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第1页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第2页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展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8小题,共60.0分)
    1.   有关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各种天体与地球都是等距离的    
    B. 除地球外,宇宙间的一切物体均属天体    
    C. 各种天体都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    
    D. 天体就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星星,气体和尘埃不能算作天体    
    2.   .下列物质中属于天体的是(  )
    A. 太阳、月球、北斗七星    
    B. 恒星、行星、卫星、陨石    
    C. 火车、轮船、巨大岩石    
    D. 待发射火箭、待发射宇宙飞船    
    3.   下列各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  )
    A. 总星系    
    B. 地月系    
    C. 太阳系    
    D. 河外星系    
    4.   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
    A. 太阳    
    B. 月球    
    C. 金星    
    D. 火星    
    2003年3月23日,太阳又一次打“喷嚏”。太阳表面一个巨大的黑子群爆发,一般有太阳表面释放出来的气体和带电粒子流所引起的太阳“强风”,以每小时超过320万千米的速度直扑地球。据此完成(1) ~(3)题。
    5. 下列城市受此次太阳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
    A. 满洲里
    B. 连云港
    C. 广州
    D. 新加坡
    6. 太阳风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可信的是(  )
    A. 对部分地区的短波通讯和短波广播造成短时间的影响
    B. 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C. 世界许多地区的降水量有异常变化
    D. 地壳活动剧烈,火山.地震.泥石流频发
    7. 有关“太阳打喷嚏”现象的解释,较完整的是(  )
    A. 是从日冕层表面抛射出的大量气体
    B. 是从光球层表面喷射出的带电粒子流
    C. 是从色球层表面喷射出的电磁波
    D. 是黑子和耀斑爆发时,喷射出的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

    8.   我们能观测的太阳是太阳的大气层,它由外向里依次是(  )
    A. 色球、光球、日冕    
    B. 光球、色球、日冕    
    C. 日冕、色球、光球    
    D. 光球、日冕、色球    
    9.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
    A. 重力能    
    B. 太阳辐射能    
    C. 生物能    
    D. 风能    
    10.   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获得能量的主要源泉    
    B.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地震活动、火山爆发的主要动力
    C.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大气和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D.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太阳辐射能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11.   太阳释放的能量主要来源是(  )
    A. 太阳内部铀等重元素裂变释放的辐射能    
    B. 飞离太阳大气层的带电粒子的能量    
    C. 氢原子核聚变释放的辐射能    
    D. 碳原子核裂变释放的辐射能    
    12.   从天文角度划分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  )
    A. 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    
    B. 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    
    C. 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    
    D. 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    
    13.   元旦这一天(  )
    A.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南移    
    B.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北移    
    C.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南移    
    D.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北移    
    14.   若黄赤交角变为0°,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①太阳直射点永远在赤道 ②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相等 ③没有四季更替现象 ④你所在的地方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
    A. ①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15.   下列四幅图中(空白部分表示白昼,斜线部分表示黑夜,小圆圈表示极圈),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2)题。
     
    16. 2009年的春节在1月26日,这一天地球最接近于图中哪一点(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7. 地球从甲公转到丙位置,其公转速度是…(  )
    A. 越来越慢
    B. 越来越快
    C. 先变快后变慢
    D. 先变慢后变快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完成(1)~(2)题。
     
    18. 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甲地时间为(  )
    A. 8时
    B. 9时
    C. 15时
    D. 16时
    19. 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则甲地的时间为(  )
    A. 15时
    B. 9时
    C. 3时
    D. 12时

    20.   116°E与120°E相比(  )
    A. 地方时早20分钟    
    B. 地方时晚16分钟    
    C. 地方时晚20分钟    
    D. 先看到日出    
    21.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中心点为北极点,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晨线    
    B. 为晨线    
    C. 为昏线    
    D. 为晨线    
    22.   根据地震波横波(S波)与纵波(P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确定外核物质接近液体状态的主要依据是(  )
     
