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 元素周期表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0786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 元素周期表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0786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 元素周期表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0786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教案
展开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元素周期表
1.简单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
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及结构。
3.能描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一、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
二、现行元素周期表
1.原子序数
(1)含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
(2)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现行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横行——把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纵行——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列。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①含义: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
②数目: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有7个周期。
③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周期的序数就是该周期元素原子具有的电子层数。
④分类
(2)族
①含义: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
②数目: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有16个族。
③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族序数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
④分类
⑤常见族的特别名称:第ⅠA族(H除外):碱金属元素;第Ⅶ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
1.下列元素中,不属于同一周期的是( )
A.氯 B.磷
C.氢 D.镁
解析:A、B、D三种元素均位于第三周期,氢在第一周期,故选C项。
答案:C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三周期ⅤA族 B.第二周期ⅤA族
C.第三周期ⅥA族 D.第二周期ⅥA族
解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为氧元素,故其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ⅥA族。
答案:D
3.(2018·黑龙江实验中学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有16个纵行,也就是16个族
B.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序的依据是原子的核电荷数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属于同一族
D.电子层数相同的粒子,对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
解析: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分为7个主族,7个副族,1个第Ⅷ族和1个0族,共16个族,A错误;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序的依据是原子的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B正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不一定属于同一族,例如铁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个,不是第ⅡA族元素,C错误;电子层数相同的粒子,对应元素不一定属于同一周期,例如钠离子和氟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钠位于第三周期,氟位于第二周期,D错误。
答案:B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行数
所含元素种类数
每周期的起止元素及其原子序数
短
周
期
一
1
2
1H→2He
二
2
8
3Li→10Ne
三
3
8
11Na→18Ar
长
周
期
四
4
18
19K→36Kr
五
5
18
37Rb→54Xe
六
6
32
55Cs→86Rn
七
7
32(填满时)
87Fr→118X(用X表示未发现的118号元素)
2.族
3.过渡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ⅢB到ⅡB共10个纵行,包括了第Ⅷ族和全部副族元素,共60多种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统称为过渡元素。
(1)七个周期横着看,三短四长七不全;纵看共有十八列,七主七副零Ⅷ三;副族元素中间站,主族元素靠两边;若分金属非金属,硼砹之间划连线。
(2)族序数Ⅱ,Ⅲ的地方是主族和副族的分界线,第一次分界时主族在副族的前面,第二次分界时副族在主族的前面。“第一次”是指ⅠA、ⅡA、ⅢB、ⅣB、ⅤB、ⅥB、ⅦB、Ⅷ依次排列。“第二次”是指ⅠB、ⅡB、ⅢA、ⅣA、ⅤA、ⅥA、ⅦA、0依次排列。
(3)第ⅡA族、第ⅢA族短周期中相邻元素原子序数差为1;第四、五周期中由于中间有副族和第Ⅷ族元素存在,故第ⅡA族、第ⅢA族相邻原子序数差为11;第六周期中由于有镧系元素的存在,两者差25。
(2018·静海县第一中学调研) 下列各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M为37的是( )
【解析】 M的原子序数为37,位于周期表中第五周期第ⅠA族。17号、53号元素为第ⅦA族元素,图中M为稀有气体Kr,A错误;19号,55号元素处于第ⅠA族,M应处于二者之间,B错误;20号,56号元素处于第ⅡA族。20号元素为钙元素,处于第四周期第ⅡA族,M位置正确,C正确;26号、28号元素为第Ⅷ族元素,图中M处于第Ⅷ族,D错误。
【答案】 C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周期表中有八个主族,八个副族
B.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2种元素
C.短周期元素是指1~20号元素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等于该元素所在的族序数
解析:A项周期表中有七个主族,七个副族,错误;B项正确;C项短周期元素是指1~18号元素,错误;D项He最外层电子数为2,其为0族,错误。
答案:B
根据原子序数确定元素的位置——稀有气体定位法
1.比大小定周期
比较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与0族元素的序数大小,找出与其相邻近的0族元素,那么该元素就和序数大的0族元素处于同一周期。
2.求差值定族数
(1)若某元素原子序数比相邻的0族元素多1或2,则该元素应处在0族元素所在周期的下一个周期的第ⅠA族或第ⅡA族。
(2)若比相邻的0族元素少1~5时,则该元素应处在0族元素所在周期的第ⅦA族~ⅢA族。
(3)若差其他数,则由相应差数找出相应的族。
3.实例
(1)53号元素:由于36<53<54,则53号元素位于第五周期,54-53=1,所以53号元素位于54号元素左侧第一格,即ⅦA族,所以53号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ⅦA族。
(2)88号元素:由于86<88<118,则88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88-86=2,所以88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的第二格,即第Ⅱ A族。所以88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ⅡA族。
我国的纳米基础研究能力已跻身于世界前列,如曾作为我国两年前十大科技成果之一的就是一种合成纳米材料,其化学式为RN。已知该化合物中的Rn+核外有28个电子。则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
A.第三周期第ⅤA族 B.第五周期第ⅢA族
C.第四周期第ⅢA族 D.第四周期第ⅤA族
【解析】 根据这种合成纳米材料的化学式为RN可知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R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Rn+中n=3,由此可判断R的原子序数为28+3=31,与31最邻近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序数为36(氪,位于第四周期),36-31=5,因此R元素也在第四周期,8-5=3,则R在第ⅢA族,故选C项。
【答案】 C
第114号元素是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很感兴趣的尚未发现的元素,试推测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A.第8周期ⅢA族 B.第6周ⅤA族
C.第7周期ⅣB族 D.第7周期ⅣA族
解析:若原子核外第七层排满的话应为0族元素为118号元素,故114号元素,应为第7周期ⅣA族,故选D项。
答案:D
1.(2018·黑龙江实验中学期中)绘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戴维 B.侯德榜
C.门捷列夫 D.道尔顿
解析:戴维发现了金属钠,A错误;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B错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C正确;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D错误。
答案:C
2.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元素与表示的元素同主族的是( )
