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 定义与命题(第2课时)》课件 课件 10 次下载
- 7.2《 定义与命题 (第1课时)》课件 课件 8 次下载
- 7.3《 平行线的判定》课件 课件 6 次下载
- 7.4《 平行线的性质》课件 课件 8 次下载
- 7.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1课时)》课件 课件 7 次下载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5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完美版课件ppt
展开在一个三角形花坛的外围走一圈,在每一个拐弯的地方都转了一个角度(∠1,∠2,∠3),那么回到原来位置时(方向与出发时相同),一共转了多少度?
1.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的定义.
2. 能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两个推论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
问题 发现懒羊羊独自在O处游玩后,灰太狼打算用迂回的方式,先从A前进到C处,然后再折回到B处截住懒羊羊返回羊村的去路,红太狼则直接在A处拦截懒羊羊,已知∠BAC=40° , ∠ABC=70°.灰太狼从C处要转多少度角才能直达B处?
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来求∠BCD,你会吗?
思考 像∠BCD这样的角有什么特征吗?猜想它的性质.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由三角形内角和易得∠BCA=180°-∠A-∠CBA=70°,所以∠BCD=180°-∠BCA=110°.
定义 如图,把△ABC的一边BC 延长,得到∠ACD,像这样,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ACD是△ABC的一个外角.
问题1 如图,延长AC到E,∠BCE是不是△ABC的一个外角?∠DCE是不是△ABC的一个外角?
在三角形每个顶点处都有两个外角.
∠ACD 与∠BCE为对顶角,∠ACD =∠BCE;
∠BCE是△ABC的一个外角,∠DCE不是△ABC的一个外角.
问题2 如图,∠ACD与∠BCE有什么关系?在三角形的每个顶点处有多少个外角?
画一画 画出△ABC的所有外角,共有几个呢?
每一个三角形都有6个外角. 每一个顶点相对应的外角都有2个,且这2个角为对顶角.
三角形的外角应具备的条件:
①角的顶点是三角形的顶点;②角的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③另一边是三角形中一边的延长线.
∠ACD是△ABC的一个外角
每一个三角形都有6个外角.
如图,∠BEC是哪个三角形的外角?∠AEC是哪个三角形的外角?∠EFD是哪个三角形的外角?
∠BEC是△AEC的外角;
∠AEC是△BEC的外角;
∠EFD是△BEF和△DCF的外角.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一)
问题1 如图,△ABC的外角∠BCD与其相邻的内角∠ACB有什么关系?
∠BCD与∠ACB互补.
问题2 如图,△ABC的外角∠BCD与其不相邻的两内角(∠A,∠B)有什么关系?
∵∠A+∠B+∠ACB=180°,∠BCD+∠ACB=180°,∴∠A+∠B=∠BCD.
你能用作平行线的方法证明此结论吗?
证明:过C作CE平行于AB,
∴∠1= ∠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 ∠A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ACD= ∠1+ ∠2= ∠A+ ∠B.
已知:如图,△ABC,求证:∠ACD=∠A+∠B.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应用格式:∵ ∠ACD是△ABC的一个外角∴ ∠ACD= ∠A+ ∠B.
说出下列图形中∠1和∠2的度数:
∠1=40 °, ∠2=140 °
∠1=18 °, ∠2=130 °
已知:如图,在△ABC中,AD平分外角∠EAC,∠B=∠C. 求证:AD∥BC.
例题是运用了定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了证实.
分析:要证明AD∥BC,只需要证明“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
证明:∵∠EAC=∠B+∠C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B=∠C (已知),
∵AD平分∠EAC(已知).
∴∠DAC=∠C(等量代换).
∴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你还有其他证明方法吗?
证明:推理可得:∠DAC=∠C (已证),
∵∠BAC+∠B+∠C =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 ∠BAC+∠B+∠DAC =180° (等量代换).
∴ 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该方法是运用了定理“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得到了证实.
如图,∠A=42°,∠ABD=28°,∠ACE=18°,求∠BFC的度数.
∵ ∠BEC是△AEC的一个外角,
∴ ∠BEC= ∠A+ ∠ACE.
