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www.ks5u.com连城一中2019-2020学年上期高一年段月考一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某地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房高度相同,据此回答:
1. 此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是
A. 23°26′ B. 66°34′ C. 90° D. 45°
2. 该地的纬度可能是
①23°26′N ②21°34′N ③25°26′N ④68°26′S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 D 2.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根据“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房高度相同”,所以该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题详解】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距离南回归线45°的纬度为21°34′N或68°26′S。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10月1 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 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 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 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 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的掌握程度。
【详解】10月1 日,在秋分日之后,冬至日以前,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选项C符合题意。春分日(3月21日前后)至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排除A。夏至日(6月22日前后)至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排除B。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排除D。
4.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春分日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
【详解】结合选项进行分析:C项,由图可判断该俯视图半球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旋转,说明该半球为北半球,图中所示北极点正好在晨昏线上,说明该日昼夜平分,既有可能为春分日,又有可能为秋分日。故C正确。
A项,由图可知,夜半球覆盖了北极圈,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可判断此时为冬至日。故A项错误。
B项,由图可判断该俯视图半球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旋转,说明该半球为北半球,图中所示北极圈出现了极昼现象,那么此时为夏至日。故B错误。
D项,由图可判断该俯视图半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旋转,说明该半球为南半球,图中所示南极圈出现了极昼现象,此时北半球出现极夜现象,说明此时为冬至日。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C。
5.当我国浙江某地(30ºN,120ºE)七月中旬的一天正午,阿根廷某地(30ºS,60ºW)的农民正在
A. 刚起床吃早饭 B. 在田间割麦子
C. 盖着被子进梦乡 D. 吹着风扇吃晚饭
【答案】C
【解析】
正午的地方时为12点,60ºW比120ºE晚12小时,因此浙江某地为正午时,阿根廷某地为0点,故C正确,A错误。阿根廷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七月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故B、D错误。
6.秋分日,我国某城市于北京时间6时30分日出,该城市的经度为
A. 东经112.5度 B. 东经135度 C. 东经127.5度 D. 东经120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判断和地方时的计算,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日出的地方时为6:00,而此时北京时间为6:30,结合题意可知,当地北京时间为6:30时,该地地方时为6:00,因此该地比120°E晚30分钟,经度相差7.5°,且位于120°E的西侧,计算可得112.5°E。故选A。
7.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A. 赛车 B. 煤球炉
C. 太阳能热水器 D. 羊八井地热发电站
【答案】D
【解析】
【详解】地热能是地球内部自身释放的能量,与太阳辐射无关,D正确。赛车行驶的动力来自石油,石油和煤炭是古代生物固定的太阳能。太阳能热水器直接利用太阳能。本题要求“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故选D。
下图为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完成下列各题。
8. 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A. 甲>丙>丁>乙 B. 乙>丙>甲>丁
C. 甲>丙>乙> 丁 D. 丁>甲>丙>乙
9. 该日昼长为12小时的地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8. A 9. A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8题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12月22日,甲地昼夜等长,所以甲位于赤道地区,所处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最大。乙地出现极夜现象,应位于北半球寒带地区,所处纬度最高,自转线速度最小。丙地昼短夜长,丁地昼长夜短,分别位于北半球和南半球中纬度地区,由昼夜长短差值对比,可判断出丙地比丁地所处的纬度低,自转线速度丙地大于乙地。故选A。
【9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该日甲地昼夜等长,因此昼长等于12小时,A正确;乙地出现极夜,昼长为0,B错误;丙地昼短夜长,丁地昼长夜短,CD错误,故选A。
10.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图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夏至日前后,两者矛盾,①错误;②图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冬至日前后,②正确;③图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冬至日前后,两者矛盾,③错误;④图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夏至日前后,④正确。故选C。
【点睛】夏至日和近日点的地球公转位置接近,冬至日和远日点的地球公转位置接近。
11.如下图所示,一艘航行于太平洋上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的航行,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 )
A. 12月29日12时5分 B. 12月30日12时5分
C. 12月30日11时55分 D. 12月31日12时5分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国际日界线的相关知识。
【详解】该船经过了5分钟的航行,因此时刻应该为12:05,C错误;180°经线与日界线并非完全重合,因此越过了180°经线,日期可能不变,则时间为12月30日12时5分,B正确;可能越过了180°经线的同时也自西向东越过了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则为12月29日12时5分,A正确;可能越过了180°经线的同时也自东向西越过了日界线,日期加一天,则为12月31日12时5分,D正确;故选C。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 M行星是( )
A 金星 B. 土星 C. 火星 D. 天王星
13. 如果M行星上也存在生命,满足的条件应该有( )
①距日远近适中 ②质量和体积适当 ③有卫星绕转 ④不停绕日公转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4. M与N组成一天体系统,与该系统级别相同的是( )
A. 河外星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
【答案】12. C 13. A 14. D
【解析】
该题考查天体系统与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M行星位于地球和木星之间,故应该为火星。所以选C。
【13题详解】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是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温度条件适中,体积和质量适当,使地球有适宜的大气,有液态水存在。图中M行星上也有生命存在,必须满足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所以选A。
