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优秀教案
展开第一节 植 被
一、植被与环境
1.植被: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2.分类
(1)天然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
(2)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人工草场等。
3.植被与环境
(1)植被对环境有改造作用
植被生长过程中,能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
(2)环境影响植被的分布
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区,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3)植被对环境有指示作用
天然植被一般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反过来,它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二、森林
1.热带雨林
(1)分布地区: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2)气候特征:终年高温、降水丰沛。
(3)生态特征
①全年旺盛生长,森林呈深绿色。
②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
③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
④各月都有花开,有茎花、板根等现象。
2.常绿阔叶林
(1)分布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2)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且无明显干季。
(3)生态特征
①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
②垂直结构较简单。
③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较少。
④没有板根和茎花现象。
3.落叶阔叶林(夏绿林)
(1)分布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纬度较低的地区。
(2)气候特征:温暖生长季节达4~6个月,冬季寒冷并延续3~4个月;降水适宜。
(3)生态特征
①乔木叶片宽阔。
②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4.亚寒带针叶林
(1)分布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2)气候特征: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
(3)生态特征
①树种以松、杉类植物为主。
②树叶短小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三、草原与荒漠
1.草原——水分条件不能满足森林生长的地区
(1)热带草原
①分布地区:热带雨林带的南北两侧。
②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③生态特征
a.湿季:降水丰沛,草原葱绿。
b.干季:降水稀少,草类枯黄。
c.散生着乔木或灌木。
(2)温带草原
①分布地区:温带大陆内部。
②气候特征: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气候干燥。
③生态特征: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偶见矮小的灌木。
2.荒漠植被——水分条件更差
(1)分布地区:从热带至温带,气候干旱地区。
(2)生态特征: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忍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也有一些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
一、判断题
1.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 )
2.森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
3.常绿阔叶林具有茎花和板根现象。( )
4.温带草原植被高度较低,也会见到一些较为矮小的灌木。( )
5.荒漠植物以旱生灌木为主,具有耐旱的形态和结构。( )
答案:1.√ 2.× 3.× 4.√ 5.√
二、选择题
6.造成森林中成层现象的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
C.光照 D.植物种类
答案:C
7.下列有关热带雨林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垂直结构复杂
②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
③有茎花和板根现象
④乔木多革质叶片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8.下列关于落叶阔叶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乔木叶片宽阔
B.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C.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D.温暖生长季节是4-6月
答案:D
9.亚寒带针叶林的植被叶片为针型,其原因是( )
A.抗干热 B.抗湿热
C.抗寒旱 D.抗冷湿
答案:C
10.热带草原的景观季节变化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
A.气温的季节变化
B.降水的季节变化
C.光照的季节变化
D.植被的生长习性
答案:B
植被与环境
【情景导入诱思】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骆驼刺的景观图。
材料二 高山山顶上的旗形树。
(1)据图描述骆驼刺的特征,并说明它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分析旗形树的成因。
提示:(1)地上部分小,叶子退化为刺,根系很发达。
地上部分小,叶子退化为刺可减少水分蒸腾;根系发达,能从很深很广的地下吸收水分。
(2)受盛行风的影响,树在迎风坡生长受到抑制,背风坡生长旺盛。
【核心考点突破】
植物与环境
【对点跟踪训练】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是某植物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
A.干旱 B.湿润
C.寒冷 D.炎热
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
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
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
D.地下部分分支减少
解析:第1题,该植被地上部分较小,而地下部分根系发达,所以该地气候较干旱,故A正确。第2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当地蒸发加剧,会更加干旱,而植物为了获取更多水分,只有向更深处生长才可以生存,故C正确。
答案:1.A 2.C
森林和草原
【情景导入诱思】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 热带雨林分布地区终年高温多雨,植物全年生长旺盛,物种丰富,垂直结构复杂,垂直分层可达6~7层以上(如下图所示),并且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多,高大乔木具有板根等现象。
(1)热带雨林垂直分层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上层植被与地表层植被类型有何不同?
