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www.ks5u.com清江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
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天体的概念,试题难度容易。
【详解】位于宇宙空间是判断物体是否是天体的重要条件,A、C、D三个选项中的物体都位于大气层内,成为地球的一部分,单独就不是天体了,故选B。
2.河外星系、太阳系、地球三者之间的关系符合下列示意图中的(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为:最高一级为总星系(即目前所知的宇宙范围),第二级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河外星系简称星系),银河系又向下分成第三级的太阳系及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向下分成最低一级的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是并列关系,不重叠。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下图为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示意图。对接后,它们一起绕着地球高速飞行。结合文字材料和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3. 运行在太空中的“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属于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
A. 银河系 B. 河外星系 C. 地月系 D. 太阳系
4. 对图中“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正确的认识是
A. 都属于天体
B. “神舟十-号”是天体,“天宫二号”不是天体
C.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构成了天体系统
D. 都行星
【答案】3. C 4.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天体及天体系统的层次,试题难度容易。
【3题详解】
从题中信息可知,“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都是围绕地球运动,应属于地月系,所以运行在太空中的“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属于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地月系;银河系和太阳系不是最低一级天体系统;“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不在河外星系;故选C。
【4题详解】
天体包括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行星是自然天体,人造的“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只要是在太空运行就属于人造天体,返回地球后就不是;图中的“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在太空中运行,所以是天体;故选A。
“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重温儿时的童谣,完成下面小题。
5. 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恒星、行星、卫星 B. 星云、恒星、行星
C. 恒星、行星、小行星 D. 恒星、小行星、流星体
6. 儿歌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共有( )
A. 1级 B. 2级 C. 3级 D. 4级
【答案】5. A 6.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天体及天体系统的层次,试题难度容易。
【5题详解】
宇宙是有物质组成的,组成宇宙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组成宇宙的物质称之为天体,天体的种类很多,最基本的天体为恒星和星云。除了恒星和星云外还有行星、卫星、流星体等星际物质。太阳为恒星、地球为行星、月球为卫星,所以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照先后顺序排列为恒星、行星、卫星,故选A。
【6题详解】
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为:最高一级为总星系(即目前所知的宇宙范围),第二级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河外星系简称星系),银河系又向下分成第三级的太阳系及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向下分成最低一级的地月系和其他行星。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指的是地月系;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指的是太阳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因此共有两级天体系统,故选B。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7. 图中天体M可能是
①水星
②火星
③天王星
④金星
⑤木星
⑥土星
⑦海王星
A. ②⑥ B. ④⑤ C. ③⑦ D. ①④
8. 图中箭头显示了行星公转具有
A. 共面性 B. 同向性 C. 近圆性 D. 同质性
【答案】7. D 8. B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系和地球运动
【7题详解】
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的顺序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可知图示M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以内的水星或金星。其余都是地外行星,可排除。故选D。
【8题详解】
图示箭头表示八大行星公转的方向一致,即同向性。其余现象可排除。故选B。
“It’s not just a planet. It’s home.”(地球不仅是一个星球,也是我们的家园),这是对地球在太阳系中地位的恰如其分的评价。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 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物理、运动特征具有
A. 特殊性 B. 唯一性 C. 差异性 D. 普通性
10. “It’s home.”指地球具有人类所需的
A. 食物来源 B. 大气成分 C. 气候条件 D. 生存环境
11. 地球平均气温为15℃左右,与此相关的是,地球
①距日远近适中②自转周期较短③大气层厚度适宜④地表为岩石⑤有卫星存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答案】9. D 10. D 11. A
【解析】
【9题详解】
地球是一个普通的行星,主要表现在物理性质、运动特征与其它行星没有区别,故D项正确。
【10题详解】
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It’s home.”指地球具有人类所需的生存环境,故D项正确。
【11题详解】
考查地球上存在生命条件的原因。地球平均气温为15℃左右,主要是地球距日远近适中、自转周期较短、大气层厚度适宜,故A项正确。
【点睛】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
1、外部条件:
①太阳光照稳定(太阳没有明显变化);
②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2、内部条件:
①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
②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
③液态水(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 )
A. 海拔 B. 电网供电 C. 阴晴状况 D. 交通流量
13. 如果在下列城市中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最好的地区是( )
A. 拉萨 B. 重庆 C. 海口 D. 大庆
