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9(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本课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展开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
(40分钟 50分)
一、语言应用(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2019·鞍山高一检测,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有言,“山水,大物也”,一个“大”字,便道出山水画所蕴含的精神要义,即中国人的世界观和创作者的精神追求,以大道为终极取向,同时体现时代气象。正如北宋国富力强,收复燕云十六州几乎一直是国家方略,所以北宋山水画也多宏幅巨制,如《溪山行旅图》等,表现了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全景式构图__________;而南宋__________,山水画也从“大山大水”变成了气象萧疏的“边角山水”。所以,应该将中国画传承问题提升到光大中华文化、文化自信的高度,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
“为祖国山河立传”光有扎实的技法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创作者要有家国情怀,作品要呈现中国画独特的审美意蕴,其中包括特定形式所呈现的时代审美意蕴以及画家的精神追求。中国画有自身的发展逻辑,( )。就像中国画最高的成就是“写意”,其中既包含“写”的审美性,也包含“意”在形式上所体现出的特定审美意蕴,二者__________。因此,中国画的创新既要守住精神,也要守住其笔墨法度与核心内涵。不能仅从形式上追求创新。现在一些画家为了求变,偷换概念,__________,虽然使用的是宣纸、毛笔、水墨等中国画工具,但实际上画出来的是水彩、素描的样子。这种创新,其实是在玩形式游戏,充其量是一种艺术实验,不能展现中国画真正的魅力,更不可能成为中国画的主流。
(有删改)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气势磅礴 苟且偷安 相反相成 故弄玄虚
B.惊心动魄偏安一隅相辅相成故作高深
C.气势磅礴偏安一隅相辅相成故弄玄虚
D.惊心动魄苟且偷安相反相成故作高深
【解析】选C。第一处,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盛大。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这里形容的是“全景式构图”,所以应该选用“气势磅礴”。第二处,苟且偷安,只图眼前的安逸,得过且过,不考虑将来。偏安一隅,在残存的一片土地上苟且偷安。指封建王朝不能统治全国,偏安于仅存的部分领土。这里说的是“南宋”,结合历史,应该选用“偏安一隅”。第三处,相反相成,指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就是说,矛盾的两个方面互相排斥或互相斗争,并在一定条件下联结起来,获得同一性。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原文介绍“写”和“意”两方面,两者不是对立的,所以应该选用“相辅相成”。第四处,故弄玄虚,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花招儿。故作高深,本来并不高深,故意装出高深的样子,多指文章故意用些艰深词语,掩饰内容的浅薄。从后面的“玩形式游戏”来看,这里应是“让人迷惑”的意思,所以应该选用“故弄玄虚”。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画创作者应该将中国画传承问题提升到光大中华文化、文化自信的高度,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
B.我们应该将中国画传承问题提升到文化自信、光大文化的角度,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
C.中国画创作者应该将中国画传承问题提升到文化自信、光大中华文化的高度来看待,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
D.我们应该将中国画传承问题提升到文化自信、光大中华文化的高度,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
【解析】选C。画横线的句子存在三处错误:①缺少主语,从后半句“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可知,主语应该是“中国画创作者”。②“问题”缺少相应的谓语,应在“高度”后加上“来看待”。③“提升到光大中华文化、文化自信的高度”语序不当,应改为“提升到文化自信、光大中华文化的高度”。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其精神气象皆不是客观的存在,而是特定审美意蕴的彰显
B.其笔墨法度皆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作者精神世界的彰显
C.其精神气象皆不是客观的存在,而是作者精神世界的彰显
D.其笔墨法度皆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特定审美意蕴的彰显
【解析】选D。括号后的内容是对括号内补写的语句的举例,两者表达的意思应该是一致的。分析括号后面的内容可得,“写”应该指“笔墨法度”,“意”应该指“特定审美意蕴”,“既包含……,也包含……”表示两者兼而有之,对应“不是独立存在”。
4.(2019·湖州高一检测)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根据词的意境,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人物对话。(6分)
如 梦 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词人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卷帘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人纠正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却道‘海棠依旧’”表明词人问的对象是海棠;卷帘人的答语要根据“海棠依旧”这一意思合理想象扩展组合;词人纠正的话应扣住“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一意思来组织。
答案(示例):(1)“海棠怎么样了?”
(2)“还好,还好,一夜风雨,海棠的样子一点没变。”
(3)“你再仔细看看,应是绿叶鲜绿茂盛,红花残褪变少了吧!”
