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在初中化学中,只要求学生了解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以及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和意义。本章的学习中,要加深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掌握原子、电子、质子、中子之间的定量关系,理解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及排布特点;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同时要注意把同主族、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元素化合物联系起来。学习时要注意:(1)明确原则,学会推断。明确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并能根据原子序数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掌握规律,学会应用。元素周期律是物质结构中的重要规律,因此需要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如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原子半径、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灵活运用。(3)理解方法,学会判断。如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判断方法、金属性与非金属性比较的判断方法、粒子半径大小的判断方法,学习时需要对这些方法理解并记忆,并能准确判断。(4)抓住关系,学会融合。“位-构-性”之间的关系是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化合物之间的桥梁,要能抓住这一关系,将元素化合物、化学基本理论与元素周期表等融合在一起,可以开拓思路。
另外,通过对本章化学键知识的学习,我们才能明白:为什么到目前为止,只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然而由这一百多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却数以千万计了。元素的原子通过什么作用形成众多丰富多彩的物质的了。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元素周期表
1869年以前,科学家已经陆续发现了63种元素,这些元素之间似乎没有任何联系,好像互不相干。
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y Ivanovich Mendeleev,1834~1907)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元素及其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据相对原子质量大小规律进行排列,制成的表格成为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利用周期表,门捷列夫成功预测了当时尚未发现的元素(镓、钪、锗)。
1913年英国科学家莫色勒利用阴极射线撞击金属产生X射线,发现原子序数越大,X射线的频率就越高,因此他认为核的正电荷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并把元素依照核内正电荷数(即质子数)排列,经过多年修订后才成为当代的周期表。
随着人们对元素地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得到了完善,现在元素周期表已经成为人们研究化学、研究物质的一个必备的工具。
在化学学科领域中使用的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信息更突出了元素的原子结构信息。
让我走进教材,充分认识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出现和发展
1.元素周期表的出现和发展:
2.原子序数:
(1)含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的编号。
(2)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__质子数__=__核外电子数__。
二、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编排原则:
2.周期表中周期的划分和一般特点:
个数
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横行,共有__7__个周期
特点
同周期中的元素的__电子层数__相同
周期序数=__电子层数__
分类
短周期
共有__3__个,包括第__1、2、3__周期
长周期
共有__4__个,包括第__4、5、6、7__周期
点拨:Pb元素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3.周期表中族的特点和划分:
个数
元素周期表中有__18__个纵行,共有__16__个族
特点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__最外层电子数__
分类
主族
共有__7__个,包括__ⅠA、ⅡA、ⅢA、ⅣA、ⅤA、__
__ⅥA、ⅦA族__
副族
共有__7__个,包括第ⅠB、ⅡB、ⅢB、ⅣB、ⅤB、ⅥB、ⅧB族
Ⅷ族
包括第__8、9、10__三个纵行
0族
占据元素周期表的第__18__纵行,最外层的电子数为__8__(He是2)
4.常见族的特别名称:
请将族所含元素与其名称用线连接。
①第ⅠA族(除氢) a.稀有气体元素
②第ⅦA族 b.碱金属元素
③0族 c.卤族元素
答案:①—b ②—c ③—a
1.现行元素周期表的排序依据是( A )
A.原子的核电荷数 B.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C.原子的质量 D.原子的大小
2.在元素周期表中,第1、2、3、4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 A )
A.2、8、8、18 B.2、8、18、18
C.2、18、18、18 D.2、8、18、32
3.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是( D )
A.金属元素 B.稀有气体元素
C.非金属元素 D.无法确定为哪一类元素
4.某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则该元素一定是( D )
A.金属元素 B.第ⅦA族元素
C.第3周期元素 D.第ⅠA族元素
5.关于元素周期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
A.科学家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它们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了元素周期表
B.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18个族
C.原子序数是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
D.元素周期表上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用不同的颜色做了区分
6.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C )
A.第3周期第ⅤA族 B.第2周期第ⅦA族
C.第2周期第ⅤA族 D.第3周期第ⅦA族
知识点一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问题探究:
1.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序数由什么决定?主族族序数由什么决定?
