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部分 人文地理 第2章 第19讲 城市化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部分 人文地理 第2章 第19讲 城市化 教案01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部分 人文地理 第2章 第19讲 城市化 教案02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部分 人文地理 第2章 第19讲 城市化 教案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部分 人文地理 第2章 第19讲 城市化 教案

    展开
    第19讲 城市化
    [课程内容]
    1.结合实例,说出地域文化的含义。
    2.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3.运用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4.运用资料,说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思维导图]



    1.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动力及意义

    2.城市化进程(时间差异)
    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表现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阶段
    特点
    初期
    ①城市化水平低;②发展速度慢
    中期
    ①城市化速度快;②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③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后期
    ①城市化水平比较高;②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空间差异)
    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越高;反之越低。

    国家
    特点
    发展中国家
    ①起步晚;②城市化水平较低;③城市化速度较快;④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
    发达国家
    ①起步早;②城市化水平高;③城市化速度放慢;④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易错易混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区别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图示




    表现
    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乡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
    人口由市区迁往乡村或小城镇
    人口迁回市区
    动机
    追求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2018·4月浙江选考)城市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可以用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四个指标来测量,指数越高相应的实力越强。下图为“我国四个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图”。完成(1)~(2)题。

    (1)综合衡量,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高新科技发展方面,更具优势的城市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1)D (2)C
    学科关键能力提升
    (1)审题:你从上述材料中解读到哪些地理信息?依据是什么?
    答案 由材料可知,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四个指标的指数越高相应的实力越强。读图分析可知,④城的四个指标最高,③城和④城在创新带动能力指标上较高。
    (2)破题:你在回答上述问题时调用了哪些地理知识?
    答案 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标志,统计图表的读图方法。
    (3)解题:解答上题从哪些方面分析?
    答案 从材料中的不同指标的数值高低可判断出正确答案。

    考向一 结合统计图表考查城市化水平的判断及城市化的动力
    (2019·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浙江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 完成1~2题。

    1.表示城镇人口比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折线反映了(  )
    A.城镇人口比重显著下降
    B.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
    C.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D.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与城市化正相关
    答案 1.A 2.C
    解析 第1题,2010年到2018年间浙江省城市化水平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镇人口比重在60%到70%之间,并且呈上升趋势,A正确。第2题,图中②为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③为第二产业产值比重,④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②与①发展趋势相同,可见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考向二 结合统计资料考查城市化进程的时空差异
    (重庆文综)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
    A.20%~30% B.30%~40%
    C.40%~50% D.60%~70%
    4.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
    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答案 3.B 4.A
    解析 第3题,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图中城镇化率。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城镇化率最高为65%左右,对应的乡村人口比重最小,大约为35%,B项符合题意。第4题,结合不同国家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可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快,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早、发展速度慢。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城市化率最低,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说明该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可判断为中国。在此期间,我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是城市化率提高的主要动力,A项符合题意。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已步入现代型模式,人口增长率降低;逆城市化主要出现在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此期间我国尚未出现明显的逆城市化现象;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低,但发展速度最快。
    5.(广东文综)下表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由此可判断该年(  )

    国家
    中国*
    印度
    德国
    美国
    人口数(百万人)
    1 338
    1 155
    82
    307
    比重(%)
    17
    13
    8
    45

    *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
    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
    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
    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
    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
    答案 D
    解析 表中反映了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因此表中数据不能直接反映城市化水平,德国是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中国,故A选项错误;表中数据不能显示城市数目的多少,故B选项错误;该国人口总数乘以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的比重,即可得出该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数,经计算可得出,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和美国多,故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城市化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过快的城市化就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主要表现
    成因
    整治措施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所排放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合理布局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水污染
    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
    建设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产生大量固体垃圾未能及时处理
    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产生的噪声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规定建筑施工时间

    3.城市化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城市病表现
    解决措施
    人口密集
    建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就业困难
    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
    环境恶化
    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增强市民的绿化意识
    交通拥挤
    改善交通条件,合理布局城市道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住房困难
    改善城市居住环境
    社会不安定
    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