(2)大量藤本植物缠绕乔木一直到达乔木树冠的目的是什么?
(3)为什么高大乔木都生长有板根?
(4)热带雨林南北两侧发育的植被是什么?
提示:(1)不同的植物对光照需求不同。 上层植被属于喜光植物,地表层植被属于喜阴植物。
(2)获取更多的光照。
(3)保证高大乔木稳定,吸收更多水分和养分。
(4)热带草原。
【核心考点突破】
1.森林
2.草原
【对点跟踪训练】
读世界气候类型图,回答1~4题。
1.图中发育热带雨林的气候类型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⑧ D.②④
2.热带草原带主要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气候类型⑦⑧发育的植被类型是( )
A.热带雨林
B.落叶阔叶林
C.温带草原
D.常绿阔叶林
4.发育着荒漠的气候类型有( )
A.④⑧ B.④⑨
C.②⑨ D.②⑧
解析:从图中可知①~⑪分别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答案:1.A 2.C 3.B 4.B
考点一 植被与环境
1.下列关于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会增加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加剧温室效应
B.植被会增加地表径流的下渗量,加剧水土流失
C.植被的生长会破坏表土使风沙加大
D.植被会阻挡地表径流,使流速降低,减轻流水对地表的侵蚀,减轻水土流失
答案:D
2.有关植物对环境指示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骆驼刺可指示酸性土壤
B.旗形树冠可指示降水量
C.矮牵牛可指示SO2污染程度
D.莲可指示碱性土壤
解析:选C。骆驼刺能指示干旱土壤,旗形树冠可指示风向,矮牵牛花可指示SO2污染程度,莲可指示水湿土壤。
考点二 森 林
3.下列关于森林与气候对应正确的是( )
A.热带雨林—热带季风气候
B.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
C.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季风气候
D.针叶林—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A
4.从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其变化正确的是( )
A.垂直结构越来越复杂
B.物种越来越少
C.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越来越多
D.森林生长期越来越长
答案:B
考点三 草原和荒漠
5.下列关于热带草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般分布在热带雨林南北两侧
②一般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内
③动物有季节性迁徙现象
④草类比温带草原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6.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解析:选D。绿色植物的作用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烟滞尘、消除噪声、净化空气等。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增大了地表的摩擦力,所以降低了风速,拦截风沙流中的沙尘,减少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减弱了风沙流携沙能力。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学考合格练]
1.在沙漠中生长的植物,有些会生长出针状叶,它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少水分的蒸腾作用
B.吸取地下水
C.储存水分
D.加速水分的蒸腾作用
答案:A
2.植物对环境有指示作用,华北民间“枣发芽,植棉花”的谚语体现了( )
A.植物对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用
B.植物对干旱环境的指示作用
C.植物对气候的指示作用
D.植物对水湿环境的指示作用
答案:C
3.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答案:C
4.下图是一幅光合作用示意图,该作用的结果有( )
①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②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③改变了物质存在位置
④联系了有机界和无机界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读部分植物个体特征或生长土壤要素图(箭头所指方向为增大方向),回答5~6题。
5.图中所示植物依次表示骆驼刺、莲、茶树三种植物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④①③ D.②③④
6.图中可能分布在中亚地区的植物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5题,骆驼刺适宜生长在干旱的环境,根系发达;莲生长在湿润的环境,叶片较大;茶树适合生长在酸性土壤中。故选B。第6题,中亚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适宜骆驼刺的生长。故选B。
答案:5.B 6.B
7.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最根本的原因是( )
A.物质的循环作用 B.能量的流动
C.细菌的分解作用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D
8.读森林与环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森林的环境效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外,森林对城市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对农业生产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
(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生产有机物。在雨林中有机物在地表很快分解,这对雨林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释氧固碳 降低风速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2)吸烟除尘 美化环境(减弱噪声) 防风固沙 保护农田
(3)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一般很贫瘠;雨林生长迅速;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学考等级练]
下图四条曲线分别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湖泊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的年变化。据此回答1~2题。
1.表示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年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2.若营养物质供应充足,则该湖泊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大约会持续( )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答案:1.B 2.C
3.生物出现以后,对大气圈的改造作用包括( )
A.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使大气中氧气的比例增加
B.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使大气中氮气的比例减少
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比例增加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使大气中氧气的比例增加
