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含答案) 试卷
展开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试题第I卷 选择题(共40分)1.下列选项中,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A.三磷酸腺苷和核糖核酸 B.脂肪酸和磷脂C.纤维素和胰岛素 D.胆固醇和血红蛋白2.下图1是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A为水 B.若图1表示细胞干重,则A为蛋白质
C.图2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是氧元素 D.图2中原子数量最多的元素是a 3.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A.用碘液染色,检测马铃薯匀浆中的淀粉B.用健那绿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C.用苏丹III染色,检测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D.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观察细胞中的DNA和RNA的分布4.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碳原子多少决定的B.氨基酸和蛋白质都是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C.蛋白质中折叠的肽链被解开时,特定功能也发生改变D.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中不能检测出蛋白质5.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结合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B.血细胞中的水大部分是自由水C.细胞内结合水的含量与新陈代谢强度无关 D.自由水可参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与化学反应6.生物大分子又称为单体的多聚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每一个单体都以碳链作为基本骨架 B.单体连接成多聚体一般要消耗ATPC.不同多聚体的单体之间的化学键相同 D.多聚体最终水解的产物不一定是单体7.下图表示糖类的一个转化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糖原A.发生转化的四种糖的分布场所不同 B.该转化过程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C.发生转化的四种糖均能发生水解 D.麦芽糖和淀粉都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多糖8.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 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的蛋白质功能相同C.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D.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9.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B.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10.液泡由高尔基体分泌而来,内含酸性水解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液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DNA等物质B.液泡内含有多种水解酶,所以液泡也是细胞内物质分解的场所C.用纸层析法分离液泡中的色素,可以出现4条色素带D.细胞质中的H+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内11.图甲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①②形成的复合物与细胞间的识别关系密切B.将图乙铺在水面上,A与水面接触C.由②参加的物质跨膜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D.细胞膜的流动性与②有关,而与③无关12.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数量有关 C.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13.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并不是所有的遗传信息都储存在细胞核中B.细胞核不仅是遗传信息库,也是细胞代谢与遗传的控制中心C.在细胞分裂周期中,当染色质成为染色体时,核膜、核仁逐渐消失D.在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变小,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14.测定下列哪一项,可简便且准确判断贮存的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A.有无酒精生成 B.有无水生成 C.有无有机物消耗 D.O2消耗量和CO2生成量的比值15.下列生理过程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是A.水绵细胞内CO2的固定 B.人体细胞内DNA分子的复制C.酵母细胞内﹝H﹞与O2的结合 D.人体细胞内丙酮酸分解成乳酸的过程 16.图甲为渗透作用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甲中的渗透作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有半透膜c及a与b之间具有浓度差B.图乙中液面不能一直上升的原因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相等C.图丙中③④⑤组成原生质层D.如果丙细胞没有细胞壁支持,置于清水中也会发生吸水涨破的现象17.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B.线粒体合成的ATP不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C.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D.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18.下图为用同一种酶进行的不同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研究的酶是淀粉酶B.图1曲线是研究该酶具有高效性的结果C.实验结果表明,该酶活性的最适温度是30℃、最适pH值是7D.pH=2与温度为20℃条件下酶活性减弱的原因不同19.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20.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A.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 B.部分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C.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 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21.下图是探究酵母菌进行呼吸方式类型的装置,叙述错误的是 A.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不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D.假设装置一.二中的液滴均不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22.下列关于“葡萄糖丙酮酸CO2”的物质转化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A.蓝藻细胞中可以同时存在过程①和过程②B.①.②过程可在同一场所进行,也可在不同场所进行C.①过程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也可在线粒体中进行D.②过程可在植物细胞中进行,也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23.如图曲线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净吸收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CO2浓度大于a时,甲才能进行光合作用B.适当增加光照强度,a点将左移C.CO2浓度为b时,甲乙总光合作用强度相等D.甲乙光合作用强度随CO2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24.下列有关5种生物之间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烟草花叶病毒 ②酵母菌 ③硝化细菌 ④蓝藻 ⑤烟草A.①和②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发生突变 B.①②③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C.②③④⑤都具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D.②③都是需氧型生物,且都能有性生殖25.如右图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结构,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1具有双层膜,是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B.图中2是中心体,该细胞可能是动物细胞C.图中3是核糖体,是合成脂质的场所D.图中4是内质网,在动物细胞中有分泌功能26.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27.下列有关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精细胞和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可呈周期性变化B.细胞的产生和凋亡可同时存在于多细胞生物体中C.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D.分化后的细胞的增殖能力不会改变28.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原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癌基因只存在于癌变的细胞中 B.原癌基因是具有一定核苷酸序列的RNA片段C.原癌基因能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D.细胞中1个原癌基因突变就可导致癌症的发生29.癌变的细胞不会出现以下哪种现象A.细胞中染色体周期性变化 B.失去接触抑制的生长特征C.细胞膜上糖蛋白数量减少 D.细胞内色素沉积,酶活性下降 30.如右图所示为人工培养的肝细胞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细胞周期时长为14小时B.