【14题详解】
M行星为火星,与地球等级相同,N是围绕其旋转的卫星,故其组成的天体系统与地月系等级相同。所以选D。
15.下列日期中,北京昼夜长短相差最小一天是( )
A. 国际劳动节 B. 国际儿童节
C. 我国国庆节 D. 我国教师节
【答案】C
【解析】
【详解】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昼夜长短相差最小,国际劳动节是5月1日,元旦是1月1日,我国国庆节是10月1日,我国教师节为9月10日,我国国庆节太阳直射点离赤道最近,北京昼夜长短相差最小。故选C。
【点睛】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一年中最大值;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昼长为一年中最小值;春分日或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16.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早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地壳厚度越薄,地震波传来所需时间越短。海洋地壳比陆地地壳薄,平原地区比高原地区薄。最早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夏威夷群岛的d处,故D正确。
读“某地地震波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7. 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 )
A 纵波 B. 横波 C. 纵波和横波 D. 无法判断
18. 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 )
A. 5千米 B. 17千米 C. 33千米 D. 400千米
19. 该地最可能位于( )
A. 非洲东非大裂谷 B. 青藏高原
C. 吐鲁番盆地 D. 太平洋
【答案】17. B 18. A 19. D
【解析】
本题考查地震波的判断。
【17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波的传播速度相对较慢,介于3千米/秒~6千米/秒之间,且在地下某一深度处突然加快,即它表示横波,B正确;而纵坡的速度同深度比横坡快,故本题选择B。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地震波速度在地面以下5千米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因此莫霍界面位于5km的位置,故选A。
【19题详解】
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鱼尾33km,大洋地壳较薄,大约为6km,该地壳厚度仅有5千米左右,故可能位于海洋。故选D。
第十九届亚运会于2018年8月18日-9月2日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106°E,6°N)举办,开幕式于当地时间8月18日19时举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在美国洛杉矶(西八区)的小明想收看开幕式直播,应在当地时间 (区时)前打开电视。
A. 18日4时 B. 19日3时
C. 18日11时 D. 18日7时
21. 本次亚运会举办过程中,西安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为
A. 昼短夜长 变小 B. 昼短夜长 变大
C. 昼长夜短 变大 D. 昼长夜短 变小
【答案】20. A 21. D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
【20题详解】
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106°E)为东七区,美国洛杉矶(西八区)晚15个小时,当地时间8月18日19时,美国洛杉矶为18日4时,故选A。
【21题详解】
8月18日-9月2日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向南移动,故西安昼长夜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故选D。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2. 立冬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 南半球,向南移动 B. 北半球,向北移动
C. 南半球,向北移动 D. 北半球,向南移动
23. 一年当中,安庆昼长大致相等的节气是
A. 立春 立夏 B. 立夏 立秋 C. 立秋 立冬 D. 夏至 冬至
【答案】22. A 23. B
【解析】
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22题详解】
根据图示,立冬节气位于秋分与冬至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选A。
【23题详解】
关于二至日对称的节气昼长相等,据此选B。
【点睛】从春分至夏至,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移至北回归线;从夏至至秋分,直射点从北回归线移至赤道;从秋分至冬至直射点从赤道移至南回归线,从冬至到春分,直射点从南回归线移回赤道。据此解答第1题;第二题解答的关键需要知道:关于二至日对称的节气昼长相等,关于二分日对称的日期昼夜相反。
面向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河流左岸,右手方视为河流右岸。读某一平直河流剖面图。
完成下面小题。
24. 若该河为平直河道,剖面是由于自然力的影响,则该河位于( )
A. 南半球 B. 北半球
C. 赤道上 D. 回归线上
25. 若该河自西向东流动,河堤需要特别加固的是( )
A. 北岸 B. 南岸
C. 东岸 D. 西岸
【答案】24. B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的右岸受到侵蚀,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所以该河位于北半球。B正确;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A错误;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偏转,C错误;回归线上没区分南北回归线,D错误。故选B。
【25题详解】
若该河自西向东流动,河流有南岸和北岸,CD错误;该河位于北半球,南岸为右岸,河流主要侵蚀南岸,所以河堤需要特别加固的是南岸,B正确,A错误。故选B。
深圳市某校(22°27'N,114°E)组织高一年级学生开展正午太阳高度角测量的地理实践活动。
完成下列小题。
26. 同学们每天的测量时间应为北京时间( )
A. 11:24 B. 11:36 C. 12:00 D. 12:24
27. 2018年6月18日正午,他们发现学校的旗杆出现“立竿无影”的现象。此现象在深圳一年内会出现两次,另一次可能发生在( )
A. 7月14日前后 B. 6月26日前后
C. 6月14日前后 D. 7月26日前后
【答案】26. D 27. B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6题详解】
深圳的地方时是114°E的时间,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即120°E地方时,北京时间比深圳的地方时早6×4=24分钟,深圳正午就是深圳地方时12时,此时北京时间是12:24。故D正确,A、B、C错误。
【27题详解】
“立竿无影”现象就是太阳直射现象。由材料可知,6月18日太阳直射深圳,是在夏至日(6月22日)前4天,另一次直射的时间应该在夏至日之后4天,即在6月16日。故B正确,A、C、D错误。
【点睛】求时间的技巧——“东加西减”: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或区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如下图所示:
一天,喜羊羊来到美丽的敬亭山。它突发奇想,从敬亭山“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如果它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
据此回答问题。
28. 在喜羊羊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
A. 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B. 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
C. 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
D. 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
29. 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圈占有岩石圈的全部 B. 水圈是一个连续且规则的圈层
C. 岩石圈位于地表以下、莫霍界面以上 D. 地幔可能是固态、外核可能是液态
【答案】28. C 29. D
【解析】
【28题详解】
地球内部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自地表到地心依次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大圈层,故从地表钻入地下到达地心将依次经过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面和地核,故本题选C。
