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优质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优质教案,共1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概况eq \b\lc\{(\a\vs4\al\c1(物质组成: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 000 K))
2.太阳辐射
(1)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的现象。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3)太阳正处于稳定的壮年期。
(4)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
3.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1)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2)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能量。
①直接被吸收、转换成热能。
②被捕获并存储,转化成热能、电能等。
③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太阳能。
eq \a\vs4\al()
风能、水能也是太阳能的转化形式。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个圈层。
2.太阳活动
(1)概念:太阳大气的变化称为太阳活动。
(2)太阳活动的类型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扰动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产生磁暴、极光等现象。
(2)对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电网、航空航天等人类活动产生灾害性的影响。
4.加强对太阳活动观测和预报
把太阳活动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一、判断题
1.太阳是整个太阳系光和热的主要来源。( )
2.太阳辐射分布的纬度差异,造成了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的纬度地带差异。( )
3.地球磁场能够阻挡太阳风,使地球免受太阳风的危害。( )
4.太阳黑子、日珥和日冕物质抛射等是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 )
5.太阳活动会对卫星导航、空间通信产生灾害性影响,但不会影响海底光缆通信。( )
答案:1.√ 2.√ 3.√ 4.× 5.×
二、选择题
6.太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在高温、高压状态下发生________,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
A.氢和氧 燃烧
B.氢和氦 核裂变反应
C.氦和氮 核裂变反应
D.氢和氦 核聚变反应
解析:选D。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7.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有( )
①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②是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③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④是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源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解析:选D。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8.关于太阳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球的亮度最大
B.色球的厚度最大
C.日冕的温度最低
D.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黑子
答案:A
9.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是( )
A.太阳黑子 B.太阳耀斑
C.日珥 D.日冕物质抛射
答案:D
10.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能削弱作用小
C.海拔高,气候寒冷
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
解析:选C。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日照时间、天气状况和海拔高低。
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情景导入诱思】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1)依据材料分析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一般规律,并说明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2)分析材料二中①②两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大的原因。
(3)归纳影响太阳辐射总量的主要因素。
提示:(1)自低纬向高纬递减。 纬度差异。
(2)①地为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强。②地为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半岛沙漠区,纬度低,晴天多,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强。
(3)纬度、地势、天气等。
【核心考点突破】
1.影响太阳辐射量大小的因素
地表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直接取决于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时间,具体影响见下表:
2.我国年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图解
eq \a\vs4\al()
有关太阳辐射的三个细节问题
(1)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全球年太阳辐射的最大值并非出现在赤道地区,而是出现在回归线附近的沙漠地区及青藏高原地区。
(3)太阳辐射强的地区热量不一定丰富。例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方,又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两者都与大气稀薄有关。
【对点跟踪训练】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下图示意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太阳能光伏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我国的光伏产业链中,已投产的有10多家多晶硅企业、60多家硅片企业、60多家电池企业、330多家组件企业,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30%,但多晶硅提纯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七大制造商手中,产品主要销售到欧美和日本等国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光伏产业遭到重大打击。但有专家预测:今后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前景相当广阔。
(1)说出图中等值线a和b分别所代表的数值大小。
(2)简析图中P地年太阳总辐射量比Q地大的主要原因。
(3)分析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前景广阔的原因。
答案:(1)2 600,40。
(2)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②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3)①我国能源需求量大;②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③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
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情景导入诱思】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6年12月,太阳爆发了一个超级耀斑,强烈的喷发直接对准地球,这个怪兽一样的X2.2级的太阳耀斑,是太阳风暴中最强烈的一个级别,导致高频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数小时。
材料二 1988年7月上旬,4万多只鸽子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北—南”国际信鸽大赛。可令人吃惊的是,许多参加过多次大赛的经验丰富的“信鸽选手”却纷纷迷航。7月3日,从法国放飞的大约5 000只来自英国的鸽子,仅有285只被找到,许多鸽子死后被冲上海岸。
材料三 下图为太阳黑子的周期图。
(1)材料一中的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哪个大气层?有何特点?
