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2章第3节 第1课时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2章第3节 第1课时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第1页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2章第3节 第1课时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第2页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2章第3节 第1课时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湘教版湘教版必修1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节 大气环境第1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湘教版必修1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节 大气环境第1课时教案,共11页。
    第三节 大气环境1课时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学习目标1.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与人类的关系。2.理解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概念及影响它们强弱的因素;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并能解释相关现象。(重难点)3.掌握太阳辐射在大气和地面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重点)一、大气的垂直分层垂直分层气温特点与人类关系A对流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最为密切B平流随高度升高而升高适合飞机飞行C高层大气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人造卫星等在此运行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有选择性吸收、散射和反射三种方式。2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1)概念比较序号辐射名称辐射类型作用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地面的直接热源地面辐射长波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大气辐射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会使地面增温大气逆辐射(2)影响大气逆辐射的主要因素大气逆辐射都会增强3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1)因素(2)具体影响因素影响纬度因素因纬度不同导致太阳辐射强度由低纬两极递减从而产生地面辐射的纬度差异下垫面因素下垫面状况不同吸收反射的太阳辐射比例也不同气象因素同纬度地区年日照时数的长短会影响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4.气的保温作用(1)地面辐射释放能量的绝大部分被截留在对流层大气中。(2)大气逆辐射直接补偿地面的热量损失。(1)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  )(2)平流层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有利于飞机飞行。 (  )(3)高处不胜寒的主要原因是高海拔处大气稀薄吸收的太阳辐射少。  (  )(4)海拔越高太阳辐射越强大气保温作用越弱。    (  )(5)有关对流层的正确叙述是   (  )低纬度比高纬度厚而比中纬度薄 平原上空无论冬夏都比高原上空要厚 对流层厚度与纬度、地形以及季节均无关系 由于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地表江河湖海的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所以几乎全部的水汽集中在距地面最近的对流层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提示:(1) 对流层内集中了几乎所有的水汽和固体杂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2) 平流层上热下冷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大气能见度高因此有利于飞机飞行。(3)×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高处不胜寒的主要原因是高海拔处获得的地面辐射少。   (4) 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大气稀薄水汽、二氧化碳的含量少大气保温作用越弱。(5)C [对流层的厚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对流层的厚度取决于近地面气温的高低平原地区气温高对流层的厚度厚高原地区气温低对流层的厚度薄;夏季气温高对流层的厚度厚冬季气温低对流层的厚度薄。对流层距离地面近受地球的引力大几乎所有的水汽和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都分布在对流层。] 大气的垂直分层材料 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问题1  (综合思维)对流层的气温在垂直方向上分布有何特点?该层的厚度随纬度如何变化?为什么?提示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增高而降低。低纬地区受热多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所以厚度高度大;高纬地区受热少对流较弱所以厚度高度小。问题2 (综合思维)大型客机在飞行时往往飞得越高越安全。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提示:飞行高度越高大气的对流运动越弱能见度越高越有利飞机飞行。问题3 (区域认知)平流层的气温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提示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迅速上升是因为该层的热量主要来自臭氧对太阳紫外线的吸收。[归纳总结]   大气垂直分层的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         大气分层高度气温垂直变化空气运动天气现象与人类的关系规律原因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大约每升高100气温降0.6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直接的热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对流运动显著复杂多变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平流层自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该层气温基本上不受地面影响,而靠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增温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 0003 000千米起初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后随高度增加而上升高空有氧原子吸收太阳辐射自下而上先对流后平流稳定少变80500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1.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完成(1)(2)题。(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       BC D(2)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A层顶部 B层底部C层中部 D(1)B (2)D [(1)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排除;平流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增高排除;高层大气的底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上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增高选择B项。第(2)层为高层大气在该层中有一电离层(海拔大约85 km)其带电粒子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材料一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无烟的微火]材料二 我国北方某社区新型阳光居室问题1 (综合思维)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烟气主要是二氧化碳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问题2 (综合思维)冬季晴天时在未采用任何取暖设备的条件下材料二中所示阳光居室室内的最高温度可达22 。