2.元素周期表从左到右一共有18列,哪一列所含元素种类最多?
探究提示: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2.第3列。因为第3列包含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
知识归纳总结:
1.周期(每一横行):
行数
所含元素数量
每周期的起止元素及其原子序数
短周期
1
1
2
1H―→2He
2
2
8
3Li―→10Ne
3
3
8
11Na―→18Ar
长周期
4
4
18
19K―→36Kr
5
5
18
37Rb―→54Xe
6
6
32
55Cs―→86Rn
7
7
32
87Fr―→118UuO
2.族(每一纵行):
族
族名
类名
最外层电子数
规律
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除第8、9、10三个纵行为第ⅧA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个纵行为一族;周期表中包括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0族,一个Ⅷ族
主族
第ⅠA族
氢元素和碱金属元素
1
①主族的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②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自上而下电子层数递增
第ⅡA族
碱土金属元素
2
第ⅢA族
硼族元素
3
第ⅣA族
碳族元素
4
第ⅤA族
氮族元素
5
第ⅥA族
氧族元素
6
第ⅦA族
卤族元素
7
0族
稀有气体元素
2或8
过渡元素
副族
第ⅠB族、第ⅡB族、第ⅢB族、第ⅣB族、第ⅤB族、第ⅥB族、第ⅦB族
1~2
第Ⅷ族
第8、9、10三个纵行
1~2(Pd除外)
3.过渡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从第ⅢB族到第ⅡB族共10个纵行,包括了第Ⅷ族和全部副族元素,共68种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统称为过渡元素。
典例1 (2018·聊城高一检测)若把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由左至右改为18列,如碱金属元素为第1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此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B.第14列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数最多
C.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
D.第18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解析:周期表中各族元素的排列顺序为ⅠA、ⅡA、ⅢB→ⅦB、Ⅷ、ⅠB、ⅡB、ⅢA→ⅦA、0族,18列元素与以上对应,所以A项中为ⅡA族,最外层有2个电子,但He及多数过渡元素的最外层也是2个电子,故A错;B项第14列为碳族元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故B项正确;C项第3列包括镧系和锕系元素,种类最多,故C项正确;D项第18列为稀有气体元素,全部为非金属元素,D项正确。
〔变式训练1〕 (2018·潍坊高一检测)Po-210是84号元素Po(钋)的一种放射性致癌同位素。钋是目前已知最稀有的元素之一,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门捷列夫能预测钋在地球上的分布
B.钋在第7周期第ⅥA族
C.钋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D.钋属于副族元素
解析:门捷列夫不可能预测钋在地球上的分布;钋属于主族元素,在第6周期第ⅥA族。
知识点二 元素周期表在元素推断中的应用
问题探究:
1.如何确定原子序数小于20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试确定原子序数为82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探究提示:1.可以先写出它们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然后根据电子层数确定周期数;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确定主族序数。比如K是19号元素,有4个电子层,所以在第四周期;最外层有1个电子,所以在第ⅠA族。
2.因为54<82<86,故该元素位于第六周期;82与86最接近,有82-86=-4,故该元素位于倒数第5列或顺数第14列,即第ⅣA族,故该元素位于第六周期第ⅣA族。
知识归纳总结:
1.利用元素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推断(本方法常用于确定原子序数小于18的元素):
一般应用规律: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例如,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1,则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3周期ⅠA族。
2.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特点:
(1)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差。
(2)同主族相邻两元素原子序数的差的情况。
①若为第ⅠA、ⅡA族元素,则原子序数的差等于上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
②若为第ⅢA族至0族元素,则原子序数的差等于下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
3.0族元素定位法
(1)明确0族元素信息。
0族元素
He
Ne
Ar
Kr
Xe
Rn
Uuo
所在周期序数
1
2
3
4
5
6
7
原子序数
2
10
18
36
54
86
118
(2)比大小定周期。
比较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与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找出与其相近的0族元素,那么,该元素就和原子序数大的0族元素处于同一周期。
(3)求差值定族数。
①若元素的原子序数比相应的0族元素多1(或2),则该元素应处在0族元素所在周期的下一周期的ⅠA(或ⅡA)族。
②若元素的原子序数比相应的0族元素少1~5时,则该元素位于与0族元素同一周期的第ⅦA族~第ⅢA族。
③若元素的原子序数比相应的0族元素差其他数,则由相应的差数得出相应的族序数。
典例2 (2018·资阳高一检测)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X为35的是( D )
解析:依据“稀有气体定位法”先写出各周期中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2、10、18、36、54、86;再结合元素X(35号)右侧相邻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6,可知D正确。,
