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3《生物:稳态与环境》第2节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必修3《生物:稳态与环境》第2节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导学案,共7页。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课时作业《细胞免疫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环孢霉素A是一种能抑制T细胞增殖的药物,它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因此环孢霉素A可用于( )A.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B.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C.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D.治疗艾滋病 2.下列有关T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T细胞中直接合成、加工、运输淋巴因子的细胞器都含有RNAB.T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HIV识别并结合T细胞表面受体体现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D.AIDS患者易发恶性肿瘤的直接原因是HIV使T细胞原癌基因突变 3.免疫是人体健康的“守护神”,计划免疫是人体获得免疫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疫苗,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使人体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控制、消灭传染病的目的。下列有关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A.疫苗进入人体后,人体识别疫苗主要是识别疫苗的特定抗原B.疫苗进入人体后成为抗原,往往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才能呈递给B淋巴细胞识别C.抗原呈递和识别过程的结构基础主要是糖被D.疫苗进入人体后就不会再发生非特异性免疫 4.下列关于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B淋巴细胞受到淋巴因子的作用后,可增强清除靶细胞的能力B.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后,可将抗原传递给浆细胞C.婴儿初次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后,体内可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D.HIV攻击人体T淋巴细胞后,可使人体完全丧失体液免疫能力 5.免疫接种可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主要有两种方法:①注射疫苗;②注射抗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①预防一些传染病B.接种“甲型流感疫苗”能引起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方法②不能提供相应疾病的长期保护,只能保持短暂的免疫力D.对易感者接种治愈者的血清进行预防的方法属于主动免疫 6.下列关于艾滋病和免疫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HIV是一种RNA病毒,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B.艾滋病和重症联合型免疫缺陷均属于免疫缺陷病C.人体感染HIV后称为艾滋病患者,具有传染性D.HIV进入人体后会引发体液免疫过程,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7.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会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的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没有淋巴细胞参与B.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C.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D.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即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 8.研究表明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裂解死亡。下列与这一免疫过程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识别靶细胞与细胞膜上糖蛋白有关B.指导穿孔素合成的基因在B淋巴细胞中也存在C.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要依赖膜的流动性 9.如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 )A.B细胞 B.T细胞 C.浆细胞 D.效应T细胞 10.下图是H7N9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①是吞噬细胞,②是在胸腺中成熟的T细胞B.经过细胞①中溶酶体的处理,可以暴露病原体的抗原C.该过程只出现在体液免疫过程中D.物质③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图示过程体现了它具有识别功能 1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7N9侵入人体后可发生如图免疫反应(A、B为有关的物质),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该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的特异性免疫中没有体液免疫,只有细胞免疫B.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禽流感病毒H7N9清除C.T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可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12.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B.B淋巴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C.T淋巴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体液免疫无法产生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浆细胞的增殖、分化 13.树莓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水果,富含大量的鞣化酸,被认为能够抑制肿瘤生长。为了证实树莓抑制肿瘤的有效性,科研工作者利用裸鼠(无胸腺小鼠)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肝癌细胞培养制成单细胞悬液,使每只裸鼠接种等量的单细胞悬液于背部皮下,2周左右成瘤,成瘤率为100%,原因是裸鼠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有的科研工作者建议每只裸鼠应再接种一定量的免疫抑制剂(CTX),以加快成瘤,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裸鼠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对皮下瘤体注射适量含________的生理盐水,乙组对皮下瘤体注射__________________。