∵∠A=42° ,∠ACE=18°,
∴ ∠BEC=60°.
∵ ∠BFC是△BEF的一个外角,
∴ ∠BFC= ∠ABD+ ∠BEF.
∵ ∠ABD=28° ,∠BEC=60°,
∴ ∠BFC=88°.
例 如图,P为△ABC内一点,∠BPC=150°, ∠ABP=20°,∠ACP=30°,求∠A的度数.
解析:延长BP交AC于E或连接AP并延长,构造三角形的外角,再利用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出∠A的度数.
通过作辅助线求角的度数
解:延长BP交AC于点E,则∠BPC,∠PEC分别为△PCE,△ABE的外角, ∴∠BPC=∠PEC+∠PCE,∠PEC=∠ABE+∠A.∴∠PEC=∠BPC-∠PCE =150°-30°=120°.∴∠A=∠PEC-∠ABE=120°-20°=100°.
如图,求证:∠BOC=∠A+∠B+∠C.
证明:延长BO交AC于点D,因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所以∠BDC=∠A+∠B,∠BOC=∠BDC+∠C,所以∠BOC=∠A+∠B+∠C.
如图 ,试比较∠2 、∠1的大小;
如图 ,试比较∠3 、∠2、 ∠1的大小.
解:∵∠2=∠1+∠B, ∴∠2>∠1.
解:∵∠2=∠1+∠B, ∠3=∠2+∠D, ∴∠3>∠2>∠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二)
如图,P是△ABC内一点,连接PB,PC.∠B=∠C. 求证:∠BPC>∠A.
证明:如图,延长BP,交AC于点D.∵ ∠BPC是△PDC的一个外角(外角定义),
∴ ∠BPC>∠PD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 ∠PDC是△ABD的一个外角 (外角定义),
∴ ∠PDC>∠A(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 ∠BPC>∠A .(不等式的性质)
如图,∠A,∠1,∠2的大小关系是( )A.∠A>∠1>∠2 B.∠2>∠1>∠AC.∠A>∠2>∠1 D.∠2>∠A>∠1
(2019•赤峰)如图,点D在BC的延长线上,DE⊥AB于点E,交AC于点F.若∠A=35°,∠D=15°,则∠ACB的度数为( ) A.65° B.70° C.75° D.85°
1.判断下列命题的对错.(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 (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 )(4)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小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外角.( )
2.如图,∠ACD是△ABC的外角,CE平分∠ACD,若∠A=60°,∠B=40°,则∠ECD等于( )A.40°B.45°C.50°D.55°
3.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放在同一条直线上,则∠α的度数是( )A.45°B.60°C.75°D.85°
4.如图,点D在△ABC边AB的延长线上,DE∥BC.若∠A=35°,∠C=24°,则∠D的度数是( )A.24°B.59°C.60°D.69°
(1)如图,∠BDC是________ 的外角,也是 的外角; (2)若∠B=45 °, ∠BAE=36 °, ∠BCE=20 °,试求∠AEC的度数.
解:∵∠ADC= ∠B+ ∠BCE, ∠AEC= ∠ADC+ ∠BAE. ∴∠AEC= ∠B+∠BCE+ ∠BAE=45 °+20 °+36 °=101 °.
解:∵∠1是△FBE的外角,
∴∠1=∠B+ ∠E,
同理∠2=∠A+∠D.
在△CFG中,∠C+∠1+∠2=180º,
∴∠A+ ∠ B+∠C+ ∠ D+∠E= 180º.
如图,求∠A+ ∠B+ ∠C+ ∠D+ ∠E的度数.
角一边必须是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必须是三角形另一边的延长线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5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a href="/sx/tb_c9190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5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教学课件ppt</a>,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回顾,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能证明你的结论吗,还有其它方法吗,运用新知,巩固新知,1两内角平分线,2两外角平分线,三角形外角和定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7.5 平行线的性质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7.5 平行线的性质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河北教育版数学七年级下·75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教学课件pptx、75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教案docx、75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同步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7.5 平行线的性质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7.5 平行线的性质说课课件ppt,文件包含75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课件pptx、75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练习doc、75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导学案docx、75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教案doc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