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
www.ks5u.com
东阳中学2019年下学期10月阶段考试卷
(高一地理)
命题:方一同审题:韦黎
一.选择题(共50小题,1-30题每小题1分,31-50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宜昌万达广场的东侧有一个临时交通信号灯,它采用太阳能作为能源。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一天中,这个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影响因素可能是
A. 噪声干扰 B. 车流状况
C. 天气情况 D. 风力影响
2. 下列地区适合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的是
A. 乌鲁木齐 B. 重庆
C. 大庆 D. 成都
【答案】1. C 2. A
【解析】
【1题详解】
图中信号灯采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一天中,太阳辐射强弱不断变化,这个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影响因素可能是天气情况,天气会影响太阳辐射强弱变化,C对。噪声干扰、 车流状况、风力不影响太阳辐射强弱,A、B、D错。所以选C。
【2题详解】
根据材料,这种信号灯采用太阳能作为能源,适合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的是太阳辐射丰富地区,乌鲁木齐位于西北干旱区,太阳能丰富,A适合。重庆、成都云雾多,太阳辐射少,B、D不适合。大庆纬度较高,降水较多,太阳辐射较少,C错。所以选A。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 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不正确的是( )
A. a—地核 B. b—地壳
C. c—岩石圈 D. d—大气圈
4. 关于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B. e圈层是一个连续而规则的圈层
C. 大气圈的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D. 生物圈仅指地球表层的所有生物
【答案】3. B 4. A
【解析】
该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
【3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a位于地球内部最里层,故为地核;b层顶部有软流层,故应该为地幔;c位于软流层上面,故应该为岩石圈,d为大气圈。所以选B。
【4题详解】
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e圈层为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大气圈的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生物圈包括岩石圈的上部,水圈的全部和大气圈的底部,地球表层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所以选A。
2013年11月22日,日本小笠原诸岛的西之岛附近出现了因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新岛”(见下图)。
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5. 该岛屿的组成物质主要是
A. 沉积岩 B. 喷出岩 C. 侵入岩 D. 变质岩
6. 日本多火山的原因是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B.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D.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答案】5. B 6. B
【解析】
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5题详解】
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板块运动导致岩浆活动,该岛的主要岩石是由火山喷发,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按成因分类属于喷出岩,故选B。
【6题详解】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尤其是多火山、地震.火山、地震多发的原因是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活跃,故选B。
7.2014年4月18日,美国天文学家宣布发现了迄今为止人类寻找到的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该行星大小约为地球的1.1倍,距离地球约500光年。科学家认定该行星为“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最主要依据可能为该行星
A. 体积与地球相当
B. 与地球围绕同一中心天体运转
C. 可能有液态水存在
D. 上面找到了生物化石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大气、液态水存在。科学家认定该行星为“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最主要依据可能为该行星可能有液态水存在。只是发现该行星,没有登陆,不可能找到化石。
【详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大气、液态水存在。科学家认定该行星为“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最主要依据可能为该行星可能有液态水存在,C对。该行星大小约为地球的1.1倍,体积与地球相当不是生命存在条件,A错。距离地球约500光年,太阳系半径约3.4光年,不在太阳系,绕转中心天体不同,B错。只是发现该行星,没有登陆,不可能找到化石,D错。
读“红海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8. 有关图中①类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在这种岩石里找到化石
B. 此类岩石可能带有气孔
C. 可以看到明显的层理结构
D. 这类岩石里可以找到煤矿
9. 图示区域的地壳
A. 以水平张裂作用为主 B. 以水平挤压作用为主
C. 以垂直上升运动为主 D. 以垂直下降运动为主
【答案】8. B 9. A
【解析】
本题考查板块运动。
【8题详解】
图中①类岩石为玄武岩,属于喷出岩,此类岩石可能带有气孔,B正确。沉积岩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可以找到化石和煤矿。故选B。
【9题详解】
图示区域处在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地壳以水平张裂作用为主,故选A。
10.下图为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示意图,分析到达该地区的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
A. 红外线波段 B. 紫外线波段
C. 可见光波段 D. χ射线波段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辐射相关知识。
【详解】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之间,分为可见光、红外光和紫外光三部分。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约占总能量的50﹪,绝大部分可见光能够直接到达地面。故选C。
读“世界部分地区板块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1. 图示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不正确的是
A. 地中海属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区
B. 红海属于板块的张裂生长地区
C. 阿拉伯半岛处在三大板块的交界地区
D. 阿尔卑斯山处在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交界带,多火山地震
12. 几千万年后,最可能成为新大洋的是
A. 地中海 B. 红海
C. 阿尔卑斯山脉 D. 阿拉伯海
【答案】11. D 12. B
【解析】
【分析】
板块运动学说认为,有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11题详解】
地中海地处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处,故叙述正确,A不符合题意;红海地处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从板块运动方向可以看出两大板块发生张裂运动,面积逐渐扩大,故叙述正确,B不符合题意; 阿拉伯半岛处在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的交界地区,故叙述正确,C不符合题意;阿尔卑斯山处在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带,都为大陆板块,多火山地震,故叙述不正确,D符合题意。故选D。
【12题详解】