    4.生态城市建设
    (1)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2019·江苏地理)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
    A.10~15千米 B.15~20千米
    C.20~25千米 D.25~30千米
    (2)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
    ①地下水位上升 ②地表气温升高 ③生物多样性增加 ④地表径流增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1)B (2)C
    学科关键能力提升
    (1)审题:你从上述材料(和设问)中解读到哪些地理信息?依据是什么?
    答案 城市不透水面的含义;2015年曲线高于1989年的曲线;分别比较,四个选项中两曲线间的差值,发现距市中心15~20千米处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
    (2)破题:你在回答上题时调用了哪些地理知识?用到哪些技巧、方法?
    答案 调用了城市化对大气、水和生物影响的相关知识。

    考向一 结合城市变化的图文资料考查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上海地理)“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回答下题。
    1.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还有(  )
    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防止海水倒灌
    C.减缓地面沉降 D.减弱酸雨污染
    答案 C
    解析 海绵城市的建设,利于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抬升地下水位,减少因地下水过度开采而出现的地下漏斗区,利于减缓地面沉降;城郊间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与水体运动无关;酸雨是大气污染现象与“海绵城市”无关;海水倒灌是过度抽取地下水或河水水位下降导致,“海绵城市”是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不能减缓因河水水位下降导致的海水倒灌。选C正确。
    考向二 结合城市的背景资料考查城市化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海南地理)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下图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2~4题。


    2.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  )
    A.二环与三环之间 B.三环与四环之间
    C.四环与五环之间 D.五环与六环之间
    3.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  )
    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 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
    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 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
    4.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①大力发展快速交通  ②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 
    ③部分产业迁至郊区  ④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2.C 3.B 4.A
    解析 第2题,根据职住比的计算公式,职住比最为平衡,也就是职住比在1.00附近。读图可知,北京职住比最为平衡的区域在图中显示为0.95~1.00,即四环与五环之间。第3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和产业向市中心集聚,由于市中心地价高、交通通达度好,形成典型商业区。由于城区出现各种城市问题,环线间的职住比差异不断加大,人口开始向市中心外围迁移,但产业多数聚集在市中心,所以就业人群的出勤距离逐渐增加。第4题,北京环线职住比差异加大,说明产业集中在城区,人口居住在外围,就业人群平均出勤距离增加,带来交通拥挤等问题。所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有大力发展快速交通或者把部分产业迁移到郊区,减少就业人群出勤距离,缓解交通拥挤。
    考向三 结合城市背景资料考查生态城市建设
    (全国文综Ⅰ)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下题。

    5.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可知“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因此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上海地理)“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回答下题。
    6.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
    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
    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面积
    答案 D
    解析 增加绿地面积,可有效增加雨水的下渗,利于下雨时蓄水,利于植被吸收,利于“海绵城市”建设;上海市本身耕地少,导致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是地面硬化,退耕恢复湿地作用有限,不能很好地实现“海绵城市”建设;铺设防渗路面不利于雨水下渗;完善排水系统,主要作用是加速地表径流下泄,不利于雨水收集。选D正确。
    下表表示北京市城区与郊外的水循环相关数据,下图表示“北京城不同发展时期雨洪径流变化状态图”。读图表,回答7~8题。
    北京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相关水文气候数据

    X
    Y
    降水量(mm)
    675.0
    644.5
    径流总量(mm)
    405
    267
    地表径流(mm)
    337
    96
    地下径流(mm)
    68
    171
    蒸发量(mm)
    270
    377.5