(3)定期观察并检测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树莓能够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 14.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功能。请回答:(1)DC细胞接受病毒、细菌等外来物质刺激后,可通过________方式将其摄取并进行处理、传递,由此推测DC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功能与________细胞类似。(2)DC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其通过细胞外特定的结构与T细胞表面相应的受体结合,激活T细胞内的信号分子,从而引起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T细胞受DC细胞激活后所表现出的免疫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C细胞具有长的突起,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目前在临床上仍缺少对这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根治性疗法。近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带领的团队揭示了炎症与自身免疫病发生的新机制,为防治人类自身免疫病提供了潜在的新型靶点。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发现Ashll分子可以阻止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其机理是通过一系列机制抑制MAPK和NFkB炎症信号通路及随后白细胞介素6基因的表达,据此可知,白细胞介素6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自身炎症细胞诱发自身免疫病首先是通过________细胞发现炎症信息。(2)炎症信息刺激传递过程能体现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3)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防卫、________和清除,自身免疫病的产生就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过________引起的。艾滋病则是艾滋病病毒侵染人体的________细胞导致免疫系统几乎瘫痪导致的,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16.如图表示病原体A(抗原A)侵入人体后体液免疫机制的模式图。图中a-b表示过程,甲、乙、丙表示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A的是________。(2)图中d过程能阻止病原体A________。(3)图中a过程显示细胞甲(B淋巴细胞)只能接受抗原A的刺激,而不能接受抗原B的刺激。请根据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某种抗原只刺激特定的B淋巴细胞,而不作用其他的B淋巴细胞。(提示:如果体内的某种B淋巴细胞消失或丧失其功能,就不能与某种抗原结合并发生免疫反应。)实验材料:多只健康小白鼠,放射性同位素(发出射线定向杀死细胞)标记的甲种抗原,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甲种抗原,乙种抗原等。
答案解析1.答案为:A;解析:[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能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进而对移植器官产生免疫排斥反应,而环孢霉素A能抑制T细胞增殖,降低了细胞免疫能力,降低移植器官的免疫排斥反应,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A正确;T细胞能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因此,T细胞数量减少时细胞免疫能力下降,不利用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B错误;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能清除体内的癌细胞,环孢霉素A能抑制T细胞增殖,可能会增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C错误;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D错误。] 2.答案为:B;解析:[T细胞中合成、加工、运输淋巴因子的细胞器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它们都不含RNA,A错误;T细胞凋亡过程是受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合成与凋亡有关的蛋白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正确;HIV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与T细胞之间的识别不能体现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C错误;AIDS患者易发恶性肿瘤的直接原因是HIV攻击T细胞,使得人体丧失大部分免疫能力,D错误。] 3.答案为:D;解析:[疫苗进入人体后,免疫细胞主要是识别疫苗的特定抗原,A正确;疫苗进入人体后成为抗原,往往需要经过吞噬细胞处理后才能呈递给B淋巴细胞识别,B正确;抗原呈递和识别过程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被,C正确;疫苗进入人体后仍然会发生吞噬细胞的吞噬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 4.答案为:C;解析:[能清除靶细胞的是效应T细胞而不是B淋巴细胞;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后,不能将抗原传递给浆细胞;婴儿初次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后,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HIV攻击人体T淋巴细胞后,可使人体丧失部分体液免疫能力。] 5.答案为:D;解析:[治愈者的血清含有相应抗体,对易感者接种治愈者的血清进行预防的方法属于被动免疫。] 6.答案为:C;解析:[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它是一种RNA病毒,主要攻击的是T淋巴细胞,故A正确。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重症联合型免疫缺陷也属于免疫缺陷病,故B正确。人体感染HIV后可能是携带者,HIV传染方式主要是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故C错误。HIV进入人体后可引发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会产生抗体,故D正确。] 7.答案为:C;解析:[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已在过敏原刺激下,由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过敏反应也是免疫反应,不过过敏反应是一种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免疫应答反应过强),因此也有淋巴细胞的参与,也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 8.