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化学实验基础4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强化训练1(含解析)新人教版
展开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1.(2018·全国卷Ⅱ)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编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过程 |
A | 配制0.400 0 mol·L-1的 NaOH溶液 | 称取4.0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 |
B |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 | 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
C | 制取并纯化氢气 | 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和KMnO4溶液 |
D |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向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 mL 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
【命题意图】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化学实验中基本实验操作和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解析】选B。4.0 g固体NaOH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因此使用250 mL的容量瓶,但题目中对实验的操作叙述不清楚,没有冷却、洗涤等步骤,故A项错误;FeCl3具有氧化性,因此能与具有还原性的维生素C发生反应,从而使溶液的颜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Fe2+),故B项正确;C项中产生的气体应最后通过浓硫酸,否则会引入水蒸气,故C项错误;H2O2与NaHSO3的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因此不能用此反应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D项错误。
2.(2019·江苏高考)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 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B | 向浓度均为0.05 mol·L-1的NaI、NaCl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 Ksp(AgI)> Ksp(AgCl) |
C | 向3 mL 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1 mL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 | 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 |
D | 用pH试纸测得:CH3COONa溶液的pH约为9,NaNO2溶液的pH约为8 | HNO2电离出H+的能力比CH3COOH的强 |
【解析】选C。A项,应该先加KSCN,判断溶液中不存在Fe3+,然后再加氯水,若出现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存在Fe2+,错误;B项,因为I-、Cl-浓度相等,所以先生成沉淀的物质溶度积小,黄色沉淀为AgI,则Ksp(AgI)<Ksp(AgCl),错误;C项,KI与Br2反应生成I2和KBr,I2遇淀粉显蓝色,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知,氧化性Br2>I2,正确;D项,由于没有给出CH3COONa和NaNO2的起始浓度,所以不能根据盐溶液的pH判断其水解强弱,也不能得出两种酸强弱,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