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1.3 地图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570356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1.3 地图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570356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课题
1.3地图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图及其重要性,了解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重要意义,学会在地图上判断方向及计算两点间的距离;使学生掌握三种比例尺形式的互换,明确比例尺大小的含义。
2.通过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读图和用图的基本方法。
3.在使用地图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意义,进而引起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本节课知识都是重点,难点是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教 学
准 备
带有经纬网的三幅图。
教
学
过
程
[教师讲述]比较平面图与地图的异同。(引导同学从范围大小、信息量多少等方面比较。)
那么地图有什么用途呢?它是怎样绘制的呢?我们怎么使用地图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提问] 请同学举例说明,地图有什么用途?(教师广泛引导,最后总结概括。)
可见,地图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用途,在我们学习知识时,地图也是重要的工具,我们一定要学会经常使用它。要想使用地图,首先要知道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第一节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板书)
一、地图的用途(板书)
二、地图上的比例尺(板书)
1.比例尺(板书)
[教师讲述]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用公式表示就是: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练习] 教师给出数据,进行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计算。
[教师讲述] 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用三种形式表示。
2.比例尺的三种形式(板书)
①数字式 ②文字式 ③直线式(教师讲清三种形式的具体表示方法。强调三种形式各自的优点并说明三种形式的比例可以互相转换表示。)
[展示投影片] 比例尺的三种形式
[练习] 将写出的比例尺改写成另外两种形式并填在表中
3.比例尺的大小(板书)
[教师讲述] 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
[练习]下列四种比例尺中,最大的是______。A:1∶500000 B:
(答案是:A)
[练习]将教材翻至23页,比较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请问哪一幅地图的比例尺大?哪一幅地图表示的范围大?哪一幅图表示的内容更详细?
[提问] 图幅大小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大小跟表示范围的大小、内容的详细程度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从刚才的练习中归纳)
[教师总结] 在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愈小,要表示的内容愈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小。
除了比例尺外,地图另外一个要素是方向。
三、地图上的方向(板书)
1.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板书)
[练习] (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未标明方向名称的地平面的八个方向图。)根据“上北下南”的规定,标出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对于一幅地图,我们怎么来判断方向呢?
2.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板书)
[教师讲述]
(1)一般的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的。
(2)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按指向标规定的方向判断。
[提问]请读教材第13页“想一想”中看图1.22,请回答:
图中公路方向是怎样变化的?
(3)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纬指示东西方向。
[练习]请学生完成教材第15页活动1。(之后教师总结在经纬网上方向判断的方法。)
在地图上有各种符号和文字,这是图例和注记。
四、图例和注记
[教师讲述]讲述图例和注记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读教材19页“常用图例”。并以某一幅地图为例练习。
[教师总结]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被称为地图的三要素。学会在地图上辨方向、量距离、识图例,也就是初步学会使用地图了。这样,你就能从地图上学到很多知识
作 业
布 置
完成同步练习
课堂总结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比例尺
= 1 \* GB3 ①公式
= 2 \* GB3 ② 三种表示形式
= 3 \* GB3 ③ 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 4 \* GB3 ④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表示内容详略及范围大小的关系
2.方向
= 1 \* GB3 ①经纬网定向法
= 2 \* GB3 ②指向标定向法
= 3 \* GB3 ③一般定向法
3.图例
二、地形图的判读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 1 \* GB3 ①海拔
= 2 \* GB3 ②相对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
= 1 \* GB3 ①判读地势高低
= 2 \* GB3 ②识别坡度陡缓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 3 \* GB3 ③识别地形部位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凹入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分
陡崖:几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3.分层设色地形图
4.地形剖面图
三、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根据目的选择地图
2.地图的发展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一等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一等奖教案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讲授,课堂练习,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设计,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教案及反思,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