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对点演练提升 第三单元 2赏析诗歌的语言(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对点演练提升 第三单元 2赏析诗歌的语言(含解析)第1页
    (新)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对点演练提升 第三单元 2赏析诗歌的语言(含解析)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综合与测试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综合与测试习题,共4页。
    (一)(2019·深圳高一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9分)


    减字木兰花【注】


    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


    山长水远,遮住行人东望眼。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


    【注】本词作者姓名不详,据记载,南宋嘉定末年,金兵南犯,掳走大批淮上妇女,其中一女子在被掳北去的途中写下这首词。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词的上片,“隐隐”“悠悠”十分形象地表现了淮山、淮水的特点,也极为巧妙地表达了词人此刻的心情。


    B.词的下片,开头两句既是对上片的总结,又是进一步的具体描写,表现了词人对山高路远的不满情绪。


    C.“有泪无言”四个字,刻画了一个哀怨至极而又沉默无语的女性形象,她的一腔悲愤无处倾诉,只能默默饮泣。


    D.“对晚春”三个字透露出词人的伤春悲己之情,春光流逝与个人的悲苦命运相交织,更显得哀婉沉痛。


    【解析】选B。B项“表现了词人对山高路远的不满情绪”错误,这里是词人对家乡的眷恋与不舍。


    ★2.本词上片连用几个数词“千”“万”,极富特色,请简要分析其妙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云峰”前冠以“千里”,“烟波”前冠以“万顷”,写出了祖国的河山壮丽,暗示作者对它的深情。但此时却满目疮痍,河山破碎,大批人民被掳北去,不能安居故土,这万千愁恨怎能不一齐迸发!“千里恨”、“万顷愁”极好地表现了作者的深仇大恨。同时,她移情于物,移情于淮河山水,使山河也充满了愁恨,因为它们是这场患难的最好见证。千里,从纵的角度形容愁恨;万顷,从横的方面予以夸张,这样的表现手法就将愁绪这种无形的情感有形化了。


    参考答案:(1)采用了夸张和反复的手法,(2分)突出了淮山之高、淮水之广和词人愁恨之多。(1分)


    (2)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2分)将抽象的“愁”与“恨”用“千里”“万顷”来形容,具体可感。(1分)


    (二)(2019·合肥高一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9分)


    元日示宗武①


    杜 甫


    汝啼吾手战②,吾笑汝身长。


    处处逢正月,迢迢滞远方。


    飘零还柏酒,衰病只藜床。


    训喻青衿子,名惭白首郎。


    赋诗犹落笔,献寿更称觞。


    不见江东弟,高歌泪数行。


    【注】①武:杜甫次子。②战:通“颤”。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开头两句暗扣“元日”来写,有新年添岁之意,然而添岁,于垂老者来说是身随年老,于青少年则是身随年长。


    B.“处处”两句感慨羁旅漂泊、处境艰难,强调自己和家人已经多年在外度过元日,从而营造出感伤的氛围。


    C.“训喻”两句中“青衿”运用了借喻的手法,诗人感叹自己老无所成,心生惭愧,因而教导儿子勤奋好学,立志成才。


    D.结尾两句诗人忆及江东的弟弟,情难自已,落泪之中足见手足情深,对宗武来说,这也是潜移默化的家教。


    【解析】选C。C项,“青衿”运用的应是借代手法,“青衿”是贤士的代称。


    ★4.《杜诗详注》评价这首诗“悲喜并言”,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根据“迢迢滞远方”,概括出远离家乡。根据“衰病只藜床”,概括出年老多病。根据“名惭白首郎”,概括出壮志未酬。根据“吾笑汝身长”概括出喜看儿子成长。根据“处处逢正月”,一方面慨叹羁旅他乡,另一方面庆幸父子相守。


    参考答案:诗人将悲事与喜事交织在一起,将哀情与乐情贯穿于全诗。(1分)诗人悲身世坎坷,年老衰病;(1分)悲归家无望,兄弟离散;(1分)悲时局动荡,壮志难酬。(1分)喜时逢佳节,父子相守;(1分)喜宗武长大,成才可期。(1分)





    相关试卷

    新高考语文第9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现当代诗歌 对点精练二 赏析语言和技巧: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9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现当代诗歌 对点精练二 赏析语言和技巧,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七单元本单元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七单元本单元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5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4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