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9《三峡》练习(含答案)

    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9《三峡》练习(含答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9 三峡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9 三峡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翻译下列句子,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文末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阙处(quē) xī(曦)月 xiāng(襄)陵


    叠zhàng(嶂) 飞漱(shù) 沿溯(sù)


    素tuān(湍) 属引(zhǔ) 绝yǎn( )


    涧肃(jiàn)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略无阙处 略无:完全没有


    (2)自非亭午夜分 亭:正


    (3)不见曦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4)至于夏水襄陵 襄:升到高处


    (5)沿溯阻绝 溯:逆流而上


    (6)则素湍绿潭 湍:急流


    (7)清荣峻茂 荣:茂盛


    (8)良多趣味 良:甚,很__


    (9)林寒涧肃 肃:肃杀,凄寒


    (10)属引凄异 属:连接


    (11)空谷传响 响:回声


    3.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同“缺”,空隙、缺口


    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1)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


    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假如,如果)


    (2)绝 哀转久绝(消失,停止)


    绝多生怪柏(极,非常)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


    (1)虽乘奔御风(动词用作名词,这里指飞奔的马)


    (2)空谷传响(名词用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中)


    6.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是看不见日月的。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5)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悬泉瀑布飞速地往下冲荡。


    (6)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凄惨悲凉的声音接连不断,空荡的山谷里回荡着猿猴啼叫的声音,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朝代)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一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其中“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它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2)“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很容易让人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句,同时也形象地表现了江水的迅疾;“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形象地展现了江水激流湍急、清亮明澈的特点。


    (3)侧面烘托三峡山势高峻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表现秋景的凄清,令读者恍如身在其境的两个四字短语是: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8.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是先写夏季景色?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


    这是根据水由盛到枯的变化过程来安排的,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三峡的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水流湍急,最能体现三峡水的特点,故先写“夏水”。而先写山后写水,既能揭示水急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9.第四段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征?


    秋季;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表现了景物幽静、寂寥、凄异的特征。


    10.文末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是为了说明猿声的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也暗含着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①,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③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④之胜境,静者⑤之林亭。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选自元结《右溪记》)


    【注释】 ①欹(qī)嵌盘屈:石头盘来绕去,形状千奇百怪。②洄悬激注:洄,水回旋而流。悬,激水触石溅起高高的浪花。激,被石遏制而形成急流。注,水急如灌注一般。③逸民退士:退隐的人。④都邑:都市,城市。⑤静者:喜欢安静的人。⑥置州:设置州县。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夏水襄陵 襄:升到高处


    (2)沿溯阻绝 沿:顺流而下


    (3)属引凄异 引:延长


    (4)悉皆怪石 悉:都


    (5)不可名状 名:说出


    12.翻译下列句子。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十分有趣。


    (2)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我)在小溪岸边徘徊,为这里的景色无人欣赏感到惋惜!


    13.【甲】文和【乙】文都写水,其中【乙】文哪些句子是写水的?【甲】文和【乙】文都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乙】文写水的句子是: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甲】文和【乙】文都突出了水流湍急的特点。


    14.【甲】文和【乙】文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①借景抒情。【甲】文借长江三峡夏季和春冬季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乙】文借溪水景色奇特、无人赏爱,表达了作者的怅惘之情。②动静结合。【甲】文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乙】文中“清流触石,洄悬激注”,都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水流湍急、水势浩大的特点。


    附【乙】文参考译文:


    在道州城西边一百余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它向南流几十步远,汇入营溪。溪水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盘来绕去,形状千奇百怪,不能够用语言来形容。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便激起冲天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竹子,垂下阴影相互掩映。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那是很适合退隐的人游玩和居住的;如果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为市民游览的胜地,成为喜欢清静的人休憩的园林。可是自从道州成为州的治所以来,至今也没有人来欣赏和喜爱它。我在小溪岸边徘徊,为这里的景色无人欣赏感到惋惜!





    相关试卷

    人教部编版三峡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峡同步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选择,名句默写,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语言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三峡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三峡同步练习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9 三峡优秀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9 三峡优秀复习练习题,共9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