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安徽省合肥市高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安徽省合肥市高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第1页
    安徽省合肥市高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第2页
    安徽省合肥市高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合肥市高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展开

    www.ks5u.com合肥新城高升学校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总分值100分。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共25题,占50分;第Ⅱ卷为综合题,共4题,占50分。2.答题时,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答题卡只能用0.5毫米黑色水笔答题,其它颜色和型号的笔答题一律0分处理。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1.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地球毗邻的行星是(    A. 水星、金星 B. 木星、火星 C. 水星、木星 D. 火星、金星【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太阳系各成员相互位置的记忆能力。【详解】按八大行星运行轨道距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可以直接判断地球的“左邻右舍”是火星和金星。故本题选择D2.下列太阳活动出现在太阳光球层的是(    A. 黑子 B. 耀斑 C. 太阳风 D. 极光【答案】A【解析】【详解】太阳黑子活动发生在光球层,耀斑活动发生在色球层,日珥和太阳风活动主要发生日冕层。故本题选择A3.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 大气活动 B. 水循环 C. 太阳辐射 D. 地球活动【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详解】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为地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能源,对应关系不能前后倒置。故本题选择C据美联社报道:美国东部时间2005年9月7日13时40分(西五区时间),包括美国在内的地球朝向太阳一面的所有地区,高频无线电通讯几乎全部中断。据此回答下面小题。4.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扩大使太阳辐射增强B. 太阳耀斑爆发引起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扰动C. 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D. 太阳等天体对地球引力加强5. 此时“地球朝向太阳一面的所有地区”占全球(    A. 一半 B. 一大半 C. 无法计算 D. 小于二分之一【答案】4. B    5. A【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4题详解】据材料可知,高频无线电通讯几乎全部中断,说明是受太阳活动影响大气电离层的结果,故B项正确;臭氧层空洞会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故A项错误;太阳黑子增多扰乱地球磁场引起磁暴现象,C不对;太阳的引力在短期内不发生变化,故D项错误。故选B。【5题详解】地球为一个球体,在太阳辐射的照射下,总会有一半朝向太阳,另一半背对太阳,故此时“地球朝向太阳一面的所有地区”占全球一半,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点睛】太阳活动的表现表现
    形式概念
     表现
     平均
    周期黑子
     太阳表层温度较低的大气区域,看上去颜色暗一些,故称黑子
     黑子的大小和多少,反映了太阳活动的强弱。一般黑子愈大、愈多,太阳活动越强11
     耀斑
     太阳黑子活动的区域突然连在一起,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种能量把太阳上相应区域的气体加热到上百万摄氏度,会突然猛烈爆发并有增亮的现象耀斑的出现与黑子的多少呈正相关,它总是以瞬时爆发为特征
     太阳风太阳表面向外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耀斑爆发后,太阳风的强度迅速增大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6. 该地震波应是(    A. 无法判断 B. 纵横波C. 纵波 D. 横波7. 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    A. 17千米处 B. 5千米处C. 2900千米处 D. 33千米处8. 该地地形最有可能是(    A. 海岸山脉 B. 内陆高原 C. 海底 D. 岛屿【答案】6. D    7. B    8. C【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地震波的特征,地震波分横波与纵波,传播速度明显不同,横波比纵波慢。横波速度慢,初始在3-6千米/秒,只经过固体物质;纵波速度快,初始可以达到6-9千米/秒,能经过固态,液态,气态物质。不存在纵横波,排除B。故本题选择D【7题详解】根据地震波在莫霍界面经过时,速度明显增加。图中位置在5千米的地方速度明显增加,是莫霍界面的地方。故本题选择B【8题详解】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地壳厚薄不均,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平均是17千米。由于该位置厚度是5千米,所以是在海洋海底的位置。排除了海岸山脉、内陆高原和岛屿的地形可能性。故本题选择C11月1日放假那天,高一的四位地理老师相约去爬大蜀山,上到山顶之后正好赶上合肥的日落,此时手表显示时间为17点30分。据此回答下列各题。9. 下列哪个日子大概也是可以在大蜀山同样的时间观看日落?(    A. 4月1日 B. 6月10日 C. 10月1日 D. 2月10日10. 此日合肥昼长约为(    A. 11小时 B. 12小时 C. 13小时 D. 14小时11. 从11月1 日那天到期中考试这段时间,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是(    A. 越来越快 B. 越来越慢 C. 先慢后快 D. 先快后慢【答案】9. D    10. A    11. A【解析】【9题详解】111日和冬至日1222日相差约为1个月20天左右,冬至日大蜀山太阳日落时间达到最早。结合选项,210日离冬至日1222日相差也约为1个月20天左右,符合其条件,可以看到同样时间的日落。而41日,610日位于春分日-秋分日之间,日落在18点后;101日的日落要比111日要迟。排除ABC,故本题选择D10题详解】合肥的经度和北京接近,111日日落时间为1730分,得出日出时间为630分。故当日的合肥昼长约为11个小时。故本题选择A【11题详解】地球公转速度在1月初近日点附近达到最快,在7月初远日点附近达到最慢。所以从111日那天到期中考试这段时间,肯定是越来越快的。故本题选择A【点睛】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中,关于二至点对称的两个日期,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同,则某地在两个日期的昼夜长短相同,日出日落的方位和时间相同。