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6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6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元测试卷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如图,下列不正确的几何语句是( )
A.直线AB与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
B.射线OA与射线OB是同一条射线
C.射线OA与射线AB是同一条射线
D.线段AB与线段BA是同一条线段
2.如图,已知ON⊥L,OM⊥L,所以OM与ON重合,其理由是(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在同一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C.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只能作一条垂线
D.垂线段最短
3.两条直线最多有1个交点,三条直线最多有3个交点,四条直线最多有6个交点,…,那么六条直线最多有( )
A.21个交点 B.18个交点
C.15个交点 D.10个交点
4.如果∠α与∠β是邻补角,且∠α>∠β,那么∠β的余角是( )
A.(∠α+∠β) B.∠α
C.(∠α-∠β) D.不能确定
5.已知α、β都是钝角,甲、乙、丙、丁四人计算(α+β)的结果依次是28°、48°、60°、88°,其中只有一人计算正确,他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下列语句:①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垂线;
②不相等的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
③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④若两个角的一对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对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
⑤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个点可画6条直线;
⑥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的平分线组成的图形是直角.
其中错误的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7.如图,AC⊥BC,AD⊥CD,AB=a,CD=b,则AC的取值范围是( )
A.大于b B.小于a C.大于b且小于a D.无法确定
8.如图,B是线段AD的中点,C是BD上一点,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BC=AB-CD B.BC=AD-CD
C.BC=(AD+CD) D.BC=AC-BD
9.如图,观察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直线BA和直线AB是同一条直线;②射线AC和射线AD是同一条射线;
③AB+BD>AD;④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时,一定有三个交点.
A.1 B.2
C.3 D.4
10.如果∠1与∠2互补,∠2与∠3互余,则∠1与∠3的关系是( )
A.∠1=∠3 B.∠1=180°-∠3
C.∠1=90°+∠3 D.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
11.已知线段AB=10 cm,BC=5 cm,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C= _.
12.已知线段AB=1 996 cm,P、Q是线段AB上的两个点,线段AQ=1 200 cm,线段BP=1 050 cm,则线段PQ=___________.
13.如图,OM平分∠AOB,ON平分∠COD.若∠MON=50°,∠BOC=10°,则∠AOD= __________.
14.如图,线段AB=BC=CD=DE=1 cm,那么图中所有线段的长度之和等于________cm.
15.一条直线上距离相等的立有10根标杆,一名学生匀速地从第1根标杆向第10根标杆行走,当他走到第6根标杆时用了6.5 s,则当他走到第10根标杆时所用时间是_________.
16.平面内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a个交点,最少有b个交点,则a+b=___________.
17.上午九点时分针与时针互相垂直,再经过 分钟后分针与时针第一次成一条直线.
18. 如图,点O是直线AD上一点,射线OC、OE分别是∠AOB、∠BOD的平分线,若∠AOC=28°,则∠COD=_________,∠BOE=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9.(5分)按要求作图:
如图,在同一平面内有四个点A、B、C、D
①画射线CD;②画直线AD;③连接AB;④直线BD与直线AC相交于点O.
20.(8分)如图,点P是∠AOB的边OB上的一点.
(1)过点P画OB的垂线,交OA于点C;
(2)过点P画OA的垂线,垂足为点H;
(3)线段PH的长度是点P到直线________的距离,线段_________的长度是点C到直线OB的距离,PC、PH、OC这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用“<”连接).
21.(6分)如图,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线段BC的中点,已知图中所有线段的长度之和为39,求线段BC的长.
22.(6分)如图,在直线上任取1个点,2个点,3个点,4个点,
(1)填写下表:
(2)在直线上取n个点,可以得到__________条线段,________条射线.
23.(7分)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D,∠FOC=90°,∠1=40°,求∠2和∠3的度数.
24.(7分)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P是∠BOC的平分线,OE⊥AB,OF⊥CD.
(1)如果∠AOD=40°,
①那么根据 ,可得∠BOC= 度.
②∠POF的度数是 度.
(2)图中除直角外,还有相等的角吗?请写出三对:
① ; ② ; ③ .
25.(7分)已知:如图,∠AOB是直角,∠AOC=40°,ON是∠AOC的平分线,OM是∠BOC的平分线.
(1)求∠MON的大小.
(2)当锐角∠AOC的大小发生改变时,∠MON的大小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
参考答案
1.C 解析:射线OA与射线AB不是同一条射线,因为端点不同.
2.B 解析:A.点M、N可以确定一条直线,但不可以确定三点O、M、N都在直线L的垂线上,故本选项错误;
B.直线OM、ON都经过一个点O,且都垂直于L,故本选项正确;
C.垂直的定义是判断两直线垂直关系的,本题已知ON⊥L,OM⊥L,故本选项错误;
D.没涉及线段的长度,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
3.C 解析:由题意,得n 条直线之间交点的个数最多为
(n取正整数且n≥2),故6条直线最多有=15(个)交点.
4.C 解析:因为∠α与∠β是邻补角,所以∠α+∠β=180°,(∠α+∠β)=90°.
所以∠β的余角是90°-∠β=(∠α+∠β)-∠β=(∠α-∠β),故选C.
5.B 解析:∵ 大于90°且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 90°<α<180°,90°<β<180°,
∴ 30°<(α+β)<60°,
∴ 满足题意的角只有48°,故选B.
6.C 解析:①一条直线有无数条垂线,故①错误;
②不相等的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故②正确;
③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故③错误;
④若两个角的一对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对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④错误;
⑤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个点可画4或6条直线,故⑤错误;
⑥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的平分线组成的图形是直角,故⑥正确.