    7.图中最能反映当前北京城市雨洪径流变化状态的数码及表中X、Y含义的分别是(  )
    A.① X表示城市中心区,Y表示郊外平原区
    B.② Y表示城市中心区,X表示郊外平原区
    C.③ Y表示城市中心区,X表示郊外平原区
    D.④ X表示城市中心区,Y表示郊外平原区
    8.从水循环角度看,北京城市建设给市中心带来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正确的是(  )
    A.径流总量减少 从郊区调入地表水到市中心
    B.地下水位的上升 适当扩大市区的绿地面积
    C.蒸发量和下渗量减少 推广使用渗水砖、扩大绿地面积
    D.降水量减少 减少建筑物的密度,控制城市发展规模
    答案 7.A 8.C
    9.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其所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
    年份
    降水量(%)
    蒸发量(%)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1960年
    100
    40
    12
    48
    2012年
    100
    27
    41
    32

    (2)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城市治理交通拥堵问题献计献策。
    答案 (1)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表被硬化、被建筑物覆盖,使雨水等地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地下径流减少;城市建设等造成的植被减少,使城市区域存蓄水量减少,导致蒸发量减少。
    (2)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等。


    1.地域文化
    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2.对城市的影响
    (1)表现: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
    (2)实例分析——以城市建筑为例
    ①建筑布局:美国大城市中心多是摩天大楼;欧洲高层建筑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区外围。
    ②建筑风格
    a.中国:宫廷中多楼、台、亭、阁,民居有四合院。
    b.西方:宫廷中有喷泉、雕塑等,民居中的花园、洋房、绿篱、草地特征明显。

    考向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第22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的主体建筑——日出东方凯宾斯基酒店坐落在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畔。读“日出东方凯宾斯基酒店景观图”,完成1~3题。

    1.图中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  )
    A.日出东方凯宾斯基酒店
    B.绿色植被
    C.太阳能电池板
    D.高架桥
    2.广州市与北京市的传统建筑风格迥异,这反映出两地具有不同的(  )
    A.人口密度 B.地域文化
    C.消费水平 D.交通条件
    3.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心的(  )
    A.饮食习惯 B.服装服饰
    C.建筑风格 D.绿地面积
    答案 1.A 2.B 3.C
    解析 第1题,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饮食、居民心理、风俗等方面,但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建筑,地域文化对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故A正确。第2题,建筑风格受地域文化影响显著,不同地域文化的地区有不同的建筑风格。故B正确。第3题,由于城市建筑附着于地表,表现于外,且一般经历长期的历史演变而逐渐形成,受地域人类活动的直接影响,因此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故C正确。


    (安徽文综)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1~2题。

    1.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  )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2.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
    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生物多样性增加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分析图中相关要素的变化可知,林地面积先增后减,总体上有所增加,并非持续增加,A项错误;水域面积和未利用地面积均先增后减,总体上变化不大,B、C项错误;图中显示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持续减少。据此推断,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并非主要来源于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而是占用大量耕地所致,故D项正确。第2题,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使地面硬化,地表径流下渗量减少,A项错误;建设用地增加,城市规模扩大,会使部分居民的居住地和工作地空间距离增大,加之交通拥堵,造成居民上下班的路程增加,耗时更长,平均通勤距离更长,B项错误;该市建设用地的增加会使“热岛”效应增强,生物多样性减少,故C项正确,D项错误。
    (2019·吉林普通中学调研)近日,陕西省榆林市某路段出现了一条黑白灰三色块立体交通标志,通过黑白灰三种色块搭配,呈现出立体效果(下图)。据此完成3~4题。

    3.黑白灰三色块立体交通标识的设置意在(  )
    A.美化城市道路,防止司机审美疲劳
    B.合理配置道路系统,减少交通拥堵
    C.方便提醒有色差的行人,安全通过
    D.提醒司机提前减速慢行,减少交通事故
    4.黑白灰三色块立体交通标识不宜设置在(  )
    A.中心商务区附近 B.高速公路上
    C.铁路与街道交会处 D.公共汽车站附近
    答案 3.D 4.B
    解析 第3题,黑白灰三色块立体交通标识只出现在人行道上,对于城市道路的影响有限,另外美化城市道路一般通过植树种草的方式来实现,故A错误;黑白灰三色块立体交通标识主要是提醒司机小心驾驶,对于减少交通拥堵作用有限,故B错误;黑白灰三色块立体交通标识的颜色搭配与提醒有色差的行人无关,故C错误;黑白灰三色块立体交通标识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所以其设置意在提示司机在此路段提前减速慢行,减少交通事故,故D正确。第4题,黑白灰三色块立体交通标识的设置意在提示司机在此路段提前减速慢行,高速公路要求车辆高速行驶,因此不应在高速公路上设置,故B正确。