2019年9月25日,家住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小明应邀到北京观礼国庆阅兵式,小明于当地时间 9月25日上午 8:00 起飞,飞机途中飞行 10 小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2. 小明到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时间应该是北京时间 (    A. 9月25日10:00 B. 9月25日18:00C. 9月26日10:00 D. 9月26日18:0013. 当小明到达北京时,全球日期与北京相同的范围有 (    A. 一半 B. 大于一半 C. 小于一半 D. 全部14. 9月23日,北京、合肥和广州三地的学生,在各自当地正午时刻观测同等高度旗杆的影子,观测的影子由长到短依次是      A. 合肥-广州-北京 B. 北京-广州-合肥C. 北京-合肥-广州 D. 广州-合肥-北京【答案】12. C    13. B    14. C【解析】【12题详解】北京时间(东八区)比旧金山(西八区)区时早16个小时,旧金山925日上午 800 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926000,途中飞行了10个小时,因此飞机到达北京市该地区为9261000。故本题选择C【13题详解】当小明到达北京时,北京时间为9261000,此时的零时经线为30°W30°W向东到180°经线和北京是一天,故全球日期与北京相同的范围大于一半。故本题选择B【14题详解】923日是秋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约小,影子越长。北京、合肥和广州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北京,合肥和广州,所以在各自当地正午时刻观测同等高度旗杆的影子,观测的影子由长到短依次是北京-合肥-广州。故本题选择C15.有关下列现象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中午的阳光比日出时的阳光强烈——中午太阳距离地球较近B.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大气的反射作用C. 晚秋晴天的晚上常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强的原因D. 西北地区的光照资源丰富,但热量不丰富——主要是晴天多,但纬度高【答案】D【解析】【详解】中午时太阳高度是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大值,此时阳光经过大气层的距离较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较少,因此阳光强烈,和太阳距地球的距离没有关系,A错;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因太阳辐射中的短波(蓝、紫等)最易被散射,B错;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地面温度低,易出现霜冻,C错;西北地区纬度高,太阳高度小,因此热量不丰富,但是该地身居内陆,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资源丰富,D对。故本题选择D16.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但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a处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 ②b处的地面辐射强③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 ④b处大气的保温效应差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甲乙两地纬度相同,所以太阳高度较大小相同,因此太阳辐射总量差别小。但是b地山地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故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强,故①不符合题意;地面通过吸收太阳辐射而使地面增温继而产生地面辐射,可知高山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高于同纬度地区,地面辐射和下垫面有关,但不是当地气温高的主要原因,温度主要和保温有关,排除②;由大气受热过程可知,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故地势高大气稀薄吸收地面辐射能力较弱,故温度低,③正确;b大气稀薄大气逆辐射较弱,即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弱,④正确。故本题选择B【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为太阳辐射给地面,地面升温后释放出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升温,释放出大气逆辐射,起到保温作用。17.下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海陆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①为陆地,②为海洋。影视片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来拍摄该镜头(    A. 14时—次日6时B. 7时—当日16时C. 16时—次日8时D. 6时—次日18时【答案】B【解析】【详解】面朝大海头发向后飘,说明此时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白天陆地升温速度比海洋快,因此陆地受热多气流膨胀上升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因此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陆地降温速度比海洋快,因此陆地空气下沉形成高压,海洋上形成地压,因此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所以综合分析得知,反映的是白天才有的镜头。结合选项,故本题选择B18.图一中四幅热力环流图与图二所示气压分布状态图相符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详解】等压面分布的基本原理: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故判断近地面的气压甲处高于乙处,则判断甲处盛行下沉气流,而乙处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水平方向的气流由甲流向乙;高空气压和近地面气压分布相反,故高空的水平气流由乙流向甲,故B图正确。【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掌握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原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等压面分布的基本特征: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19. 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出( )A. 顺风飞行 B. 逆风飞行C. 飞机在信风带中飞行 D. 风从北侧吹来【答案】B【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水平运动。【详解】飞机左侧是高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为自南向北。北半球高空的风是在梯度力的基础上向右偏成与等压线平行,所以,此时飞机飞行处吹西风,飞机逆风飞行。信风带的高空应为偏南风,C错误。故选B。分析下表气候资料,回答下列各题:(单位:气温°降水mm)地点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A气温1.85.48.612182328.52416.49.46.8210.8降水878963413520112136477887635B气温3.13.87101417.119.518.515.911.16.84.110.9降水544332385250556251495049585  20. 