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含解析)新人教版
展开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乙醇和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
1.(2019·江苏高考)糖类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淀粉分子中不含的元素是( )
A.氢 B.碳
C.氮 D.氧
解析:选C 淀粉属于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2.冷冻电镜技术使人类能够看清生物高分子的模样。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生物高分子的是( )
A.油脂 B.蔗糖
C.聚氯乙烯 D.蛋白质
解析:选D 高分子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 000的大分子。各种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1 000,不属于高分子,A错误。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2,也不属于高分子,B错误。聚氯乙烯属于高分子,但是一种合成高分子,C错误。蛋白质属于生物高分子,D正确。
3.(2017·全国卷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解析:选A 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油脂与氢气的加成反应,A项正确;淀粉和纤维素的通式均为(C6H10O5)n,但由于二者n值不同,所以不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环己烷与苯都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所以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环己烷和苯,C项错误;溴苯与苯互溶,且二者均不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水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D项错误。
4.下列有关物质水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纤维素不能水解成葡萄糖
D.油脂水解的产物只有甘油
解析:选B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A错误;纤维素和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B正确,C错误;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产物是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D错误。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时,是乙醇分子中羟基中的O—H键断裂
B.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若变蓝则含水
C.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成CH3COOH
D.甲烷、乙烯、苯、乙醇都是无色不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
解析:选D 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是乙醇分子中羟基中的O—H键断裂;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用无水硫酸铜作检验试剂,若变蓝则表明乙醇中含水;乙醇在酸性KMnO4溶液中可被氧化成乙酸;甲烷、乙烯、苯都不溶于水,但乙醇却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
6.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B.乙醇分子中含有氢氧根,一定条件下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
C.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二者反应类型相同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
解析:选B 羟基与氢氧根不同,B项错误。
7.(2018·全国卷Ⅰ)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
解析:选D A是生成乙酸乙酯的操作,B是收集乙酸乙酯的操作,C是分离乙酸乙酯的操作。D是蒸发操作,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未涉及。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淀粉水解液中滴加碘水,溶液变蓝色,证明淀粉未水解
B.纤维素可以制造酒精,酒精可以进一步氧化生产醋酸
C.可以根据燃烧产生的气味来区分棉纤维和蚕丝
D.可用双氧水或碘酒消毒,其原理是使病菌中蛋白质变性而杀死病菌
解析:选A A项,淀粉水解液中滴加碘水,溶液变蓝色,说明淀粉未水解或部分水解,错误。
9.下表为某有机物与各种试剂的反应现象,则这种有机物可能是( )
试剂 | 钠 | 溴水 | NaHCO3溶液 |
现象 | 放出气体 | 褪色 | 放出气体 |
A.CH2===CH—CH2—OH B.
C.CH2===CH—COOH D.CH3COOH
解析:选C C项中的“”能使溴水褪色,“—COOH”能与Na、NaHCO3反应产生气体。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和蔗糖在人体内的水解产物相同,都为葡萄糖
B.棉花和羊毛的主要成分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且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长途运输,可以使用乙烯来延长果实或花朵的成熟期
D.医学上,用浓度为95%的酒精比75%的酒精消毒效果好
解析:选B 蔗糖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A项错误;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两种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且都能发生水解,B项正确;可以使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吸收果实或花朵产生的乙烯,延长果实或花朵的成熟期,C项错误;酒精能够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其脱水变性凝固,从而杀灭细菌。高浓度酒精与细菌接触时,使菌体表面迅速凝固,形成一层薄膜,阻止了酒精继续向菌体内部渗透。75%的酒精可以使细菌所有蛋白脱水、变性凝固,最终杀死细菌,D项错误。
11.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6H10O5)n可表示淀粉或纤维素
B.反应②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2C2H5OH+2CO2↑
C.反应③得到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可用饱和氢氧化钠溶液除去
D.反应③和④都属于取代反应
解析:选C 乙酸乙酯能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故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少量乙酸和乙醇,应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12.(2017·全国卷Ⅱ)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 | 结论 |
A |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
B |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 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
C |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 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
D |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