    (2019·河南新乡模拟)“睡城”也称“卧城”,主要指大城市周边人口相对集中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人口虽然大量入住,但是仅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照样开车或乘车赶往市中心。燕郊隶属于河北省三河市,是我国众多“睡城”中的典型代表。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在燕郊和北京之间的道路上,呈现出明显的“潮汐式”流动。下图为“燕郊相对位置示意图”,图中箭头及数字表示京漂族每天上班的方向及平均距离。读图,完成5~7题。

    5.燕郊成为“睡城”,其原因有(  )
    ①房价相对较低 ②与北京、天津的距离较近 ③工资水平高 ④交通便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京漂族的“潮汐式”流动对北京交通的影响有(  )
    ①8:00以前的一段时间燕郊通往北京的道路易拥堵
    ②8:00以前的一段时间北京通往燕郊的道路易拥堵
    ③17:00以后的一段时间燕郊通往北京的道路易拥堵
    ④17:00以后的一段时间北京通往燕郊的道路易拥堵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7.人口“潮汐式”流动会给北京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下列最有利于缓解这些问题的措施是(  )
    A.在北京与燕郊之间增建高速公路
    B.北京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C.在北京及燕郊地区大量增建住宅区
    D.燕郊及附近地区承接北京转移的部分产业
    答案 5.B 6.D 7.D
    解析 第5题,燕郊与北京、天津相比,房价低,同时又距离北京、天津较近,交通便利,所以很多在北京、天津工作但无法负担其高房价的人们便在燕郊购房,晚上在燕郊休息,白天在北京、天津上班,燕郊因此成为“睡城”,B正确。第6题,由于职住分离,上午上班时间前后,前往北京方向的车流量大,下午下班时间前后,前往燕郊方向的车流量大,D正确。第7题,北京与燕郊的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职住分离,所以将北京的部分产业转移至燕郊,可以缓解交通拥堵的状况,D正确。增建高速公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而且由于空间有限,增建更多的路并不容易实现;北京调整产业结构并不能解决交通拥堵的根本问题;因为北京土地供应不足,在北京大量增建住宅不容易实现,在燕郊增建住宅只会进一步加剧交通拥堵。

    (2020·广东茂名模拟)标准差椭圆法是分析空间分布方向性特征的经典方法之一。椭圆的大小反映空间格局总体要素的集中程度,偏角(长半轴)反映格局的主导方向。下图为“1991~2015年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空间格局变化”。结合图文材料完成8~10题。