红海处在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几千万年后,最可能成为新大洋,地中海、阿尔卑斯山脉处在消亡边界,面积会变小,阿拉伯海处在板块内部,变化较小。故选B。
【点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地理事物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
13.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分析甲处谷地成因是
A. 岩层受水平挤压向下弯曲 B. 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
C. 断层处岩石破碎 D. 两条断层之间岩块相对下降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的判断、谷地成因的相关知识。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岩层向下弯曲并没发生断裂,可判断其地质构造为向斜,甲处岩层受水平挤压向下弯曲形成谷地。故选A。
出产于我国湖北大冶的紫水晶标本,色彩艳丽,簇拥在下方的是细小的方解石,围岩上共生着少量的黄铁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有关紫水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主要成分为石英 B. 具有珍珠光泽
C. 为透明的立方体 D. 硬度等级最高
15. 下列有关常见矿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界最多的矿物是长石
B. 花岗岩中常见非金属矿物
C. 能源和宝石类多金属矿
D. 矿物存在形式一定为固态
【答案】14. A 15. B
【解析】
【分析】
该题组考查地壳物质组成和循环。
【14题详解】
A、紫水晶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即石英,A正确;
B、根据材料可判断,紫水晶具有玻璃光泽,断口为树脂光泽,B错;
C、根据材料可判断,紫水晶多为六棱柱状,是六方柱和菱面体的聚形,C错;
D、按照莫氏硬度划分,紫水晶硬度为7,硬度等级最高的为10,自然界中为金刚石,D错。
故正确答案为A。
【15题详解】
A、根据所学知识,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石英,A错;
B、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主要组成矿物为石英、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次要矿物则为黑云母、角闪石,有时还有少量辉石,多为非金属矿物,B正确;
C、能源和宝石是非金属矿产中的重要矿物,C错;
D、矿物的存在形式除了固态还可能为液态(石油)和气态(天然气),D错;
故正确答案为B。
【点睛】1.地壳主要物质组成
我国有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的凄美爱情故事,牛郎星是天鹰座α星,七夕节前后我国许多地区几乎整夜肉眼可见牛郎星,下图为某时地球、太阳与牛郎星的大致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6. 牛郎星位于
A. 太阳系 B. 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 星系
17. 下列天体,与牛郎星类型一致的是
A. 地球 B. 太阳
C. 月球 D. 流星
【答案】16. B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银河系的直径约有10万光年,牛郎星距太阳系16光年,不属于太阳系,应属于银河系,故选B。
【17题详解】
我国许多地区几乎整夜肉眼可见牛郎星,牛郎星能发光为恒星,地球为行星,月球为卫星,及流星与牛郎星不属于同一类型,太阳为恒星,故选B。
2019年4月,山东沂蒙山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岱崮地貌是该地独有的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下列与崮体岩石成因相同的是
A. 砾岩 B. 大理岩 C. 流纹岩 D. 花岗岩
19. 石灰岩经变质作用易生成
A. 板岩 B. 花岗岩 C. 大理岩 D. 石英岩
【答案】18. A 19. C
【解析】
【分析】
该题组考查三大类岩石。
【18题详解】
根据题意和材料可知,崮体岩石成因为外力作用,与沉积岩的成因相同。
A、砾岩属于沉积岩,A对;
B、大理岩属于变质岩,B错;
C、流纹岩属于岩浆岩,C错;
D、花岗岩属于岩浆岩,D错。
故正确答案为A。
【19题详解】
A、板岩一般由页岩变质形成,A错;
B、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不是变质岩,B错;
C、石灰岩经变质作用后易形成大理岩,C对;
D、石英岩一般由石英砂岩及硅质岩变质形成,D错。
故该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常见变质岩与对应母岩:
砂 岩 → 石英砂岩
页 岩 → 板岩或片岩
石灰岩 → 大理岩
花岗岩 → 花岗片麻岩
玄武岩 → 绿色片岩
2015年7月24日,美国天文学家表示,他们发现了距离地球约1400光年,位于天鹅座的“另一个地球”—“开普勒452b”,科学家猜想它与地球的相似指数为0.98。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0. 下列能成为“开普勒452b”所在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A. 天鹅座 B. 星云 C. 恒星 D. 太阳
21. 称“开普勒452b”为“另一个地球”的原因是它最有可能拥有的特征为
A. 表面温度适宜 B. 能发可见光
C. 既公转又自转 D. 绕恒星运动
【答案】20. C 21. A
【解析】
【20题详解】
根据材料,“开普勒452b”位于天鹅座,天鹅座属于太阳系外的恒星系统,其中心天体是恒星,选C。
【21题详解】
地球最显著的特征是在太阳系中地球拥有生命。结合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进行判断,称“开普勒452b”为“另一个地球”的原因主要与表面温度适宜有关,“开普勒452b”本身不发光。既公转又自转、绕恒星运动是很多行星的共性,并不是生命存在条件,选A。
【点睛】地球上有生命物质的条件主要有:①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的温度条件。②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③地球上有液态水。④安全稳定的行星际空间,八大行星各行其道,其运行具有同向性和共面性特征。
下图表示1960-2013年年均太阳黑子相对数与辽宁西北地区年降水距平关系。完成下列小题。
22. 图示信息表明
A. 1988年以前,黑子变化极值年比降水量变化极值年大幅提前
B. 1988年以后,黑子变化极值年比降水量变化极值年大幅滞后
C. 总体上黑子高值期降水量偏少,黑子低值期降水偏多
D. 总体上黑子相对数与年降水距平值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23. 太阳黑子增多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
A.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B. 地表温度明显升高
C. 全球降水量明显增加 D. 水循环的动力增强
24. 造成地球两极上空产生极光现象的带电粒子流主要来源于太阳的
A. 电离层 B. 光球层
C. 色球层 D. 日冕层
【答案】22. C 23. A 24. D
【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
【22题详解】
1960-2013年,黑子变化极值与降水量变化极值有时呈正相关,有时呈负相关,AB错误。总体上黑子高值期降水量偏少,黑子低值期降水偏多,黑子相对数与年降水距平值呈现出负相关关系,C正确,D错误。故选C。
【23题详解】
太阳黑子增多时,即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干扰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对地表温度和水循环没有明显的影响,全球降水量有时增多,有时减少。故选A。
【24题详解】
太阳风是从太阳大气最外层的日冕,向空间持续抛射出来的带电粒子流,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与大气产生摩擦形成极光,故选D。
下图为大自然鬼斧神工塑造的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图中四种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 a——海浪侵蚀 B. b——流水侵蚀 C. c——风力侵蚀 D. d——冰川侵蚀
26. b景观中的瀑布为黄河壶口瀑布,造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最强烈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25. B 26. B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内外力作用与地貌的相关知识
【25题详解】
a为风蚀蘑菇,属于风力侵蚀,A错;b为瀑布景观,受流水侵蚀较强,B正确;c为高耸的褶皱山脉,主要内力作用形成,C错;d为火山口的天池,火山喷发后火山口积水形成湖泊,与冰川侵蚀无关,D错误。
【26题详解】
河流径流量大,输沙量大的季节,河流的侵蚀能力较强。壶口瀑布上下河段的黄河主要为雨水补给,雨水补给与气候有关,该河段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河流径流量较大,侵蚀作用最为强烈,B正确。