     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A. S、P波波速明显增加    
    B. S波波速突然下降,P波则完全消失    
    C. S、P波波速明显下降    
    D. P波波速突然下降,S波则完全消失    
    23.   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是指(  )
    A. 水圈    
    B. 大气圈    
    C. 地壳    
    D. 生物圈    
    24.   岩石圈的下界在(  )
    A. 莫霍界面    
    B. 古登堡界面    
    C. 软流层上界    
    D. 上地幔上部    
    25.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金星的“左邻右舍”分别为(    )
    A. 木星、土星                         B. 地球、木星                         C. 水星、地球                         D. 水星、木星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之一。据此回答题:
    26. 地球在宇宙的位置可以描述为
    ①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②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巨行星 
    ③与太阳系中的金星、木星相邻 ④不属于河外星系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7. 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能密切相关的是
    ①大气环流 ②石油、天然气资源 ③火山爆发 ④地壳运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8.   若神舟十号宇航员从“天宫一号”往外看,最不可能看到的现象的是
    ①极光              ②恒星          ③星云           ④流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29.   下列四幅图中(空白部分表示白昼,斜线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小圆表示极圈),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0.   第29届奥运会于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5时在北京开幕,纽约(西五区)居民观看开幕式的当地时间是                         
    A. 8月9日17时                         B. 8月8日16时                         C. 8月8日17时                          D. 8月7日16时
    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如无特殊说明,每空1分)
    31.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及二分二至日的地球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各题。(6分)

    (1)图中A、B两地自转线速度的关系是A    (填“大于”或“小于”)B。
    (2)当太阳直射点在②位置时,北半球为      (填“冬至”或“夏至”)节气。
    (3)当太阳直射点在③位置时,此日C地的昼长为    小时;当太阳直射点在④位置时,D地昼长为     小时。
    (4)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单项选择)(2分)
    A.当太阳直射点在②位置时,湖南各地昼长等于夜长
    B.当太阳直射点在④位置时,湘江流域正值水稻收割季节
    C.当太阳直射点由①位置向②位置移动时,长沙正午物影长度越来越长
    D.当太阳直射点由③位置向④位置移动时,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32.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太阳大气结构图
    (1) A为________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这些区域由于________而暗黑。它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________的标志。
    (2) B是________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________。它的爆发是________的显示。
    (3) 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________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________层,会引起______________;
    33.   读地球内部结构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1)A是________层,B是________层,C是________顶部,D是________层。 (2)地壳由图中字母________表示的层次构成,上地幔由图中字母________表示的层次构成。 (3)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 (4)被认为岩浆发源地的层次是______层,在图中用字母______表示。图中A、B、C组成的圈层叫______。 (5)莫霍界面是字母_____和___表示的两层之间的界面,古登堡界面是字母_____和___表示的两层之间的界面。
    34.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9分)
    (1)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是           、              、                 。
    (2)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质量最大的是          星。
    (3)以地球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是               。类地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远的是          。
    (4)小行星带位于          星轨道和         星轨道之间。

    玛纳斯县第一中学高一年级月考卷

    【答案】
    1.  C       2.  A       3.  D       4.  B       5.  A       
    6.  D       7.  D       8.  C       9.  B       10.  B       
    11.  C       12.  C       13.  D       14.  D       15.  D       
    16.  C       17.  C       18.  B       19.  C       20.  B       
    21.  B       22.  D       23.  D       24.  C       25.  C       
    26.  C       27.  A       28.  D       29.  C       30.  D       
    31.  B       32.  C       33.  B       34.  C       35.  A       
    36.  D       37.  B       38.  A       
    39.  
    (1)大于             
    (2)夏至  
    (3)12 12 
    (4)D
           
    40.  
    (1)光球  黑子  比周围温度低  太阳活动强弱(4分)  
    (2)色球  耀斑  太阳能量强烈释放 (3分)
    (3)黑子  电离  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磁暴(3分) 
    (4)ABD (2分)  
    (5)太阳活动会产生磁暴、极光,使降水异常,无线电短波通信衰减或中断。(3分)  
           
