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苏教版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
展开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2.2.3 离子反应
教学目标: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实验的探究
教具教法:多媒体化学实验室,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师活动】 教师叙,在学习离子反应之前我们先来看两个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 在4只相同的小烧杯中分别假如50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盐酸、醋酸溶液和氨水,把这4只装药品做为相同电源,装在相同灯泡的电路电阻,按课本图2-14所示装量进行实验,按通电源,引导学生观察灯泡明亮状况。
【教师活动】 教师叙,实验表明,当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明显强于醋酸溶液和氨水。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物质起导电作用的除了金属中的自由移动电子外还有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离子,自由移动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根据刚才的实验,请同学们把4杯溶液按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大小分成两组。
[教师活动]教师评点学生做请后叙,NaOH,HCl溶于水后完全电离子,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大,醋酸和氨水中的一水合氨(NH3H2O)电离不完全,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小。
[教师活动] 板书:一、强、弱电解质
1、 强电解质NaOH==Na++OH- HCl==H++Cl-
2、弱电解质CH3COOHCH3COO-+H+ NH3*H2O NH4++OH-
[师生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并掌握课本P53最后一段: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概念。
【创设情景】 请学生完成以下实验:实验一:硝酸银溶液分别与盐酸、氯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二:盐酸与碳酸钠、碳酸钾溶液反应
实验三: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学生活动】 学生实验并观察记录,完成以下表格: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化学方程式 |
AgNO3+HCl |
|
|
AgNO3+NaCl |
|
|
Na2CO3+HCl |
|
|
K2CO3+HCl |
|
|
CuSO4+NaOH |
|
|
CuSO4+KOH |
|
|
【教师活动】
教师板书并讲解:
Ag++NO3-+H++Cl-== AgCl↓+ NO3-+H+ Ag++Cl-== AgCl↓
[教师活动] 教师叙,我们象Ag++Cl-== AgCl↓这样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达的方程式叫离子方程式。
[教师活动] 二、离子方程式书写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4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方法。请同学们完成刚才几个实验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活动】 学生完成离子方程式。
【教师活动】 教师投影并讲评几个学生书写的离子方程式。
【师生活动】 师生一起总结离子方程式的作用,即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化学反应。
作业:1、 请同学们在课外完成课本P55的问题解决。
2、P57-58:6、7、8
苏教版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例题讲解,思考讨论,巩固练习,问题解决,反馈与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必修1第二节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1第二节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共7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3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3课时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课堂生成,课堂研讨,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