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展开www.ks5u.com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下列哪两颗行星的轨道之间( )
A. 金星和地球 B. 水星和金星 C. 地球和火星 D. 火星和木星
【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小行星带的分布。
【详解】据教材知识得知,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故选D。
2. 下列地理现象中,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是( )
A. 酸雨的形成 B. “磁暴”现象的产生
C. 臭氧层空洞的出现 D. 扬尘、沙暴天气的出现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其中产生“磁暴”现象,使小磁针不能正确指正方向是太阳活动的影响。正确的是B项。
3.以下各地中,太阳能热水器销售情况最不理想的是( )
A. 四川盆地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三角洲 D. 海南岛
【答案】A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我国太阳能分布规律。
【详解】四川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水汽难以散发,导致此地云层厚,云量大,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太阳能贫乏,太阳能热水器销售情况最不理想。故选A。
4.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 太阳放出的能量到达地球的很多,是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
C. 太阳能量巨大,很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
D. 太阳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直接能源
【答案】A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太阳辐射特征。
【详解】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对;受日地距离和大气的削弱作用,太阳放出的能量到达地球的很少,B错;太阳能量巨大,但受技术限制,不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C错;太阳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重要能源,而非直接能源,人类直接能源应是电能,D错。故选A。
5.我国发射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的对应点相比
A. 运转方向相同,角速度不同 B. 运转方向不同,角速度相同
C. 运转方向相同,线速度不同 D. 运转方向不同,线速度相同
【答案】C
【解析】
同步卫星的运动方向与地球的运动方向一致,所以卫星与赤道上对应点的运动方向相同。排除B。
因为是地球同步卫星,所以与地球相同时间内转过的角度是相同。地球除南北极点之外,各点的角速度都相等,所以同步卫星与地球上对应的点的角速度相同。排除C。
将地球看一个表面圆滑的球,同步卫星可以看做是上面海拔较高的点。海拔高的点距离地心的半径大,因此线速度更大,排除D,故选A。
6.我国统一采用的北京时间是( )
①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②120°E经线的地方时
③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地方时 ④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是东经120度经线的地方时,也是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
故选D。
7.下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有(虚线表示假定运动方向,实线表示实际偏转方向) (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于地球自转,沿着地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发生偏转。题干表明图示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则实际偏转方向在顺着假定运动方向的右侧 ,故②④正确。图示①③实际运动方向在假定运动方向左侧,在南半球,故①③错误。
【点睛】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的判断方法
(1)顺口溜记忆法
北右南左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
(2)“左右手”演示法
具体方法为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朝上,如图所示,四指指向物体运动的方向,大拇指的指向即为物体的偏转方向。
8.下列地理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而造成的现象是
A. 昼夜的交替 B. 昼夜长短的变化
C. 春夏秋冬的更替 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
【详解】
根据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可知,,由于地球自转而造成的现象是昼夜的交替,A对。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现象,B、D错。昼夜现象是因为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C错。故选A。
【点睛】
昼夜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因为地球不透明、也不发光,太阳同时只能照亮半个球面。昼夜交替现象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周期是24小时。如果地球只有公转,也有昼夜交替,周期是一年。区分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9.“六一儿童节”这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 )
A. 北半球,向南移动 B. 北半球,向北移动
C. 南半球,向南移动 D. 南半球 ,向北移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3月21日前后是春分,太阳直射赤道;过后,直射点北移,到夏至6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以后直射点南移,秋分(9月23日左右)时又直射赤道。继续南移,冬至日(12月22日左右)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度26分),以后又北移。故六一儿童节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北移动,B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B。
10.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依次是
A. 光球、色球、日冕 B. 日冕、色球、光球
C. 色球、光球、日冕 D. 光球、日冕、色球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依次是日冕、色球、光球,选B。
11.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晨昏线,试题难度容易。