(2)鸽子依据大脑中的“磁场”感应地球磁场来定方向,据此推测材料二中信鸽迷航的原因。
(3)太阳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据图说明太阳活动的大致周期是多少年。
提示:(1)色球层。 色球层忽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
(2)鸽子迷航失踪是太阳活动所致。黑子、耀斑爆发时,使大量高能带电粒子到达地球磁场,产生一股电流,形成附加磁场,叠加在地球基本磁场上,使磁场迅速增大,产生磁暴现象,鸽子的定向能力就会丧失,从而迷航。
(3)11年。
【核心考点突破】
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对点跟踪训练】
北京时间2017年9月6日20点02分,太阳表面发生了近十多年来最强烈的一次耀斑爆发(如下图所示)。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公布的消息,此次耀斑爆发造成了大量带电粒子流轰击地球高层大气,引发高频无线电通信大面积中断,昼半球地区中断时间超过1个小时。据此回答1~4题。
1.关于耀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太阳表面出现的暗黑斑点
B.它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能量
C.其强弱变化周期大致是11年
D.它常伴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
2.此次太阳活动出现于太阳大气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最外层
3.此次耀斑爆发对下列部门影响最小的是( )
A.航空运输服务业 B.广播电视传输服务业
C.卫星传输服务业 D.电力生产和供应业
4.此次太阳活动对我国短波通信的影响较小,原因可能是( )
A.我国适逢阴雨天气,云层的反射作用强
B.我国基本进入夜晚,背向太阳受干扰少
C.我国的纬度分布低,地球大气层厚度大
D.我国通信技术发达,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解析:第1题,耀斑是太阳表面出现的增亮的斑块,A不正确,选A;它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能量,B正确;其强弱变化周期大致是11年,C正确;它常伴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D正确。第2题,此次太阳活动出现于太阳大气的色球层,B对;光球层是黑子活动,A错;日冕层是最外层,主要活动是日冕物质抛射,C、D错。第3题,耀斑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此次耀斑爆发对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影响最小,D对;航空运输服务业、广播电视传输服务业、卫星传输服务业的无线电信号均会受影响,A、B、C错。第4题,此次太阳活动对我国短波通信的影响较小,原因可能是我国基本进入夜晚,背向太阳受干扰少,B对;我国适逢阴雨天气、纬度不是主要因素,A、C错;我国通信技术较低,不如发达国家,D错。
答案:1.A 2.B 3.D 4.B
太阳辐射等值线图的判读
【典型类图示例】
【判读技巧点拨】
1.看极值
根据图中等值线的数值变化规律,读出图中最大值、最小值,并求出差值。如图中①点为最大值,介于6 000~6 500之间;②点为最小值,介于3 000~3 500之间,其差值介于2 500~3 500之间。
2.看趋势
根据等值线数值大小的分布趋势,分析其数值变化规律,如增大方向、等值线延伸方向。如图中等值线数值大致是自东向西逐渐增大;西部等值线大致南北延伸。
3.析成因
(1)明确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地势高低和天气状况等因素。
(2)结合具体地区分析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如图中②地太阳辐射弱的主要原因与多阴雨天气有关,①地太阳辐射最强的原因与海拔高,多晴朗天气有关。西部地区等值线南北延伸与地势有关。
【对点跟踪训练】
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中年太阳总辐射量120千卡/平方厘米的曲线在西部发生弯曲的原因。
(2)比较台湾岛东西两侧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分析说明重庆市年太阳总辐射量低的原因。
解析:(1)结合我国地形分布可知,年太阳总辐射量120千卡/平方厘米的曲线在西部通过横断山区东部,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年太阳总辐射量曲线发生弯曲。(2)根据年太阳总辐射量曲线的分布可以看出,台湾岛西侧年太阳总辐射量比东侧高,原因在于西侧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3)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阴天、雾天较多,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年太阳总辐射量低。
答案:(1)位于横断山区东部,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年太阳总辐射量曲线在该区域呈南北走向。
(2)台湾岛西侧年太阳总辐射量比东侧高。
西侧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3)地处四川盆地,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年太阳总辐射量低。
考点一 太阳概况
(2018·石家庄一中期中)赫罗图反映了恒星的光度与其表面温度之间的关系,下图中纵轴表示恒星的光度,横轴表示恒星的表面温度,太阳的光度为1。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太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据图判断太阳表面温度约为( )
A.4 000 K B.10 000 K
C.6 000 K D.3 000 K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太阳的光度为1;根据赫罗图可知,太阳光度为1的是②,故②表示太阳。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②为太阳,其横坐标对应的表面温度约为6 000 K。
答案:1.B 2.C
考点二 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2019·郑州重点中学期末)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愈短,其能量被大气削弱的愈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愈多,太阳辐射强度愈大。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分别是( )