【答案】12. C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A.同一地点,海拔不会发生变化,A错误;
B.读图,该信号灯是用太阳能供电,B错误;
C.阴晴状况不同会导致太阳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的差异,太阳能供电不稳定,导致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出现变化,C正确;
D.交通流量不能给交通信号灯提供电力,D错误
【13题详解】
A.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A正确;
B.重庆地处四川盆地,多阴雨和大雾天气,日照时间短,B错误;
C.海口位于低纬度地区,距海近,受季风影响大,阴雨天多,C错误;
D.大庆位于季风区,受季风影响明显,阴雨天较多,D错误。
【点睛】我国太阳年辐射量的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 成反比 B. 负相关 C. 正相关 D. 没有相关性
15. 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A. 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扰动地球电离层,影响树木生长
B. 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的降水变化,进而影响树木生长
C. 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进而影响树木生长
D. 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会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进而影响树木生长
【答案】14. C 15. B
【解析】
【14题详解】
从图中年轮宽度和太阳黑子数的相关性曲线来看,黑子相对数多时,年轮宽,黑子相对数少时,年轮窄,说明两者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ABD错误,C正确。
【15题详解】
由于年轮的宽度反映了树木的生长情况,其生长情况受气温和降水条件的影响,水热条件好时,树木生长速度快,树的年轮宽。该图反映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数呈正相关的关系,说明太阳活动影响地球气候。ACD错误,故选B。
极光被公认为是地球上最壮观的三大天文奇观之一,受到全世界天文爱好者和摄影家的追捧。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6. 下列地点中,观看极光的最佳地点是( )
A. 赤道附近 B. 北冰洋附近 C. 青藏高原 D. 撒哈拉沙漠
17. 关于极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极光出现在色球层 B. 极光发生在光球层
C. 极光是太阳活动的标志 D. 是太阳风袭击高层大气的现象
【答案】16. B 17. D
【解析】
【16题详解】
太阳活动带来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受地球磁场的作用,偏向极地上空,轰击极地上空的大气,产生极光现象,因此极光只有出现在高纬地区上空,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赤道附近、青藏高原、撒哈拉沙漠,纬度较低,观看不到极光,排除A、C、D。故选B。
【17题详解】
极光现象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太阳风轰击两极的高层大气,产生的发光现象,不是发生在色球层、光球层,AB错误,D正确。黑子太阳活动的标志,C错误。故选D。
北京时间2017年9月20日2时14分,墨西哥中部地区发生7.1级地震,地震致使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下图为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中表示地幔与地核界面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9. 组成波波卡特佩特火山的岩石的矿物直接来源于(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 喀斯特地貌景观隶属的圈层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8. D 19. C 20.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试题难度较易。
【18题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幔与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面,位于地面以下约2900千米深度处,读图可知,①为地壳,②在33千米处,为莫霍界面,③为地幔,④位于2900千米处,为古登堡面,故选D。
【19题详解】
岩浆冷却凝结形成火山岩石,一般认为软流层为火山喷发时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读图可知,图中③位于上地幔中,故选C。
【20题详解】
喀斯特地貌景观发育在地球表面,属于地壳,图中①为地壳,故选A。
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该景观图中涉及的地球圈层里,最活跃的圈层是( )
A. 大气圈 B. 水圈 C. 生物圈 D. 岩石圈
22. 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 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 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 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 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答案】21. C 22.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外部圈层,试题难度较易。
【21题详解】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均是由无机成分构成,而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由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所组成,生物圈中的生物,不仅使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而且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从而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图中最活跃的圈层是生物圈。故选C。
【22题详解】
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因为瀑布的形成过程,要先有地壳运动形成的地势落差,而后才可能有瀑布景观。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故B正确,C、D错误;连续而不规则是水圈的特点,而不是形成过程,A错误。综上可知,选B。
蛇曲是像蛇一样蜿蜒的河流地貌。下图为山西永和黄河蛇曲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3. 永和黄河蛇曲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地壳运动 B. 断裂下陷 C. 流水作用 D. 风力作用
24. 甲、乙两处对应的外力作用为( )
A. 甲—侵蚀作用、乙—堆积作用 B. 甲—侵蚀作用、乙—侵蚀作用
C. 甲—堆积作用、乙—堆积作用 D. 甲—堆积作用、乙—侵蚀作用
【答案】23. C 24. A
【解析】
考查河流地貌成因。
【23题详解】
图中河流呈弯曲形态,主要是由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的。所以蛇曲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作用,故选C。
【24题详解】
从图中河流弯曲形态判断出甲处为凹岸,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乙处为凸岸,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故选A。
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读图结合文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25. 塑造图中②地区域地形地貌的主要力量来自