图1为某位地理爱好者在云南拍摄的“孤峰残丘油菜花”。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丁为各类岩石和岩浆,Ⅰ~Ⅵ为地质作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7. 与图1中“孤峰残丘”形成有关的地质作用是( )
①岩浆喷出 ②外力沉积 ③地壳抬升 ④流水侵蚀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8. 读图1和图2回答该地的岩石类型及其对应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 甲 Ⅰ B. 乙 Ⅱ C. 丙 Ⅲ D. 丁 Ⅳ
【答案】27. D 28. B
【解析】
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7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孤峰岩石主要是石灰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而后受地壳的抬升作用,形成山地,后来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因此与“孤峰残丘”形成有关的地质作用为②③④。故选D。
【28题详解】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可知,乙岩石是风化物经过Ⅱ作用形成的,因此乙是沉积岩,Ⅱ是固结成岩作用。甲、乙、丁都可以转化为丙,因此丙是岩浆,Ⅲ、V是重熔再生作用。丁是岩浆转化而来的,是岩浆岩,甲是变质岩;岩浆岩转化为沉积岩的过程是外力作用,岩浆岩转化为变质岩的地质作用是变质作用,VI是变质作用,IV是外力作用。故选B。
2015年12月,美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科学家在印度洋水下“亚特兰蒂斯浅滩”开始进行打穿地球壳幔边界的大洋钻探。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9. 科学家计划打穿的壳幔边界是( )
A. 软流层 B. 古登堡面 C. 莫霍面 D. 地幔
30. “亚特兰蒂斯浅滩”属于( )
A. 海岭 B. 海沟 C. 岛弧 D. 裂谷
【答案】29. C 30. A
【解析】
该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
【29题详解】
美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科学家在印度洋水下“亚特兰蒂斯浅滩”开始进行打穿地球壳幔边界的大洋钻探,科学家计划打穿的壳幔边界是莫霍面。所以选C。
【30题详解】
“亚特兰蒂斯浅滩”属于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海岭,所以A正确。
31.太阳活动高峰年
A. 农业生产多倾向增产 B. 磁暴现象减少
C. 天气变化相对较平稳 D. 降水显著增加
【答案】A
【解析】
【详解】统计数据表明,在多数太阳活动高峰年,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在太阳活动低峰年,歉收的几率更高一些。太阳活动会改变气候状况,影响农作物产量,A对;太阳活动高峰年磁暴现象增加,B错;天气变化更复杂,极端天气增多,C错;总降水量没有增多,有时降水显著增加,有时减少,降水地区差异增大,D错。
32.下列发电方式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的有( )
①燃煤发电 ②地热发电 ③水力发电 ④风力发电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知识。需要学生熟悉教材知识。
【详解】地热能来自于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②错;太阳辐射是大气环流、水循环的动力,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①③④对。选B。
读下面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
33.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 )
A. ⑥处岩层不可能含有化石
B. ③处物质主要来自于地核
C. ④处岩石类型不同于①是因为发生了变质作用
D. ⑤处形成大陆岛
34. 从地质条件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处是储藏天然气的良好构造
B. ②处可能形成沉积岩
C. 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④②①
D. 若修南北向的隧道,⑥处构造好于①处
【答案】33. C 34. D
【解析】
该题考查岩石和地质作用。
【33题详解】
⑥处为沉积岩,有可能含有化石;③物质主要来自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④处是由于①岩层受热而形成的变质岩;大陆岛是陆地向海洋的延伸部分,⑤处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岛。所以选C。
【34题详解】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①处是向斜;②处是岩浆侵入形成的岩浆岩;④、②、①岩层相比①先形成,②④后形成;⑥处是背斜构造,①处是向斜构造,修建隧道最好选择在背斜处,这样地基稳定,便于施工。所以选D。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地区进行考察,记录结果如下表。完成下列小题。
行走方向
东北方向
东南方向
岩石
石灰岩
石灰岩
页岩
砂岩
砾岩
砂岩
花岗岩
页岩
石灰岩
岩层代码
①
①
②
③
④
③
⑤
②
①
35. 花岗岩形成过程中,与其两侧接触的沉积岩可能会变质成
A. 大理岩、板岩 B. 片麻岩、大理岩
C. 石英岩、板岩 D. 石英岩、片麻岩
36. 含有生物化石群的岩石属于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答案】35. C 36.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岩石的物质循环。
【35题详解】
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形成,板岩是由页岩变质形成,片麻岩是由页岩变性而来,石英岩是由砂岩变质形成,表中花岗岩两侧分别为砂岩和页岩,分别变质为石英岩和板岩,故选C。
【36题详解】
沉积岩有两大特征:一是具有层理构造,二是含有化石。喷出岩、侵入岩属于岩浆岩,没有生物化石,变质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也不会有生物化石,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37.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黒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下图数码代表的行星中,能产生凌日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凌日”现象是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产生的。说明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只能是地内行星,地内行星包括水星、金星。结合太阳系行星分布规律,①是水星,属于地内行星,A对。②是地球,B错。 ③是木星,④是天王星,C、D错。故选A。
【点睛】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地内行星,包括水星、金星。结合太阳系行星分布规律,判断各行星位置、名称即可。
38.“新视野号”飞船在飞向冥王星的过程中,接触到太阳系中天体最多的是
A. 恒星 B. 行星 C. 流星体 D. 行星际物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地球与其他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等共同组成了太阳系.行星际物质是填充太阳系的物质,包括星际气候、星际尘埃。“新视野号”飞船在飞向冥王星的过程中,仍然处在太阳系中,没有其他恒星,太阳系中天体行星际物质远远大于其他天体的数量,故接触到太阳系中天体最多的是行星际物质。故选D。
39.威胁“新视野号”飞船在太空中安全运行的太阳活动是
①黑子②耀斑
③日珥④太阳风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
【详解】黑子主要是影响气候,耀斑通过射电爆发和高能粒子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太空中运行的航天器以及地球上产生磁暴,太阳风通过带电粒子流影响中高纬度的电离层并产生极光现象,能够对航天器产生影响的主要是通过带电粒子和高能粒子。②④正确。故选D。
40.下列构造地貌的形成中外力作用占主导的是
A. 向斜山 B. 断块山 C. 背斜山 D. 褶皱山
【答案】A
【解析】
【详解】皱褶形成的地形一般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断层上升岩块成山岭或高地,下降岩块成谷地或低地。所以向斜山是形成中外力作用占主导的,即选A。
【点睛】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变位,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地质作用下(多为构造运动),发生变形和变位后,形成的几何体,或残留下的形迹。