A.甲地、乙地 B.乙地、丙地
C.丙地、丁地 D.甲地、丁地
4.产生乙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
①天空多云 ②降雨天气
③位于山地的南坡 ④位于山地的北坡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
解析:第3题,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有纬度、天气、地形等。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的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最短,太阳辐射最强;而丁地的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最长,太阳辐射最弱。第4题,据图可知,乙地的太阳辐射虽然经过大气的路程不长,但太阳辐射强度较小,这可能与当地多云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有关;也可能与该地位于阴坡有关。由于不知该地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因此无法判断阴坡是南坡还是北坡,所以排除③④。
答案:3.D 4.D
考点三 太阳活动及其影响
据报道,科学家预计2022年前后太阳活动将达到高峰期,那时会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据此回答5~7题。
5.太阳活动( )
A.是有规律可循的,但尚无法预报
B.发生在太阳的内部
C.与地球上旱涝灾害有一定相关性
D.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可忽略
6.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
A.2000-2001年 B.2022-2023年
C.2006-2007年 D.2087-2088年
7.若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地球高纬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磁针不能正常指示方向
③有线电话通话受到干扰
④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解析:第5题,太阳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其活动周期为11年,发生在太阳的大气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造成无线电短波通信衰减或中断;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两极地区产生极光;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第6题,黑子数量变化的周期大约为11年,但需要注意“上一个周期”,故应减11年。选A。第7题,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地球高纬地区会出现绚丽的极光现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答案:5.C 6.A 7.C
考点四 太阳辐射等值线图的判读
读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MJ·m-2)分布图,回答8~9题。
8.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大致是( )
A.西多东少 B.东多西少
C.南多北少 D.北多南少
9.甲、乙两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拔
C.天气状况 D.地表植被
解析:第8题,根据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等值线的分布及数值可知,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是北多南少。第9题,图中甲地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晴天较多,太阳辐射量大;乙地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阴天多,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小。甲、乙两地的纬度位置相差不大。
答案:8.D 9.C
[学考合格练]
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重要的天体。据此回答1~2题。
1.太阳( )
A.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它是宇宙中最大的恒星
B.吸引地球围绕其旋转,构成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C.与地球的距离最近时,正值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D.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
2.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黑子每11年出现一次,与自然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
B.耀斑爆发时,会发射强烈电磁波从而干扰大气电离层
C.是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动力来源
D.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使全球可见极光
答案:1.D 2.B
据媒体报道,2010年太阳活动进入活跃期(如左图),到2013年太阳活动达到高峰期,发生了强烈的太阳风暴;而到2016年,太阳表面的黑子开始逐渐变小(如右图)。据此回答3~4题。
3.黑子位于太阳大气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每一层
4.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全球都会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上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受到干扰
④北极附近会出现极昼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3题,黑子位于太阳大气的光球层,故A正确。第4题,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可能造成的影响: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在较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现象,故C正确;极昼现象是地球公转的结果,与太阳活动无关。