【详解】由题可知,根据背对阳光一侧为夜半球;顺着自转方向,经过晨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经过昏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故判断①图上a为昏线,b为晨线;②图上a为晨线,b为昏线;③图上b为晨线;④图上a为昏线;综上可知,只有②图符合要求,故选B。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2.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 北半球高纬度 B. 南半球中纬度 C. 北半球中纬度 D. 南半球低纬度
13. 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 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 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C. 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 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答案】12. C 13. B
【解析】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南向北递减,表明为北半球。纬度30°、60°的自转线速度分别为1447km/h、837km/h,图示大部分区域线速度介于1447km/h—837km/h之间,表明该区域大部分位于中纬度。综上分析可知,C项正确。
【13题详解】
影响线速度大小的因素不仅包括纬度,还包括海拔等因素。同一纬度地区,地面某点海拔越高,距球心越远,运动半径越大,其自转线速度越大。图中b处的线速度为870 km/h—900 km/h,比同纬度a地(840 km/h—870 km/h)大,故可知b点的海拔较高。综上分析,B项正确。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大家在享受国庆假期的时候,地球公转位置在下列哪个点附近(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 从五一劳动节到国庆节期间,地球上太阳直射点( )
A. 一直往南移 B. 一直往北移
C. 先往北移,再往南移 D. 先往南移再往北移
【答案】14. C 15. C
【解析】
先确定出地球公转方向.在图中过球心做地轴的垂线,即赤道.作条直线连接左右两个球心.如果直线指向北半球(北回归线),为夏至日;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南回归线),为冬至日.再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确定春分日和秋分日。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②为夏至日(6月22日左右)、③为秋分日(9月23日左右)、④为冬至日(12月22日左右)、①为春分日(3月21日左右),当大家在享受国庆假期的时候,地球公转位置在图中③点附近。C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C。
【15题详解】
3月21日前后是春分,太阳直射赤道;过后,直射点北移,到夏至6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以后直射点南移,秋分(9月23日左右)时又直射赤道。继续南移,冬至日(12月22日左右)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度26分),以后又北移。故从劳动节到国庆节直射点先往北移,再往南移,C正确。故选C。
16.下图为两条河流下游图,图中圆圈为一小岛。据此回答下题。
图中小岛最终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图中的纬度可看出甲图向北增大,说明是北半球;乙图向南增大,说明是南半球。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故甲图②岸受侵蚀严重,①岸泥沙堆积;乙图③岸侵蚀严重,④岸泥沙堆积。堆积岸可能与小岛最终相连,故综上所述B正确。故选B。
下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7. 图示季节分配自上而下依次为( )
A. 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
B. 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
C. 广州、武汉、哈尔滨、北京
D. 广州、北京、哈尔滨、武汉
18. 关于季节更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不明显
B. 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C. 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D. 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答案】17. D 18. C
【解析】
试题分析:
【17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最上面的城市夏季很长、春秋季相连,为纬度最低、热量条件最好的广州;第三个城市冬季漫长、夏季短促,为纬度最高的哈尔滨;第四个城市夏季较长、冬季较短,因此其纬度也较低,是武汉;第二个城市春秋季较短,冬季较长,故其为纬度比哈尔滨稍低的北京。故选D。
【18题详解】
高纬度地区全年正午太阳高度都较小,因此冬季漫长夏季短促,季节更替不明显。故选C。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读下面的“日照图”,回答下面小题。
19. 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下一刻D点将进入黑夜 B. C在昼半球
C. 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 AB是晨线
20. 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
A. 60°E B. 100°W C. 20°W D. 120°E
【答案】19. D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图中显示,D位于晨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下一刻将进入白天,A选项错。图中显示,C在夜半球,B选项错。D、E两点纬度不同,自转线速度不同,C选项错。根据昼、夜位置和自转方向判断,AB为晨线,D选项对。故选D。
【20题详解】
我们观察到的半球跨经度180度,被经线分成六等分,每等分为30度,根据图中标注的180°经线推算,最左侧经线的经度应为60°E,D点为晨线与赤道交点,D点所在经线为6点,最左侧经线位于D点以西90°,时间差6小时,60°E地方时为0:00,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图示时刻,100°W、20°W、120°E的地方时分别是13:20、18:40、4:00,因此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
A.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22. 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 )
①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②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
③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300多米
④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21. D 22. D
【解析】
【分析】
地球外部圈层由外向里分为: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而生物圈存在于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上部和水圈的全部,根据这一特点分析可知A生物圈B水圈C岩石圈。
【21题详解】
A、据图分析,A 为水圈B为生物圈C为岩石圈,生物圈不单独占一圈层,故A不符合题意;
B、据图分析,A为生物圈B为岩石圈 C为水圈,岩石圈应该位于最低层,故B不符合题意;
C、据图分析,A为岩石圈B为水圈C为生物圈,岩石圈应该位于最低层,故C不符合题意;
D、据图分析,A生物圈B为水圈C为岩石圈,故D正确.
