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必修一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知识点
氯气的生产原理
(1)工业制法——氯碱工业
2NaCl + 2H2O ==== 2NaOH + H2↑ + Cl2↑
负极 正极
(2)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MnO2+4HCl (浓) =△= MnCl2+2H2O+Cl2↑
反应仪器:圆底烧瓶、分液漏斗
除杂:HCl气体(用饱和食盐水除)、水蒸气(用浓硫酸除)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饱和食盐水法
尾气处理:NaOH溶液
氯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黄绿色 刺激性气味 有毒 密度比空气大 可溶于水
化学性质:1. Cl2与金属反应(一般将金属氧化成高价态)
2. Cl2与非金属反应
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3. Cl2与碱的反应
Cl2+2NaOH=NaCl+NaClO+H2O 84消毒液成分为NaCl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aCl2、Ca(ClO)2为漂白粉的成分,其中Ca(ClO)2为有效成分
氯水 Cl2+H2O == HCl+HClO
成分 分子:H2O、Cl2、HClO
离子:H+、Cl-、ClO-、OH-
氯水的性质
1. 酸性 2. 氧化性 3. 漂白性 4. 不稳定性
Cl-的检验:试剂:AgNO3溶液和稀硝酸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结论:溶液中有Cl
次氯酸的性质
1.酸性 2.氧化性 3.漂白性
4.不稳定性:
氯气的用途: 来水的消毒、农药的生产、药物的合成等
单质的物理性质
1.状态:气态(Cl2)→液态(Br2)→ 固态(I2)
2.颜色:黄绿色(Cl2)→深红棕色(Br2)→紫黑色(I2),颜色由浅到深
3.熔、沸点:液态溴易挥发,碘受热易升华
4.溶解性: Br2和I2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CCl4等有机溶剂。
溴水——橙色 在苯、CCl4为橙红色 碘水——黄色 在苯、CCl4为紫红色
I2的检验:试剂:淀粉溶液 现象:溶液变蓝色
溴和碘的化学性质 元素非金属性(氧化性)强弱顺序:Cl 2> Br 2> I2
2KBr+Cl2=2KCl+Br2 2KI +Cl2=2KCl+I2 2KI+Br2=2KBr+I2
Br- 、I- 的检验:
① 试剂:AgNO3溶液和稀硝酸
Ag+ + Br- = AgBr↓ 淡黄色 ——照相术
Ag+ + I- = AgI↓ 黄色——人工降雨
② 苯、CCl4等有机溶剂、氯水
溴、碘的提取:(请参照课本)
钠的性质
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质软、熔点低、能导电导热。保存于煤油中
化学性质 1、与O2、Cl2、S等非金属的反应
4Na + O2 === 2Na2O (白色)
2Na + O2 === Na2O2 (淡黄色固体)
2Na + Cl2 === 2NaCl (产生白烟)
2Na + S === Na2S (火星四射,甚至发生爆炸)
2、与水的反应
2Na + 2H2O === 2NaOH + H2↑ ( 浮、熔、游、响红 )
实质:钠与溶液中的H+反应
1、 与酸反应
2Na + 2H+ = 2Na+ + H2↑
2、 与盐反应
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盐反应
制备:2NaCl(熔融) === 2Na + Cl2↑
Na2CO3和NaHCO3比较
| 碳酸钠 | 碳酸氢钠 |
俗名 | 纯碱 苏打 | 小苏打 |
颜色状态 | 白色粉末 | 细小白色晶体 |
水溶性 | 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 | 易溶于水(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 |
热稳定性 | 较稳定,受热难分解 |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2NaHCO3 =Na2CO3+CO2↑+H2O |
与酸反应 | CO32—+H+=HCO3— H CO3—+H+=CO2↑+H2O | HCO3—+H+=CO2↑+H2O (较Na2CO3快) |
与碱反应 | Na2CO3+Ca(OH)2 =CaCO3↓+2NaOH 反应实质: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 | NaHCO3+NaOH =Na2CO3+H2O 反应实质: HCO3—+OH—=H2O+CO32— |
与盐反应 | CaCl2+Na2CO3 =CaCO3↓+2NaCl Ca2++CO32— =CaCO3↓ |
|
与H2O和CO2的反应 | Na2CO3+CO2+H2O=2NaHCO3 CO32—+H2O+CO2 =HCO3— |
|
转化关系 | Na2CO3 NaHCO3
| |
主要用途 | 制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 | 发酵粉、灭火器、治疗胃酸过多 |
镁的提取及应用
CaCO3 === CaO + CO2↑
CaO + H2O ===Ca(OH)2(石灰乳)
Ca(OH)2 + MgCl2 ===Mg (OH)2↓+ CaCl2
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MgCl2·6H2O === MgCl2 + 6H2O
MgCl2 === Mg + Cl2↑
物理性质
镁是银白色金属,有金属光泽,密度较小,硬度较大,质地柔软,熔点较低,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化学性质
1、与空气的反应
2Mg + O2 === 2MgO
3Mg + N2 ===2Mg2N3
2Mg + CO2 === 2MgO + C
2、与水的反应
Mg+2H2O === Mg(OH)2+H2↑
3、与酸的反应
Mg + H2SO4 === MgSO4 + H2↑
用途
1)镁合金的密度较小,但硬度和强度都较大,因此被用于制造火箭.导弹和飞机的部件
2)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因此常用来制造通信导弹和焰火;
3)氧化镁的熔点很高,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
高中化学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导学案,共4页。
高中化学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第3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第3课时学案设计,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导学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导学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