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第1页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第2页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展开

    地理试题第I卷一、选择题(每题1.5分 共60分)1.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库区所在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 B.风力侵蚀作用为主C.位于背斜顶部容易被侵蚀 D.断层附近岩层破碎易被侵蚀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回答下题.2.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的特征        B.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C.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中间的一层    D.地壳既属于地球外部圈层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3.下列关于左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C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为岩石圈    B.B所在的圈层的物质组成均为液态C.A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    D.E圈层是岩浆的发源地4.结合右图(图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波通过①②界面时,波速都有明显的变化B.在D、E两圈层,既能检测到横波、又能检测到纵波C.地震波通过界面时,纵波速度增加、横波速度降低D.地球的内部、外部圈层之间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5-7题5.几乎都是大洋的板块是(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北冰洋板块6.喜马拉雅山成因是(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而成B.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而成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而成D.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而成7.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正确叙述是(  A.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    B.深海沟都是由板块张裂而形成的C.红海处于板块的消亡地带    D.喜马拉雅山处于板块的生长地带8.泰山在地质构造上属于A.背斜    B.向斜    C.地堑    D.地垒9.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沉积作用    C.风力搬运作    D.流水沉积作用下图为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10.下列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与图中所示气压分布状态相符的是A.  B.C. D.11.关于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此时甲地为晴朗天气 B.近地面气温甲地低于乙地C.高空气压处低于 D.近地面气压甲地低于乙地12.该图所示河谷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13.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  A.地球内能    B.太阳辐射    C.地表径流    D.大气环流14.我国《物权法》指出,住宅间距必须保证北面楼房底层窗台面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按照采光要求,下列四个城市同高楼房的间距最宽的应该是A.北京(40°N)    B.哈尔滨(45°N)    C.广州(23°N)    D.台州(29°N)如图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结论: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CO2的温度较邻瓶高,最大可达4 。据此完成15-17题。15.该实验反映的现象是( )A.温室效应    B.酸雨污染    C.大气污染    D.臭氧层破坏16.下列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增加大气温度B.能分解氧分子与氮分子为原子,使大气强烈增温C.能吸收长波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D.能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增加大气温度17.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大量燃烧矿物能源    火山喷发     过度发展核电      过度砍伐森林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18.下图为中山市2013年11月26日至28日的天气预报,读图回答与第二天相比,第三天A.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强   B.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C.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较强    D.气温日较差较小花是红色的,叶是绿色的,天空是蓝色的,葡萄是紫色的。我们赞扬它们的美丽,你可曾想过 是谁响着地球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9-20题。19.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是一种电磁波       B.能量来源是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C.是地球上大气运动和地震活动的主要动力   D.太阳辐射的能量不包括煤、石油等20.下列人类利用的能源中,不属于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A.水能 B.天然气 C.地热能 D.风能21.在著名的雾淞观赏胜地,由于形成雾淞的原因特殊,因此,当地人们有这样的心得: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看落花。其中晨看挂的原因是A.日出前后,气温最低,雾气和水汽凝结成冰晶而挂历在枝叶上B.日出前后,天气晴朗,气温较高适宜人们在户外欣赏C.日出前后,在美丽的阳光衬托之下树挂最美丽D.日出前后,由于大气逆辐射较强使得空气中水汽难以散去,增加了雾气中水汽的浓度22.某岩层中含有恐龙化石,那么此岩层的岩石可能是(     A.页岩    B.花岗岩    C.玄武岩  D.板岩24.下图中,有关风带的画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25-26题。 25.上图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     )A.A    B.B    C.C    D.D26.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A    B.B    C.C    D.D27.我国东部地区不少城市出现了热岛效应,其主要原因有(     ) 城市建筑物高大密集    绿地面积增大    能源消耗减小    城市人口剧增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28.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其中天坑是一种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的特殊地质景观,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关于该区域天坑等地貌的形成过程,推断可能最正确的是(  )A.外力作用形成石灰岩、内力作用导致地壳抬升、外力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B.外力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内力作用导致地壳抬升C.内力作用导致地壳抬升、外力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D.内力作用导致地壳抬升、外力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外力作用形成石灰岩29.2013年11月到2014年春季,全国多地区出现大雾天气,东北三省接连发布了大雾橙色预警,华东多地能见度不足200米。部分高速公路和机场被迫关闭。据此完成。深秋初冬时节是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地理原理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30.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若乙为变质岩,则它最可能是(   A.片麻岩      B.大理岩      C.石英岩      D.板岩31.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读图,回答32-34题。32.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简图,则图中关于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B.处气压较处高,所以空气下沉C.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D.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33.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简图,则图中气压绝对值最低的是A.    B.    C.    D.34.若图中表示城郊之间的近地面气压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为郊区,地为城市           B.地面空气由地流向C.冬季的夜晚,地霜冻多于     D.地降水少于 35.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岗岩和大理岩,按成因分别属于A.岩浆岩和沉积岩    B.岩浆岩和变质岩C.沉积岩和变质岩    D.变质岩和沉积岩36.关于地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岩石组成,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上    B.厚薄不一,平均厚度为33千米C.地幔位于莫霍界面以上              D.岩石圈包括地壳20元人民币的背景图,回答37-38题。37.图片体现出的地球圈层个数为A.1个 B.2个 C.3个 D.4个38.地理环境中的生物圈是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连续而又规则的圈层C.最活跃且不独自占有空间的圈层 D.主要成分是氮和氧39.下图为某地貌形成演变图,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水平挤压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岩浆活动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40.下图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上游河段两岸,四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最严重的是(   A.    B.    C.    D. 第II卷二、填空题(40分)41.读北半球三圈环流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1)图中各字母所在位置的气压带名称是:A________, B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2)A、B之间风带名称为________,风向为________。     B、C之间风带名称为________,风向为________。     C、D之间风带名称为________,风向为________。42.读下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乙代表的岩石是_____和________。43 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1)高空C比D的气压__________(高或低)地面A比B的气压__________(高或低)受图示气压影响,地面A易发__________天气(阴雨或晴朗)。(2)A比B的温度___________(高或低)。(3)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__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4)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__________(白天或夜晚)(5)此时高空C与D之间吹__________风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