故选:D。
【22题详解】
按距离地球表层由远到近,地球圈层可分为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其中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即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结合图示 A、B、C 及与大气圈的位置可判断A为生物圈,B为水圈,C为岩石圈。由于生物圈是生命存在的主要场所,故可称之为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D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地球的外部圈层,解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不单独占一圈层,生物圈存在于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上部和水圈的全部。
23.霜冻往往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
A. 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B. 空气中水汽多,地表降温快
C. 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D. 大气保温作用强,地表降温慢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详解】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地面辐射强,地表迅速降温使得空气中水汽发生凝华现象,形成霜冻。所以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明确出现霜冻是因为近地面气温低。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24. 图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5.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 A B. B C. C D. D
【答案】24. D 25. C
【解析】
本题组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等相关知识。
【24题详解】
图中ABCD分别表示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D正确。
【25题详解】
C表示地面辐射,近地面的大气主要通过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因此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C正确。
26.10月1日到12月1日期间,北京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 昼在逐渐变长 B. 昼先变长后变短
C. 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 D. 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10月1日到12月1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京昼短夜长,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故D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D。
27.如果黄赤交角变大,那么五带范围如何变化( )
A. 热带变大,温带和寒带变小 B. 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
C. 热带变小,温带和寒带变大 D. 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则太阳直射的范围变大,热带的范围扩大;黄赤交角的大小与极圈的纬度互余,说明寒带的范围变大,而温带的范围缩小。故B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B。
28.在下列地点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 广州 B. 上海 C. 北京 D. 哈尔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详解】
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与纬度密切相关。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选项中的四地,哈尔滨纬度最高,故其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最大,D正确。故选D。
29.关于经线和纬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纬线相等 B. 纬线都比经线长
C. 经线都相等 D. 经线是个圆圈
【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经纬线的概念。
【详解】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是半个圆圈,各经线长度相等,约为20000km;纬线是与经线垂直的线,是个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等,最大为赤道,最小为极点,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故选C。
进入采暖季后的一场大雾致使东北三省的省会城市全部处于雾霾笼罩之下,PM2.5测量计“爆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30. 下列说法不利于雾霾形成是( )
A. 大量燃煤采暖 B. 多大风天气
C. 城市汽车拥有量大 D. 天气晴朗风力微弱
31. 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面辐射增强 B. 大气对流旺盛
C. 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D. 大气削弱作用减弱
【答案】30. B 31. C
【解析】
【30题详解】
雾霾形成需要静风、逆温的环境条件,大风会吹散雾霾,故不利于雾霾形成的是多大风天气,B对。大量燃煤采暖,排放的烟尘多,利于雾霾形成,A错。城市汽车拥有量大,排放尾气多,利于雾霾形成,C错。天气晴朗风力微弱,利于雾霾形成,D错。故选B。
【31题详解】
雾霾笼罩时,大气中水汽、尘埃杂质多,大气逆辐射强,大气保温作用增强,C对。大气削弱太阳辐射作用增强,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减弱,A错。雾霾时,大气对流减弱,B错。水汽和尘埃杂质增多,大气削弱作用增强,D错。故选C。
