部,A错。陆地内循环只发生在陆地内部,B错。故选C。
【27题详解】
水循环可促进地理环境(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的整体性,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A不符合题意;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C不符合题意;对全球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促进全球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D不符合题意;虽然地球上水的总量很大,但是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水循环有一定的周期,超过其更新周期,也会枯竭,可见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故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水循环的意义:①促进地理环境(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的整体性,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对全球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③由于在水循环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势能和动能的转换,由此产生了流水侵蚀作用,塑造了地表的形态;④水本身也是一种溶剂,随着它的移动也会使得岩石圈的化学物质发生迁移。
2019年1月20日在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北纬30.09度,东经87.77度,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
A ③圈层 B. ④圈层 C. ①圈层 D. ②圈层
29. 有关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属于地壳的一部分 B. 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 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以上 D. 岩石圈包括了地壳和上地幔
30. 仅考虑受地震波影响,该地空中飞行的小鸟( )
A. 只上下颠簸 B. 只左右晃动
C.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晃动 D. 先左右晃动,后上下颠簸
【答案】28. D 29. C 30. A
【解析】
【28题详解】
材料显示此次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结合图中数据可知应位于②圈层,故D正确,A、B、C错误。
【29题详解】
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以上,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故C正确,A、B、D错误。
【30题详解】
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其中纵波的质点振动方向与震波传播方向一致,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横波的质点振动方向与震波传播方向垂直,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因此空中飞行的小鸟只上下颠簸,故A正确,B、C、D错误。
二、填空题
31.读“亚洲季风图”和“我国某两条河流流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甲图判断,此时为北半球的_______(季节),我国东部地区盛行_______(风向),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
(2)此时D 处盛行_______风(风向),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3)此时一艘从我国上海驶向波斯湾的油轮途径北印度洋海区,船员发现在相同动力条件下与其它季节相比航速明显_______ (加快/减慢)。
(4)乙、丙两河流,主要分布在甲图中的C处的是_______,该处河流的水源补给主要是_______。丙河主要分布在A、B、C、D中的_______处,其a、b两个汛期的补给水原分别是_______、_______。
(5)此季节,北半球30°-40°的大陆西岸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
【答案】 (1). 夏季 (2). 东南风 (3).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 西南风 (5). 气压带与风带季节移动 (6). 减慢 (7). 乙 (8). 冰雪融水 (9). A (10). 季节性积雪融水 (11). 降水 (12). 炎热干燥(高温少雨) (13).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
【详解】(1)图中风从周边海洋吹向陆地,陆地形成低压中心,因此北半球为夏季。风的来向即风向,读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盛行东南风。
我国所在的东亚位于世界最大大陆和最大大洋的交界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夏季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陆地低压中心将北移的副热带高气压切断,高压中心留在海洋中,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东南季风。因此我国东部盛行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图中D 处风从西南吹向东北,因此盛行西南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压带与风带季节移动: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北半球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
(3)图中风从周边海洋吹向陆地,陆地形成低压中心,北半球为夏季,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因此上海驶向波斯湾的油轮途径北印度洋海区时为逆流行驶,在相同动力条件下与其它季节相比航速明显减慢。
(4)C处为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流量较小,受气温影响显著,冬季出现断流现象,故乙正确。
丙河有春汛和夏汛两次汛期,主汛期在夏季,应为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故选A。a汛期发生在春季,应为冰雪融水;b汛期在夏季,应为大气降水。
(5)图中风从周边海洋吹向陆地,陆地形成低压中心,为夏季。北半球30°-40°的大陆西岸地区受北移的副高影响,盛行下沉气流,气候炎热干燥。
32.读亚洲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控制A地的气压系统是_______,其近地面的气流呈_______,受其控制天气_______,A、B两地昼夜温差较大的是________。
(2)a、b两虚线容易形成锋面系统的是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速最大的是________地,判断的理是___________。
(4)c天气系统为____________,过境④地时,④地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____。
(5)b天气系统为_____________,受其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冬春季易出现_______、_______等天气。
【答案】 (1). 高压 (2). 顺时针辐散 (3). 晴朗 (4). A (5). b (6). 地处低压槽,气流相遇 (7). ② (8).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9). 暖锋 (10). 连续性降水或雾 (11). 冷锋 (12). 寒潮 (13). 沙尘暴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重点为常见体系系统知识,较难。
【详解】(1)图中A处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比周围高,应为高压。北半球高压近地面的气流呈顺时针福散。气流辐散,中心气流下沉,受其控制天气晴朗;图中B位于低压中心,多阴雨天气;晴天昼夜温差大于阴天,因此A、B两地昼夜温差较大的是A。
(2)气旋的水平气流是向中心辐合。在槽线,两侧冷暖气流易相遇形成锋面。而反气旋的气流呈辐散状,在脊线两侧气流不可能相遇,故不能形成锋面。图中a为脊线,b为槽线,因此a、b两虚线容易形成锋面系统的是b。
(3)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越大。图中②等压线最密,因此风力最大。
(4)在低气压中气流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因此左侧锋面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运动,是冷气团推动暖气团的运动;右侧锋面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运动,是暖气团推动冷气团的运动。故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图中c天气系统位于右侧,为暖锋。
(5)由上一小题可知,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b天气系统位于左侧,为冷锋,冷锋过境,我国北方地区冬春季易出现寒潮和沙尘暴等天气。
33.读“太阳光照示意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的日期是_______,为北半球_______(节气),此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___。
(2)图中A、B、C、D四地昼长由大到小排序是_______。
(3)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
(4)该日之后一个月,成都的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___,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_______(变大\变小)
(5)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区域为_______,昼长达到一年中最长的区域为_______。
(6)图中A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该日A点的昼长为_______小时,C点的日出时间为地方时_______。
(7)图中,物体由A向C沿水平方向运动,其运动方向会向_______ (南或北)偏移。
【答案】 (1). 12月22日 (2). 冬至日 (3). 23°26′S (4). B>D>A=C (5). 由23°26′S向南北两侧递减 (6). 昼短夜长 (7). 昼渐长,夜渐短 (8). 变大 (9).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10). 南半球 (11). 14:00 (12). 4小时 (13). 10:00 (14). 南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重点为地球光照图判定即地球运动基础知识,涉及知识点虽多,但难度不大,较容易。
【详解】(1)图中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应为北半球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其前后,此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23°26′S。
(2)由四点所在纬线昼弧在纬线中所占比例可知,昼长B>D>A;A点与C点位于同一纬线,昼长相等。故四地昼长排序为B>D>A=C。
(3)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即与直射点纬度差越大,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由图中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可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23°26′S,因此正午太阳高度由23°26′S向南北两侧递减。
(4)该日为12月22日,1个月后为1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的白昼就变长。因此成都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太阳直射点北移,与成都的纬度差逐渐变小,因此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5)该日为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南半球昼长达到全年最长。
(6)图中经线将纬线分成6等分,因此相邻两条经线相差2小时。图中最左侧经线地方时为12时,位于A所在经线以西,比A所在经线地方时晚2小时,“早加晚减”,因此 A点的地方时为14:00。A点所在纬线昼弧占1/6,因此该日A点的昼长为1/6*24=4小时。C点与A点位于同一纬线,因此C点昼长为4小时,故日出时间为地方时12:00-4/2=10:00。
(7)在北半球做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向右偏转,因此图中物体由A向C沿水平方向运动,其运动方向会向南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