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展开www.ks5u.com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图中天体M可能是( )
①水星②火星③木星④金星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 图中箭头显示了( )
A. 共面性 B. 同向性
C. 近圆性 D. 同质性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图中天体M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应该是水星或金星,因此M可能是水星、金星。①④正确。D正确。
【2题详解】
图中箭头显示了显示M和地球绕日公转方向相同,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下图为美国某少年在山区拍摄的恒星的运动轨迹长时间曝光照片,显示了恒星似乎都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 图中恒星沿轨迹运动一周,所需时间为
A. 24时
B. 23时56分4秒
C. 365日5时48分46秒
D. 365日6时9分10秒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北极星是所有恒星的中心 B. 图中恒星绕地球做公转运动
C. 图中恒星均位于太阳系内 D. 图中恒星运动轨迹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答案】3. B 4. D
【解析】
【3题详解】
该图反映了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周期为一个恒星日,即为23时56分4秒,B对;24时为昼夜更替的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为太阳直射点一个回归运动的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为一个恒星年,ACD不对。
故答案为B。
【4题详解】
地球地轴北极指向北极星的方向,因此站在地球上拍摄显示恒星围绕北极星运动,但是不能说北极星是所有恒星的中心,A不对;恒星是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围绕恒星运动的天体为行星,围绕行星运动的天体为卫星,B不对;图中恒星可能有位于太阳系的,也有太阳系之外的,C不对;图中所拍摄的恒星运动轨迹是站在地球上拍摄的,反映地球的自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D对。
故答案为D。
某年3月,甲、乙、丙、丁四架飞机以同样的线速度沿所在纬线自西向东飞行(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四架飞机飞行中角速度最快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 在乙飞机上空俯视地球绘制的地球运动的投影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5. A 6. A
【解析】
【5题详解】
由于地球纬线长的规律是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故纬度越低,纬线越长,而飞机的飞行速度相同,故纬度越低,则相同时间内飞机飞行跨过的经度越小,即角速度越小;纬度越高,角速度越大。甲纬度最高,A正确。故选A。
【6题详解】
图示乙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故形成的俯视图应以北半球中纬度为中心,可看到北极上空区域,其自转方向围绕北极呈逆时针,A图符合;B图为赤道上空的侧视图;C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D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故选A。
某同学对我国某地(地处120°E)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 该同学的观测与记录持续了
A. 3个月 B. 6个月 C. 9个月 D. 12个月
8. 上图中a点对应的节日可能是
A. 清明节(4.5) B. 劳动节(5.1) C. 国庆节(10.1) D. 元旦(1.1)
【答案】7. D 8. C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同学观测和记录从秋分开始,到来年秋分结束,共12个月,D对。
【8题详解】
a点以前当地6点日出,为二分日;过后日出时间逐渐推迟,因此判断a为秋分日之后,则判断为国庆节,C对。
读“经纬网示意图”,图中相邻两条经线均相距45°,虚线代表晨昏线,图中日期为7日,其余地区日期不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9. 甲地时间为
A. 9时 B. 12时
C. 21时 D. 15时
10. 北京时间可能为
A. 1月7日4时 B. 1月8日11时
C. 7月7日11时 D. 7月8日4时
【答案】9. C 10. B
【解析】
【9题详解】
由题干图中日期为7日,左右侧经线一个为180º,一个为0时所在经线,虚线代表晨昏线,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或18时,两经线均相距45º,故左侧为180º,右侧为0时所在经线。因此图示为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时,甲地相差45º,相差3小时,故为7日21时。故选C。
【10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左侧为180º,图中为昏线与赤道交点为7日18时,相邻经线相差45º所以180º为15时。可算出北京时间为8日11时。故选B。
【点睛】划分日期的界限一般有两条,一个为地方时0点所在经线,另一条为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大体沿180º经线南北延伸,180º经线理论上是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叫日界线。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一天,即知道西十二区日期,求东十二区日期时,要加上一天。结合东、西十二区的位置,东侧是西十二区,西侧是东十二区,可以判断出西侧的日期。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测到右图所示昼夜状况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2. 下列叙述与右图相符是
A. 图中所标注的经度为西经度 B. 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C. 图示极点为南极点 D. 图示为北半球夏至日光照图
【答案】11. D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右图所示,该图为极地俯视图,应该是从丙和丁观测的,排除AB;左图中的丙极地此时应该出现极夜,丁极地应该出现极昼,右图显示该极地出现极昼现象,因此该图是从丁角度观测的,排除C,答案为D。
【12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右图是从丁角度观测,故显示的是南极俯视图,则南极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再根据“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可以判断出该经度为东经度,A不对;图中显示极点为南极点,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B不对,C对;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则为北半球冬至日光照图,D不对。
故选C。
下图为昼长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3. 4条曲线所代表的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为( )
A. b c a d B. C a d b
C. d c b a D. a b c d
14. 若某地昼长随时间变化呈图中的直线变化,则该地( )
A. 物体水平运动右偏 B. 日出的地方时为6时
C. 自转线速度最小 D. 有极昼现象
【答案】13. A 14. B
【解析】
