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湘教版必修2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展开章末综合测评(一)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下图,回答下题。
我国某省1990~2014年间常住人口数量变动示意图
1.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
【解析】 由图中可以看出,该省1990~2000年常住人口数量迅速增加,说明人口增长率较高;2000年之后,人口数量增加放缓,人口增长率下降至较低水平。D选项符合要求。
【答案】 D
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如果a、b、c分别代表三个国家,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a—德国 B.b—肯尼亚
C.c—印度 D.b—日本
3.造成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②国家强制性的政策 ③医疗卫生水平落后 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第2题,由图中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数值可判断,a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目前存在于少数发展中国家;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这种模式;c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分布于大多数发达国家与少数发展中国家。笫3题,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是因为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生育观念转变,出生率较低,出现人口老龄化,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答案】 2.B 3.C
图甲、图乙分别是某市2011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该市的平均期望寿命已提高到78岁。读图,回答4~5题。
4.图甲反映的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是( )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高—高—高”模式 D.“低—低—低”模式
5.与流动人口相比,户籍人口( )
A.劳动力数量较少 B.劳动力比重较大
C.性别构成较合理 D.年龄构成较轻
【解析】 第4题,从图中看该地,出生率低,死亡率也较低,自然增长率低,选择D。第5题,由图乙可知流动人口以青壮年女性人口居多,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由图甲可知户籍人口男女性别比相差不大。
【答案】 4.D 5.C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结合下表及所学知识回答6~7题。
某岛国2017年 环境与人口信息 |
|
|
最多能供 养的人口数 | 最适宜的 人口数 | 实际供养 的人口数 |
45万 | 25万 | 35万 |
6.若a、b、c、d代表该岛国的四类资源在某一时期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且a>b>c>d,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是( )
A.a B.b C.c D.d
7.若2017年该岛国的人口总量用X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Y表示、环境承载力用Z表示,则三者的关系是( )
A.Z>Y>X B.X>Y>Z
C.Y>Z>X D.Z>X>Y
【解析】 第6题,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地区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是指环境允许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即能养活多少人。若a、b、c、d代表该岛国的四类资源在某一时期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且a>b>c>d,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资源量最小的那一个,即d,所以本题D正确。第7题,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允许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即能养活多少人,而人口合理容量代表了合理生活的最大人口、国家发展与安全的最小人口数量(最佳人口),即适合养活多少人。若2014年该岛国的人口总量用X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Y表示,环境承载力用Z表示,则三者的关系是Z>X>Y,所以本题D正确。
【答案】 6.D 7.D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8~9题。
8.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
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
9.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
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
【解析】 第8题,根据题干中人口抚养比的概念可知,抚养比与性别比例无关,A项错误;医疗水平提高,平均寿命延长,可能提高老年抚养比,但这个过程还是要通过改变人口年龄结构实现,B项错误,D项正确。教育程度与老年抚养比没有直接关系,C项错误。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15年以后,老年抚养比明显上升,少儿抚养比较平稳,说明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因此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B项正确,D项错误。人口抚养比的变化与人口迁移和人口分布关系不大,A、C项错误。
【答案】 8.D 9.B
读“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
A.甲→乙→丁→丙 B.甲→乙→丙→丁
C.丁→甲→乙→丙 D.丁→甲→丙→乙
11.影响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有( )
①资源匮乏 ②人口政策 ③国内移民 ④社会经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第10题,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模式经历了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高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增长减缓阶段(高低高模式)、低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由死亡率下降开始,图中死亡率最高的是丁,然后是甲,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该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所以符合题目要求的是丁→甲→乙→丙。第11题,人口政策的实施,会改变人口出生率,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变化,影响出生率,④对;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国内移民无关,③错;资源十分匮乏的贫穷地区,出生率可能高,①错。
【答案】 10.C 11.D
读粤、苏、贵、桂四省区2010年和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图,回答12~14题。
四省区老年人口比重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值
12.导致图中老年人口变化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省际人口的迁移
B.人口出生率的降低
C.人口寿命的延长
D.经济、医疗水平的提高
13.据图判断,今后我国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 )
①城镇 ②农村 ③经济发达省区 ④经济欠发达省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全面放开“二孩”的生育政策,这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A.社会养老负担进一步加重
B.造成性别比失调
C.可暂时缓解老龄化
D.人均GDP快速增长
