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湘教版必修1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教学设计
展开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聚落的概念、分类。
2、理解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3、比较平原地区和山区聚落的布局和形态特征有何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聚落的特点和类型采用以学生自主交流为主的启发法。
2、地形对聚落的影响。通过图片展示对比、案例分析、小组合作、问题讨论方式加以突破。 增强学生图表解析、归纳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好态度;让学生体验学习地理探究世界的成功乐趣,增强地理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体验学习地理探究世界的成功乐趣,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切情感。
教学重点
地形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发展的影响。
学时难点
方法的训练和能力的提升
教学活动
(导入)我是一个爱旅游的人,这里有几幅我去过地方的图片,大家看一看,想一想人们聚居在这些场所中做什么呢?生活、生产。我们把图片中的场所叫什么?
(讲授新课)1、什么是聚落?(板书) 归纳总结出聚落的概念:
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聚落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有什么?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例如房屋、工厂、农场、商店、医院、学校等。
| 人口主体 | 规模大小 | 形成早晚 |
乡村 | 农业人口为主 | 较小 | 较早 |
城市 | 非农业人口为主 | 较大 | 较晚 |
2、聚落的分类:(板书)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适当分析性质,规模差别。)
过渡:聚落应该建在什么地方呢?其实早在6800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已思考过这一问题。
3、多媒体展示P88阅读资料,思考问题:
①半坡村落布局在什么地形上? 河谷阶地上
②这样的环境给先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地形平坦,接近水源,不会被洪水淹没。
小结:由此可见,从古代到现代,在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中,地形这一要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来探讨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板书,用教材中三个案例展开学生活动)
4、探究一:(P89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1)平原聚落和山区聚落的差异。
| 地形 | 人口 | 空间分布 | 聚落规模 |
平原 | 平坦广阔 | 较多 | 集中 | 较大 |
山区 | 地形复杂 | 较少 | 分散 | 较小 |
(2)试从地形角度,分析两种聚落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相对开阔,聚落的分布、规模受地形限制较小,因而分布相对密集,规模也较大;山区地形则较为复杂,地势起伏大,聚落多分布在山间盆地或谷地等相对平坦的地区,因而聚落的分布较为分散,规模较小。
(思考)我国北方以什么地形为主?南方以什么地形为主?对比北方平原和南方丘陵山区聚落的差异。
过渡:从前面的比较来看,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平原地区更易形成聚落,那是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发展在平原之上呢?现在我给同学们介绍一个高原上的水乡古城——丽江古城。
5、探究二:(P89活动2)读图4-5及“丽江古城”材料,探究:
(1) 丽江古城为什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丽江位于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纬度较低和地形阻挡,冬季有山阻挡了北边来的寒冷气流,冬无严寒,又因地势较高,夏季气温较低,所以夏无酷暑。
(2) 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了哪些有利的地形条件?
丽江古城位于地势平坦开阔的山间盆地中,玉河水分三股穿越城区,在这种特殊的地形、水源条件和民族文化共同作用下,形成独具特色的聚落特征。
过渡:探究二是高原上的聚落,下面我们再来看盆地中的聚落。
6、探究三:(P90活动3)读图4-7塔里木盆地的绿洲,探究: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通线路有什么关系?
城镇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洪积扇的中下部和主要交通线两侧。山前冲积扇、洪积扇的中下部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生产比较发达。主要交通线也大都从这里经过。
教师归纳:因为塔里木盆地四周高山环绕,气候特别干旱,而山上的雪水融化在盆地边缘形成绿洲,人类逐水草而居,绿洲提供了平坦的地势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源,从而形成串珠状分布在盆地边缘。
通过以上三个探究,我们发现地形对聚落分布,规模,空间形态等都有影响。除了地形外,气候,水源等也影响聚落的分布。可见影响聚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7、知识拓展:除地形之外,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还有哪些?
气候、河流、水源、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宗教、军事、旅游、科技等。
8、学以致用:思考你所在地区的聚落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小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聚落的概念
2、聚落的分类
3、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高中地理湘教版湘教版必修1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湘教版必修1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教学设计,共8页。
地理湘教版第三节 大气环境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湘教版第三节 大气环境教案,共4页。
湘教版湘教版必修1第三节 大气环境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湘教版湘教版必修1第三节 大气环境教学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