【29题详解】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它也是人类诞生和生存的空间。生物圈包括地表上下25~34千米内的区域,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整个土壤圈和水圈。岩石圈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由于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三态物质,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物质,因此可以判断地壳和地幔属于固态,外核可能为液态,故本题选D。
30.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①地面无线电长波通讯的短暂中断
②地球两极地区出现的极光现象
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变暖
④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太阳活动激烈时会扰动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传输,是无线电短波暂时中断,干扰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太阳风冲击地球的高层大气,在两极地区出现极光;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变暖 ,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与太阳活动无关。据此分析②④对,选C对。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扰乱地球电离层
太阳活动增强时发出的电磁辐射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强烈干扰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会使各类无线电通信产生短时间的中断现象。
2、干扰地球磁场
当太阳活动增强时,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针剧烈震动而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的“磁暴”现象。
3、产生极光
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从而出现美丽的极光。
4、自然灾害
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水旱灾害等。
二、综合题
31.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D、E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
(3)E点的地方时为_____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点钟, A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4)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______。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
【答案】 (1). (23°26′S, 90°W) (2). D>A>E (3). 12 (4). 3 (5). 12 (6).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判断。
【详解】(1)根据经度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可以知道此图以南极为中心,且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说明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
(2)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有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据此进行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依次为DAE。
(3) E点出现极昼,昼长为24小时,此时位于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根据计算,乙地的昼长为18小时,因此日出为3点,A点位于赤道上,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
(4)根据前面的计算,E点的地方时为12点,180大约的地方时为第二天6点,说明新的一天占6小时,与E点相同的一天占18小时,大于1/2,故选D。
32.读下面左图“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和右图“北京市某住宅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乙、丙三地,处于日出时刻的是________地,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向左偏转的是________地。
(2)图1所示日期,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图2中的________(A、B、C)。
(3)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________。此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南或北)移动,兰州的夜长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甲 (2). 丙 (3). 23°26′N或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 C (5). 最长 (6). 南 (7). 夜变(或渐)长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
【详解】(1)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甲在晨线上,处于日出时刻;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向右偏转,南半球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向左偏转,丙位于南半球,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向左偏转。
(2)图1中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夏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京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图2中∠C最大;
(3)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北界线,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此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因此兰州的夜长逐渐变长。
3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春分日到夏至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①②③④中的_______段,该时段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将逐渐_________。
(2)在地球公转轨道①②③④四个时段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的是________。
(3)当地球运行到A位置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_。在ABCD四个位置中全球昼夜平分的有______和_______。
(4)地球公转到A位置与B位置时,线速度较快的是位置__________。
【答案】 (1). ④ (2). 扩大 (3). ① (4). 23°26′N及以北地区 (5). B (6). D (7).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运动
【详解】(1)因为A、B、C、D分别是夏至、秋分、冬至、春分,因此春分夏至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④短;春分日北极圈内极昼的只有北极点,到夏至日极昼的范围扩大到整个北极圈以内;因此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将逐渐扩大。
(2)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冬至、春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图中①段太阳直射点是从南回归线移向赤道。
(3)因为A点是夏至,所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全球昼夜平分的是秋分和春分时,所以是B和D。
(4)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速度,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A位置位于夏至日,此时靠近7月初,公转的线速度接近最慢;B位于秋分日,公转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速度较快的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