染色体数量倍增发生在①段C.②段可以看到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D.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于③段31.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B.着丝点分裂是有丝分裂中期的显著特点C.分裂间期DNA分子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加倍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之一是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32.下列对于细胞周期及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正常的细胞周期受原癌基因调控,与抑癌基因无关B.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植物顶芽细胞仍然有完整的细胞周期C.细胞的衰老与个体的衰老是同步的D.细胞在分化的过程中不能发生分裂,而分裂的细胞都没有分化33.关于高等动物的卵细胞、精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B.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D.卵细胞、精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基因组成相同34.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末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35.右图为某二倍体生物一个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该细胞上一分裂时期含有染色单体C.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D.该细胞中1与2、3与4是同源染色体36.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类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小于叶绿素B.色素能溶解于无水乙醇,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C.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外光和紫外光用于光合作用D.叶绿体和液泡中的色素都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37.将一株质量为20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 B.光、矿质元素和水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 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 38.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低倍镜更换为高倍镜B.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C.与甲、丙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高,渗透压较小D.在乙细胞状态中,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的细胞失水程度可能不同39.用一定浓度的NaHSO3溶液喷洒到小麦叶片上,短期内检测到叶绿体中C3的含量下降,C5的含量上升.NaHSO4溶液的作用可能是A.促进叶绿体中[H]的产生 B.促进叶绿体中CO2的固定C.破坏叶绿体的内囊体薄膜 D.破坏气孔,使CO2进出不受限制40.人体细胞内能发生ATP向ADP转化的细胞器是A.核糖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以上都可以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41.(12分)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B表示的结构 ,D表示 。(2)提取动物的细胞膜,最好选用 做材料;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3)若图甲是线粒体膜,b过程运输的气体是 ,c运输方式符合图 (乙或丙)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4)若图甲表示人体红细胞膜,则可以表示K+运输的是图甲中 ,Na+的运输方式符合图 (乙或丙)所示曲线。42.(12分)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氧浓度大于0,小于10%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曲线中 点的条件最有利于蔬菜水果或种子的保存,原因是 。(2) 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6,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 倍。(3)该器官的CO2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C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该呼吸类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写出该呼吸类型的反应式 。(4)A点时该呼吸类型发生的场所是 ;阴影区域OAC的面积可以表示 。43.(12分)如图甲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请分析回答:(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 。
(2)图甲中的“a”点表示 。如果以缺镁的完全营养液培养A植物幼苗,则b点的移动方向是 。(左移或右移)
(3)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 向 方向移动。在A、B、C、D四图中,与c点相符合的是 。
(4)e点与d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填“高”、“低”或“基本一致”)
(5)当光照强度为g时,比较植物A、B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1、M2的大小和有机物合成速率N1、N2的大小,结果应分别为M1 M2、N1 N2。
(6)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光合效率的原因是农家肥中的有机物经微生物的分解,为植物的生长提供 和 。44.(12分)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据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发生在图1中的 段(填字母)。(2)图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 段(填字母)。D2E2段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中的 段变化相同。(3)图5子细胞的名称为 。图3、图4、图5中的正在发生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的细胞是 。(4)图3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 个染色体组,图3中①⑤是否是同源染色体? 。45.(12分)某科研小组研究发现,若长期使用杀虫剂S(一种有机磷农药)可造成其在土壤中严重残留,而木霉能有效将其降解。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某科研小组研究发现,若长期使用杀虫剂S(一种有机磷农药)可造成其在土壤中严重残留,而木霉能有效将其降解。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木霉可用加入 作为唯一碳源的 (按用途分)培养基加以分离。(2)配制培养基还需满足木霉对pH的需求,应在灭菌 (填“前”或“后”)调节pH。探究木霉降解杀虫剂S的适宜pH,可向含有等量木霉、不同pH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等量杀虫剂S,几天后检测 。(3)配制好的培养基应在适宜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 ,以判别培养基是否被污染。欲测定木霉的数目,可用 计数板直接计数。若将100 mL含木霉的土壤样液稀释105倍,取0.1 mL稀释液均匀涂布在选择培养基表面,测得菌落数的平均值为121个(空白对照组无污染),则原来的100 mL样液中含有木霉 个,而原土壤样液中的实际值与计算值相比会___________。(偏大、偏小或相等) 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参考答案1ADBCC 6CADCB 11DADCC 16BBDBA21DCBCB 26DBCDC 31DBCCB 36BADAD41.(12分)(1)磷脂双分子层 糖蛋白 (2)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一定的流动性 (3)O2 乙 (4)a 丙 42.(12分)(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B 此时CO2的释放量最少,呼吸强度最弱,有机物分解的最少 (2)1.5(3)有氧呼吸 线粒体 C6H12O6+6O2 + 6H2O →6CO2 +12H2O+能量 (4)细胞质基质 无氧呼吸产生CO2的量 43(12分)(1)A
(2)植物呼吸作用速率 向右
(3)叶绿体基质 类囊体薄膜 D
(4)低 高
(5)= >
(6)二氧化碳 矿质元素 44(12分)(1)A1B1 (2)E2F2 C1D1 (3)卵细胞和极体 图4 (4)4 4 不是 45(12分)(1)杀虫剂S 选择 (2)前 杀虫剂S的残留量 (3)是否产生菌落 血细胞(血球) 1.21×1010 偏大 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答案1ADBCC 6CADCB 11DADCC 16BBDBA21DCBCB 26DBCDC 31DBCCB 36BADAD41.(12分)(1)磷脂双分子层 糖蛋白 (2)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一定的流动性 (3)O2 乙 (4)a 丙 42.(12分)(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B 此时CO2的释放量最少,呼吸强度最弱,有机物分解的最少 (2)1.5(3)有氧呼吸 线粒体 C6H12O6+6O2 + 6H2O →6CO2 +12H2O+能量 (4)细胞质基质 无氧呼吸产生CO2的量 43(12分)(1)A
(2)植物呼吸作用速率 向右
(3)叶绿体基质 类囊体薄膜 D
(4)低 高
(5)= >
(6)二氧化碳 矿质元素 44(12分)(1)A1B1 (2)E2F2 C1D1 (3)卵细胞和极体 图4 (4)4 4 不是 45(12分)(1)杀虫剂S 选择 (2)前 杀虫剂S的残留量 (3)是否产生菌落 血细胞(血球) 1.21×1010 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