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4章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70621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4章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70621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4章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70621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地理湘教版必修1精品导学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湘教版必修1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湘教版必修1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共8页。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目标:1.了解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气候变化特点。2.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重点)3.掌握运用图表资料分析气候变化的方法,提出应对措施。(难点)一、全球气候变化1.气候变化的含义(1)概念:气候变化是指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2)度量要素:某些与平均天气状况有关的特征,如温度、降水量、风等要素。2.不同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时间尺度时期变化特点距今1万年前地质时期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近1万年以来历史时期冷暖交替,有两次较大的波动温暖期公元前5 000年到公元前1 500年寒冷期15世纪以来近一两百年来近现代气温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降水 全球陆地降水量发生显著变化(热带、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增加,亚热带减少)冰川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海洋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 [温馨提示] 气候变化不等于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指的是近现代(最近一二百年)的气温升高。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1.自然资源:改变了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增加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难度。2.自然灾害:加剧了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3.生态系统: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导致大量物种灭绝。4.生产领域: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农业生产的稳定性等方面有一定影响。5.对人类自身: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温馨提示] 全球变暖的原因(1)自然原因:目前全球正处于温暖期。海水温度变化、荒漠化、太阳活动、火山爆发等也影响到气温的变化。(2)人为原因:表现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氟氯烃等)的排放、城市化、森林砍伐、过度放牧等。其中,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是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首要原因。(1)全球气候变化就是指全球变暖。 ( )(2)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温暖期较短,寒冷期偏长。 ( )(3)近一两百年来,全球气温呈急剧上升趋势。 ( )(4)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是“百害而无一利”。 ( )(5)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 ( )A.使全球生态系统更加平衡稳定B.森林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发生变化,同时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增加C.气候变暖会使某些脆弱物种灭绝的风险减小D.全球变暖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提示:(1)×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一定时期的气候要素的改变。而全球变暖则是指温度升高,只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方面。(2)× 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3)× 近一两百年来,全球气温呈明显波动上升。(4)×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影响主要是不利的,但也有有利的方面,如高纬度地区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产量可能增加。(5)D [生物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全球变暖对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全球变暖,将改变植被群落的结构、组成及生物量,使森林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发生变化,同时也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由于气候变暖,物种将易于患病和遭受害虫袭击,一些物种将由于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生产率降低,某些脆弱物种灭绝的风险会增加。] 全球气候变化材料问题1 (综合思维)该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提示:全球气候变暖。问题2 (综合思维)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人类大量地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归纳总结]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及特点总结 1.读下图,回答(1)~(3)题。(1)图示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是 ( )A.地质时期 B.历史时期C.近代 D.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2)从距今10 000年到距今2 000年,全球气温约升高了( )A.0.4 ℃ B.0.2 ℃C.2.0 ℃ D.0.6 ℃(3)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们把距今一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近代气候变化B.气候变化指冷暖变化,不包括干湿变化C.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在不断下降D.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1)B (2)C (3)D [第(1)题,图中时间尺度是距今10 000年,属于人类历史时期。第(2)题,从图中两个年份的气温坐标差得出。第(3)题,全球气候变化是指一个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是以温度、降水量、风等要素的变化来度量的。]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对策材料 候鸟有迁徙的习性,但是欧洲国家立陶宛的一些候鸟不再在冬季来临之前向温暖的地区迁徙,而是干脆留下来过冬。问题1 (综合思维)一些候鸟竟然改变了习性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提示:全球气候变暖,冬天温度升高,暖冬现象“诱骗”了候鸟。问题2 (综合思维)上述环境问题对地理环境会产生哪些影响?提示:会使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的低地;对农业生产和水循环也会产生影响。[归纳总结] 1.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表现影响表现资源条件发生变化温度和降水的增减,意味着热量资源和水资源的变化,并改变了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在许多地区增加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加剧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对地表大气循环和水循环产生影响,会使暴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加导致原有生态系统改变气候变化会使动植物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将导致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对生产领域产生影响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农业生产的稳定性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气候变化还对滨海地区的聚落、基础设施产生不利影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2.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2.北极圈里的爱斯基摩人看着不断融化的冰川,高兴得手舞足蹈;而远隔数万千米的图瓦卢人,却越来越日夜难眠,北极不断融化的冰川就像一个巨型炸弹,随时都会将他们轰入海底永远再难见蓝天。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爱斯基摩人“手舞足蹈”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冰川下沉睡了数千万年的石油等矿产将会带给他们更加富裕的明天B.气温变暖,生活更舒适C.可以拥有更多的淡水资源D.渔业资源增加(2)图瓦卢人“日夜难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气候炎热难耐B.家园将被淹没C.风暴潮加剧D.赤潮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1)A (2)B [第(1)题,冰川融化将使埋藏在冰川下的矿产资源“出露”,容易开采。第(2)题,极冰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会使海拔较低的图瓦卢被淹没。](教师独具)“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植物,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新仙女木”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图1是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图2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图1图21.图2中①②③④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一致B.近7 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C.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D.50万年前至今气候是冷暖交替变化1.C 2.C [第1题,依据海平面的变化可推知③为“新仙女木”事件,之前海平面呈波状变化,而之后则持续上升。第2题,近2万年来海平面呈波状变化,近8 000年来保持平稳。]如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3~4题。3.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B.火山、地震频发C.荒漠化日趋严重D.臭氧层空洞扩大4.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冰川融化 B.全球变暖C.海水膨胀 D.地面沉降3.A 4.B [第3题,读图可知,“环境变迁”涉及的地区均分布在地势低平的沿海地区,应该是由海平面上升引起的变化。第4题,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水膨胀,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教师独具)教材P96活动1.图中气温明显低于现代的时期为大冰期。在图中共有3次,即元古代的震旦纪、古生代的石炭—二叠纪和新生代的第四纪。它们分别在距今大约6亿年前、2.5亿年前和二三百万年前。2.恐龙繁盛的时期大约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当时的气候特点是温度较高,降水量较少。3.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总体来看,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教材P100活动1.海平面海平面状态淹没范围潮位现今潮位上升后高程上升0.3米特大高潮位2.2米 2.5米 大港区、塘沽区及汉沽区的一部分一般风暴潮位2.9米 3.2米 大港区、塘沽区、汉沽区、津南区及天津市区、宁河县和静海县的部分地区上升1米特大高潮位2.2米 3.2米 一般风暴潮位2.9米 3.9米 天津市区及其辖区(县)的大部分2.若海平面持续上升,天津沿海低地被淹,还会引起海水倒灌、地下水水质下降、土壤盐碱化加剧,港口及其他设施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也会受到影响。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中图版必修1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4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湘教版必修1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湘教版必修1第三章 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