表中A地气候类型是(    A. 温带季风气候 B. 地中海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21. 表中B地的气候类型在全球的分布范围是(    A. 赤道及其南北两侧 B. 纬度40°-60°的大陆西岸C. 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 D. 亚欧大陆的东岸【答案】20. B    21. B【解析】【20题详解】通过对气温与降水量图的分析,可知该A地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故本题选择B【21题详解】通过对气温与降水量图的分析,可知该B地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全年温和多雨,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西岸。故本题选择B【点睛】判断气候类型时,若最低温度在0℃以下,则为温带气候;若最低温度在0℃到15℃之间,则判定为亚热带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若最低气温在15℃以上,则判定为热带气候。然后再结合降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气候类型的判定。22.当亚洲高压强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值我国的夏季 B. 澳大利亚昼短夜长C. 南亚地区盛行西南季风 D. 太平洋北部受低压控制【答案】D【解析】【详解】亚洲高压强盛的话,那说明我国在冬季,A不对;澳大利亚在南半球,所以是夏季,应该是昼长夜短,B不对;亚洲高压强盛时,南亚地区盛行东北季风,C错;此时太平洋北部受到阿留申低压控制,D对。故本题选择D。【点睛】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亚洲夏季陆地气温高,气流上升则形成低压,海洋则保留为高压;冬季陆地气温低,气流下沉则形成高压,海洋则保留为低压。23.在下述天气系统控制下为晴天的是(   A. 冷锋天气系统 B. 暖锋天气系统C. 低压(气旋)天气系统 D. 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点。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各天气系统控制下对应的天气特征。【详解】冷锋过境时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暖锋过境时出现阴天连续性降水。低压(气旋)天气系统是空气上升,温度降低,水汽容易凝结,成云致雨;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空气下沉,温度增高,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点睛】1、冷锋、暖锋与天气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刮风、阴天、降水、降温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代替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所以气温和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暖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降雨等天气现象。暖锋过境后,暖气团代替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所以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2、气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
     气旋(低压)
     反气旋(高压)
     气流
    方向
     垂直方向
     上升
     下沉
     水平方向
     北半球--逆时针辐合
    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北半球--顺时针辐散
    南半球--逆时针辐散
     天气
     中心
     云层增厚,形成阴雨天气
     天气晴朗
     对我国
    的影响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
     夏季:长江流域的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
    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蒙古高压
      24.关于台风叙述,不正确的是A. 我国仅沿海地区受台风袭击 B. 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C. 我国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D. 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的【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台风的特点及我国受台风影响的地区分布等知识点。【详解】我国受台风影响比较严重的地区主要是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南部和东南沿海地区,但是内陆部分地区也受台风影响,A不正确;台风形成于热带洋面,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B正确;我国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C正确;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其危害性主要有三个方面:大风、暴雨、风暴潮,D正确。故选A【点睛】台风过境时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引起海面巨浪,严重威胁航海安全。台风登陆后带来的风暴增水可能摧毁庄稼、各种建筑设施等,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25.如果全球气候变暖,则    A. 热带地区降水增加 B. 高纬度地区农业减产C. 海水蒸发加剧,海平面下降 D. 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加剧【答案】D【解析】【详解】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导致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热带地区蒸发旺盛,高纬度地区温度升高,农业增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加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第II卷 综合题26.读下图回答(虚线表示极圈,阴影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1)图中A点位于B点___________方向。(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经度是_________。(3)北京时间可能是___________。A.12月22日2时 B.12月23日8时 C.6月22日2时 D.6月23日8时(4)此图所示日期,北京(40°N)的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答案】    (1). 西北    (2). 23°26′S    (3). 90°W    (4). A    (5). 昼短夜长    (6). 