读“某河口三角洲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41. 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是( )
A. 流水搬运 B. 海浪堆积 C. 流水堆积 D. 洋流搬运
42. 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 黄土高原的沟壑 B. 台湾岛 C. 华北平原 D. 喀斯特地貌
【答案】41. C 42. C
【解析】
【41题详解】
河口三角洲是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而形成。因此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故选C。
【42题详解】
华北平原是冲积平原,是河流的堆积地貌;而黄土高原的沟壑、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台湾岛是大陆岛,是地壳运动形成的。故选C。
43.下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地河谷剖面图。该河谷两侧山坡植被景观截然不同,一侧植被茂盛,另一侧植被稀疏。从成因看,该河谷为( )
A. 地堑谷 B. 断层谷
C. 背斜谷 D. 向斜谷
【答案】B
【解析】
【详解】读图,根据岩层的位置移动看,该河谷为断层相对下沉的一侧,从成因看是断层谷,B对。地堑是岩层相对两侧下沉,A错。背斜、向斜属于褶皱构造,C、D错。
44.下列哪个部分不属于太阳外部大气层
A. 日冕层 B. 色球层
C. 太阳风 D. 光球层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结构。
【详解】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风属于太阳活动,不属于太阳大气层。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下图为某盆地周边环境及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45. 该盆地形成经历的地质作用是
A. 岩层水平挤压后向上凸起 B. 背斜顶部受张力后被侵蚀
C. 岩层断裂下陷后泥沙沉积 D. 断层间岩块上升并受挤压
46. 图中甲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流水沉积 B. 流水侵蚀 C. 风力搬运 D. 岩浆活动
【答案】45. C 46. A
【解析】
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
【45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盆地两侧岩块向两侧运动,为张裂运动,盆地中部岩块向下运动,为岩层断裂下陷,后在外力作用下泥沙沉积。故选C。
【46题详解】
甲地位于山麓地区呈扇形为冲积扇,是河流在出山口地区流水沉积作用而成,故选A。
2018年2月8日,南天区出现流星雨。右图为当天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7. 流星发亮的原因是流星体( )
A. 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B. 捕获太阳带电粒子
C. 摩擦地球稠密大气 D. 反射太阳短波辐射
48. 当天晚上,地球上能够观察到火星、木星、土星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47. C 48. A
【解析】
【47题详解】
流星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块(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圈同大气摩擦燃烧产生的光迹。若它们在大气中未燃烧尽,落到地面后就称为“陨星”或“陨石”。故选C项。
【48题详解】
根据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点可知,火星、木星、土星与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相同,都为自西向东,由材料可知,该图是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公转方向应该为逆时针,所以自西向东的排列顺序为木星、火星和土星,选项以及图示的方位,只有A位置最符合,故选A项。
49.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包括地壳和地幔 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 ③位于软流层以上 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所以地壳属于岩石圈的一部分,所以B正确。
考点:地球的圈层结构
50.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答案】A
【解析】
火山灰是岩浆物质喷出地表在大气圈中冷却凝固而成的,然后经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故迁移的起始圈层是大气圈,经水圈、生物圈,终了圈层是岩石圈。
二.综合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51.看地质构造图和地壳物质循环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名称是________,地形名称是________。
(2)乙处形成谷地的原因是________。
(3)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甲、乙、丙处中的________开采合适。
(4)若建设地下隧道,从地下水运动状况、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考虑,应选址在甲、乙、丙处的________处为好,其中________处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
(5)②表示________作用,③表示________作用。
(6)E类岩石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向斜; (2). 山地; (3).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性疏松,易被侵蚀成谷地; (4). 乙; (5). 乙; (6). 丙; (7). 冷凝; (8). 变质; (9). 可能含有化石; (10). 有层理构造;
【解析】
【详解】(1)丁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中间高,地形名称是山地。
(2)乙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地形上成谷地,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遭受侵蚀而成为谷地。
(3)石油、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甲背斜一侧,乙为背斜顶部,丙处为断层,开采石油应在乙处。
(4)根据图中指向标,在图中建一条东西向的隧道,甲、乙、丙处应选择乙处(背斜),理由是背斜岩层向上隆起,结构稳定,不易坍塌,同时,有利于排水,不易积存地下水,比较干燥.丙为断层,不稳定,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
(5)②由岩浆转化为岩石的过程,表示冷凝作用,④位于地表,为外力作用,则③表示变质作用。
(6)E类岩石为沉积物沉积形成,为沉积岩,其特点是可能含有化石,有层理构造。
5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意大利中部拉奎拉市当地时间2009年4月6日凌晨3时22分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材料二:2009年12月10日,印度尼西亚西部亚齐地区附近海域发生里氏5.9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5千米。
材料三:部分板块示意图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其漂浮在________以上,被分割成六大板块及其间小板块
(2)地震发生时拉奎拉震中区的居民觉察到先________,后________。
(3)意大利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其处于________与非洲板块交界处,该边界类型为________边界。
(4)由于板块运动,红海在不断地________(填“扩大”或“缩小”);马里亚纳海沟的成因________
(5)此次地震震中位于海底,地震震源位于________(填地球的内部圈层)。
(6)板块相互运动产生了不同的地貌景观。与图中甲处地貌景观类似成因的地区是( )
A.马里亚纳海沟B.喜马拉雅山脉
C.大西洋中的海岭D.地中海
【答案】 (1). 软流层 (2). 上下颠簸 (3). 左右摇晃 (4). 欧亚 (5). 消亡 (6). 扩大 (7). 太平洋板块俯冲到欧亚板块之下 (8). 地幔(岩石圈) (9).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板块构造。
【详解】(1)板块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其漂浮在软流层以上.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板块处于运动中,一般的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多分布于板块交界的地带.