    8.对于该时间段北京市不透水地表时空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标准差椭圆范围逐渐扩大且向南移动
    B.不透水地表范围不断缩小
    C.总体上以东北—西南方向为主导
    D.不透水地表区域分布越来越零散
    9.1991~2015年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空间格局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植被 D.城市规划
    10.1991~2015年北京市不透水地表时空变化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
    A.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B.城市空气湿度增加
    C.城市内涝现象得到缓解
    D.近郊区农业用地增多
    答案 8.C 9.D 10.A
    解析 第8题,据图可知,随着时代变迁,标准差椭圆范围是呈缩小趋势。根据材料“椭圆的大小反映空间格局总体要素的集中程度”可知,不透水地表的集中程度越来越高,并非地表范围在不断缩小。由图可知,椭圆东北—西南方向为长轴,可知不透水地表总体上以东北—西南方向为主导。第9题,与农村相比,城市地面硬化会影响地表水下渗,由图可知,无论标准差椭圆如何变化,椭圆中心依然在北京主城区附近,可见城市化对不透水地表分布的影响。而城市规划导致的城市化空间格局的变化,是影响不透水地表空间格局变化的主导因素。第10题,由图可知,随着时代发展标准差椭圆范围越来越小,说明不透水地表的集中程度越来越高,即北京的硬化地面越来越集中连片,这会使得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相比于自然下垫面,城市不透水地表蒸发的水汽微弱,城市空气湿度减小。不透水地表集中连片影响地表水下渗,会加剧城市内涝。不透水地表集中程度越来越高,反映出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近郊区农业用地会减少。
    (2019·河北衡水中学联考)近年来,经济社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部分城市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国内外多地的成功案例表明,合理设置城市通风廊道(主要借助宽阔的道路、城市开敞空间、城市绿化用地、水域河流以及低矮楼宇群等),是缓解雾霾天气的重要辅助手段。洛阳市区三面环山,并有多个森林公园,多条河流穿城而过,三大铁路干线从城市中间穿过。由于多种原因,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通风廊道并不通畅。据此完成11~12题。
    11.洛阳雾霾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稳定度高 B.交通通达度高
    C.城市化水平高 D.城市绿化率高
    12.城市通风廊道规划的实施,可以促进洛阳市(  )
    A.城市人口比重快速提升
    B.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
    C.城市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D.城市建筑高度大幅降低
    答案 11.A 12.B
    解析 第11题,城市各种污染物排放量大,且洛阳三面环山,地形封闭,空气流通不畅,加上森林、河流众多,使得水汽与悬浮颗粒物长期聚积,大气稳定度高。第12题,城市人口比重的提升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不会因通风廊道建设大幅提高;通风廊道能缓解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不会影响到产业结构;也不会使城市建筑高度大幅降低;可以促进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
    13.(2019·北京海淀区期末)城市化是对人类影响巨大的社会发展过程。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对比中、英两国城市化水平从30%提升到50%的发展阶段过程中的差异。
    (2)依据所学知识,说出我国目前城市化的主要表现。
    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我国不少大城市都面临交通拥堵问题。
    (3)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请你联系生活实际,给政府提出建议。
    答案 (1)城市化水平从30%到50%的发展阶段,英国比中国早;发展到50%的历时英国比中国长;发展的速度英国比中国慢。
    (2)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或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或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或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第二、三产业集聚)。
    (3)合理规划布局城市功能区(或建设新城和卫星城);分散大城市的职能(或疏散中心区的人口);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或合理规划道路网);加强管理和疏导。
    解析 (1)读图可知,从时间上来讲,英国城市化进程比中国早;就发展速度来说,英国发展速度慢,中国发展速度较快。(2)目前我国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城市用地面积的增加、产业结构的变化等方面。(3)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14.(2020·岳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由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过程所决定。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存在本地物种多样性降低、外来物种多样性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一般认为,城市中不同功能区之间用地类型、性质、面积等存在差异,造成城市生态景观呈现破碎化,而植物和动物的生态活动范围也存在差异,从而出现了城市植物多样性远大于动物多样性的特征。研究发现,在城市土地利用转变较为剧烈的近郊区,其生物多样性不仅高于城市中心区域,而且显著大于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物种种类数量统计图。

    (1)分析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内部本地物种多样性降低的原因。
    (2)解释城市中植物多样性远大于动物多样性的原因。
    (3)推测城市近郊区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原因。
    答案 (1)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局地气候(光照、气温、湿度、空气质量等)、土壤等环境改变,本地物种无法适应生存;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为追求美学观赏性(统一标准绿化等),造成本地物种减少;城市建设以及引进外来物种,侵占了本地物种生存空间。
    (2)城市生态景观呈现破碎化;植物的生态活动范围较窄,在破碎的生态环境中生存能力强;动物的生态活动范围大,破碎化的生态景观阻隔其活动,其生存需求难以满足;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为引进外来物种以植物为主。
    (3)近郊区受城市和自然环境双重影响,近郊区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更加多样,为生物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外来物种和本地物种并存现象明显(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种类均较多)。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