〔变式训练2〕(2018·益阳高一检测)短周期元素A、B、C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的4倍,则A、B、C依次是( D )
A.Be、Na、Al B.C、Al、P
C.B、Mg、Si D.O、P、Cl
解析:根据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A是第2周期元素。设A的原子序数是x,则B和C的原子序数分别为x+7、x+9,则x+7+x+9=4x,解得x=8,因此A、B、C分别为氧、磷、氯三种元素,答案选D。
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四种方法:
1.结构简图法:本方法常用于确定原子序数小于18或已知某微粒核外电子排布的元素。其步骤为原子序数→原子结构简图→“电子层数=周期数”和“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2.区间定位法:对于原子序数较大的元素,若用结构简图法确定,较复杂且易出错,可采用区间定位法。其原理:首先,要牢记和周期对应的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从第1周期到第7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为2、10、18、36、54、86、118;其次,要熟悉元素周期表中每个纵行对应的族序数:如ⅠA、ⅡA族为第1、2列,ⅢB~ⅦB是第3~7列,Ⅷ族是第8~10列,ⅠB、ⅡB为第11、12列,ⅢA~ⅦA为第13~17列,0族是第18列。具备了上述知识,便可按下述方法进行推断:
(1)比大小,定周期。比较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与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找出与其相近的0族元素,那么,该元素就和原子序数大的0族元素处于同一周期。
(2)求差值、定族数。用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减去比它小而相近的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得该元素所在的纵行数。由元素所在的纵行数可推出其所在的族。
注:如果有第6、7周期的元素,用原子序数减去比它小而相近的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后,再减去14,即得该元素所在的纵行数。如84号元素所在周期和族的推导:84-54-14=16,即在16纵行,可判断为ⅥA族,第6周期。
3.相同电子层结构法:主族元素的阳离子与上一周期的0族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主族元素的阴离子与同周期的0族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要求掌握氦式结构、氖式结构等。
4.特殊位置法: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如周期表中的第1行、第1列、右上角、右下角等来确定。
〔即时训练〕
(2016·天津高考节选)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碳
氮
Y
X
硫
Z
回答下列问题:
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第3周期ⅦA族__。
解析:从图中的C、N、S的位置,可以推出X是硅元素,Y是氧元素,Z是氯元素。Z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ⅦA族。
1.(2018·淮北高一检测)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元素周期表短周期中有6种金属元素
B.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有4种非金属元素
C.元素周期表中第1、2、3周期为短周期
D.元素周期表中第ⅠA族全部是金属元素
解析:元素周期表中第1、2、3周期为短周期,共有5种金属元素,分别为Li、Be、Na、Mg、Al,A错、C正确;第ⅦA族中F、Cl、Br、I、At全为非金属元素,B错;第ⅠA族包括氢和碱金属元素,D错。
2.(2018·邯郸高一检测)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 A )
A.元素的核电荷数 B.元素的化合价
C.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 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解析: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是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排列的,故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其核电荷数决定。
3.(2018·石家庄高一检测)周期表中16号元素和4号元素的原子相比较,下列数据中前者是后者的3倍的是( B )
A.电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周期数
解析:原子序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故电子数倍数是4,最外层电子倍数是3,电子层数即周期数的倍数是1.5,选B。
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元素周期表是元素按原子序数大小排列而成的
B.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其所在周期的周期序数
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所在族的族序数
D.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解析:只有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所在族的族序数,其他族不一定。故C选项错误。
5.下列各组元素中,属于同一周期的是( C )
A.H、Na B.N、Cl
C.Mg、Si D.F、S
解析:A.氢、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属于同一族的元素,错误。B.氮、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在不同主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不在同一周期,错误。C.镁、硅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因此是同一周期的元素,正确。D.氟、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在不同主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不在同一周期。