26°34′【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意义。【详解】(1)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因此可知A点位于B点以西;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该图为南半球,B点纬度高于A点,AB以北。综合来看,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2)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南极圈内出现极昼,为冬至日,太阳直射23°26S,太阳直射的经线即昼半球中央经线为:90°W(图中最左侧经线)3)从上题分析,可知此时90°W12时,因此北京时间可能为12222时。故本题选择A4)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南极圈内出现极昼,为冬至日,太阳直射23°26S,北半球昼短夜长。所以此时北京(40°N)的昼夜长短情况也为昼短夜长。此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计算为:90°-40°+23°26′)=26°34′。【点睛】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从太阳直射点地(此处为90°)所在纬度向南北递减,减少的度数等于当地地理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之差(一南纬、一北纬地区的差,为其数值之和)。27. 读下面“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高空C比D的气压____(高或低),地面A比B的气压___(高或低)。(2)A比B的温度___________(高或低)。(3)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__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4)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__________(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__________风。【答案】(1) 高 低(2)  (3)  (4)  夜晚   【解析】【分析】该题考查热力环流,气压、气温的关系。【详解】(1)读图,在高空等压面 上做辅助点EF,令EAC在同一竖直方向,FBD在同一竖直方向,如下图所示。根据气压的变化规律,在竖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所以C点气压比E点高,F点气压比D点高,EF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同,所以CD气压高。近地面气压状况与高空相反,所以AB气压低。(2)根据温压变化规律,气温高的地方气压较低,气温低的地方气压较高。结合上题分析,近地面AB气压低,所以AB气温高。(3)气流的运动方向在竖直方向上,气温高的地方上升,气温低的地方气流下沉。在水平方向上,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在图中标出箭头,可以看到是顺时针方向。(4)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海洋比陆地升温慢,气温比陆地低,夜晚降温慢,气温比陆地高。结合前面分析,AB气温高,所以此时是夜晚。此时AB气压低 ,所以风陆地吹向海洋。28. 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安徽建省于清朝康熙6年(公元1667年),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因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而简称皖。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1)此图表示的是         月季风图。(2)盛行E季风时,我国东部地区气候特点是                        (3)E季风的成因是                   。F季风的主要成因是(4)读上述材料,请你说出安徽省省会合肥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答案】(1)7(2)高温多雨(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4)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低温)少雨。【解析】【详解】(1)此时东亚和南亚地区季风均从海洋吹向陆地,说明是夏季(7月份前后)。2E是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夏季风(东南风),此时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在其影响下,我国东部地区普遍高温多雨。3)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时,陆地散热速度快,海洋散热速度慢,在陆地和海洋上分别形成低压中心和高压中心,因此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东南风。夏季时,太阳直射点位置偏北,此时东南信风带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从而形成西南风。4)安徽省会合肥位于亚热带地区,并深受东亚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因此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9.下图为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从气流运动状况来看,甲处为___________。(2)北京与东京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3)郑州、西安两地发生降水概率较大是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4)甲、乙两地气温日较差大的是__________。【答案】    (1). 反气旋    (2). 北京    (3). 等压线密集    (4). 西安    (5). 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    (6). 甲【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气压分布图的判断。【详解】(1)读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可知,甲处中心为高压分布的闭合等压线,所以为反气旋。(2)风力的大小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决定,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也会越大。北京与东京两地相比,北京的等压线比东京密集的多,所以风力较大的是北京。(3)读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可知,郑州此时在冷锋之前,而西安此时在冷锋之后,而冷锋的降水主要在锋后,所以西安发生降水的概率大。(4)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图中甲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乙地位于低压中心,有阴雨天气。阴(雨)天比晴天日较差小,故日较差较大的为甲地。【点睛】冷锋过境前后的气温和气压变化:冷锋过境前气温高,受暖气团控制,气压低;冷锋过境时,一般会出现暴雨暴雪天气,气温降低;冷锋过境后,气温低,气压高,受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