(2)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故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3)意大利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其处于地中海沿岸,为亚欧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4)由于红海处在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故红海在不断地扩大;马里亚纳海沟处在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消亡边界,太平洋板块俯冲到欧亚板块之下形成。
(5)地表以下为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界是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是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的平均深度大约为33千米,古登堡界面的平均深度为2900千米.岩石圈为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之和.震源深度约35千米包括了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为岩石圈。
(6)图中甲处地貌景观成因是处在板块张裂地带,大西洋中的海岭也是处在板块张裂地带,马里亚纳海沟、喜马拉雅山脉和地中海都是处在板块的挤压地带,故选C。
53.下左为地貌图,下右图为某地区地质图和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地貌名称:乙________丙________。
(2)甲、乙,丙三地地貌是由地质作用中的________力作用形成的。
(3)右图的地形是________,地质构造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4)A、B、C三地中,在________地有可能找到喀斯特风景区,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
(5)A、B、C三地中,在B地与________地之间可能有变质岩________存在。
【答案】 (1). 三角洲; (2). 沙丘; (3). 外; (4). 盆地; (5). 向斜; (6). 中间新两侧老; (7). A; (8). 流水溶蚀; (9). C; (10). 石英岩;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详解】(1)结合图示判断:甲表示冲积扇;乙表示河流入海口形成的河口三角洲;丙表示沙丘。
(2)甲乙丙地貌为流水沉积形成,丙地貌是风力沉积形成,都是由于外力作用而形成的。
(3)从等高线可以看出,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根据岩石新老可知,中间岩石新,两侧岩石老为向斜。
(4)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石灰岩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A、B、C三地中,在A地为石灰岩,有可能找到喀斯特风景区。
(5)C为花岗岩,为侵入岩,为岩浆冷却形成,故A、B、C三地中,在B地与C地之间可能有变质岩存在,B为砂岩可能变质为石英岩。
东阳中学2019年下学期10月阶段考试卷
(高一地理)
命题:方一同审题:韦黎
一.选择题(共50小题,1-30题每小题1分,31-50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宜昌万达广场的东侧有一个临时交通信号灯,它采用太阳能作为能源。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一天中,这个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影响因素可能是
A. 噪声干扰 B. 车流状况
C. 天气情况 D. 风力影响
2. 下列地区适合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的是
A. 乌鲁木齐 B. 重庆
C. 大庆 D. 成都
【答案】1. C 2. A
【解析】
【1题详解】
图中信号灯采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一天中,太阳辐射强弱不断变化,这个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影响因素可能是天气情况,天气会影响太阳辐射强弱变化,C对。噪声干扰、 车流状况、风力不影响太阳辐射强弱,A、B、D错。所以选C。
【2题详解】
根据材料,这种信号灯采用太阳能作为能源,适合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的是太阳辐射丰富地区,乌鲁木齐位于西北干旱区,太阳能丰富,A适合。重庆、成都云雾多,太阳辐射少,B、D不适合。大庆纬度较高,降水较多,太阳辐射较少,C错。所以选A。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 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不正确的是( )
A. a—地核 B. b—地壳
C. c—岩石圈 D. d—大气圈
4. 关于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B. e圈层是一个连续而规则的圈层
C. 大气圈的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D. 生物圈仅指地球表层的所有生物
【答案】3. B 4. A
【解析】
该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
【3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a位于地球内部最里层,故为地核;b层顶部有软流层,故应该为地幔;c位于软流层上面,故应该为岩石圈,d为大气圈。所以选B。
【4题详解】
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e圈层为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大气圈的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生物圈包括岩石圈的上部,水圈的全部和大气圈的底部,地球表层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所以选A。
2013年11月22日,日本小笠原诸岛的西之岛附近出现了因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新岛”(见下图)。
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5. 该岛屿的组成物质主要是
A. 沉积岩 B. 喷出岩 C. 侵入岩 D. 变质岩
6. 日本多火山的原因是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B.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D.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答案】5. B 6. B
【解析】
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5题详解】
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板块运动导致岩浆活动,该岛的主要岩石是由火山喷发,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按成因分类属于喷出岩,故选B。
【6题详解】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尤其是多火山、地震.火山、地震多发的原因是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活跃,故选B。
7.2014年4月18日,美国天文学家宣布发现了迄今为止人类寻找到的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该行星大小约为地球的1.1倍,距离地球约500光年。科学家认定该行星为“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最主要依据可能为该行星
A. 体积与地球相当
B. 与地球围绕同一中心天体运转
C. 可能有液态水存在
D. 上面找到了生物化石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大气、液态水存在。科学家认定该行星为“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最主要依据可能为该行星可能有液态水存在。只是发现该行星,没有登陆,不可能找到化石。
【详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大气、液态水存在。科学家认定该行星为“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最主要依据可能为该行星可能有液态水存在,C对。该行星大小约为地球的1.1倍,体积与地球相当不是生命存在条件,A错。距离地球约500光年,太阳系半径约3.4光年,不在太阳系,绕转中心天体不同,B错。只是发现该行星,没有登陆,不可能找到化石,D错。
读“红海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8. 有关图中①类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在这种岩石里找到化石
B. 此类岩石可能带有气孔
C. 可以看到明显的层理结构
D. 这类岩石里可以找到煤矿
9. 图示区域的地壳
A. 以水平张裂作用为主 B. 以水平挤压作用为主
C. 以垂直上升运动为主 D. 以垂直下降运动为主
【答案】8. B 9. A
【解析】
本题考查板块运动。
【8题详解】
图中①类岩石为玄武岩,属于喷出岩,此类岩石可能带有气孔,B正确。沉积岩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可以找到化石和煤矿。故选B。
【9题详解】
图示区域处在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地壳以水平张裂作用为主,故选A。
10.下图为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示意图,分析到达该地区的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
A. 红外线波段 B. 紫外线波段
C. 可见光波段 D. χ射线波段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辐射相关知识。
【详解】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之间,分为可见光、红外光和紫外光三部分。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约占总能量的50﹪,绝大部分可见光能够直接到达地面。故选C。
读“世界部分地区板块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1. 图示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不正确的是