该题考查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13题详解】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d在冬至日刚好出现极夜,夏至日刚好出现极昼,昼夜变化幅度最大,该地位于北极圈,a的昼夜变化幅度大于c,a的纬度比c高,b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纬度最低,所以纬度为b<c < a < d ,故选A。
【14题详解】
若某地昼长随时间变化呈图中的直线变化,说明该地一年昼长不变,应位于赤道,赤道水平运动物体没有偏向,A错。昼长12小时,日出地方时为6时,B对。自转线速度最大,C错。没有极昼现象,D错。故选B。
某校中学生进行天文观测,文字和图片记录如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5. 该学校的经纬度位置在(回归线数值取23.5°)
A. 110°E、40°N B. 110°E、50°N
C. 130°E、40°N D. 130°E、50°N
16. 冬至日,该校所在地昼长约为
A. 7小时 B. 8小时 C. 9小时 D. 10小时
【答案】15. A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当地北京时间是5:10日出,20:10日落,则昼长为15小时,则当地12:00时,北京时间为12:40,两地相差40分钟,经度差为10°,则可计算当地经度为110°E。据图中显示,夏至时,该地正午太阳光线从南方照射,则当地为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地点;根据图中显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16.5°=73.5°,当日为夏至,太阳直射点在23.5°N,则可计算当地纬度为40°N。答案选A。
【16题详解】
根据题意,夏至时为当地一年中昼长最长时,冬至时为当地一年中昼长最短时,则当地两个时间的昼夜长短相反。根据题中信息可以计算当地夏至时昼长为15小时,则冬至时昼长为24-15=9小时。故答案C。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在图中的四点中,正午直立物体的日影有时朝南的是
A. ① B. ②④ C. ②③ D. ④
18. 元旦这一天,最先见到日出的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7. D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在一年当中,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而①地位于北极圈以北区域,所以全年范围内正午时太阳都在①地以南,全年影子朝北,故①错误。
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全年正午太阳在②③以南,影子朝北,故②③错误。
④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当太阳直射纬度位于该地以南时,正午影子朝北,但是当太阳直射纬度位于该地以北时,正午影子则朝南,故④正确。
根据以上分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
【18题详解】
元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这就意味着北半球越往北,日出越晚,越往南,日出越早,所以在四地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④。
本题正确答案为D。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9. 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主要是因为
A. ①减弱 B. ②减弱 C. ③增强 D. ④减弱
20. 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A. ①减弱 B. ②增强 C. 改变③的辐射方向 D. ④增强
21. 近地面一定高度范围内,影响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2.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以上的主要原因是
A. ①强、②强 B. ②强、③弱 C. ②强、④弱 D. ③强、④强
【答案】19. B 20. D 21. C 22. C
【解析】
【19题详解】
图中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受天气的影响,A不对;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云天时,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即②减弱,则可推知气温比晴天低,B对;③为地面辐射,多云天时,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减弱,C不对;④为大气逆辐射,多云天时能增强大气逆辐射,起到保温作用,D不对。
故选B。
【20题详解】
图中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受大气情况的影响,A不对;人造烟幕在白天会削弱太阳辐射,使②减弱,B不对;③为地面辐射,人造烟幕能更多吸收地面辐射,增强④大气逆辐射,阻挡地面辐射的散失,但不是改变其方向,C不对,D对。
故选D。
【21题详解】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因此大气温度出现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现象,故C对,与①②④没关系,排除ABD。
【22题详解】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因此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特别强,因此白天气温特别高;夜晚没有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即④特别弱,因此夜晚气温特别低;从而导致其昼夜温差特别大。故答案为C。
【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为太阳辐射给地面,地面给大气。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和水汽等能大量吸收长波辐射,通过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因此晴天时昼夜温差大于阴天时的昼夜温差。
下图“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3. 图中
A. ①为岩石圈 B. ②为地壳
C. 软流层以上是岩石圈 D. 古登堡界面以下为地幔
24. 地震发生时,海上游轮游客感觉是
A 上下颠簸 B. 左右摇晃
C.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答案】23. C 24. A
【解析】
【23题详解】
根据图中所示,①为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为地壳,A不对;②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为岩石圈,B不对;岩石圈包括上地幔顶部和地壳,即软流层以上的部分,C对;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线,故古登堡界面以下为地核,D不对。
故选C。
【24题详解】
地震波包括纵波和横波,纵波使地面上的物体上下颠簸,横波使地面上的物体左右摇晃;纵波传播速度快,可以在固、液、气中传播,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因此地震发生时海上游轮游客的只能感觉到纵波带来的上下颠簸。故答案为A,BCD排除。
【点睛】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岩石圈指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包括上地幔的上部和地壳。
读下图,判断回答下面小题。
25. 若上图是城市风环流侧视图,③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
A. 净化、增温 B. 净化、增湿 C. 增温、增湿 D. 减温、减湿
26. 若该图为海滨地区海陆风模式示意图,且b表示海洋,a表示陆地,则此图所示情形③为
A. 白天的海风 B. 夜晚的海风 C. 白天的陆风 D. 夜晚的陆风
【答案】25. B 26. D
【解析】
【25题详解】
若上图是城市风环流侧视图,③处是绿地,那么风经过③处时,可以对城市空气起到净化作用,同时绿地也可以使城市大气增湿,有助于形成降水,故选B。
【26题详解】
