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教案
-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案3 教案 0 次下载
-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案1 教案 0 次下载
-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教案2 教案 0 次下载
-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教案2 教案 0 次下载
-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教案1 教案 0 次下载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及反思,共2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血液结构功能的学习,掌握认识和区分三种血液的能力。
2.通过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3.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
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思想,养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教学。
2.结构与功能统一思想的培养。
●教学难点
1.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教学。
2.结构与功能统一思想培养。
●教学方法
观察法、类比法、推理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材料用具。
(2)三种血管的CAI课件。
2.学生准备:(1)每个实验组至少准备一条小鱼。
(2)网上查阅血管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对人体内物质运输有重要作用的血液的知识。那么,血液是如何流通全身的呢?体内的血管是否都一样呢?你见没见过受伤失血的情况?请同学们预习课本P64的有关内容。
生:预习。
[讲授新课]
师:受伤失血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失血情况?我们体内的血管是否都一样?
生:因为伤及了不同的血管受伤失血的情况才各不相同。说明体内的血管是不一样的。
师:有哪几种血管呢?现在我们做实验,先预习实验步骤。
生:预习实验步骤。
师:下面照书上的实验步骤用自带的小鱼做实验,注意分辨血管的种类和血流的情况。
生:分组实验。
师:巡回指导,并提问:怎样认识管径最小的血管?
生: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
师:这种血管叫什么?
生:毛细血管。
师:根据血流方向判断毛细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来的,最终又汇入了什么血管?
生:认真观察,得出“由较粗的血管分支而来,又汇入较粗的血管”的结论。
师:播放课件(显示三种血管的不同特点)。
生:观看课件。
师:血管共有几种?
生:有三种即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师:什么是动脉?有什么特点?
学生甲: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的血管。其特点是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师:什么是静脉?有什么特点?
学生乙: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送回心脏的血管。其特点是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慢,四肢静脉的内表面有静脉瓣。
师:什么是毛细血管?有什么特点?
学生丙: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动脉与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其特点是管壁很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有利于物质交换。
师:血液之所以能在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并完成物质运输的任务,与这些血管是密不可分的,三位同学的回答非常正确。那么,血液循环的动力是什么,它为什么就能周而复始的循环呢?这将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巩固练习]
1.红细胞并排时,不能通过下列哪个管道( )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毛细淋巴管
答案:C
2.下图中所示的血管中(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较粗的一端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动脉或静脉都有可能
答案:B
3.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循环的时候,小鱼头部向左(如下图)放在载物台上,
(1)在视野中,血液向左流动的血管是__________血管。
(2)你在显微镜下观察毛细血管的最好方法是寻找__________的血管。
A.血液从较大血管流向很小
B.血流速度很慢
C.血管壁很薄
D.红细胞只有单行通过
答案:(1)动脉 (2)D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优质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