解析:选A 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1,2二溴乙烷是一种无色、可溶于CCl4的有机物,A项正确;乙醇和水均能与Na反应生成H2,但Na与水反应更剧烈,故水分子中氢的活性强于乙醇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性,B项错误;乙酸能除去水垢,说明酸性:乙酸>碳酸,C项错误;CH4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CH3Cl不具有酸性,但生成的HCl具有酸性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D项错误。
13.乙酸乙酯是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制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先在试管a中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缓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
B.浓硫酸的作用主要是催化和吸水
C.b中的饱和Na2CO3溶液可用浓NaOH溶液代替
D.实验原理为+H18O—C2H5+H2O
解析:选C 制备乙酸乙酯,加入试剂的顺序是乙醇→浓硫酸→乙酸,故A正确;乙酸与乙醇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浓硫酸为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促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故B正确;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因此不能用NaOH代替饱和Na2CO3溶液,故C错误;生成酯的原理是酸去—OH,醇去羟基上的氢,因此实验原理为+H18O—C2H5H2O,故D正确。
14.轮烷是一种分子机器的“轮子”,轮烷的一种合成原料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其球棍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的连线表示化学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4H8O2
B.该化合物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该化合物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缩聚反应
D.该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HCO3反应放出CO2的有4种
解析:选D 根据结构模型可知该化合物为CH3COOCH===CH2,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4H6O2,A错误;该化合物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错误;该化合物结构中含有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不能发生缩聚反应,C错误;能与NaHCO3反应放出CO2,应含有羧基,则烃基可含有碳碳双键或环,同分异构体有CH3CH===CHCOOH,CH2===CHCH2COOH,CH2===C(CH3)COOH,,共4种,D正确。
15.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两套装置用乙醇、乙酸和浓硫酸分别制备乙酸乙酯(沸点77.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硫酸能加快酯化反应速率
B.不断蒸出酯,会降低其产率
C.b装置比a装置原料损失的少
D.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出乙酸乙酯
解析:选B A项,浓硫酸是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正确;B项,分离出生成的酯,可促进平衡正向进行,提高产率,错误;C项,b装置水浴加热可控制温度,减少反应物的挥发和副反应的发生,所以原料损失少,正确;D项,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所以可用分液法分离,正确。
16.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淀粉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B.纤维素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油脂甘油和高级脂肪酸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蛋白质氨基酸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
解析:选B 人体内没有纤维素酶,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发生水解。
17.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
B.淀粉已完全水解
C.淀粉没有水解
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
解析:选D 混合液中加入新制Cu(OH)2,加热至沸腾,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已经水解;另取混合液加入碘水,由于混合液中含过量的NaOH溶液,I2与碱反应导致无法判断是否水解完全。
18.[双选]莽草酸是合成达菲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7H10O5
B.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只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D.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解析:选AB 莽草酸的分子式为C7H10O5,故A正确;莽草酸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B正确;该物质中含有醇羟基和碳碳双键,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故C错误;该物质中含有碳碳双键、醇羟基、羧基,所以有3种官能团,故D错误。
19.[双选]下列关于两种化合物的结构或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A.两种物质的分子式均为C10H12O2,互为同分异构体
B.两种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C.两种物质都有甲基、苯环和羧基
D.两种物质都含有双键,因此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解析:选AB 化合物Ⅰ和Ⅱ的分子式相同,均为C10H12O2,A项正确;化合物Ⅰ和Ⅱ中的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烷基和苯环上的氢原子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化合物Ⅰ中的羧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反应),化合物Ⅱ中的酯基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B项正确;化合物Ⅱ中不存在羧基,C项错误;苯环结构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因此两种化合物分子中都不存在碳碳双键,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项错误。
20.已知三种有机物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三种有机物中都存在2种官能团
B.乳酸和丙烯酸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1 mol乳酸最多能与2 mol Na发生反应
D.三种有机物均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选D 丙酮酸中存在羧基和酮基,乳酸中存在羧基和羟基,丙烯酸中存在羧基和碳碳双键,A项正确;联系乙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知乳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丙烯酸中存在碳碳双键,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项正确;乳酸中的羟基和羧基均能与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C项正确;乳酸中存在羧基和羟基两种官能团,能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丙烯酸中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但丙酮酸不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