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强化训练3(含解析)新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011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强化训练3(含解析)新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011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强化训练3(含解析)新人教版
展开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角度1酸碱中和实验1.(2019·上海高考)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用酚酞代替指示剂B.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C.若氢氧化钠吸收少量CO2,不影响滴定结果D.当锥形瓶内溶液由橙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解析】选C。A.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由浅变深”如果用酚酞作指示剂颜色变化过程由红色变为无色,不符合要求,故A错误;B.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导致NaOH物质的量增大,消耗的盐酸量偏大,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滴定结果偏大,故B错误;C.若NaOH吸收少量CO2,发生的反应为CO2+2NaOHNa2CO3+H2O,再滴入盐酸,盐酸先和剩余的氢氧根反应,H++OH-H2O再与碳酸钠反应,C+2H+H2O+CO2↑可以发现存在关系2OH-~C~2H+,因此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始终等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因此氢氧化钠吸收少量二氧化碳不影响测定结果,故C正确;D.该实验滴定终点为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不褪色,即为滴定终点,如果变为红色说明盐酸已经过量,故D错误。2.某学生用0.100 mol·L-1的K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移取20 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酚酞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使尖嘴处充满溶液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3 mL 处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就此实验完成填空:(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_______。 (2)上述B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3)上述A步骤操作之前,若先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则滴定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无论是盛放标准液还是待测液的滴定管均应润洗,因为滴定管的内壁上附着的蒸馏水会将放入的溶液稀释而引起测定误差。(3)A步骤操作之前,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会使待测液的体积大于20.00 mL,消耗标准液多,则测定结果偏高。(4)由于用酚酞作指示剂,故当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即达到了滴定终点。答案: (1)B、D、C、E、A、F (2)洗去附在滴定管壁上的水,防止因将标准溶液稀释而带来误差 (3)偏高(4)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角度2酸碱中和滴定图象3.(2020·成都模拟)20 mL 0.100 0 mol·L-1氨水用0.100 0 mol·L-1的盐酸滴定,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中和滴定适宜用酚酞作指示剂B.两者恰好中和时,溶液的pH=7C.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中:c(H+)=c(OH-)+c(NH3·H2O)D.当滴入盐酸达30 mL时,溶液中c(N)+c(H+)<c(OH-)+c(Cl-)【解析】选C。A.反应终点生成氯化铵,水解显酸性,酚酞的变色范围约为8~10,应选甲基橙作指示剂,故A错误;B.两者恰好中和时生成氯化铵,溶液的pH<7,故B错误;C.物料守恒式为c(N)+c(NH3·H2O)=c(Cl-),电荷守恒式为c(N)+c(H+) =c(OH-)+c(Cl-),则c(H+)=c(OH-)+c(NH3·H2O),故C正确;D.溶液不显电性,遵循电荷守恒,则当滴入盐酸达30 mL时,溶液中c(N)+c(H+)=c(OH-)+c(Cl-),故D错误。4.25 ℃时,分别取浓度均为0.1 mol·L-1的醋酸溶液和氨水溶液各20 mL于两个锥形瓶中,分别用0.1 mol·L-1 NaOH溶液、0.1 mol·L-1盐酸进行中和滴定,滴定过程中pH随滴加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 ℃时,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CH3COOH约有10%电离B.绘制曲线Ⅱ的实验中通过控制滴定管玻璃活塞控制滴定速度C.曲线Ⅰ上a点溶液中:c(Cl-)>c(N)>c(OH-)>c(H+)D.曲线Ⅱ上b点溶液中:c(CH3COO-)-c(CH3COOH)=2[c(H+)-c(OH-)]【解析】选D。根据曲线变化趋势可知,当未滴加溶液时,曲线Ⅰ的pH>7,说明属于酸滴定碱溶液,曲线Ⅱ的pH<7,说明属于碱滴定酸溶液;曲线Ⅱ表示氢氧化钠滴定醋酸溶液,滴定前醋酸溶液的pH约为3,即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0.001 mol·L-1,所以25 ℃时,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CH3COOH约有×100%=1%电离,A错误;曲线Ⅱ表示氢氧化钠滴定醋酸溶液,绘制曲线Ⅱ的实验中通过控制碱式滴定管中的玻璃球控制滴定速度,B错误;曲线Ⅰ表示盐酸滴定氨水溶液,滴加溶液到10 mL 时,得到等物质的量的NH4Cl和一水合氨,a点溶液显碱性,说明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大于铵根的水解程度,则溶液中:c(N)>c(Cl-)>c(OH-)> c(H+),C错误; 曲线Ⅱ表示氢氧化钠滴定醋酸溶液,b点溶液中含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钠和醋酸,根据电荷守恒c(OH-)+c(CH3COO-)=c(Na+)+c(H+)和物料守恒c(CH3COO-)+c(CH3COOH)=2c(Na+)可知溶液中:c(CH3COO-)-c(CH3COOH)= 2[c(H+)-c(OH-)],D正确。【加固训练】 1.(2019·邯郸模拟)一只规格为a mL的滴定管,其尖嘴部分充满溶液,管内液面在m mL处,当液面降到n mL处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流出溶液的体积为(m-n) mLB.流出溶液的体积为(n-m) mLC.管内溶液体积等于(a-n) mLD.管内溶液体积多于n mL【解析】选B。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越向下刻度越大,所以流出液体的体积为(n-m) mL;刻度线以下及尖嘴部分均充有溶液,所以管内溶液体积大于(a-n) mL。2.以下是几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①甲基橙3.1~4.4 ②甲基红4.4~6.2 ③酚酞8.2~10.0,现用0.100 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浓度相近的乙酸时,上述指示剂 ( )A.都可以用 B.只能用③C.可以用①或② D.可以用②或③【解析】选B。氢氧化钠溶液与乙酸等物质的量反应时,生成的乙酸钠溶液呈碱性,选用在碱性条件下变色的指示剂酚酞为宜。3.(2019·昆明模拟)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中两个典型的定量实验。若要配制1 mol·L-1的稀硫酸标准溶液,用其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用到的滴定管和容量瓶使用前都需要检漏B.如果实验需用85 mL的稀硫酸标准溶液,配制时可选用100 mL容量瓶C.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从橙色变为红色D.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浓度的稀硫酸滴定,会导致测定的NaOH溶液浓度偏大【解析】选C。A.容量瓶有瓶塞,配制时需要摇匀,所以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滴定管有旋塞或者橡胶管,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故A正确;B.由于实验室中没有85 mL容量瓶,所以需要选用100 mL容量瓶配制1 mol·L-1的溶液,故B正确;C.甲基橙变色范围为3.1~4.4,颜色变化为红→橙→黄,用稀硫酸标准液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前溶液为黄色,当甲基橙由黄色变成橙色,且半分钟不褪色时,说明达到了滴定终点,如果溶液颜色从橙色变为红色,说明滴入的标准液过量,严重影响测定结果,故C错误;D.滴定管在盛放酸或者碱溶液时必须润洗,否则会将待装液稀释,如: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立即装入标准浓度的稀硫酸,导致标准液浓度减小,滴定时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得的NaOH溶液的浓度将偏大,故D正确。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