A. B.
C. D.
解析: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项为He,是稀有气体元素,属于0族;C项为O元素,属于ⅥA族;D项为Na元素,属于ⅠA族。
答案:B
3.元素周期表中101~109号元素属于( )
A.锕系元素 B.金属元素
C.镧系元素 D.第六周期元素
解析:镧系元素是57~71号元素,锕系元素是89~103号元素,101~109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由元素周期表可知101~109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选B项。
答案:B
4.(2018·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段测)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 )
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
B.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外层电子数
C.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D.电子层数和次外层电子数
解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电子层数=周期数,则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主族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与其他因素无关,C正确。
答案:C
5.A、B、C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位置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
(1)A、B、C的元素符号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B位于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3)C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要判断A、B、C是何种元素,首先要求出A、B、C的原子序数。由于A、B、C均为短周期元素,根据A的位置判断其只能在第二周期,B、C在第三周期。设A的原子序数为x,则B的原子序数为x+8-1,C的原子序数为x+8+1,根据它们的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可得:x+8-1+x+8+1=4x,解得x=8,则A为氧,由题给位置关系可知,B为磷,C为氯。
答案:(1)O P Cl (2)三 ⅤA (3)Cl2+H2OHCl+HClO
1.(2018·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段测)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B.除零族外,由长、短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元素族称为主族
C.主、副族元素的族序数从左到右都是依次由小到大排列(如从ⅠB→ⅦB)
D.元素周期表共七个横行代表七个周期,18个纵行代表18个族
解析:氟元素、氧元素一般没有正化合价,其他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A错误;由周期表的结构可以知道,主族和零族由短周期和长周期组成,则由长、短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元素族称为主族(除零族外),B正确;主、副族元素的族序数从左到右都是依次ⅠA、ⅡA、ⅢB、ⅣB、ⅤB、ⅥB、ⅦB、ⅤⅢ、ⅠB、ⅡB、ⅢA、ⅣA、ⅤA、ⅥA、ⅦA、0,而不是ⅠB→ⅦB,C错误;第8、9、10三列为第Ⅷ族,其余每一列为一个族,共有16个族,D错误。
答案:B
2.某元素位于第3周期第ⅥA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C.该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该元素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解析:由信息知其为S,故A、B、C三项正确;D项非金属不易失去最外层电子,错误。
答案:D
3.(2018·陆川县中学月考)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四、五、六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 ( )
A.8、8、18、32 B.8、18、18、32
C.8、18、18、18 D.8、8、18、18
解析:第三周期元素从11号Na到18号Ar,共8种元素;第四、五、六周期是长周期,有主族、副族、第VⅢ族和0族元素,第四周期元素从19号K到36号Kr,共18种元素;第五周期元素从37号Rb到54号Xe,共18种元素;第六周期出现了镧系,一个格里有15种元素,故第六周期元素从55号Cs到86号Rn,共32种元素。
答案:B
4.某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2个电子,该元素( )
A.一定是第ⅡA族元素
B.一定是金属元素
C.一定是正二价元素
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不是金属元素
解析:由信息知该元素为He或ⅡA族元素,故选D项。
答案:D
5.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元素原子的( )
①质子数 ②核电荷数 ③核外电子数 ④离子所带电荷数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C项。
答案:C
6.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将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族号取消,从左往右改为18列,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仅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B.第3~12列元素全为金属
C.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
D.第16、17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解析:A项第18列的He最外层也有2个电子,A正确;B项3~12列为过渡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正确;C项第3列包括镧系、锕系,元素种类最多,正确;D项第16列钋为金属元素,错误。
答案:D
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位于________族。
(2)分析上表规律,可推知,表中X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其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
(3)Al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
(4)写出一个原子序数由1、7、17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解析:(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O,其为8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ⅥA族。(2)由元素周期表中规律可推知X为16S。(3)Al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C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第ⅣA族。(4)H、N、Cl三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为NH4Cl。
