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第2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
展开《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
第1课时 元素周期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培养学生
对数据处理的能力;
2.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3.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人、整理、综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
利用教材资源组织学生展开交流、研讨;利用教材提供的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等数据让学生对数据进行处理,发现元素周期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具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而各种元素的种类又都是由该种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的,那么核电荷数不同的各种元素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还是相互关联的呢?
我们在第一模块学过卤族元素,因为它们的结构和性质具有相似性。在其它元素之间有没有这种相似性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的主题一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提出问题】
1. 什么是周期?
2. 周期表中的一百多种元素也存在着周期性的变化,生活中记时,一天是以小时为序排列而体现周期性,元素是以什么为序排列来体现它的周期性呢?
(阅读工具栏)原子序数
【提出问题】
根据原子序数的规定方法,原子序数与前面学过的有关原子组成中的哪些微粒有联系?
【学生回答略】
【板书】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投影】
展示元素周期表
【师问】
观察1-18号元素的排列,同学们一定会有疑问,为什么要把这18种元素按照现在这样排列?
【板书】
一、元素周期律
【活动探究】
写出1——18号元素的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
【投影】
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投影】
1.原子序数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原子序数 | 电子层数 | 最外层电子数 | 达到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 |
1——2 | 1 | 1-2 | 2 |
3——10 | 2 | 1-8 | 8 |
11——18 | 3 | 1-8 | 8 |
【阅读教材,了解画图方法】
【活动探究】
学习小组内讨论,选择数据处理方法,分工作图,组内交流、讨论。
1. 用直方图表示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表现出的变化,从中找出规律。
2. 用折线图表示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表现出的变化,从中找出规律。
3. 用折线图表示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表现出的变化,从中找出规律。
【小组代表发言,内容略】
【投影】
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变化的直方图
【投影】
原子序数与主要化合价的关系
原子序数 | 主要化合价的变化 |
1——2 | + 1 0 |
3——10 | +1 +5 - 4 - 1 |
11——18 | +1 +7 - 4 - 1 |
【投影】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的折线图。
【投影问题】
1. 哪种结构的原子会出现负价?
2. 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
【投影板书】
最高正价+∣最低负价∣= 8
【投影】
原子序数与原子半径的关系
原子序数 | 原子半径的变化 |
3——9 | 0.152nm 0.071nm 大 小 |
11——17 | 0.186nm 0.099nm 大 小 |
【投影】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变化的折线图。
【归纳小结】
1.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
2.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3.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
【讲解】
在研究原子半径的时候,为什么不把稀有气体的原子半径放进去一起比较?因为稀有气体原子半径的测定与要相邻元素原子半径的依据不同,数字不具有可比性。
【投影练习】
比较下列微粒半径的大小
(1)O 和F (2)Na和Mg (3)Cl和F(4)Na+和Mg2+
(5)Na和Na+ (6)Cl和Cl一
【讲解并投影板书】
(1)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如Cl>F。
(2)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如Na>Mg,Na+>Mg2+。
(3)同种元素的原子半径>阳离子半径。Na>Na+。
(4)同种元素的原子半径<阴离子。如Cl<Cl-。
【思考与练习】
1.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A)
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原子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呈周期性变化
【教师】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就是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课堂小结并投影板书】
从以上结论,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一条规律,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元素的化合价、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这也是我们本节课的题目的内涵所在。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练习应用】
1. 原子半径由小到大,且最高正价依次http://www.910edu.com/的是( )
A. Al、Mg、Na B. N、O、F
C. Ar、Cl、S D. L、P、Si
2. 下列微粒的半径比值大于1的是( )
A. Na+/Na B. K+/S2-
C. N/C D. Cl-/Cl
(作业)一、P17.2
二、预习元素周期表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一、元素周期律
1.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元素的化合价、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2. 微粒半径的比较:
(1)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如Cl>F。
(2)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如Na>Mg,Na+>Mg2+。
(3)同种元素的原子半径>阳离子半径。Na>Na+。
(4)同种元素的原子半径<阴离子。如Cl<Cl-。
3. 元素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之间的关系:最高正价+∣最低负价∣= 8
4.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第2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第2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设计,共2页。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2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2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