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单元课时训练 光现象(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单元课时训练
光现象
1.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入射光线跟界面的夹角是60°,则 ( )
A.入射角是60° B.反射角大于60°
C.折射角是30° D.折射角大于30°
2.如图所示,若要让反射光线命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
A.竖直向上移动 B.竖直向下移动
C.水平向右移动 D.水平向左移动
3.下图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
4.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眼睛应从B侧观察成像情况
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
5.如图所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
6.小明在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如图所示,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空碗底,把碗放在桌子上并慢慢向远处推移,直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保持头部不动,妈妈缓缓地向碗中倒水,慢慢地趣事出现了,小明又重新看到了碗底的硬币,则下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对上述现象作出正确解释的是 ( )
7.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处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8.岸上景物在湖水中形成清晰的倒影(如图K2-25所示),下列有关“水中倒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
D.“水中倒影”比岸上景物大一些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B.夏天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D.汽车的后视镜是凹面镜,可以扩大视野
10.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 )
A.树叶的虚像 B.树叶的实像 C.太阳的虚像 D.太阳的实像
1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 )
A.拱桥倒影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 钢笔错位 D. 树林间的光线
1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的烛焰经小孔所成的像是虚像
B.图乙中的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图丙中的小孩叉鱼时对准鱼就能叉到
D.图丁中的雨后彩虹是阳光经小水滴色散后形成的
13.夏日清晨,阳光明媚,周末小明和妈妈一同来到了湖边散步,岸上拉着母子俩长长的影子,湖中柳影摇曳,小明指着自己的影子对妈妈说这是光的 形成的,又指着湖中柳树的倒影说这是光的 形成的。
14.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 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 (选填“甲”或“乙”)位置。
15.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 是入射光线,折射角为 °,玻璃在 (选填“AB面的左方”“AB面的右方”“CD面的上方”或“CD面的下方”)。
16.小娇上学出门前照一下镜子正衣冠,当她从距平面镜2 m处以1 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相对于她的速度是 m/s。
17.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M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带有刻度的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M上。
(1)实验过程中,纸板与平面镜必须 放置。
(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B绕法线ON向前或向后旋转,可以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 (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3)接下来小明想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请你叙述实验操作过程 。
18.小华去森林探险,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光斑,光斑的成像原理是 (填光学原理),同时看见树林边溪水中的“蓝天白云”,这是 (填光学原理)在水中所成的虚像。小华想利用平面镜将太阳光束反射进一个水平山洞(如图所示),则他应将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 夹角放置。
19.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的实验装置。
(1)你认为本实验小明应选择较 (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来完成实验。
(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上放置一块白屏,白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
(4)小明第一次将蜡烛A置于玻璃板前5 cm,第二次将A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3 cm,再次放置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则A与B的间距为 cm。
20.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再取两支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刻度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选填“A”或“B”)这一侧进行观察。
(3)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 的关系。
(4)取两支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 关系。
(5)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答案解析
1.答案为:D
2.答案为:B;
[解析] 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墙壁上的光斑会向上移动,不能命中目标,故A不符合题意。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左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左移动,墙壁上的光斑会向下移动,能命中目标,故B符合题意。将平面镜水平向左或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命中目标,故C、D不符合题意。
3.答案为:B
4.答案为:C
5.答案为:C
6.答案为:B;
[解析]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当我们看水中的物体时,物体所反射的光经水面折射后再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故A、C中光的传播方向错误。D选项中折射光线没有发生偏折,故D错误。B选项中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故B正确。
7.答案为:B
8.答案为:A
9.答案为:B [解析]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色散现象即太阳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光,雨后的彩虹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稍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四分之三;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以扩大视野。故选B。
10.答案为:D
11.答案为:A
12.答案为:D;
13.答案为:直线传播 反射
[解析] 阳光下小明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湖中柳树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14.答案为:折射 乙
[解析] 诗人观察到落日时,由太阳发出的光线在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偏折,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感觉到光线是由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发出的,“交点”就是太阳的虚像,它在实际太阳的上面,实际的太阳在看到的“太阳”的下面,即乙位置。
15.答案为:EO 60 AB面的左方
[解析] 由题图可知,∠BOE=60°,所以∠COE=90°-60°=30°,而∠COF=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CD为法线,AB为界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OG一定为折射光线,EO为入射光线,OF为反射光线。由图可知,折射角为∠GOD=90°-30°=60°。因当光线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这束光线是由玻璃射入空气,玻璃在AB面的左方。
16.答案为:不变 2
[解析] 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始终与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当小娇向平面镜靠近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由于物体和平面镜中的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平面镜中的像相对小娇的速度是她走向平面镜的速度的2倍,即2 m/s。
17.答案为:(1)垂直 (2)不发生 (3)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测量对应的反射角,比较两者大小得出结论
[解析]
(1)实验过程中,纸板与平面镜必须垂直放置。
(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因为反射光线是由入射光线决定的。
18.答案为: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30°(或150°)
19.答案为:(1)薄 (2)大小 (3)不能 (4)16
20.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 (2)A (3)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4)大小 (5)不能 虚
[解析]
(1)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应让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要求既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故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2)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这一侧进行观察。
(3)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用来测量像、物的大小,而是用来测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
(4)选用两支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
(5)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到实像,不能接收到虚像,所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不能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从而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