A. 流水 B. 风力 C. 冰川 D. 海浪
26. 关于图中“天生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图主要是风力的堆积作用形成的 B. ②图主要是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
C. ③图的地貌类型在我国华北地区广布 D. ④图在干旱和沙漠地区比较常见
【答案】25. D 26.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试题难度较易。
【25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②地区为海蚀桥,为海浪侵蚀作用形成,所以塑造其形成的主要力量来自于海浪,D正确;流水作用是形成图③中的喀斯特地貌;④风蚀桥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冰川作用一般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综上分析可知,选D。
【26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图为黄土桥,是水土流失形成的,故主要作用是流水侵蚀,故A错误;②图为海浪侵蚀作用下形成的海蚀地貌,故B错误;③图为喀斯特地貌,我国在云贵高原分布最为集中,故C错误;④图为风力侵蚀所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最为常见,故D正确。综上可知,选D。
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7. 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 海水侵蚀 B. 风化和风蚀
C. 冰川侵蚀 D. 流水侵蚀
28. 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
A. 岩洞 B. 岩礁
C. 沙滩 D. 海岸
【答案】27. A 28. C
【解析】
【27题详解】
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风化作用使岩石崩解、破碎,形成风化壳;冰川侵蚀地貌常有冰川U谷、刃脊、冰斗和角峰,冰川作用一般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海蚀地貌常有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海蚀平台和海蚀拱桥。A正确。
【28题详解】
岩洞是由于天然水流经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与它们发生化学反应而使岩石溶解所形成的地下空间,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岩礁位于或近于水面的石块,是海浪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沙滩是海底的土壤在地壳运动中露出海面,一些珊瑚礁与贝壳也随之露出,在海浪的冲击磨洗下变成微小的颗粒,成为海滩、沙滩,是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海岸(又称滨),是在水面和陆地接触处,经波浪、潮汐、海流等作用下形成的滨水地带.这个地区主要是海浪的侵蚀作用为主。故C正确。
【点睛】注意岩洞、岩礁、沙滩和海岸的形成过程。
下图为五种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图中所示景观中,主要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⑤
30. 下列图示地形成因与分布组合正确的是( )
A. ④图-风力侵蚀-湿润区 B. ①图-流水侵蚀-干早区
C. ③图-风力沉积-干旱区 D. ⑤图-流水侵蚀-湿润区
【答案】29. D 30.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试题难度较易。
【29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景观①为桂林山水,为喀斯特地貌,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②为黄土地貌,为流水侵蚀而成;③为移动沙丘,为风力沉积而成;④为风蚀蘑菇,为风力侵蚀而成;⑤为冲积扇,为流水沉积而成;所以图中所示景观中,主要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是冲积扇,故选D。
【30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判断分布地区即可得到答案。④图为风力侵蚀而成,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风力作用多的地区,故A错误;①图为流水侵蚀而成,分布于流水丰富的地区,即多分布于湿润区,故B错误;③图为风力沉积,主要分布在风力作用强的干旱区,故C正确;⑤图为流水沉积而成,故D错误;综上可知,选C。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
31.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具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地球上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主要和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有关,而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球表面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
32.黑子多少和大小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答案】错误
【解析】
年降水量与黑子多少和大小呈现出一定的关系,二者周期变化时间近乎一致,但变化趋势则可能正相关也可能负相关。
33.太阳活动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答案】A
【解析】
太阳活动中的耀斑暴发,产生强烈的电子流,会扰乱地球的电离层,从而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该说法正确。
34.珠穆朗玛峰角峰形成主要与风力作用有关。
【答案】错误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角峰是冰川侵蚀作用所造成的孤立和尖锐形的山峰;珠穆朗玛峰角峰的形成主要是冰川侵蚀作用。
【详解】珠穆朗玛峰角峰的形成主要是冰川侵蚀作用,与风力作用无关。表述错误。
35.长江入海口形成三角洲,说明流水作用可以塑造地表形态。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长江入海口形成三角洲,是流水携带大量的泥沙在入海口处由于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说明流水作用可以塑造地表形态。表述正确。
36.太阳巨大的辐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太阳是一个热的气体球,其核心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过核聚变反应产生的巨大的能量,并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
37.软流层以上的地幔与地壳构成地球的岩石圈。( )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上地幔顶部与地壳构成地球的岩石圈。故说法正确。
38.总星系是目前人类知道的最大宇宙。
【答案】正确
【解析】
总星系是目前人类能够观测到的宇宙,即人类知道的最大宇宙,也叫可见宇宙。随着科技进入,总星系范围会扩大。说法正确。
39.喀斯特作用的原理是溶蚀作用和淀积作用。( )
【答案】正确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喀斯特地貌,试题难度容易。
【详解】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在湿热的气候区,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作用和淀积作用,故正确。
40.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和变质作用等。( )
【答案】错误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试题难度容易。