答案为:C;解析:[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保护和润滑功能,A正确;B淋巴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是来源于受精卵的有丝分裂,故所含有的基因相同,二者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C错误;胞吐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 9.答案为:D;解析:[效应T细胞能和靶细胞特异性的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D正确。] 10.答案为:C;解析:[图中①是吞噬细胞,②是T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A正确;吞噬细胞中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可以暴露病原体的抗原多肽,B正确;T细胞既可以出现在细胞免疫过程中,也可以出现在体液免疫过程中,C错误;物质③是受体,化学本质是糖蛋白,体现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进而传递信息,D正确。] 11.答案为:D;解析:[该病毒侵入人体后,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其扩散,后通过细胞免疫将其清除,A错误;A物质为效应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增强淋巴细胞的杀伤力,而不能清除禽流感病毒H7N9,B错娱;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会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C错误;B物质具有识别功能,其化学本质是糖蛋白,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依赖于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D正确。] 12.答案为:B;解析:[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可以进行,但会受到影响;B淋巴细胞缺陷小鼠虽然无法合成抗体,但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T淋巴细胞缺陷小鼠体内不能分泌淋巴因子,但体液免疫中的部分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完成部分体液免疫;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B淋巴细胞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 13.答案为:(1)无胸腺,细胞免疫丧失,对接种的肝癌细胞没有排斥反应 裸鼠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还在,CTX可进一步抑制裸鼠的体液免疫(2)鞣化酸 等量的生理盐水(3)瘤体重量(或“瘤体大小”) 甲组平均瘤体重量小于乙组解析:(1)裸鼠先天无胸腺,T细胞不能分化成熟,体内无T细胞,则细胞免疫丧失,对外来的瘤细胞没有免疫排斥性。B细胞也具有识别抗原的能力,则可发生针对肝癌细胞的体液免疫;使用免疫抑制剂可进一步抑制体液免疫,使肝癌细胞成瘤速度更快。(2)实验设计过程中要控制单一变量,排除溶剂可能对实验产生的影响。因此实验组注射了含有鞣化酸的生理盐水,则对照组要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以控制无关变量的等同。(3)瘤体的重量变化可直观体现肿瘤是否被抑制,因此可检测瘤体重量,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瘤体重量进行对比,若树莓中的鞣化酸确实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则实验组的平均瘤体重量小于对照组。 14.答案为:(1)胞吞 吞噬;(2)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或分泌淋巴因子引起B细胞增殖分化(3)增大了与T细胞的接触面积,利于DC细胞传递抗原解析:(1)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特异性免疫中与DC细胞功能相似的是吞噬细胞,可通过胞吞的方式将抗原摄入细胞内进行处理、传递。(2)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可能会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发生细胞免疫;也可能通过产生淋巴因子引起B细胞的增殖分化。(3)DC细胞可以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其长的突起增大了与T细胞的接触面积,利于DC细胞传递抗原。 15.答案为:(1)蛋白质 吞噬(2)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3)监控 强 T解析:(1)白细胞介素6是基因表达的产物,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自身炎症细胞诱发自身免疫病时,首先通过吞噬细胞发现相关信息。(2)炎症信息刺激传递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3)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防卫、监控和清除;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疾病;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 16.答案为:(1)细胞甲、细胞丙、抗体(2)繁殖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3)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甲种抗原 不发生免疫反应 乙种抗原 发生免疫反应解析:(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题图细胞甲、乙、丙分别为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其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或物质是B细胞(甲)、记忆B细胞(丙)和抗体。(2)图中d表示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该过程可以阻止病原体的繁殖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若抗体攻击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受体,会导致化学信号向电信号转换受阻,肌肉不能收缩而出现重症肌无力现象。(3)①体内的某种B淋巴细胞在高剂量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甲种抗原的作用下,会消失或丧失其功能,就不能与某种抗原结合并发生免疫反应;②再给注射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甲种抗原时,也不会发生免疫反应,因为其它种的B细胞仍然存在;③再给该小白鼠注射乙种抗原时,会发生免疫反应。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必修3《生物:稳态与环境》第五章 人与环境第一节 人类影响环境学案,共6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生物:稳态与环境》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导学案,共7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生物:稳态与环境》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及答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