基 础 巩 固
一、选择题
1.以下有关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第ⅠA族元素即是碱金属元素
B.第ⅦA族元素即是卤族元素
C.短周期元素全部为主族元素
D.元素周期表每个纵行即是一族
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右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我们获取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 C )
A.该元素的名称是钠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
C.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2.99%
D.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Na
3.(2018·青岛高一检测)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C )
A.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推知该原子的周期序数
B.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该原子的周期序数,前20号元素中,阳离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对应原子的周期序数减去1,阴离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对应原子的周期序数
C.知道原子的周期序数,就能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D.知道原子的周期序数,还不能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4.(2018·衡水高一检测)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元素周期表含元素最多的族是第ⅢB族
B.元素周期表有18个族
C.第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D.短周期是指第一、二、三、四周期
5.(2018·邯郸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元素开始,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B.同一主族元素都是从非金属元素开始,以金属元素结束
C.第2、3周期上下相邻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8
D.第3周期有4种金属元素和4种非金属元素
解析:第1周期元素是从氢开始的,但是氢并不是碱金属元素,A错;第ⅡA族元素不是从非金属元素开始的,B错误;第3周期只有钠、镁和铝3种金属,D错误。
6.元素周期表是一座开放的“元素大厦”,“元素大厦”尚未客满。若发现119号元素,请在“元素大厦”中安排好它的“房间”( B )
A.第7周期0族 B.第8周期第ⅠA族
C.第6周期第ⅡA族 D.第7周期第ⅦA族
解析:第7周期0族元素是118号元素,所以若发现119号元素,则应该在第8周期第ⅠA族,故正确选项是B。
7.如果n为第ⅡA族中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则原子序数为(n+1)的元素可能位于( A )
A.ⅢA族或ⅢB族 B.ⅣA族
C.ⅠB族 D.ⅠA族
8.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两块阴影中间的3列属于同一族。有关阴影部分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都是主族元素
B.都是副族元素
C.有5种副族元素和2种主族元素
D.有5种主族元素和2种副族元素
9.如果发现了原子序数为116的元素,下列对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①位于第七周期 ②非金属元素 ③最外电子层有6个电子 ④没有放射性 ⑤属于第ⅥA族元素 ⑥属于锕系元素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
10.下列各图若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代表原子序数),其中合理的是( D )
二、非选择题
11.Ⅰ.在一百多年前,铝被称为“银色的金子”,比黄金还要贵。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了显示其阔绰,将他的军旗旄头上的银鹰换成了铝鹰,逢盛大国宴,他拿出珍藏的铝质餐具,在宾客面前炫耀一番,就像国宝一样。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当他闻名世界的时候,曾经接受过英国化学学会的崇高奖赏——一只貌似平凡的铝杯。
(1)请指出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第3周期第ⅢA族__。
(2)在周期表中的这个小方格内的各个信息都表示什么意义。
信息
信息所表示的意义
Al
__铝的元素符号__
铝
__元素名称__
13
__原子序数__
26.98
__相对原子质量__
Ⅱ.推算原子序数为34、53、88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原子序数
34
53
88
周期
四
五
七
族
ⅥA
ⅦA
ⅡA
解析:Ⅰ.铝的原子序数为13,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3,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
Ⅱ.34号元素比Kr(36)少2个电子,共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位于第四周期第ⅥA族;53号元素比Xe(54)少1个电子,共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7,位于第五周期第ⅦA族;88号元素比Rn(86)多2个电子,共有7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位于第七周期第ⅡA族。
能 力 提 升
一、选择题
1.短周期元素A、B、C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所在族序数之和是A元素所在族序数的2倍,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依次是( C )
A.Be、Na、Al B.C、Al、P
C.O、P、Cl D.B、Mg、Si
2.现有两种短周期元素A、B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b,若a+8=b,则下列有关A、B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A和B一定在同主族
