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4(《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4.2 *大学之道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
2.理解文意,准确翻译。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4.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2、3
难点:目标3、4
【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那古代中国人到底是如何连接自我、家族、民族、国家和天下观念的呢?今天我们学习选自《礼记大学》的一段文字,感受古代圣贤的智慧。
二、题解
“大学之道”,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大学”,在古代指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三、文学常识
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2.《大学之道》出自《礼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把它们编在一起,做《四书章句集注》,经此,《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并被确立“四书之首”的地位。
介绍曾子:
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名参,字子舆,春秋末战国初鲁国武城人。孔子弟子,儒家主要学派—“曾子子思孟子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后世尊其为“宗圣”,与孔子、孟子、颜子合称“四圣”。
四、研习文本。
(一)自主学习
请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翻译文章,在课本上标注重要词语。并记下疑难问题。
指导学生重点学习以下词语:
1.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2.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发扬之意。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含有高尚、光辉的意思。
3.亲民:亲近。一说是“新民”,使人弃旧因新,弃恶扬善。
4.止:至,到。
5.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6.静:心不妄动。
7.安:所处而安,性情安和。
8.虑:思虑精详。
9.得:处事全宜。
10.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
11.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德行。
12.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13.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14.庶人:普通百姓。
15.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律,一概。本:本源、根本。
(二)合作解疑
1.在小组内交流展示学习成果,以句为单位,口头翻译,每人主讲一句。
2.针对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讨论探究,尝试解决。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翻译】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释义: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第二种含义同样也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 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2、亲民:《管子·形势解》:“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王阳明曾与弟子徐爱辨亲民和新民,认为“宜从旧本作‘亲民’”,列在《传习录》首章,“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亲民”的目的主要是在于“齐家”,齐家即亲民也。“亲民”二字与上面“明明德”结合,即弘扬光明的品德要学习和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大人的学问即从生活中而来。
3、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革除不好的思想;认识最真的本心。
【原文】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通过伏灭革除内心不好的私欲、物欲,而彰显明德,认识本心,表里如一。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原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参考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知道要达到的“至
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方能心不妄动;心地不妄动,则性情安和;性情安和,则思虑精
详,思虑精详则处事合宜。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结有开始,明白了本末始终的先后顺序,就
接近《大学》的道理了。
古代那些想在天下彰明美好的德行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先要管理好
自己的家庭;要想管理好自己家庭的人,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德行;要想修养好自身德行的人,先要端正自
己的心意;要想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先要使自己的心意真诚;要想使自己心意真诚的人,先要使自己获取
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明白了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的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的
事理认识充分后才能心意真诚,心意真诚后才能心思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德行,德行修养好后才
能管理好家庭,家庭管理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天下才能太平。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要把
修养德行作为根本。
全员解疑
由各小组提出疑问,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解决问题。
以交流解疑巩固学习成果。
探究思考
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首先,《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大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但是它按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论事,而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二)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
(三)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段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有、治国、平天下”是安人。
(五)“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2.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论证力强。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七)分析:哪种情况下心就不正了呢?
《大学》说:“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就是说我们的情绪如果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出现了愤怒、恐惧、喜好和忧患等剧烈波动,此时我们的心就不正了。