答案:3.A 4.C
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这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结合所学,回答5~6题。
5.西藏地区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有( )
①地势高,离太阳近
②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
③晴天多,光照时间长
④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
A.风能
B.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C.藏南谷地的地热能
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解析:第5题,西藏地区纬度低,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天气晴朗,光照时间长;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所以成为我国太阳能最多的地区。B正确。第6题,地热能来自地球内能,与太阳能无关,故选C。
答案:5.B 6.C
下图是一款新型太阳能衣服,用天然纤维制成,衣服内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给很多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GPS装置)充电。据此回答7~8题。
7.我国下列地区中,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最高的是( )
A.四川盆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北平原 D.青藏高原
8.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正确叙述是( )
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
B.太阳辐射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C.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解析:第7题,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地区,故D正确。第8题,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D正确;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错误;B、C项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排除。
答案:7.D 8.D
2016年6月19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在2020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据此回答9~10题。
9.材料中所述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
A.太阳耀斑爆发 B.太阳爆炸
C.太阳辐射增强 D.太阳辐射减弱
10.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
A.短波通信中断 B.信鸽丢失
C.指南针失灵 D.地球各地出现极光
答案:9.A 10.D
11.(2019·昆明三中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1世纪以来,人类又一次经历了太阳活动的高峰期,在太阳活动高峰期,太阳活动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一系列影响。例如,日本的通信卫星信号中断。
材料二 下图为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图。
(1)假设2000年是太阳黑子活动峰值年,那么下次太阳黑子活动峰值年应为________年前后。
(2)当太阳活动处于高峰期时,下列部门受太阳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
A.机械生产部门 B.航空运输部门
C.钢铁生产部门 D.纺织生产部门
(3)太阳耀斑活动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太阳黑子爆发时,还会出现哪些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怎样的影响?
解析:(1)由材料二多个峰值间隔的时间,可得出太阳黑子的活动是有规律的,其周期约为11年。(2)当太阳黑子爆发时,太阳活动将会影响的部门是通信、航空航天等。(3)太阳耀斑活动的能量和太阳辐射的能量都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4)由于太阳活动具有整体性,黑子、耀斑、日珥、日冕物质抛射等往往会同步发生。
答案:(1)2011
(2)B
(3)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4)耀斑、日珥、日冕物质抛射等。
对地球产生的影响:①影响地球气候;②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③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④产生极光现象等。
[学考等级练]
下图为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图,图中将太阳黑子谷值周期各年划分为m-5、m-4、m-3、m-2、m-1、m、m+1、m+2、m+3、m+4、m+5,其中m为太阳黑子谷值年,其他为谷值周期内各年。读图,回答1~2题。
1.由图可知,某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阜新相应年份的暴雨日数( )
A.完全一致 B.毫无关联
C.大致呈正相关关系 D.大致呈负相关关系
2.对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的研究可以 ( )
①确定阜新暴雨日数具有周期性
②确定阜新暴雨日数无明显周期性
③有助于暴雨、洪涝灾害的预报
④有助于直接减轻阜新的洪涝灾害损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曲线,某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阜新相应年份的暴雨日数二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黑子相对数多的年份,暴雨日数少,D对。第2题,结合前面分析,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的研究可以确定阜新暴雨日数具有周期性,①对,②错;有助于暴雨、洪水灾害的预报,③对;不能直接减轻阜新的洪涝灾害损失,可以早预防,减轻灾害损失,④错。A对。