B.A和B一定在同周期
C.若A和B在相邻周期,则A、B一定同主族
D.A、B可能既不同周期,又不同主族
3.(2018·日照高一检测)如图所示,A、B、C、D、E是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5种主族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A、E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2
B.D、E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18或32
C.B、C原子序数之差一定是2
D.B、D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7
4.第ⅤA族元素中的A、B两种元素所在周期分别是最多可排18和8种元素,且B在A的上一周期,当A的原子序数为x时,B的原子序数为( A )
A.x-18 B.x-8
C.x+8 D.x+18
5.(2018·烟台高一检测)元素A、B、C、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C的原子比B的原子的原子序数大1
B.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的元素,与C位于同一周期
C.B的原子与D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的元素,与B位于同一主族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分析题图可知,它的更具体的内容如下所示:
B是第一周期的最后一种元素,C是第二周期的第一种元素,则C的原子序数比B的原子序数大1,A项正确;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8,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为3~10,则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与C位于同一周期,B项正确;B是2号元素,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层,2个电子,D是12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C项正确;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的元素是10号元素,也是第二周期的最后一种元素,与B同族,但该族是0族而不是主族,D项不正确。
二、非选择题
6.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
①元素周期表中Z与Y相邻,Z与W也相邻;
②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
请填空:
(1)Y、Z和W三种元素是否位于同一周期?__否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若三者处于同一周期,则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不可能为17__。
(2)Y是__N__,Z是__O__,W是__S__。
(3)X、Y、Z和W可组成一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8241。写出该化合物的名称及化学式__硫酸铵,(NH4)2SO4__。
解析:任取同周期连续相邻的三种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均不可能等于17。根据原子序数关系X
设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若为A型:Y、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a、a+1,有a+a+a+1=17,则a=,而最外层电子数必为整数,舍去;若为B型:Y、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a-1、a,有a-1+a+a=17,则a=6,符合题意,所以Z为氧,Y为氮、W为硫。根据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XNOS=8241,以及N、O、S通常所显示的化合价判断可知价态分别为、、,故X为+1价,可推知其为氢元素,所以该化合物为(NH4)2SO4。
7.(2018·寿光高一期中)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元素周期律为课题研究“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他们提出元素在周期表中排布的四种方法:
方案甲
方案乙
方案丙
方案丁
(1)这四种方案都有“合理”的理由,请填写下表:
“合理”的理由
方案甲
__H与Li、Na原子最外层均为一个电子,He与Ne、Ar等稀有气体最外层都已达稳定结构__
方案乙
__He与Be、Mg等第ⅡA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__
方案丙
__H与F、Cl等第ⅦA族的元素均可得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__
方案丁
__H与C、Si等第ⅣA族的非金属元素都不易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__
(2)下列化合物中支持方案丙中把H放在第ⅦA族的是__D__。
A.H2O B.HCl
C.NH4Cl D.NaH
(3)下列关于式中支持方案丁中把H放在第ⅣA族的是__C__。
A.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
B.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8
C.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
D.电子层数=周期数
(4)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是__D__。
A.金属元素 B.稀有气体元素
C.非金属元素 D.无法确定为哪一类元素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综合与测试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综合与测试教案,共21页。
化学必修2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2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共20页。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节 化学键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节 化学键教案设计,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