(八)当我们了解了修心的道理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让自己和他人明心见性达到一种极致的程度,实现“止于至善”的理念呢?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也就是说,要实现止于至善的理念,明明德于天下,我们必须修身,而要达到修身的前提,我们需要正其心,而要达到正其心的关键就是要诚其意。
这里的心正与我们通常所讲的心正是有差别的,一般人认为心正是说这个人很正直、刚直不阿。大学、中庸提到的心正包含了内心正直,但比普通人想象的要广。心正指的是内心安详、中正,外部表现为睿智和融通,如果仅仅用刚直不阿等来形容心正就偏颇了,因为刚直不阿的人在内心上仍然有很多地方是大学、中庸所说的不正的情形,或者通俗地说他们内心还有很多的冲突,所以外部表现为执着、孤傲、刚烈等。
刚直不阿的人常常因为不得志而内心痛苦,其中的一些人会选择逃避现实而隐居,这是不适应现实社会的表现;心正的圣人也可能会去隐居,但是他们内心并不痛苦,对他们来说隐居是对时局的正确判断而做出的明智之举。刚直不阿的人隐居以后一般是不会出山的,因为心不正的原因,过去痛苦不堪的感受并没有消失;而得道的圣人一般在时局变化后会出山的,因为心正所以内心没有痛苦,而且“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的责任让圣人不请自出。
中国现代社会的邓小平,当国家需要他出来的时候,他已经是七十三岁的高龄了。他出来工作的时候从来不提及过去,就说明他内心很中正,过去的三起三落没有在他心理留下痕迹。
六、作品影响
正面影响:《大学》作为《礼记》中的一篇,它对于汉儒的思想有直接的启发。特别是到宋代理学勃兴后,借助科举的力量,又使它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宋以后几乎每一个读书人都受到《大学》的影响。《大学》强调了学习者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还强调了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精神,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与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大学》所提出的“修、齐、治、平”思想,几乎成为读书人的唯一标准理想。这种思想主张积极人世,注重自身修养,关心人民疾苦,努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拥护统一,对社会的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负面影响:《大学》把人的思想束缚在儒家的思维范围之中,给古代文人带来思想僵化的缺点。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如不按照“修、齐、治、平”这条线路来走,轻则斥之为不成才,重则认为离经叛道,大家群起而攻之,使文人轻易不敢背离。从这个思维模式教育出来的人,虽然有“达则兼济天下”的信念,但他们的最终目标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并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只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手段。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如果百姓与统治者利益发生冲突,只能是牺牲百姓的利益。因此儒家思想上带有一些奴性。 [28]
小结。
《大学之道》提出“三纲”“八目”,强调修身是根本,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修养的一致性。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知,在长期占据中国封建统治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所向往,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联系密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歧视他人,人不与之立异。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并无具体刻意化分割,因而得以连接。
八:课后拓展延伸: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
《大学》提出的人生观与儒家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基本上是儒家人生观的进一步扩展。这种人生观要求注重个人修养,怀抱积极的奋斗目标,这一修养和要求是以儒家的道德观为主要内涵的。三纲八目又有阶级性, “明德”、“至善”都是封建主义对君主的政治要求和伦理标准;“格物”、“致知”等八条目是在修养问题上要求与三纲领中的政治理念和伦理思想相结合。
《大学》还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与孟子的民本论,《大学》里的统治者都是以“尊长”、“民之父母”的身份自居,但实际上他们还是站在剥削者的立场上这么说的,他们所谓的“爱民”、“不暴戾”只是为了维护他们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生产力。只有这样,他们无生产能力的剥削生活才能得以巩固。
《大学》作为四书之首,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对我们的人生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何谓“大学”
古之大学重在道德学问的培养,与现在学习知识、技能,获得学历的大学院校,是两个概念。《大学》所揭示的道理,在开天辟地之前就有。只源于世人迷失根本,孔夫子不得已以《大学》始教,明德于天下,以期早日实现大同世界之理想。大学者,学大也。何谓大?唯天为大。天可学乎?曰可。
要想读懂《大学》,首先得明白“大学”这两个字的深层含义才可明白“大学”的精髓所在。那么何谓大,何谓学呢?
就一个“大”字我就就有这么多理解,真可谓“大”,“大”字有三层含义:
其一,是超越相对大小之大,此“大”字是无边无量的大,圣人以此代表宇宙的本体。
其二,是效法大人,大人之境界是“与天地合其德,与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人由一阴一阳组成,阳
者先天之性,即精神,儒家称为大人,佛家称为法身,道家叫做真人;阴者后天之命,即肉体,儒家称小人,佛家称色身,道家叫假人,三教圣人说法不同,其理却是相同的。孟子曰:“勿以小害大,勿以贱养贵。”就是让我们在有生之年,不为己悲,不为物累,不为欲牵,效法大人,达到生命圆满的境界。
其三,人得一为大,暗示世人寻找“明师”指点。子贡曾感叹地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人得一后,就可学性与天道。理未明,焉修道?肓修瞎炼,苦死无成,没有“明师”点悟,往往会步入歧途,很难见性开悟。
当年,神光为了得闻真传,断臂求法,有诗为凭:不知到底归何,是以神光拜达摩,立雪少林为何事,只求一指躲阎罗。”
道是路,理是法,千经万典证明它,翰墨文章满天下,没有一人知道道法,经集纲史人人读,只少一指路便差。可见“明师”的指点,胜过读千经万典,唯有寻求“明师”指点迷津,才能破迷开悟,才有机会成就生命的永恒。
八、布置作业
1.拓展阅读《礼记》部分章节,积累名句。
2.思考:当今社会,我们如何借鉴学习“八目”的内容?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5(《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5.2* 大学之道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5(《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5.2* 大学之道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文学常识及作品介绍,研读活动,思维导图,课堂小结,思维提升,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5(《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5.2* 大学之道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5(《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5.2* 大学之道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技法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5(《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5.2* 大学之道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5(《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5.2* 大学之道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定位,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技法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