5.(2019·荆州高一检测)下面是一则寻物启事初稿,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或文体要求,请找出并修改。(5分)
本人为16级01班学生,于12月20 日乘坐校车时,一不小心,就弄丢了《稼轩长短句》一书。这书是我从学校图书馆借的,如果哪位童鞋拾到,赶快还给我,见面谢谢!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一不小心”,口语化,不符合寻物启事文体要求,改为“不慎”;“弄丢了”,口语化,改为“遗失”;“童鞋”,用词不科学、不严密,改为“同学”;“赶快还给我”,语气不当,改为“烦请与我联系”;“见面谢谢”,口语化,改为“当面致(感)谢”。
答案(示例):“一不小心”改为“不慎”;“弄丢了”改为“遗失”;“童鞋”改为“同学”;“赶快还给我”改为“烦请与我联系”;“见面谢谢”改为“当面致(感)谢”。
【名师点睛】
语言表达得体“五注意”
1.弄清词义。弄懂词语的基本意义、区别所用词语的感情色彩是起码的要求,同时还要注意词的意义的轻重,范围的大小,其次还要注意表示具体的、个别的事物的词与表示概括的、集体的事物的词的区别。
2.分清语体。语言,从语体形式分,有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两大类。书面语一般用于正式场合,严肃庄重;口语比较随和、轻松。
3.看准场合。不同的场合对语言的使用有不同的要求,特定的场合往往需要特定的话语形式来传递信息。如日常场合要求说话自然、亲切,娱乐场合要求说话生动、风趣,正式场合要求说话严肃、庄重、规范。
4.区别对象。根据说话对象的思想水平、认识能力、社会地位、职业身份、性别年龄、心理素质等综合因素,实行语言的调整控制,选择恰到好处的语句,达到最佳表达效果。
5.明确目的。无论何种语言形式都要服从表达的目的。要实现表达的目的,人们必须对语言行为进行自我控制,使语言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二、阅读鉴赏(1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6、7题。(9分)
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
苏 轼
莫唱阳关,风流公子方终宴。秦山禹甸①。缥缈真奇观。
北望平原,落日山衔半。孤帆远。我歌君乱②。一送西飞雁。
【注】①秦山禹甸:指会稽。《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上会稽,祭大禹”。②乱:古代乐曲、辞赋的末章。此处作动词,唱和。
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上片“莫唱阳关,风流公子方终宴”,先点出了饯别的题旨。而“莫唱阳关”,以“莫唱”一词渲染出与友人分别时的眷眷难舍,显出二人情谊之深厚。
B.“风流”二字在此恰当生动,是说钱公永才学超众,英俊杰出,倜傥不羁而风流成性,正与自己的个性意趣相投合。
C.“秦山禹甸。缥缈真奇观”二句转到写景,表现了词人不忍心再去看友人的眼睛和面容,而有意把视线转向了窗外的情景。
D.“孤帆远”句中一个“远”字,预示出友人旅程茫茫,而且是孤独远去,更加令人难分难舍。
【解析】选B。B项,“风流成性”错。
7.古人认为这首词下片三句“超脱”,“超脱(高超脱俗)”体现在哪里?请简要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首先确定“超脱”这样的词是用来形容诗歌的语言还是意境,这里应该是意境。然后根据诗歌具体的内容分析诗句——稍微翻译下诗句,最后总结诗歌情感。
答案:体现在意境开阔,情韵高远。(2分)“孤帆远”写出送别情境的开阔辽远,情意的绵长;(2分)“我歌君乱”“一送西飞雁”写作者和钱公永一唱一和,一同目送西飞之雁,表现出二人心意相通、洒脱旷达,使本词的离情别意不流露悲伤,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词。(2分)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8、9题。(9分)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远看之景,天水交融,气象阔大。
B.“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运用了拟人、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山,生动形象。
C.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遥岑远目”三句,点出“愁”“恨”两字,感情由平淡渐趋强烈。
D.“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
【解析】选B。B项,没有运用排比。
9.在这首词中,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登临意”的?请分析说明。(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词人的“登临意”是这首词的核心,登高望远,怀乡忧国,英雄无用武之地。词人为了表达这种思想情感,先写登临景,再直接写自己的行为,最后用一连串的典故暗示。能结合词的内容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①词人用对秋天里的青天、流水、远山、落日、征鸿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烘托“登临意”。②又通过看吴钩、拍栏杆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登临意”。③再用张翰、许汜以及桓温等历史人物的典故来阐发自己的情感。
三、素养提升(12分)
10.假如班上某一同学自拍自导的《雨霖铃》视频播放后,老师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其中有一条是要求开播前加上一段解说词,请你试着写一写。
要求:感情要充沛,语言要优美、流畅,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200字左右。
【写作提示】这则解说词要重点描绘画面特点,创设画面意境,发挥对视觉的补充作用,让观众在观看实物和形象的同时,从听觉上得到形象的描述和解释,进而让读者感受《雨霖铃》那份迷离忧伤之美,使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所以写作时要符合词的意境,要用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
参考示例:在那种冷落凄清的季节里,所有的人都会渴望一种相逢。可天下有情人难舍难分的那一份眷恋、那一腔离恨,谁能一语道破?阵阵寒蝉,悠悠斜阳,浩浩烟波,泪眼对泪眼,无言对无言,好一幅凄恻委婉、柔肠百结的挥泪图。一片残柳,一弯晓月,一叶扁舟,多情的远行人,孤独的异乡客,你可曾记得执手相看的泪眼?离别时是谁与你浅吟低唱?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而这一份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我们要永远珍藏在心头。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名句名篇默写,古代诗歌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检测,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精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阅读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