A. 地中海属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区
B. 红海属于板块的张裂生长地区
C. 阿拉伯半岛处在三大板块的交界地区
D. 阿尔卑斯山处在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交界带,多火山地震
12. 几千万年后,最可能成为新大洋的是
A. 地中海 B. 红海
C. 阿尔卑斯山脉 D. 阿拉伯海
【答案】11. D 12. B
【解析】
【分析】
板块运动学说认为,有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11题详解】
地中海地处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处,故叙述正确,A不符合题意;红海地处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从板块运动方向可以看出两大板块发生张裂运动,面积逐渐扩大,故叙述正确,B不符合题意; 阿拉伯半岛处在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的交界地区,故叙述正确,C不符合题意;阿尔卑斯山处在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带,都为大陆板块,多火山地震,故叙述不正确,D符合题意。故选D。
【12题详解】
红海处在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几千万年后,最可能成为新大洋,地中海、阿尔卑斯山脉处在消亡边界,面积会变小,阿拉伯海处在板块内部,变化较小。故选B。
【点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地理事物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
13.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分析甲处谷地成因是
A. 岩层受水平挤压向下弯曲 B. 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
C. 断层处岩石破碎 D. 两条断层之间岩块相对下降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的判断、谷地成因的相关知识。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岩层向下弯曲并没发生断裂,可判断其地质构造为向斜,甲处岩层受水平挤压向下弯曲形成谷地。故选A。
出产于我国湖北大冶的紫水晶标本,色彩艳丽,簇拥在下方的是细小的方解石,围岩上共生着少量的黄铁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有关紫水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主要成分为石英 B. 具有珍珠光泽
C. 为透明的立方体 D. 硬度等级最高
15. 下列有关常见矿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界最多的矿物是长石
B. 花岗岩中常见非金属矿物
C. 能源和宝石类多金属矿
D. 矿物存在形式一定为固态
【答案】14. A 15. B
【解析】
【分析】
该题组考查地壳物质组成和循环。
【14题详解】
A、紫水晶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即石英,A正确;
B、根据材料可判断,紫水晶具有玻璃光泽,断口为树脂光泽,B错;
C、根据材料可判断,紫水晶多为六棱柱状,是六方柱和菱面体的聚形,C错;
D、按照莫氏硬度划分,紫水晶硬度为7,硬度等级最高的为10,自然界中为金刚石,D错。
故正确答案为A。
【15题详解】
A、根据所学知识,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石英,A错;
B、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主要组成矿物为石英、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次要矿物则为黑云母、角闪石,有时还有少量辉石,多为非金属矿物,B正确;
C、能源和宝石是非金属矿产中的重要矿物,C错;
D、矿物的存在形式除了固态还可能为液态(石油)和气态(天然气),D错;
故正确答案为B。
【点睛】1.地壳主要物质组成
我国有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的凄美爱情故事,牛郎星是天鹰座α星,七夕节前后我国许多地区几乎整夜肉眼可见牛郎星,下图为某时地球、太阳与牛郎星的大致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6. 牛郎星位于
A. 太阳系 B. 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 星系
17. 下列天体,与牛郎星类型一致的是
A. 地球 B. 太阳
C. 月球 D. 流星
【答案】16. B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银河系的直径约有10万光年,牛郎星距太阳系16光年,不属于太阳系,应属于银河系,故选B。
【17题详解】
我国许多地区几乎整夜肉眼可见牛郎星,牛郎星能发光为恒星,地球为行星,月球为卫星,及流星与牛郎星不属于同一类型,太阳为恒星,故选B。
2019年4月,山东沂蒙山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岱崮地貌是该地独有的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下列与崮体岩石成因相同的是
A. 砾岩 B. 大理岩 C. 流纹岩 D. 花岗岩
19. 石灰岩经变质作用易生成
A. 板岩 B. 花岗岩 C. 大理岩 D. 石英岩
【答案】18. A 19. C
【解析】
【分析】
该题组考查三大类岩石。
【18题详解】
根据题意和材料可知,崮体岩石成因为外力作用,与沉积岩的成因相同。
A、砾岩属于沉积岩,A对;
B、大理岩属于变质岩,B错;
C、流纹岩属于岩浆岩,C错;
D、花岗岩属于岩浆岩,D错。
故正确答案为A。
【19题详解】
A、板岩一般由页岩变质形成,A错;
B、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不是变质岩,B错;
C、石灰岩经变质作用后易形成大理岩,C对;
D、石英岩一般由石英砂岩及硅质岩变质形成,D错。
故该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常见变质岩与对应母岩:
砂 岩 → 石英砂岩
页 岩 → 板岩或片岩
石灰岩 → 大理岩
花岗岩 → 花岗片麻岩
玄武岩 → 绿色片岩
2015年7月24日,美国天文学家表示,他们发现了距离地球约1400光年,位于天鹅座的“另一个地球”—“开普勒452b”,科学家猜想它与地球的相似指数为0.98。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0. 下列能成为“开普勒452b”所在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A. 天鹅座 B. 星云 C. 恒星 D. 太阳
21. 称“开普勒452b”为“另一个地球”的原因是它最有可能拥有的特征为
A. 表面温度适宜 B. 能发可见光
C. 既公转又自转 D. 绕恒星运动
【答案】20. C 21. A
【解析】
【20题详解】
根据材料,“开普勒452b”位于天鹅座,天鹅座属于太阳系外的恒星系统,其中心天体是恒星,选C。
【21题详解】
地球最显著的特征是在太阳系中地球拥有生命。结合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进行判断,称“开普勒452b”为“另一个地球”的原因主要与表面温度适宜有关,“开普勒452b”本身不发光。既公转又自转、绕恒星运动是很多行星的共性,并不是生命存在条件,选A。
【点睛】地球上有生命物质的条件主要有:①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的温度条件。②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③地球上有液态水。④安全稳定的行星际空间,八大行星各行其道,其运行具有同向性和共面性特征。
下图表示1960-2013年年均太阳黑子相对数与辽宁西北地区年降水距平关系。完成下列小题。
22. 图示信息表明
A. 1988年以前,黑子变化极值年比降水量变化极值年大幅提前
B. 1988年以后,黑子变化极值年比降水量变化极值年大幅滞后
C. 总体上黑子高值期降水量偏少,黑子低值期降水偏多
D. 总体上黑子相对数与年降水距平值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23. 太阳黑子增多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
A.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B. 地表温度明显升高
C. 全球降水量明显增加 D. 水循环的动力增强
24. 造成地球两极上空产生极光现象的带电粒子流主要来源于太阳的
A. 电离层 B. 光球层
C. 色球层 D. 日冕层
【答案】22. C 23. A 24. D
【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
【22题详解】
1960-2013年,黑子变化极值与降水量变化极值有时呈正相关,有时呈负相关,AB错误。总体上黑子高值期降水量偏少,黑子低值期降水偏多,黑子相对数与年降水距平值呈现出负相关关系,C正确,D错误。故选C。
【23题详解】
太阳黑子增多时,即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干扰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对地表温度和水循环没有明显的影响,全球降水量有时增多,有时减少。故选A。
【24题详解】
太阳风是从太阳大气最外层的日冕,向空间持续抛射出来的带电粒子流,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与大气产生摩擦形成极光,故选D。
下图为大自然鬼斧神工塑造的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图中四种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 a——海浪侵蚀 B. b——流水侵蚀 C. c——风力侵蚀 D. d——冰川侵蚀
26. b景观中的瀑布为黄河壶口瀑布,造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最强烈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25. B 26. B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内外力作用与地貌的相关知识
【25题详解】
a为风蚀蘑菇,属于风力侵蚀,A错;b为瀑布景观,受流水侵蚀较强,B正确;c为高耸的褶皱山脉,主要内力作用形成,C错;d为火山口的天池,火山喷发后火山口积水形成湖泊,与冰川侵蚀无关,D错误。
【26题详解】
河流径流量大,输沙量大的季节,河流的侵蚀能力较强。壶口瀑布上下河段的黄河主要为雨水补给,雨水补给与气候有关,该河段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河流径流量较大,侵蚀作用最为强烈,B正确。
