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复习学案
数学七年级上册1.3.1 有理数的加法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1.3.1 有理数的加法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导学指导,课堂练习,要点归纳,拓展训练,总结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加法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2、会利用有理数加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
【学习难点】:异号两数相加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1、正有理数及0的加法运算,小学已经学过,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如果,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
于是红队的净胜球数为 4+(-2),
蓝队的净胜球数为 1+(-1)。
这里用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那么,怎样计算4+(-2)
下面我们一起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
二、自主探究
1、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
1)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一个人向东走4米,再向东走2米,两次共向东走了 米,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
2)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一个人向西走2米,再向西走4米,两
次共向西走多少米?很明显,两次共向西走了 米。
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
如图所示:
3)如果向西走2米,再向东走4米, 那么两次运动后,这个人从起点向东走了 米,写成算式就是 这个问题用数轴表示如下图所示:
4)利用数轴,求以下情况时这个人两次运动的结果:
①先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 )走了( )米;
②先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 )走了( )米;
③先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 )走了( )米。
写出这三种情况运动结果的算式
5)如果这个人第一秒向东(或向西)走5米,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这个人
从起点向东(或向西)运动了 米。写成算式就是
2、师生归纳两个有理数相加的几种情况。
3.你能从以上几个算式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的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把 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 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 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 。
4.新知应用
例1 计算(自己动动手吧!)
(1) (-3)+(-9); (2) (-4.7)+3.9.
例2 (自己独立完成)
【课堂练习】:
1.填空:(口答)
(1)(-4)+(-6)= ; (2)3+(-8)= ;
(4)7+(-7)= ; (4)(-9)+1 = ;
(5)(-6)+0 = ; (6)0+(-3) = ;
2. 课本P18第1、2题
【要点归纳】:
有理数加法法则:
【拓展训练】:
1.判断题:
(1)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负数;
(2)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和等于零;
(3)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负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负数;
(4)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正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正数。
2.已知│a│= 8,│b│= 2;
(1)当a、b同号时,求a+b的值;
(2)当a、b异号时,求a+b的值。
【总结反思】: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3.1 有理数的加法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导学指导,课堂练习,要点归纳,拓展训练,总结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1.3.1 有理数的加法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准备,巩固提高,学后反思,自学交流,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3.1 有理数的加法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回顾,教学过程,例题讲解,当堂练习,拓展提升,学习疑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