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1《文具店》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8.2《货比三家》教案 教案 7 次下载
- 8.4《寄书》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8.5《能通过吗》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8.6《练习六》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数学3 存零用钱教案设计
展开存零用钱。(教材第84~85页)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究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件。
师:同学们,我们接连逛了两次文具店,总是在研究花钱的问题,你们想过存钱的问题吗?我们不能总是伸手向爸爸妈妈要钱,应该把我们手中的零用钱存起来,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用,节俭也是一种美德啊,我们一起来看看淘气是怎样做的。
【设计意图: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告诉孩子们节俭也是一种美德。】
师:先说说你从表格中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表格)
生:我知道了淘气1月份存钱11.5元,2月份存钱3.2元。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生:淘气两个月一共存了多少零用钱?
师:自己试一试算出结果。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算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会说:
• 我们知道11.5元就是11元5角,3.2元就是3元2角,我们可以先计算11元+3元=14元,再计算5角+2角=7角,所以14元+7角=14元7角,即14.7元。
• 因为11.5元=115角,3.2元=32角,所以我们可以用竖式计算(如下所示):
147角就是14.7元。
• 我们可以根据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笔算,笔算整数加法要求相同数位对齐,小数加法相同数位也要对齐,其实质就是小数点对齐(如下所示):
(对于学生的不同计算方法,只要正确就给予肯定,不强求统一,但要适时引导学生优化算法。)
师:这三种计算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生:都是“元”跟“元”相加,“角”跟“角”相加,“分”跟“分”相加,也就是单位相同的数相加,与之前学习的整数加法中相同数位对齐是一致的。
师:我们计算得出淘气已经存了14.7元零用钱,他想买一个29.9元的书包送给灾区小朋友,他至少还要再存多少元?你是怎样想的?
生:要求淘气还要再存多少钱,就是计算14.7元比29.9元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师:试着自己算一算。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把你的算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我觉得用竖式计算比较简便,而且准确度比较高,所以我选择用竖式计算。结合我们已有的经验,笔算整数加、减法都要求相同数位对齐,小数加法的计算也要求相同数位对齐,所以小数减法也应该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29.9-14.7=15.2(元)
答:他至少还要再存15.2元。
师:结合上面的问题,想一想,说说小数加、减法用竖式计算时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生1:只有小数点对齐了,才是相同数位对齐。
生2:只要小数点对齐,就是“元”对着“元”,“角”对着“角”,“分”对着“分”,相同数位对齐之后,才能相加、减。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倡导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在实际环境中引导学生探究“小数点对齐”的原因,加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小数计算方法的掌握。】
师:在今天的学习中,你学会了什么?
生:知道了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再从低位算起。
【设计意图:通过最后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加深印象。】
存 零 用 钱
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把小数点对齐。
11.5+3.2=14.7(元) 29.9-14.7=15.2(元)答:淘气两个月一共存了14.7元零用钱。答:他至少还要再存15.2元。
A类
1.小雪的成绩比小燕的多多少?
(考查知识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要求: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的相关实际问题。)
B类
2.亮亮身高1.45米。他站在0.4米高的凳子上时,比爸爸高0.05米。爸爸身高多少米?
(考查知识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要求: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的相关实际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1.4-1.1=0.3(米)
B类:
2. 1.45+0.4-0.05
=1.85-0.05
=1.8(米)
教材第85页“练一练”
1. (1)15.4+4.2=19.6(元) (2)15.4-4.2=11.2(元)
2. 6.9 1.7 12.9 9.8 1.1 17.4
3. 7.5元+0.4元=7.9元 7.5元-0.4元=7.1元
4.1元+10.6元=14.7元10.6元-4.1元=6.5元
7.6元+2.2元=9.8元7.6元-2.2元=5.4元
26.7元+3.1元=29.8元26.7元-3.1元=23.6元
4. (1)13.6-11.2=2.4(元)
(2)买陶瓷杯和塑料杯:11.2+6.1=17.3(元)
买玻璃杯和塑料杯:13.6+6.1=19.7(元)
(3)11.2+6.1+13.6=30.9(元) 30.9元>30元 不够。
1
1
5
+
3
2
1
4
7
1
1.
5
+
3.
2
1
4.
7
2
9.
9
-
1
4.
7
1
5.
2
小学3 存零用钱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3 存零用钱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3 存零用钱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3 存零用钱教案,共4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3 存零用钱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3 存零用钱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