【点睛】雾霾形成需要静风、逆温的环境条件,不利于雾霾形成的是多大风天气。大量燃煤采暖,排放的烟尘多,城市汽车拥有量大,排放尾气多,利于雾霾形成。雾霾笼罩时,大气中水汽、尘埃杂质多,大气逆辐射强,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下图是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32. 图中能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3.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答案】32. A 33. B
【解析】
本题考查黄赤交角的理解。
【32题详解】
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轨道面(赤道平面)和公转轨道面(黄道平面)的夹角,②为地轴和黄道面夹角,故B错误;③为地轴和赤道的夹角,故C错误;④为地轴和黄道面夹角,D错误;从图中看出①表示黄赤交角。故A正确。
【33题详解】
从图中看出,太阳直射P位置时,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可推知为北半球夏至日。故B正确,A、C、D错误。
34.下面四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 1°N,30°E B. 30°N ,180°
C. 45°S,45°W D. 60°S,2°E
【答案】A
【解析】
【详解】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选项A纬度最低,线速度最大,故A正确,其余三地纬度均比其高,线速度要小,故可排除。故选A。
35.下列四地中,地壳厚度最厚的是( )
A. 太平洋洋底 B. 青藏高原 C. 华北平原 D. 尼罗河三角洲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地壳的特征。
【详解】在地球大范围的固体表面,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故青藏高原的海拔最高,地壳最厚,其余三地在平原或三角洲、大洋洋底,地壳厚度较薄,B正确。故选B。
36.地球上全年昼夜平分的地方是( )
A. 北极点
B. 南极点
C. 北纬30°线上
D. 赤道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详解】
北极点和南极点都有半年的极昼、极夜现象;除赤道外,其他纬度如30°N、北极点和南极点上只有在3月21日和9月23日时,昼夜平分,ABC错误;而在赤道上,全年晨昏线平分赤道,有昼夜平分现象,D正确。故选D。
37. 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时,位于该海域的海轮将出现
A. 只上下颠簸 B. 不产生运动
C.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答案】A
【解析】
【详解】地震波分为纵波(P)和横波(S)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体。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波速比横波快。所以在液态的海洋中只能感受到纵波的上下颠簸。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天宫一号”(Tiangong-1)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8. 发射当天,我国昼夜情况最接近下图中的点是( )
A. A B. B C. C D. D
39. “天宫一号”发射时,在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华侨观看直播的时间是( )
A. 9月29日8:16 B. 9月30日8:16
C. 9月28日8:16 D. 9月29日21:16
4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天宫一号”升空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B. “天宫一号”升空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C. “天宫一号”升空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D. “天宫一号”升空时,北京白昼逐渐变长
【答案】38. D 39. A 40. A
【解析】
【38题详解】
图中的A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B是春分(3月21日前后),C是夏至(6月22日前后),D是秋分(9月23日前后)。据图可知,发射当天,我国昼夜情况最接近与秋分,故选D。
【39题详解】
西五区比北京时间(东八区)晚13小时,用东加西减的原则可计算出“天宫一号”发射时,在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华侨观看直播的时间是9月29日8:16,故A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A。
【40题详解】
A. “天宫一号”升空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A对;
B. “天宫一号”升空时,太阳直射点南移,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B错;
C. “天宫一号”升空时,北半球昼短夜长,C错;
D. “天宫一号”升空时,北京白昼逐渐变短,D错。
综上所述,故选A。
二、综合题
4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波,B表示____波。
(2)C表示____界面,该面以下代表____,该面以上代表____。
(3)图中D处,地震波A完全____,地震波B的速度____。
【答案】 (1). 横 (2). 纵 (3). 莫霍 (4). 地幔 (5). 地壳 (6). 消失 (7). 下降
【解析】
【详解】(1)地震波传播速度横波慢纵波快,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
(2)地下平均33千米处是莫霍界面,C表示莫霍界面,该面以下代表地幔,该面以上代表地壳。
(3)图中D处,表示的是古登堡界面,地震波A横波完全消失,地震波B纵波的速度变慢。
4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三点中昼长最短的是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
(2)图示节气为________(北半球),此季节地球正处于公转轨道的________附近,公转的速度较________。图中ABCD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处于正午的点是______。