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会消耗氧气,使大气中氧气的比例减小,A错;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对大气中的氮气影响不大,B错;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比例减少,C错;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使大气中氧气的比例增加,D正确。
4.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始终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又受到环境的制约,其原因是环境的组成要素中( )
A.土壤是决定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B.气候是决定植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C.热带雨林地区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叶子小而细尖,叶面有蜡层
D.莲是生长在北方的水湿环境中的植物,它柔嫩、叶子硕大、根系不发达
答案:B
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 m×2 m×1 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5~6题。
5.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
①防风固沙 ②净化水质
③涵养水源 ④塑造地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
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
B.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
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D.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设计方式可以测得进水管和出水管的水量变化、水质变化情况,进而可以推断湿地净化水质和涵养水源的能力,B正确。第6题,若缺少植被,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减弱,使出水口的水量增加,含沙量增加。C正确。
答案:5.B 6.C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典型植物示意图,这种植物高度不足50 cm,但根系却在20 m以上。据此回答7~8题。
7.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该植物生长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
A.黄土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东南丘陵 D.东北平原
8.图示植物生长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荒漠化 B.能源紧缺
C.水土流失 D.洪涝灾害
解析:第7题,该植物根系发达,是为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而高度较低,则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故该植物主要分布于气候干旱的地区。第8题,由上题可知,该植物主要分布于干旱地区,由于降水少,蒸发旺盛,面临严重的荒漠化问题;能源紧缺不属于环境问题;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植被稀疏、降水集中且坡度大的地区,该地降水少,不会发生水土流失,也不会发生洪涝灾害。
答案:7.B 8.A
9.关于环境制约生物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
A.环境对植物生长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B.自然环境影响植物的分布,但不会制约动物的分布
C.森林只能分布在水分条件较好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D.天然植物在世界陆地的分布主要受地形的影响
答案:C
影响因素
植物形态或分布
指示作用
热量
水平分布: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苔原
不同温度带
垂直分布:热带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山地针叶林→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荒漠等
不同海拔
水分
湿生
植物
叶子硕大柔嫩,根系退化,茎内有孔,如莲藕、芦苇等
水湿环境
旱生
植物
叶子退化为刺,根系发达,叶面有蜡质,茎粗大,如仙人掌、骆驼刺等
干旱环境
光照
喜光
植物
对光照需求量大,分布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如树林上层的马尾松等
光照充足
喜阴
植物
对光照要求低,分布在阴暗处,如树林下部的冷杉、地衣苔藓等
光照不足
土壤
酸性土壤:铁芒萁、茶树、马尾松等
酸性土壤
碱性土壤:碱蓬等
碱性土壤
环境污染
矮牵牛花能指示SO2污染
SO2污染
森林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生态特征
热带
雨林
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终年高温,降水丰沛
植物全年生长旺盛;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各月都有花开;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常绿
阔叶林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且无明显干季
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构较简单;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较少;没有板根、茎花现象
落叶阔叶
林(夏绿林)
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纬度较低的地区
温暖生长季节达4~6 个月,冬季寒冷并延续3~4 个月,降水适宜
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亚寒带
针叶林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
以松杉类植物为主的针叶林,叶短小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草原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生态特征
热带草原
热带雨林带南北两侧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生长旺盛,草原葱绿,干季为4~6个月,降水稀少,草类枯黄,有的热带草原中散生着乔木或灌木
温带草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气候干燥
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也会见到一些较为矮小的灌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植被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植被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新课导入,新课讲解,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优秀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第一节 植被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第一节 植被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植被与环境,森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