若此风表示的是海滨地区的海陆风模式示意图,且b表示海洋,a表示陆地,表明此时的风是由陆地吹向海洋,说明陆地的气压更高,气温要更低,而海洋的气压更低,气温更高,可以判断此时是夜晚,又是陆地吹向海洋,所以是夜晚的陆风,故选D。
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下图示意近地面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7. 图中箭头对应的力中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的是
A. a B. b C. c D. d
28. 如果图示现象为近地面AB两地热力环流引起,当两地冷热差异增大后,形成风的原动力会
A. 增大 B. 先变小后增大 C. 减小 D. 先增大后变小
【答案】27. C 28. A
【解析】
【27题详解】
图中a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为水平气压梯度力;b方向与水平气压气压梯度力方向基本一致,为风向;c与风向垂直,为地转偏向力;d与风向方向相反,为摩擦力。故a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d减小风力,c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力;故答案为C。
【28题详解】
根据题意,图示现象为近地面AB两地热力环流引起,则AB两地的温度差异引起两地的气流垂直运动,导致两地的气压差异,从而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导致风的产生。当两地冷热差异增大后,则垂直运动变得强烈,则两地的气压差异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故选A。
【点睛】近地面的风受到三个力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动力,其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减小风力;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不改变风力,只改变风向,使风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29.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表示四个点所在地的风向,正确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0.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点所在地的风力最大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29. C 30. C
【解析】
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29题详解】
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根据等压线数值,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表示四个点所在地的风向,正确的是③,C对。①、②、④都是由低压吹向高压区,A、B、D错。
【30题详解】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点中,③所在地的等压线最密集,说明风力最大的是③,C对。其它点的等压线较稀疏,风力较弱,A、B、D错。
第II卷
二.综合题(共计40分)
31.读“我国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C比D的气压____(高或低);A处等压面海拔比B处___(高或低);A比B的气压_____(高或低)。
(2)A比B的温度_____(高或低);A比C的温度_____(高或低)。
(3)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4)热力环流的形成,先有_____(升降、水平)运动,后有_____(升降、水平)运动。
(5)此时高空C与D之间吹_____风(风向),地面A与B之间吹_____风(风向)。
【答案】 (1). 高 (2). 低 (3). 低 (4). 高 (5). 高 (6). 顺 (7). 升降 (8). 水平 (9). 北 (10). 东南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有关热力环流的原理、等压面的判读等知识点,知识点较基础,难度一般。
【详解】(1)C处等压面往高空弯曲,D等压面往低空弯曲,故C比D的气压高。根据等压面判读规律,高空等压面弯曲方向和近地面弯曲方向相反,则A处等压面往海拔低处弯曲,B处等压面往海拔高处弯曲,A处等压面海拔比B处低。A比B的气压低。
(2)根据上题,A处气压比B处气压低,则推断A处气温较高,气流上升,导致其形成相对低压,B处气压相对较高。由于A比C海拔低,则其温度高于C。
(3)A 气温高,气流上升,B气温低,气流下沉;同一水平面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则风从C吹向D,从B吹向A。故热力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4)热力环流的形成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相对热的地方空气上升运动,相对冷的地方空气下沉运动;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出现气压差,则导致空气的水平运动;故热力环流先有升降运动,后有水平运动。
(5)CD之间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由C指向D,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90°与等压线平行,为北风;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由B指向A,北半球风向右偏30°到45°,为东南风。
32.读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
(1)该图是______(节气)太阳光照图;该日北京的日出方位是______。
(2)图中晨线是____弧,C即将进入_____(昼、夜)半球。
(3)B点的地方时是______时,该点所在的时区是_____区。
(4)图中B、C、D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
(5)A点的夜长是________小时,B点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
(6)该日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冬至 (2). 东南 (3). AB (4). 夜 (5). 0(或24) (6). 东6区 (7). C>D>B (8). 12 (9). 24 (10).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难度一般。考点涉及到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昼夜长短的计算、地球运动的速度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等知识点。
【详解】(1)根据图示,南极圈及以南出现极昼,则该图是冬至的太阳光照图;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则全球除去极昼极夜区,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故该日北京的日出方位是东南方位。
(2)顺地球自转方向,AB弧由黑夜进入白天,为晨线;C位于昏线上,因此即将进入夜半球。
(3)B点位于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上,地方时是0时。根据地球自转方向,B点在90°E,则90°E÷15°=6,则该点所在的时区是东6区。
(4)地球上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C纬度最低,B纬度最高,则图中B、C、D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C>D>B。
(5)A点位于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故夜长是12小时;B点在极圈上,刚好出现极昼,则昼长是24小时。
(6)该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则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