【解析】 第12题,从图中分析得出,贵、桂经济欠发达省区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经济发达的粤、苏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主要是因为青壮年劳动力人口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入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区的人口寿命更长,出生率更低,经济、医疗水平更高,但是其老年人口变化趋势减小。故选A。第13题,我国农村和经济欠发达省区的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更大,而经济水平低,养老问题会更加突出,所以最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故选D。第14题,“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可以增加少儿抚养负担,一定程度上降低老年人口比重,缓解老龄化。
【答案】 12.A 13.D 14.C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15~16题。
15.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16.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解析】 第15题,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扩大了劳动力的需求,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而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又为农业专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题中三者关系排序正确的是③→①→②,故选项D正确。第16题,人口的合理流动,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选项A错误。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即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选项B错误。区域协调发展会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从而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选项C正确。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不能改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会提高城市化水平,选项D错误。
【答案】 15.D 16.C
下图为某年我国各省区老年人口比例图(不含港、澳、台数据)。读图,完成17~18题。
17.该年我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京津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川渝地区 D.珠江三角洲地区
18.西藏老年人口比例小的原因是( )
A.自然增长率高 B.出生率低
C.医疗水平高 D.迁入人口多
【解析】 第17题,读图可知,四川、重庆老年人口比重大于10%,远大于其他地区。第18题,西藏地区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高,导致老年人口比例小。
【答案】 17.C 18.A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据此回答19~20题。
19.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0.“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解析】 第19题,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主要是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村人口到城市务工、经商的多,导致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C对。城市环境主要体现为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不如农村好,A错。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大,B错。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D错。第20题,“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造成了土地资源荒芜、浪费,A对。无人耕种,不能带来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B错。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C错。迁出的多是青壮年劳动力人口,留守的是老年人口和儿童,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升高,D错。
【答案】 19.C 20.A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21~22题。
21.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
22.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解析】 第21题,根据题中材料可知,清朝与今天的中国所供养的人口数量差别很大,主要是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的。第22题,我国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主要是为了制定科学的人口发展战略,以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 21.C 22.C
读图,回答23~24题。
23.该区域人口南多北少,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温度
C.水源 D.交通
24.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
A.人口密度低 B.开发了新资源
C.交通条件改善 D.市场广阔
【解析】 第23题,该区域纬度高,温度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第24题,20世纪后期以来,北部开发了新资源,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
【答案】 23.B 24.B
25.有关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控制的人口增长方式
B:环境人口容量
C:合理的人口增长方式
①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现实意义不大 ②无控制的人口增长方式会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③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尽管人们假设的条件不同,但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基本相同 ④合理的人口容量一定要控制在环境人口容量以内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一个区域如果对人口的增长不进行调控,人口增长失控,形成图中A曲线的走势,最后将导致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人口容量;合理的人口增长方式,如图中C曲线走势,形成的人口数量合理,不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答案】 C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2016年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统计公报表明,2015年末大陆15~59岁(含不满60周岁)劳动年龄人口91 09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1万人,占总人口的66.3%。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下降。下图示意中国15~64岁人口占比及抚养比。
(1)简述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发展变化特点。(2分)
(2)简析2012年后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原因。(2分)
(3)试分析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利与弊。(6分)
【解析】 第(1)题,分析人口发展变化特点需要从水平、速度、趋势、阶段等方面考虑。第(2)题,特定年龄段人口数量的减少与历史时期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人口政策等有关。第(3)题,评价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利弊,应考虑劳动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方面影响。