答案:(1)8 ⅥA (2)S 6 (3)第三周期第ⅢA族 第二周期第ⅣA族 (4)NH4Cl
8.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的四种元素。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Y的氧化物是现代光学及光导纤维制品的基本原料。请回答:
(1)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Z单质通入W的氢氧化物溶液中可制得漂白液,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5 mol X单质与足量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____。
(4)WZ是生活中常见的盐,实验室检验该盐中阴离子的操作方法和现象为:取少量WZ固体溶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WZ中有该阴离子。
解析:“Y的氧化物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确定Y为Si。由“将Z单质通入W的氢氧化物溶液中可制得漂白液”可知Z为Cl。由“WZ是生活中常见的盐”确定W为Na,X是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金属,应是第三周期的Al。
答案:(1)第三周期第ⅣA族 (2)Cl2+2OH-===Cl-+ClO-+H2O (3)16.8 L (4)滴加稀HNO3和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
1.2016年6月8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协会宣布,将合成的第117号元素Ts提名为化学新元素。下列元素与Ts位于同主族的是( )
A.C B.N
C.S D.Cl
解析:若原子核外第七层全部排满为118号元素,属于0族元素,故117号元素为第ⅦA族元素,与Cl同主族,选D项。
答案:D
2.(2018·六安市第一中学段考)两种短周期元素X和Y,可以组成化合物XY3,当Y的原子序数为m时,X的原子序数为( )
①m-4 ②m+4 ③m+8 ④m-2 ⑤m+6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解析:两种短周期元素X和Y,可以组成化合物XY3,Y的化合价可能为-1、-2或+1,X的化合价可能为+3、+6或-3,X可能为B、Al、S、N、P,Y可能为F、Cl、O、H等,所以XY3可能为BF3、AlF3、BCl3、AlCl3、SO3、NF3、NCl3、PF3、PCl3、NH3、PH3等等,当Y的原子序数为m时,X的原子序数可能为m-4、m+4、m+8、m-2、m+6,D正确。
答案:D
3.元素A、B、C、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的原子比B的原子原子序数大1
B.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的元素,与C位于同一周期
C.B的原子与D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D.原子序数为10的元素与B位于同一主族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分析题图可知,A、B位于第一周期,A为H元素,B为He元素,C为Li,C的原子比B的原子原子序数大1,A项正确;由题给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元素为氧元素,位于第二周期,与C位于同一周期,B项正确;B为He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2,D为Mg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2,二者最外层电子数相等,C项正确;原子序数为10的是Ne元素,与He均为0族,0族不是主族,D项不正确。
答案:D
4.元素X和Y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周期,两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21,Y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X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5,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和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既可与盐酸反应,又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Y元素单质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X和Y构成一种阴离子,这种阴离子与过量H+反应可以转变为Y元素阳离子
D.X元素的一种单质能有效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解析:设X的质子数为x,Y的质子数为y,则有:x+y=21,y-x=5,解得x=8,y=13,即X为O,Y为Al。X与Y组成化合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A正确;Al单质能与NaOH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B错误;Al和O构成的阴离子为AlO,AlO与过量H+发生离子反应:AlO+4H+===Al3++2H2O,C正确;O3层能有效地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是地球生物的“保护伞”,D正确。
答案:B
5.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两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差等于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2;在元素周期表中,C是E的邻族元素;D和E原子序数之和为30。它们两两形成化合物有甲、乙、丙、丁四种,这四种化合物中原子个数之比如下表:
甲
乙
丙
丁
A∶C=1∶1
B∶A=1∶4
D∶E=1∶3
B∶E=1∶4
(1)丁的化学式为________,写出乙的化学式________。
(2)利用甲的水溶液可以处理空气中的SO2,并生成一种强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丙的水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直到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2”,则次外层一定是第一层,B为碳元素;再结合“A、B两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差等于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及原子序数A小于B分析可知,A为H。根据甲中A和C为1∶1,且具有强氧化性,判断甲为H2O2,即C为O;E是C的邻族元素,所以E为Cl;由D和E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0,确定D为铝元素,由丙中D和E为1∶3可再次确认D。
答案:(1)CCl4 CH4 (2)H2O2+SO2===H2SO4 (3)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Al3++3OH-===Al(OH)3↓,Al(OH)3+OH-===AlO+2H2O
高中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6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22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1课时教案,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