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1.2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1.2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1.2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共5页。
     《元素周期(1课时) 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则涉及思想感情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教材分析元素周期律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理论,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元素化合物等化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纳,从理论上进一步认识、理解。同时也作为理论指导,为学生继续学习化学打下基础。本节涉及的主要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以及原子结构、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规律,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内容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基础。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在必修模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帮助学生结束元素化合物等感性知识的学习,进入逻辑性很强的理论知识学习。    思路分析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引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NaMgAl与水反应的反应现象,判断出以上元素和水反应的难易程度比较NaMgA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强弱。借助多媒体和试验,让学生自主构建化学知识,自主发现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从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中分析总结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2.能够以第3周期元素为例,说明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对大量数据、事实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量变、质变的观点;2、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即透过现象看本质,宏观与微观相互转化等观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预设个性化批注一、复习导入: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有哪些?二、推进新课[自主学习]要点导航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小结]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而呈周期性变化[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和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变化。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元素的重要性质,它们是否也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通过化学实验来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1.实验:(1)请一个学生进行操作演示,再请一个学生前来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填表现象在常温下,与水的反应无明显现象;加热时,镁带表面有气泡出现,煮沸后溶液变红。化学方程式Mg + 2H2O = Mg(OH)2+ H22)请一个学生进行操作演示,再请一个学生前来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填表 MgAl现象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试管烫手,反应很剧烈。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试管烫手,反应剧烈。化学方程式Mg + 2HCl = MgCl2+ H22Al+ 6HCl = 2AlCl3 + 3H22.讨论: 1NaMgAl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比较。Na在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浮于水面在水面四处游动,同时产生大量无色气体,溶液变红。Mg在常温下,与水的反应无明显现象;加热时,镁带表面有大量气泡出现,溶液变红。Al在常温或加热下,遇水无明显现象。2MgAl与酸反应的难易程度比较。3)比较NaMgA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强弱。[注意]学生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常把产生无色气体回答成产生氢气Mg反应在常温下现象不明显常易错答为“Mg与冷水不反应。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纠正。 NaMgAl单质与水(或酸)反应与冷水反应:Na在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浮于水面在水面四处游动,同时产生大量无色气体,溶液变红。与酸反应极为剧烈。与冷水反应缓慢,与沸水反应迅速,放出氢气;与酸反应剧烈,放出氢气。Al在常温或加热下,遇水无明显现象;与酸反应剧烈,放出氢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NaOH(强碱)MgOH2(中强碱)AlOH3(两性氢氧化物)4)分析讨论结论:       Na        Mg        Al                  金属性逐渐减弱3.阅读 : 性质SiPSCl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反应的条件高温磷蒸气与氢气能反应须加热光照或点燃时发生爆炸而化合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H4SiO4弱酸H3PO4中强酸H2SO4强酸HClO4H2SO4更强的酸结论:      Na     Mg    Al    Si    P    S    Cl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讲述]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元素原子的和外电字排布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原子半径               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化合价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 学海导航(重点)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aXm+bY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B C )A.b=a-n+m                 B.b=a-n-mC.离子半径Xm+Yn+                 D.原子半径XY2.含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两种微粒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D  )A.它们可能是同位素           B.可能是不同的分子C.可能是不同的离子            D.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3.已知XYZ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B.非金属活泼性:YXZC.原子半径:XYZD.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的关系:Y=(X+Z)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讨论了第三周期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并又通过事实,我们得出了元素周期律,希望同学们能掌握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四、作业布置   学海导航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                                            1.第三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3. 元素周期律Na        C1          从左                  1)定义:金属性逐渐减弱,      金属性逐渐减弱,       2)实质:核外电子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反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教案设计,共8页。

    高中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教案,共6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