【答案】 (1)1990年到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波动上升;2012年后,所占比重缓慢下降,数量减少,但绝对数量仍很大。
(2)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文化观念的转变,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导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
(3)利: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符合人口变化的一般规律,如发达国家大多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科技进步,信息经济发展使社会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等。弊:人口抚养比上升,社会负担加重,人口红利减少等。
27.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截至2016年1月1日,日本人口总数为1.2589亿人,连续7年下降,较去年减少27.1834万人,人口年降幅再次刷新1968年调查开始以来最高纪录。2015年人口普查的“1%抽样速报”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老龄化率)达到了自1920年开始调查以来的最高值,为26.7%。未满15岁的人口比例下降了0.5个百分点,为12.7%,创最低记录。下图为2008年日本人口金字塔示意图。
(1)简述日本人口增长的特点。(4分)
(2)简析日本近年来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2分)
(3)判断日本人口结构类型,并评价此类人口结构的利弊。(6分)
(4)提出解决日本人口问题的一条措施,并阐述理由。(2分)
【解析】 第(1)题,人口增长特点从人口总量变化,出生率、死亡率变化,不同年龄人口增长情况方面分析。第(2)题,人口数量变化从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方面来分析。第(3)题,根据人口金字塔可推断人口结构,收缩型金字塔为老年型人口结构。老年型人口结构的利弊,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4)题,措施应根据人口老龄化问题来提出,选择措施的理由即措施的具体作用。
答案:(1)人口数量减少;老年人口数量增加;青少年人口数量减少;死亡率上升等。
(2)受文化观念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为负增长;国际移民减少等。
(3)根据人口金字塔图及文字信息判断,老年人口数量增加,总人口数量减少,人口结构为老年型。利:社会稳定,经济稳步增长,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弊:劳动力逐渐短缺,养老负担较重等。
(4)积极发展社会养老福利事业。有利妥善解决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或积极引进国际移民。有利于节约教育投资,解决劳动力不足等问题。
28.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2015年9月,联合国发布数据称,欧洲将迎来“战后最大难民潮”,源源不断的难民主要来自叙利亚、利比亚等战争、局势动荡地区。据了解,此次难民潮有大批难民选择前往德国。德国的经济发达,当前人口出生率和失业率都很低,政府和民众对难民持欢迎态度。
材料二 一个叙利亚家庭需要花费两年的家庭收入,才有可能将家中的年轻人送到欧洲。到达欧洲后,他们要找到工作或者做买卖,再将攒下的钱寄回家里,让其他的家庭成员来团聚。
材料三 叙利亚及周边国家示意图和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分布图(下图)。
叙利亚及周边国家示意图 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分布图
(1)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大量叙利亚难民选择到德国避难的原因。(3分)
(2)从人口角度分析,大量难民涌入将会对德国带来哪些影响。(4分)
(3)说出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分布的突出特征,并简析其原因。(4分)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一分析,德国经济发达,能对难民提供较好的社会福利救助;劳动力短缺,有较多的就业机会;社会稳定,人身较安全;有宽松的难民政策,政府和民众对难民持欢迎态度。第(2)题,大量难民涌入,有利于增加德国的劳动力人口,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大量涌入,会影响社会安定,难民与当地人竞争就业岗位,人口增加,加重社会负担。第(3)题,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多分布在邻国,分布在周边多个国家。结合材料二分析,主要原因是与周边国家距离近,路费少;走陆路,不走水路,较安全,易于到达;同处中东,文化、语言、民族、宗教等差异小。
答案:(1)经济发达,能提供较好的救助(社会福利);就业机会更多;社会稳定,人身较安全;宽松的难民政策。(三点即可)
(2)有利:增加劳动力;缓解人口老龄化。
不利:影响社会安定;与当地人竞争就业岗位;加重社会负担。(两点即可)
(3)多分布在邻国;分布在多个国家。原因:距离近,路费少;走陆路(不走水路),易于到达;同处中东,文化、语言、民族、宗教等差异小。(两点即可)
29.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 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2010年上海人口金字塔图
上海市人口容量的估算(万人)
| 2010年 | 2020年 | 2030年 |
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 | 1 535.95 | 1 705.68 | 1 894.17 |
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 | 1 460.99 | 1 543.03 | 1 596.84 |
综合常住人口容量 | 1 788.5~1 870 | 1 841.5~1 935 | 1 894.5~2 000 |
(1)读图,估算2010年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并判断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5分)
(2)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5分)
(3)运用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5分)
【解析】 第(1)题,从2010年上海人口金字塔图可以直接读出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可以看出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第(2)题,图中显示上海的劳动人口比重偏大,说明劳动力丰富,但也会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第(3)题,从水资源的供应角度看,上海应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保障水资源供应;而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应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提升人口容量。
答案:(1)0~14岁8%(7.6%~9.6%均可)、15~64岁81.88%(79.8%~82.8%均可)、65岁及以上10.12%(9.6%~10.6%均可)。严重老龄化阶段。
(2)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劳动人口比重偏大。
影响:有利:劳动力资源丰富,社会需求旺盛。
不利:住房、就业等压力大。
(3)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其中水资源的影响最为明显。上海应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其人口容量就越大。上海应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
地理湘教版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地理湘教版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2页。
湘教版必修2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湘教版必修2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
湘教版湘教版必修2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综合与测试教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湘教版必修2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综合与测试教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