所以错误的有4个,故选C.
7.C 解析:因为AC⊥BC,所以点A到直线BC的距离是线段AC的长,从而AB>AC,即a>AC.同理,AC>CD,即AC>b,所以AC的取值范围是大于b且小于a,故选C.
8.C 解析:∵ B是线段AD的中点,∴ AB=BD=AD.
A.BC=BD-CD=AB-CD,故本选项正确;
B.BC=BD-CD=AD-CD,故本选项正确;
D.BC=AC-AB=AC-BD,故本选项正确.只有C选项是错误的.
9.C 解析:①直线BA和直线AB是同一条直线,正确;
②射线AC和射线AD是同一条射线,都是以A为端点,同一方向的射线,正确;
③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知,AB+BD>AD,故此说法正确;
④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时,一定有三个交点,错误,也可能只有一个交点.
所以共有3个正确的,故选C.
10.C 解析:∵ ∠1+∠2=180°,∴ ∠1=180°-∠2.
又∵ ∠2+∠3=90°,∴ ∠3=90°-∠2.
∴ ∠1-∠3=90°,即∠1=90°+∠3,故选C.
二、填空题
11.5 cm或15 cm 解析:本题有两种情形:
(1)当点C在线段AB上时,如图,有AC=AB-BC,
又∵ AB=10 cm,BC=5 cm,∴ AC=10-5=5(cm);
(2)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有AC=AB+BC,
又∵ AB=10 cm,BC=5 cm,∴ AC=10+5=15(cm).
故线段AC=5 cm或15 cm.
12. 254 cm 解析:如图,由题意得:AQ+BP=AB+PQ=1 200+1 050=2 250(cm),
∴ PQ=2 250-1 996=254(cm).
13. 90° 解析:∵ OM平分∠AOB,ON平分∠COD,
∴ ∠AOM=∠BOM,∠CON=∠DON.
∵ ∠MON=50°,∠BOC=10°,
∴ ∠MON-∠BOC =40°,即∠BOM+∠CON=40°.
∴ ∠AOD=∠MON+∠AOM+∠DON=∠MON+∠BOM+∠CON=50°+40°=90°.
14.20 解析:因为长为1 cm的线段共4条,长为2 cm的线段共3条,长为3 cm的线段共2条,长为4 cm的线段仅1条,
所以图中所有线段长度之和为1×4+2×3+3×2+4×1=20(cm).
15.11.7 s 解析:从第1根标杆到第6根标杆有5个间隔,
因而每个间隔行进6.5÷5=1.3(s).
而从第1根标杆到第10根标杆共有9个间隔,
所以行进9个间隔共用1.3×9=11.7(s).
16.4 解析:∵ 平面内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最少有1个交点,∴ a+b=4.
17. 解析:分针每分钟转动6°,时针每分钟转动0.5°,
设再经过a分钟后分针与时针第一次成一条直线,
则有6a+90-0.5a=180,解得a=.
18.152° 62° 解析:∵ ∠AOC+
∠COD=180°,∠AOC=28°,
∴ ∠COD=152°.
∵ OC是∠AOB的平分线,∠AOC=28°,
∴ ∠AOB=2∠AOC=2×28°=56°,
∴ ∠BOD=180°-∠AOB=180°-56°=124°.
∵ OE是∠BOD的平分线,
∴ ∠BOE=∠BOD=×124°=62°.
三、解答题
19. 解:作图如图所示.
20.解:(1)(2)如图所示;
第20题图
(3)OA,PC,PH<PC<OC.
21.解:设,则,,
,.
∵ 所有线段长度之和为39,
∴ ,解得.
∴ .
答:线段BC的长为6.
22.解:(1)表格如下:
(2)可以得到条线段,2n条射线.
23.解:∵ ∠FOC=90°,∠1=40°,AB为直线,
∴ ∠3+∠FOC+∠1=180°,
∴ ∠3=180°-90°-40°=50°.
∵ ∠3与∠AOD互补,∴ ∠AOD=180°-∠3=130°.
∵ OE平分∠AOD,
∴ ∠2=∠AOD=65°.
24.解:(1)①对顶角相等 40 ②70
解析:因为OP是∠BOC的平分线,
所以∠COP=∠BOC=20°.
因为∠DOF+∠BOF+∠COP+∠BOP=180°,
∠DOF=90°,∠COP=20°,
所以∠BOF+∠BOP=180°-90°-20°=70°,
故∠POF=∠BOF+∠BOP=70°.
(2)∠AOD=∠BOC;
∠COP=∠BOP;
∠EOC=∠BOF.
25.解:(1)∵ ∠AOB是直角,∠AOC=40°,
∴ ∠AOB+∠AOC=90°+40°=130°.
∵ OM是∠BOC的平分线,ON是∠AOC的平分线,
∴ ∠MOC=∠BOC=65°,∠NOC=∠AOC=20°.
∴ ∠MON=∠MOC-∠NOC=65°-20°=45°.
(2)当锐角∠AOC的大小发生改变时,∠MON的大小不发生改变.
∵ ∠MON=∠MOC-∠NOC=∠BOC-∠AOC=(∠BOC-∠AOC)=∠AOB,
又∠AOB=90°,∴ ∠MON=∠AOB=45°.
点的个数
所得线段的条数
所得射线的条数
1
2
3
4
点的个数
所得线段的条数
所得射线的条数
1
0
2
2
1
4
3
3
6
4
6
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6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测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第7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6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元测试卷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