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40张PPT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0319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40张PPT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0319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40张PPT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0319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40张PPT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0319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40张PPT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0319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40张PPT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0319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40张PPT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0319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40张PPT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0319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历史人教部编版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二十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 1.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可以浓缩成短句)这些改革措施有何影响? 措施: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用汉制;习汉礼。 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 2.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北魏孝文帝? 评价: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他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坚持改革,促进民族融合,促进了社会发展。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
三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魏晋以来民族交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的相互影响?生产技术;生活习俗;文化交流等; 2.民族融合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含义为一般群众(老百姓)生产生活的重要方法,其中心与出发点则在农业。
贾思勰,北朝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任北魏高阳郡太守;经营过农牧业生产。
《齐民要术》的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提出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19世纪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先生称《齐民要术》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 这一书被翻译成多种外文
中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强调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中国的传统农业生产,其精髓即在于用地与养地相结合,集约经营,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要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误农时,因地种植。
顺应天时,裁量地理,根基规律办事,那么用力少而成功却多,如果放纵情欲违背大道,就会劳动而没有收获。
祖冲之南朝(公元429-500年),南朝宋齐之际著名的科学家,字文远,范阳遒(现在的河北涞水)人。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数学史家康托说:“历史上一个国家所算得圆周率的准确程度,可作为衡量这个国家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指标。”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割圆术”来计算圆周率,从正6边形算起,要得到3.14则需要算到正192边形,要得到3.1415926(7)则需算到正12288边形和正24576边形。内接边数每翻一次就要进行7次加减运算,2次乘方2次开方,而当时运算工具仅是算筹。这是一项异常艰巨的工程,需要何等毅力!近千年后阿拉伯人才算得这一结果,欧洲人则到1100多年后。
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名为“祖冲之星”。
祖冲之还对历法进行精细的观测和推算。他制定的《大明历》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他还很擅长机械制造,设计制造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东汉以后,书法成为一门艺术。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善长行,草,隶书.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后世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西晋设置书博士,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书体。锺繇的代表作《宣示表》。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篆书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东晋: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他被尊为“书圣” 。
特点:“飘若浮云,娇若惊龙”
王羲之作品欣赏-兰亭序
行云流水,酣畅自然极富变化,神采各异
【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书法艺术受到重视,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魏碑),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北朝书法艺术 魏碑体
书法艺术的地位(评价):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主要成就:《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历史评价:东晋著名画家
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这是相传我国东晋的优秀画家顾恺之所绘的由唐人描摹的《女史箴图》。它长25厘米,宽349.5厘米。图中所示的是该摹本的局部。 《女史箴图》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宫廷妇女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妇女生活情景。图中的妇女形象端庄秀美,神情温顺柔和,体现了顾恺之绘画用线精细绵密,如“春蚕吐丝”,人物形神兼备的艺术特点。 《女史箴图》唐摹本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画卷之一,原为清内府收藏,1900年被侵华英军掠走,现收藏在英国大英博物馆。
画中所描绘的洛神端庄美丽,时而“凌波微步”;时而飘忽遨游于云端,含情脉脉,仪态万千。
位于今河南洛阳市南龙门山,是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开始动工开凿,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诸朝,雕凿不绝。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 共有近11万尊大小佛像,虽经一千多年的风化和上世纪30年代外国掠夺者的盗窃破坏,仍然保持了相当可观的面貌。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市西郊,现存53窟,佛像5万余尊。其中第20窟的露天大佛,高13.7米。佛像造型雄伟,面部丰满而柔和,两肩宽厚,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
宏伟精巧,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
全书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介绍了河流流经地区的水文、地形、气候、土壤、物产,以及历史古迹、风土人情等。
郦道元的《水经注》【北魏】
1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科学文化不断发展,成就突出,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全人类文化的结晶。结合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农学家,他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还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有何著作? (2)材料一这部著作有何重要价值?
贾思勰;《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两幅作品的作者是谁?他的作品具有什么特点? (4)材料三所示佛像是在哪一个省?反映了当时我国哪一宗教盛行的史实?当时统治者为什么要开凿石窟,雕造佛像?
顾恺之;他笔下的人物,布局严密,线条优美,活泼传神,栩栩如生。
山西省;佛教;封建统治者借助佛教麻痹人民,维护自己的统治,所以大力开凿石窟,宣传佛教。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选自张怀瓘《书断·王羲之》
原文大意:晋朝王羲之,字号逸少,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他父亲的枕中看见前代人谈论书法的书《笔说》,于是偷来读,父亲说:“你为什么要偷我的秘籍?”王羲之笑着却不回答。母亲问:“你看的是用笔法吗?”父亲看他年少,恐怕不能领悟,告诉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我再教你书法。”羲之跪拜:“现在就让儿看看这书吧,长大再看就耽误了孩儿幼年发展了。”父亲很高兴,立刻就把书给了他。还不到一个月时间,书法就有了很大进步。
1.南朝的 祖冲之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利用“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一千年。2.北朝时著名的农学家 贾思勰 编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3.北魏的 郦道元 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学专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优秀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前秦──东晋,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政权的建立,拓跋珪,孝文帝迁都洛阳,洛阳获得发展和繁荣,①迁都洛阳,②汉化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习题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点1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民族交融,君主专制,孝文帝,精神文化,见习题,答案B,答案A,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配套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课展开,淝水之战,南方东晋,以少胜多,北魏孝文帝改革,①494年迁都洛阳,1改革措施,语言方面,服饰方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