【详解】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变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故本题错误。
第Ⅱ卷(综合题共3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41.读太阳系局部图,图中C所在区城为小行星带,回答问题。
(1)A是_______星,B是_______星。图示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
(2)按结构特征分类A星属_______行星,B星属_______行星。
(3)A星内侧相邻的行星为_______,该星有生命物质存在的自身条件有: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
【答案】 (1). 火 (2). 木 (3). 太阳 (4). 类地 (5). 巨 (6). 地球 (7). 适宜的温度 (8). 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 (9). 液态水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系,试题难度容易。
【详解】(1)从题干可知,该图为太阳系图,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日远近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图中A距太阳近,为火星,B距太阳远是木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
(2)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结构特征、体积和距日远近,可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其中类地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是木星、土星,远日行星是天王星、海王星;所以A属于类地行星,B属于巨行星。
(3)从以上分析可知,A星内侧相邻的行星为地球;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主要包括: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气温适宜;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结晶水汽化,形成原始的大洋,有液态水。
42.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为_______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
(2)B是_______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_______。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和_______,它们在时间上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最明显的周期平均约为_______年。
(3)C是_______层。
(4)太阳活动剧烈时,往往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_______现象。
【答案】 (1). 光球层 (2). 太阳黑子 (3). 色球层 (4). 耀斑 (5). 太阳黑子 (6). 耀斑 (7). 11 (8). 日冕层 (9). 磁暴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试题难度较易。
【详解】(1)太阳大气层由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分别对应图中的A、B和C,故A层是光球层,光球层可能出现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黑子。
(2)B是色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就是耀斑;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它们在时间上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最明显的周期平均约为11年。
(3)C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即日冕层。
(4)当太阳活动剧烈时,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磁场突然出现“磁暴”现象,导致罗盘指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43.下图为岩石圈部分构造图。
(1)图中显示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外部圈层有_______。
(2)①②两层构成地壳,它一个连续圈层,平均厚度约为_______千米。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相比较,_______地亮较厚。
(3)④界面的名称是_______。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_______,位于图中序号_______。
【答案】 (1).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2). 17 (3). 陆地 (4). 莫霍界面 (5). 软流层 (6). ③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试题难度容易。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显示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
(2)①②两层构成地壳,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图示地壳厚度分布不均,海洋地壳薄,陆地地壳较厚。
(3)据所学知识可知,④界面之上为地壳,应为莫霍界面;软流层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在莫霍界面以下,应位于图中③位置。
44.今年暑假,某校组织学生进行了地理研学之旅。四组地理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分赴四个地方进行考察。请根据他们写的研学报告摘录,回到以下问题。
(1)第一组小启同学研学归来在报告中这样描述他看到的景观“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貌形态特点”,该同学研学之旅最有可能去的是中国的_______高原。
(2)第二组小明同学考察回来说道:“这次我冒着高达40℃的高温拍摄照片描绘景观图,大风夹着黄沙吹打在脸上,应该数我最辛苦。”
A. B. C.
你认为小明同学拍摄描绘的最有可能是上图中的_______图,该地貌的名称是_______,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条件有_______ (选择填空)
A.河流众多 B.气候干早 C.常年大风 D.冰川广布
(3)第三组小清同学主要研学目的考察喀斯特地貌。在考察中,他看到了许多地面喀斯特地貌如峰林、峰丛、孤峰等,地下喀斯特地貌他描绘了溶洞、地下河、石笋等,在他描绘的地貌中中主要与喀斯特沉淀作用有关的是_______。
(4)第四组小江同学的研学报告里描绘了如下甲乙两张图片,如果甲、乙两地貌在图丙中有分布,则甲在_______处分布。
【答案】 (1). 黄土 (2). C (3). 风蚀 (4). 蘑菇 (5). BC (6). 石笋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外力作用的有关内容,试题难度较易。
【详解】(1)“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为黄土高原的典型地貌特点,该同学研学之旅最有可能去的是中国的黄土高原。
(2)从题干“冒着高达40℃的高温拍摄了这张照片”可知,符合要求的最可能是C图,C图为风蚀蘑菇,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干旱地区,该地地处沙漠,夏季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常年大风,风沙较大。
(3)该同学看到了许多喀斯特地貌如峰林、峰丛、孤峰、溶洞、地下河、石笋等,在他描绘的地貌中峰林、峰丛、孤峰、溶洞、地下河主要与流水溶蚀作用有关,石笋主要与喀斯特沉淀作用有关。
(4)读图可知,甲为冲积扇,主要分布在河流流出山口处,即山麓地带,图丙中符合条件的是B处;A在河口地区,应该对应乙图;C在鞍部,河流上游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