(3)D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C地的昼长为______小时,C点的日出时间_____,E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4)图中EF表示的是______线,(晨、昏)如果C点在本初子午线上,那么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
【答案】 (1). C (2). A (3). 冬至 (4). 近日点 (5). 较快 (6). D (7). A (8). 12 (9). 8 (10). 8 (11). 0 (12). 晨 (13). 南纬23度26分,东经60度
【解析】
【详解】(1)从图中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了极夜现象(或南极圈及以南地区出现了极昼现象),可看出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ABC三点中位置越往北昼越短,即是C点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点,因其就在南回归线,直射的纬度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2)图示节气为冬至日,此季节地球正处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1月初)附近,公转的速度较快。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图中ABCD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赤道上的D点,处于正午的点即在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是A。
(3)D地在赤道上,该地的昼长为12小时。C地处于晨线上,日出时间对应8时,根据公式昼长=(12-日出)*2,该地的昼长为8小时。E地正处于极夜上,该地的昼长为0小时。
(4)图中EF沿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表示的晨线;如果C点在本初子午线上,则A点是太阳直射的坐标,则A点的坐标是(60°E,23°26′S)
43.读“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
(2)甲、乙、两地表示高气压的是 。
(3)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 地,其对应的天气状况常为 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地。
(4)若甲是海洋,乙是陆地,那么该图表示北半球的 季节。
(5)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 地。
【答案】(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逆时针)。
(2)甲
(3)乙 阴雨 甲
(4)夏
(5)甲
【解析】
【详解】(1)读图,根据等压面“高高低低”分布,近地面气流上升,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近地面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高空等压面与近地面相反.同一水平面上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逆时针方向环流。
(2)读图,根据等压面“高高低低”的分布,近地面气流上升,形成低气压,,近地面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故甲表示高压,乙表示低压。
(3)甲、乙两地中甲气流下沉,说明气温低;乙气流上升,说明气温较高。乙对应的天气状况常为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而甲是晴天,气温日较差大。
(4)若甲是海洋,乙是陆地,表示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那么该图表示北半球的夏季。
(5)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郊区温度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同一水平面上风是由乡村吹向城市,则表示郊区的是甲地,
4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__半球的____ (节气),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
(2)此时,C点是____时(地方时),A、B、D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昼长是____小时。
(3)图中ED表示____线,DC表示____线。(填“晨”或“昏”)
(4)此时,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
(5)A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C点的昼长是____小时,日出时间是____。
【答案】 (1). 北 (2). 夏至 (3). 北纬23度26分 (4). 6 (5). D (6). 24 (7). 昏 (8). 晨 (9). 90度 (10). 66度34分 (11). 北纬23度26分,0度 (12). 12 (13). 6
【解析】
【详解】(1)此图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表示的是北半球,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了极昼,表示的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23°26′N。
(2)C点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上,此时,C点是6时(地方时),A、B、D三点中白昼最长纬度应该最高,对应的是D,昼长是24小时。
(3)图中ED沿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的界线,表示昏线,DC由夜进入昼的界线,表示晨线。
(4)此时,A点位于北回归线上,A的正午太阳高度是90°,C点(赤道上)依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直射地与所求地的纬度差,可得出C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66°34′。
(5)A点经度与180°相对,说明是0°,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上,故A的地理坐标是(23°26′N,0°),C点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的昼长是12小时,日出时间是6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