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 草原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 草原备课ppt课件,共37页。
老舍先生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解放战争时期即1947年9月12日,老舍在青岛山东大学一次休息时写下本文。他在文中叙述了自己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当时他在那儿租了一家平房,作为他安静的写作与创作戏剧文学的地方。一九六一年十月十三日本文发表在《人民日报》。
lick here t add yur title
小丘 渲染 勾勒 骏马 迂回 襟飘带舞 马蹄 鄂温克 羞涩 摔跤 舞蹈 天涯 蒙古包 同行
1. 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小丘(qiū) 渲(xuàn)染 勾勒(lè) 骏(jùn)马 迂(yū)回 襟(jīn)飘带舞 马蹄(tí) 鄂(è)温克 羞涩( sè) 摔跤(jiā) 舞蹈(dǎ) 天涯(yá) 蒙(měng)古包 同行(xíng)
全球顶尖的休闲游艇品牌
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草原的美丽景色2)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情景
2. 认真读课文,概括每一段意。(分小组讨论,写在黑板上)
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自读课文第一段,作者写了草原的哪些景物?用笔画出来。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草原的景物的? 3.草原的景物有哪些特点?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因为作者是第一次看到草原,处处感到新奇,对满眼翠绿感到惊讶。所以,作者要久立四望,留连草原的景色。但还是觉得看不够,就想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看着彩图,向老舍先生学习,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的美,用比喻句来描述。(自己写)2.用“既……又……;既……又……”和“那么……那么……”造句
例:我们的教师既宽敞又明亮,既干净又整洁。 他既聪明又好学,既漂亮又善良。 城市里,高楼是那么壮观,马路是那么宽敞。 学校里,老师是那么认真负责,学生是勤勉好学。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在无边的绿毯上撒上了一把把白色的珍珠。 2.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在蔚蓝的大海上扬起了点点白帆3.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在蔚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盛开的白莲花。
第二课时
1.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作者初入草原,快到公社时看到的景色以及主人几十里外欢迎远客的情景。2.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草原环境有怎样的变化?从课文哪句话可以看出来。3.在文中找出从静寂到热闹的过渡句。4.将第二自然段分成两层,并说出每层的层意。 a 初入草原,快到公社时看到的景色。 b. 主人几十里外欢迎远客。5.找出本段的比喻句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作者为什么要用一条彩虹比喻来欢迎远客的蒙族男女老少?
YOUR TITLE HERE
因为他们突然出现在远处的山丘上,而且都穿着颜色鲜艳的衣裳,这样既恰当又形象地表现了蒙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情。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1.第四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蒙古包内相互敬酒的情况。(盛情款待)
2.蒙古同胞是怎么接待客人的?(在文中画出来)(课后练习第一题)说明了什么?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1奶茶、奶豆腐 2大盘的手抓羊肉。 3主客彼此敬酒 4唱民歌说明了蒙古族人民 的场面非常热烈及蒙汉人民之间的 。
1.第五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客人告别时的情景是怎样的?3.怎样理解“蒙汗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如此深厚,怎么舍得分别呢?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夕阳里,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两句诗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 和 的感情。
1.从全文看,前一段写什么?后四段段写什么?总结这篇课文着重写了作者见到的 和 。赞美了 ,表现了 ,以及 。
鄂温克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两万多人口,牧区用蒙文,农区用汉文。
蒙古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三百多万人口,分布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辽宁、宁夏、新疆、甘肃、青海、河北、河南等地。有本民族语言文字。多从事农牧业。
拓展作文:认真观察一处景物或一个场面,注意抓住它的特点,自己确定题目写一篇作文。提示:可以是学校的某一处景物,如足球场、花坛; 或者是一次比赛,如拔河比赛、足球比赛; 或者周一升旗的场面。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草原背景图ppt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风光美,人情美,清新洁净,晴朗明丽开阔,白色的大花,无边的绿毯,高歌一曲,久立四望,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怎样描绘景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试讲课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草原》课件pptx、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草原》教案doc、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草原》课时练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教学ppt课件,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