请分析阳光居室是如何达到这一保温效果的?提示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阳光居室的玻璃到达室内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室内大气地面长波辐射不能穿透玻璃而被反射回地面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居室内。同时封闭的空间也隔绝了室内外热量的交换加强了保温效果。[归纳总结]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2下图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字代号按顺序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 D②③④①(2)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  )离太阳近 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 云层厚而且夜晚长 地势高,空气稀薄 白天太阳辐射强 夜晚大气逆辐射弱A①②③ B④⑤⑥C②⑤⑥ D①⑤⑥(3)大气的保温效应主要是由于(  )A大气中的水汽和CO2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而增温B大气逆辐射是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C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D大气热容量大容易降温(1)C (2)B (3)B [(1)该题主要考查从太阳辐射到大气逆辐射按顺序排列的关系: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第(2)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气温日较差小。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杂质相对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晚上大气逆辐射较弱气温日较差大。第(3)大气逆辐射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补偿了因地面辐射而损失的热量起保温作用。]地理实践力:分析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温室内增加二氧化碳不仅可以增强光合作用还可以提高温度;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糖分的积累等。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下图是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据此回答下题。1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是(  )A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B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C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D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B [塑料薄膜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基本上是透明的削弱的很少而大棚内地面增温后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热量塑料大棚阻碍长波辐射因此大棚内热量不易散失从而提高大棚内的温度;可以通过对塑料大棚通风调节空气湿度、土壤的水分和气体成分。]2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提高大气温度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提高大气温度C浓烟可阻挡冷锋前进防止作物冻害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D [由于人造烟幕相对于增加了二氧化碳的含量能大量吸收地面辐射从而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了保温作用能防御霜冻。](教师独具)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12题。1层大气(  )A随海拔的上升气温逐渐降低B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多发C人造卫星多在此运行D分布有臭氧层2层大气相比层大气(  )A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更小B厚度更厚C大气密度更大D气压更低1.D 2.C [1层为平流层随海拔升高而气温升高;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发生在对流层;人造卫星运行在地球大气层之外;臭氧层分布在对流层。第2层为高层大气为对流层。与高层大气相比对流层密度大、厚度小、气压高与人类活动关系更密切。]下面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34题。3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A  B   C    D4沙漠地区白天气温高主要因为(  )A增强 B较强C减弱 D不变3.C 4.B [3近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不强而对地面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故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第4沙漠地区云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教师独具)教材P43活动1随高度的上升对流层的气温逐渐降低平流层的气温则逐渐升高。2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几乎都是在对流层中进行的。3平流层的气温下低上高空气难以对流以平流运动为主飞机飞行不会上下颠簸;平流层水汽和尘埃少天气晴朗少变能见度好利于飞机飞行。教材P44活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有吸收、散射和反射三种形式。吸收具有选择性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光和波长较短的紫外光;太阳辐射可见光部分中波长较短的蓝色光容易被散射;反射则无选择性,像反光镜一样把光线反射回宇宙空间。2波长较短的蓝色光容易被空气分子所散射空气越洁净这种散射越明显因此晴朗的天空多呈现蔚蓝色。教材P45活动1月球上没有大气白天在太阳的照射下月球表面温度升得很高;夜间月球表面辐射强烈并直接散失到宇宙空间月球表面温度骤降所以温度变化剧烈。地球上有大气存在白天大气的反射、散射和选择性吸收作用,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地面温度不至于过高;夜间,地面辐射绝大部分热量被近地面大气吸收,又被大气逆辐射还给了地面,使地面温度不至于降得过低,从而减小了气温日较差。2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无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热量散失得多致使地面温度低所以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3人造烟幕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而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使地里的蔬菜免遭冻害。教材P47活动1由于塑料薄膜(或玻璃)的阻断作用温室内的红外光长波辐射不能穿过塑料薄膜(或玻璃)与室外的大气进行交换使大部分热量保留在室内故温室内气温高于室外。2利用温室效应原理采取温室育秧或覆膜育秧。在地热能较丰富的地区也可用地下热水育秧。3农民在冬季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农业是对气候条件的改造在大棚内可提高温度和湿度并进行人工通风等。

    相关教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生活动,自主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合作探究1,总结归纳,合作探究2,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学生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教案,共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热力环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