图1为某位地理爱好者在云南拍摄的“孤峰残丘油菜花”。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丁为各类岩石和岩浆,Ⅰ~Ⅵ为地质作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7. 与图1中“孤峰残丘”形成有关的地质作用是( )
①岩浆喷出 ②外力沉积 ③地壳抬升 ④流水侵蚀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8. 读图1和图2回答该地的岩石类型及其对应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 甲 Ⅰ B. 乙 Ⅱ C. 丙 Ⅲ D. 丁 Ⅳ
【答案】27. D 28. B
【解析】
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7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孤峰岩石主要是石灰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而后受地壳的抬升作用,形成山地,后来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因此与“孤峰残丘”形成有关的地质作用为②③④。故选D。
【28题详解】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可知,乙岩石是风化物经过Ⅱ作用形成的,因此乙是沉积岩,Ⅱ是固结成岩作用。甲、乙、丁都可以转化为丙,因此丙是岩浆,Ⅲ、V是重熔再生作用。丁是岩浆转化而来的,是岩浆岩,甲是变质岩;岩浆岩转化为沉积岩的过程是外力作用,岩浆岩转化为变质岩的地质作用是变质作用,VI是变质作用,IV是外力作用。故选B。
2015年12月,美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科学家在印度洋水下“亚特兰蒂斯浅滩”开始进行打穿地球壳幔边界的大洋钻探。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9. 科学家计划打穿的壳幔边界是( )
A. 软流层 B. 古登堡面 C. 莫霍面 D. 地幔
30. “亚特兰蒂斯浅滩”属于( )
A. 海岭 B. 海沟 C. 岛弧 D. 裂谷
【答案】29. C 30. A
【解析】
该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
【29题详解】
美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科学家在印度洋水下“亚特兰蒂斯浅滩”开始进行打穿地球壳幔边界的大洋钻探,科学家计划打穿的壳幔边界是莫霍面。所以选C。
【30题详解】
“亚特兰蒂斯浅滩”属于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海岭,所以A正确。
31.太阳活动高峰年
A. 农业生产多倾向增产 B. 磁暴现象减少
C. 天气变化相对较平稳 D. 降水显著增加
【答案】A
【解析】
【详解】统计数据表明,在多数太阳活动高峰年,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在太阳活动低峰年,歉收的几率更高一些。太阳活动会改变气候状况,影响农作物产量,A对;太阳活动高峰年磁暴现象增加,B错;天气变化更复杂,极端天气增多,C错;总降水量没有增多,有时降水显著增加,有时减少,降水地区差异增大,D错。
32.下列发电方式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的有( )
①燃煤发电 ②地热发电 ③水力发电 ④风力发电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知识。需要学生熟悉教材知识。
【详解】地热能来自于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②错;太阳辐射是大气环流、水循环的动力,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①③④对。选B。
读下面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
33.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 )
A. ⑥处岩层不可能含有化石
B. ③处物质主要来自于地核
C. ④处岩石类型不同于①是因为发生了变质作用
D. ⑤处形成大陆岛
34. 从地质条件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处是储藏天然气的良好构造
B. ②处可能形成沉积岩
C. 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④②①
D. 若修南北向的隧道,⑥处构造好于①处
【答案】33. C 34. D
【解析】
该题考查岩石和地质作用。
【33题详解】
⑥处为沉积岩,有可能含有化石;③物质主要来自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④处是由于①岩层受热而形成的变质岩;大陆岛是陆地向海洋的延伸部分,⑤处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岛。所以选C。
【34题详解】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①处是向斜;②处是岩浆侵入形成的岩浆岩;④、②、①岩层相比①先形成,②④后形成;⑥处是背斜构造,①处是向斜构造,修建隧道最好选择在背斜处,这样地基稳定,便于施工。所以选D。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地区进行考察,记录结果如下表。完成下列小题。
行走方向
东北方向
东南方向
岩石
石灰岩
石灰岩
页岩
砂岩
砾岩
砂岩
花岗岩
页岩
石灰岩
岩层代码
①
①
②
③
④
③
⑤
②
①
35. 花岗岩形成过程中,与其两侧接触的沉积岩可能会变质成
A. 大理岩、板岩 B. 片麻岩、大理岩
C. 石英岩、板岩 D. 石英岩、片麻岩
36. 含有生物化石群的岩石属于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答案】35. C 36.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岩石的物质循环。
【35题详解】
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形成,板岩是由页岩变质形成,片麻岩是由页岩变性而来,石英岩是由砂岩变质形成,表中花岗岩两侧分别为砂岩和页岩,分别变质为石英岩和板岩,故选C。
【36题详解】
沉积岩有两大特征:一是具有层理构造,二是含有化石。喷出岩、侵入岩属于岩浆岩,没有生物化石,变质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也不会有生物化石,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37.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黒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下图数码代表的行星中,能产生凌日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凌日”现象是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产生的。说明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只能是地内行星,地内行星包括水星、金星。结合太阳系行星分布规律,①是水星,属于地内行星,A对。②是地球,B错。 ③是木星,④是天王星,C、D错。故选A。
【点睛】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地内行星,包括水星、金星。结合太阳系行星分布规律,判断各行星位置、名称即可。
38.“新视野号”飞船在飞向冥王星的过程中,接触到太阳系中天体最多的是
A. 恒星 B. 行星 C. 流星体 D. 行星际物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地球与其他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等共同组成了太阳系.行星际物质是填充太阳系的物质,包括星际气候、星际尘埃。“新视野号”飞船在飞向冥王星的过程中,仍然处在太阳系中,没有其他恒星,太阳系中天体行星际物质远远大于其他天体的数量,故接触到太阳系中天体最多的是行星际物质。故选D。
39.威胁“新视野号”飞船在太空中安全运行的太阳活动是
①黑子②耀斑
③日珥④太阳风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
【详解】黑子主要是影响气候,耀斑通过射电爆发和高能粒子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太空中运行的航天器以及地球上产生磁暴,太阳风通过带电粒子流影响中高纬度的电离层并产生极光现象,能够对航天器产生影响的主要是通过带电粒子和高能粒子。②④正确。故选D。
40.下列构造地貌的形成中外力作用占主导的是
A. 向斜山 B. 断块山 C. 背斜山 D. 褶皱山
【答案】A
【解析】
【详解】皱褶形成的地形一般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断层上升岩块成山岭或高地,下降岩块成谷地或低地。所以向斜山是形成中外力作用占主导的,即选A。
【点睛】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变位,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地质作用下(多为构造运动),发生变形和变位后,形成的几何体,或残留下的形迹。
读“某河口三角洲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41. 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是( )
A. 流水搬运 B. 海浪堆积 C. 流水堆积 D. 洋流搬运
42. 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 黄土高原的沟壑 B. 台湾岛 C. 华北平原 D. 喀斯特地貌
【答案】41. C 42. C
【解析】
【41题详解】
河口三角洲是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而形成。因此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故选C。
【42题详解】
华北平原是冲积平原,是河流的堆积地貌;而黄土高原的沟壑、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台湾岛是大陆岛,是地壳运动形成的。故选C。
43.下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地河谷剖面图。该河谷两侧山坡植被景观截然不同,一侧植被茂盛,另一侧植被稀疏。从成因看,该河谷为( )
A. 地堑谷 B. 断层谷
C. 背斜谷 D. 向斜谷
【答案】B
【解析】
【详解】读图,根据岩层的位置移动看,该河谷为断层相对下沉的一侧,从成因看是断层谷,B对。地堑是岩层相对两侧下沉,A错。背斜、向斜属于褶皱构造,C、D错。
44.下列哪个部分不属于太阳外部大气层
A. 日冕层 B. 色球层
C. 太阳风 D. 光球层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结构。