答案:1.D 2.A
下图为我国北京、上海、成都和昆明四地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图。据此回答3~5题。
3.图中表示成都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的曲线是( )
A.曲线① B.曲线②
C.曲线③ D.曲线④
4.四地的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与全球年变化规律差异最大的城市是( )
A.城市① B.城市②
C.城市③ D.城市④
5.城市③7、8月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B.受高压控制,晴天多
C.纬度高,日照时间长
D.海拔高,大气削弱作用弱
解析:第3题,北京、上海、成都和昆明四地相比,成都位于四川盆地,降水多,阴天多,海拔低,太阳辐射强度小,选择D。第4题,从全球来看,正午太阳高度大的季节,太阳辐射强度大,正午太阳高度小的季节,太阳辐射强度小;从图中的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城市①春季太阳辐射强度大,夏季太阳辐射强度小,与全球年变化规律差异最大,选择A。第5题,我国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高原的总辐射量和日照时数均为全国最高,属世界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之一;四川盆地、两湖地区、秦巴山地是太阳能资源低值区;我国东部、南部及东北为太阳能资源中等区。再结合雨带的推移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可知曲线①是北京,曲线②是昆明,曲线③是上海,曲线④是成都。上海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度大,选择B。
答案:3.D 4.A 5.B
太阳辐射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称为太阳直接辐射。下图为贵州贵阳和新疆塔中(塔里木盆地中部)太阳直接辐射的年变化。读图回答6~7题。
6.塔中春、秋季太阳直接辐射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春季( )
A.正午太阳高度低 B.白昼时间短
C.阴雨天气少 D.风沙天气多
7.塔中和贵阳太阳直接辐射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气候
C.地形 D.植被
解析:第6题,塔中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春季与秋季相比,均降水少,日照时间相差不大,甚至春季稍长些,但春季地面缺乏植被保护,风沙天气多,风沙导致太阳辐射被削弱,从而使春季直接太阳辐射少,选D。第7题,塔中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获得直接太阳辐射多;贵阳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阴雨天气多,获得的太阳直接辐射少,选B。
答案:6.D 7.B
8.读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和冬、夏半年辐射总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__,随着纬度的增高,辐射量依次________________,极小值出现在__________。
(2)夏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在__________的纬度带上,由此向__________和__________逐渐减少,最小值在__________。
(3)冬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随着________________的增高,太阳辐射量迅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______________为零。
(4)夏半年与冬半年的辐射量差值,随着__________的增高而__________。
解析:(1)根据坐标图判断,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赤道。根据曲线的变化趋势判断,随着纬度的增高,辐射量依次减少,极小值出现在极点。(2)根据曲线找准横坐标对应的纬度范围,然后判断向两侧减小,最小值出现在极点。(3)冬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赤道,然后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量减少,到极点为零。(4)夏半年的辐射量高于冬半年,且最大差值出现在极点上,最小差值出现在赤道上。
答案:(1)赤道 减少 极点
(2)20°~30° 极点 赤道 极点
(3)赤道 纬度 减少 极点
(4)纬度 增大
字母
A
B
C
D
发生的层
光球
色球
日冕
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
太阳耀斑
日珥
日冕物
质抛射
其他
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
影响因素
结论
纬度
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纬度高则反之
天气
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多阴雨天气则反之
地势
(海拔)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地势低则反之
大气
透明度
大气透明度高,尘埃杂质少,太阳辐射强;大气透明度低则反之
白昼长短
白昼时间越长,获得太阳辐射越多
坡向
阳坡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多,阴坡日照时间短或不能接受太阳辐射,获得太阳辐射较少
迎风坡多阴雨天气,获得太阳辐射较少;背风坡多晴朗天气,获得太阳辐射较多
类型
太阳黑子
太阳耀斑
日珥
日冕物质抛射
差异
性
形态
暗黑斑点
亮斑块
气体呈弧状
带电粒子流
本质
温度较低
能量
能量
能量
整体
性
周期
约11年
关联性
黑子增强的年份和区域,也是耀斑、太阳风活动强烈的年份和区域
影响
损害航天器;扰乱卫星导航信号;辐射影响航空电子设备;干扰海底光缆通信;损害输油管道;冲击电网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出示并讲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