    41.  
    (1)硅铝 硅镁  上地幔   软流 
    (2)A、B      C、D、E 
    (3)地壳厚度不均     硅铝层不连续分布 
    (4)软流    D     岩石圈 
    (5)B、C      F、G
           
    42.  (1)同同性,共面性,近圆性
    (2)水,木
    (3)地月系,火
    (4)火、木
           
    【解析】
    1.  宇宙中存在的物质都是天体,地球应该属于天体,各种天体离地球的距离相差特别大,如最近的天体是月球,而最远的在目前条件下可达到140亿光年。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只是天体的极少部分,各种天体都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运动是绝对的。
    2.  解此题要紧紧抓住“宇宙间物质存在形式”,以此判断各个选项,就可以举一反三找出正确答案。天体有其特定的位置,它们必须是存在于宇宙空间的,故火车、轮船、巨大岩石以及待发射的火箭、待发射的宇宙飞船、陨石都不属于天体。
    3.  地球在银河系中,不属于河外星系。
    4.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平均距离约38.4万千米
    5 — 7.  
    太阳活动对两极地区的影响最为强烈。地壳活动剧烈,火山、地震、泥石流频发等是地质作用的结果。
    8.  要注意是从外到里。
    9.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生物活动的主要能源。太阳辐射本身以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也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
    10.  地震活动、火山爆发的动力来自于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能无关。
    11.  太阳是由氢和氦组成的炽热的气体球,太阳释放的能量主要是核聚变产生的辐射能。
    12.  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
    13.  1月1日在冬至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已经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并且位于南半球。
    14.  若黄赤交角变为0°,也就没有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全球各地就没有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现象、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
    15.  四幅图分别代表春秋分、夏至、冬至、夏至,故②④节气相同,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大致相同。
    16 — 17.  
    1月26日已经过了近日点,最接近于丙点。地球从甲公转到近日点其公转速度变快,再由近日点公转到丙速度又变慢。
    18 — 19.  
    如下图,此图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黑夜,则NA为晨线,NB为昏线。又因为晨线和赤道的交点A为6:00。而同一经线上的时刻是相同的,所以NA线上各点均为6:00。而甲与NA相差45°即3小时,且从位置上分析应加3小时,故甲处应为9时,故第1题选B项。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则NA、NB为日期分界线,而日期分界线一条为180°经线,另一条是地方时为零时经线,因此NA是7月6日24时(零时),NB为180°经线。甲地时间为 0+3=3时。

    20.  东经116°比东经120°位置偏西,故地方时晚,根据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的规律,计算可得两条经线的地方时时差为16分钟。
    21.  由于中心点为北极点,该图中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根据晨线和昏线的概念可知,为昏线,为晨线,为晨昏线的一半。
    22.  理解地震波中的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在不同介质中的特点是解答该题的关键。该题主要考查纵波和横波的物理性质的差异及应用。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传播,而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23.  水圈、大气圈、地壳均是由无机物质所组成,而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为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
    24.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它们像冰块一样漂浮在软流层上。古登堡面是地核和地幔的分界面;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
    25.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八大行星的顺序。金星的相邻行星是水星、地球。
    考点:宇宙中的地球。
    26 — 27.  

    试题分析:
    【小题1】由于地球是地月系的质量中心,且月球绕转地球转,故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①正确;地球属于类地行星,而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②错误;按照太阳系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的位置排序,地球的两侧为金星和火星,③错误;地球属于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故不属于河外星系,④正确。
    【小题2】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是地球上植物生长、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煤炭、石油等能源是历史时期的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埋到地下经漫长的地质作用演化而形成的,故与太阳辐射有关,而火山喷发和地壳运动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故与太阳辐射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在宇宙环境中的位置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本题还可结合地球上对太阳辐射的利用形式设计试题。
    28.  

    试题分析: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属载人航天器,若神舟十号宇航员从“天宫一号”往外看,最不可能看到的现象的是极光和流星。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在南极称为南极光,在北极称为北极光。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通常包括宇宙尘粒和固体块等空间物质)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摄动而被地球吸引,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
    考点:本题考查极光和流星的成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极光和流星的成因。两者都强调与地球大气层的摩擦,即两者都发生在地球的大气层,而“天宫一号”在外太空。
    29.  
    ①图中全球各地昼夜平分,为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②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为南半球,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③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为北半球,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④图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
    30.  