【详解】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风属于太阳活动,不属于太阳大气层。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下图为某盆地周边环境及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45. 该盆地形成经历的地质作用是
A. 岩层水平挤压后向上凸起 B. 背斜顶部受张力后被侵蚀
C. 岩层断裂下陷后泥沙沉积 D. 断层间岩块上升并受挤压
46. 图中甲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流水沉积 B. 流水侵蚀 C. 风力搬运 D. 岩浆活动
【答案】45. C 46. A
【解析】
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
【45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盆地两侧岩块向两侧运动,为张裂运动,盆地中部岩块向下运动,为岩层断裂下陷,后在外力作用下泥沙沉积。故选C。
【46题详解】
甲地位于山麓地区呈扇形为冲积扇,是河流在出山口地区流水沉积作用而成,故选A。
2018年2月8日,南天区出现流星雨。右图为当天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7. 流星发亮的原因是流星体( )
A. 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B. 捕获太阳带电粒子
C. 摩擦地球稠密大气 D. 反射太阳短波辐射
48. 当天晚上,地球上能够观察到火星、木星、土星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47. C 48. A
【解析】
【47题详解】
流星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块(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圈同大气摩擦燃烧产生的光迹。若它们在大气中未燃烧尽,落到地面后就称为“陨星”或“陨石”。故选C项。
【48题详解】
根据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点可知,火星、木星、土星与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相同,都为自西向东,由材料可知,该图是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公转方向应该为逆时针,所以自西向东的排列顺序为木星、火星和土星,选项以及图示的方位,只有A位置最符合,故选A项。
49.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包括地壳和地幔 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 ③位于软流层以上 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所以地壳属于岩石圈的一部分,所以B正确。
考点:地球的圈层结构
50.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答案】A
【解析】
火山灰是岩浆物质喷出地表在大气圈中冷却凝固而成的,然后经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故迁移的起始圈层是大气圈,经水圈、生物圈,终了圈层是岩石圈。
二.综合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51.看地质构造图和地壳物质循环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名称是________,地形名称是________。
(2)乙处形成谷地的原因是________。
(3)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甲、乙、丙处中的________开采合适。
(4)若建设地下隧道,从地下水运动状况、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考虑,应选址在甲、乙、丙处的________处为好,其中________处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
(5)②表示________作用,③表示________作用。
(6)E类岩石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向斜; (2). 山地; (3).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性疏松,易被侵蚀成谷地; (4). 乙; (5). 乙; (6). 丙; (7). 冷凝; (8). 变质; (9). 可能含有化石; (10). 有层理构造;
【解析】
【详解】(1)丁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中间高,地形名称是山地。
(2)乙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地形上成谷地,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遭受侵蚀而成为谷地。
(3)石油、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甲背斜一侧,乙为背斜顶部,丙处为断层,开采石油应在乙处。
(4)根据图中指向标,在图中建一条东西向的隧道,甲、乙、丙处应选择乙处(背斜),理由是背斜岩层向上隆起,结构稳定,不易坍塌,同时,有利于排水,不易积存地下水,比较干燥.丙为断层,不稳定,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
(5)②由岩浆转化为岩石的过程,表示冷凝作用,④位于地表,为外力作用,则③表示变质作用。
(6)E类岩石为沉积物沉积形成,为沉积岩,其特点是可能含有化石,有层理构造。
5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意大利中部拉奎拉市当地时间2009年4月6日凌晨3时22分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材料二:2009年12月10日,印度尼西亚西部亚齐地区附近海域发生里氏5.9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5千米。
材料三:部分板块示意图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其漂浮在________以上,被分割成六大板块及其间小板块
(2)地震发生时拉奎拉震中区的居民觉察到先________,后________。
(3)意大利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其处于________与非洲板块交界处,该边界类型为________边界。
(4)由于板块运动,红海在不断地________(填“扩大”或“缩小”);马里亚纳海沟的成因________
(5)此次地震震中位于海底,地震震源位于________(填地球的内部圈层)。
(6)板块相互运动产生了不同的地貌景观。与图中甲处地貌景观类似成因的地区是( )
A.马里亚纳海沟B.喜马拉雅山脉
C.大西洋中的海岭D.地中海
【答案】 (1). 软流层 (2). 上下颠簸 (3). 左右摇晃 (4). 欧亚 (5). 消亡 (6). 扩大 (7). 太平洋板块俯冲到欧亚板块之下 (8). 地幔(岩石圈) (9).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板块构造。
【详解】(1)板块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其漂浮在软流层以上.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板块处于运动中,一般的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多分布于板块交界的地带.
(2)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故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3)意大利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其处于地中海沿岸,为亚欧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4)由于红海处在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故红海在不断地扩大;马里亚纳海沟处在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消亡边界,太平洋板块俯冲到欧亚板块之下形成。
(5)地表以下为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界是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是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的平均深度大约为33千米,古登堡界面的平均深度为2900千米.岩石圈为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之和.震源深度约35千米包括了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为岩石圈。
(6)图中甲处地貌景观成因是处在板块张裂地带,大西洋中的海岭也是处在板块张裂地带,马里亚纳海沟、喜马拉雅山脉和地中海都是处在板块的挤压地带,故选C。
53.下左为地貌图,下右图为某地区地质图和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地貌名称:乙________丙________。
(2)甲、乙,丙三地地貌是由地质作用中的________力作用形成的。
(3)右图的地形是________,地质构造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4)A、B、C三地中,在________地有可能找到喀斯特风景区,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
(5)A、B、C三地中,在B地与________地之间可能有变质岩________存在。
【答案】 (1). 三角洲; (2). 沙丘; (3). 外; (4). 盆地; (5). 向斜; (6). 中间新两侧老; (7). A; (8). 流水溶蚀; (9). C; (10). 石英岩;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详解】(1)结合图示判断:甲表示冲积扇;乙表示河流入海口形成的河口三角洲;丙表示沙丘。
(2)甲乙丙地貌为流水沉积形成,丙地貌是风力沉积形成,都是由于外力作用而形成的。
(3)从等高线可以看出,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根据岩石新老可知,中间岩石新,两侧岩石老为向斜。
(4)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石灰岩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A、B、C三地中,在A地为石灰岩,有可能找到喀斯特风景区。
(5)C为花岗岩,为侵入岩,为岩浆冷却形成,故A、B、C三地中,在B地与C地之间可能有变质岩存在,B为砂岩可能变质为石英岩。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