    试题分析: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5时奥运会在北京开幕时,纽约(西五区)的区时为8月7日16时,选项D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时间计算。
    31 — 32.  
    1.根据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右图中,①圈层是地壳,②圈层是地幔,③圈层外核,④圈层是内核。B对。
    2.关于地球圈层特点 ,①圈层是地壳,厚度海洋较陆地薄,洋壳约6千米,陆壳约33千米,A错。②圈层横波能通过,B错。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横波不能通过,C对。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大,D错。 ​
    33 — 34.  

    试题分析:
    【小题1】莫霍界面以上的圈层属地壳,所以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①层在海洋中常常缺失,②是硅镁层,软流层在地幔,岩石圈的范围是指①②的全部和③的部分。故选B。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在D以上,位于古登堡界面附近。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
    35 — 36.  
    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由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可知,莫霍面以下,地震波横波和纵波波速都明显加快,故本题应选A。

    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3公里,而地壳的平均深度为17千米,则说明震源位于地壳。本题应选D。 ​​
    37.  
    上地幔的上部有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故B项正确。
    38.  
    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故选A。
    39.  
    (1)纬度越低,纬线圈越长,自转的线速度越大。A位于低纬地区,B位于高纬地区,所以线速度A大于B。
    (2)当太阳直射点在②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
    (3)当太阳直射点在③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所以C地昼长12小时;D位于赤道,无论何时,都是昼夜等长,所以D昼长为12小时。
    (4)当太阳直射点在②位置时为夏至日,湖南各地昼长大于夜长,A错误。当太阳直射点在④位置时,为冬至日,湘江流域不可能是水稻收割季节。B错误。当太阳直射点由①位置向②位置移动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距离长沙越来越近,长沙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所以长沙正午物影长度越来越短。C错误。当太阳直射点由③位置向④位置移动时,极夜范围从极点逐渐扩大到北极圈及其以北,所以D正确。本题选D。
    40.  
    解析: 
    (1)从图上看,A为太阳大气的最内层——光球层,该层的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这些区域由于比周围温度低而暗黑,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2)B层为色球层,该层太阳活动为耀斑,它的爆发是太阳能量强烈释放的显示。
    (3)由所学可知,世界上许多地区的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有相关性。太阳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引起磁暴的发生。
    (4)太阳活动强弱与通信部门、航天部门、气候研究部门的关系非常密切。
    (5)太阳活动会产生磁暴、极光,使降水异常,无线电短波通信衰减或中断。
    41.  
    (1)一般认为,地壳上层由较轻的硅铝物质组成,叫硅铝层(图中A层)。大洋底部一般缺少硅铝层;下层由较重的硅镁物质组成,称为硅镁层(图中B层)。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下深度约900km以上由E、D、C三层构成的是上地幔,C及以下部分为地幔。其中C层位于地幔和地壳的接触地带,为上地幔顶部;D层位于C层以下,距离地表80—400Km,为熔融状态的物质,叫软流层。
    (2)地壳为内部圈层结构的最外层,分为硅铝层(图示A层)和硅镁层(图示B层)。结合第(1)题分析可知,上地幔由E、D、C三层构成。
    (3)读图可知,受地质作用不均匀的影响,地壳厚度是不均匀的;构成地壳的硅铝层是不连续的,硅镁层是连续的。
    (4)在上地幔中存在熔融状态的物质圈层,叫软流层,图示D层。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岩石圈(即A+B+C层)。
    (5)莫霍界面是位于地壳和地幔之间的界面,即位于图示B、C两层之间,古登堡界面是位于地幔和地核之间的界面,即位于图示F、G两层之间。 
    42.  
    试题分析:
    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有同同性,共面性,近圆性;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火星,质量最大的是木星;以地球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类地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远的是火星;小星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考点:太阳系八大行星。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