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19版高中物理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二第5讲功、功率、动能定理
展开
第5讲功、功率、动能定理
主干知识体系
核心再现及学科素养
知识规律
(1)恒力做功的公式:W=Fl cos α.
(2)平均功率的公式:P==F cos α.
(3)瞬时功率的公式:P=Fvcos α.
(4)机车启动两类模型中的关键方程:P=F·v
F-f=ma.
(5)动能定理的表达式:W合=mv2-mv.
思想方法
(1)物理思想:微元思想.
(2)物理方法:图象法、转换法、整体法和隔离法等.
1.(2018·全国Ⅱ卷,14)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
A.小于拉力所做的功
B.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C.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A [A对、B错;由题意知,W拉-W阻=ΔEk,则W拉>ΔEk;C、D错:W阻与ΔEk的大小关系不确定.
点拨:注意题目中“粗糙”二字,不要忘记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2018·全国Ⅰ卷,18)如图,abc是竖直面内的光滑固定轨道,ab水平,长度为2R;bc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与ab相切于b点.一质量为m的小球,始终受到与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外力的作用,自a点处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小球从a点开始运动到其轨迹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 )
A.2mgR B.4mgR C.5mgR D.6mgR
C [小球从a运动到c,根据动能定理,得F·3R-mgR=mv,又F=mg,故v1=2,小球离开c点在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大小相等,都为g,故小球从c点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2,水平位移x=gt2=2R,根据功能关系,小球从a点到轨迹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力F做的功,即ΔE=F·(2R+R+x)=5mgR. ]
3.(2018·全国Ⅱ卷,19)(多选)地下矿井中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到地面.某竖井中矿车提升的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图线①②分别描述两次不同的提升过程,它们变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都相同;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等.不考虑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对于第①次和第②次提升过程,( )
A.矿车上升所用的时间之比为4∶5
B.电机的最大牵引力之比为2∶1
C.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为2∶1
D.电机所做的功之比为4∶5
AC [A对,由图线①知,上升总高度h=·2t0=v0t0.
由图线②知,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上升高度和
h1=·(+)=v0t0
匀速阶段:h-h1=v0·t′,解得t′=t0
故第②次提升过程所用时间为+t0+=t0,
两次上升所用时间之比为2t0∶t0=4∶5.
B错:由于加速阶段加速度相同,故加速时牵引力相同.
C对:在加速上升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F-mg=ma,F=m(g+a)
第①次在t0时刻,功率P1=F·v0,
第②次在时刻,功率P2=F·,
第②次在匀速阶段P2′=F′·=mg·<P2,
可知,电机的输出最大功率之比P1∶P2=2∶1.
D错:由动能定理知,两个过程动能变化量相同,克服重力做功相同,故两次电机做功也相同.]
4.(2017·高考全国卷Ⅲ,16)如图,一质量为m,长度为l的均匀柔软细绳PQ竖直悬挂.用外力将绳的下端Q缓慢地竖直向上拉起至M点,M点与绳的上端P相距l.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在此过程中,外力做的功为( )
A.mgl B.mgl C.mgl D.mgl
A [QM段绳的质量为m′=m,未拉起时,QM段绳的重心在QM中点处,与M点距离为l,绳的下端Q拉到M点时,QM段绳的重心与M点距离为l,此过程重力做功WG=-m′g(l-l)=-mgl,对绳的下端Q拉到M点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可知外力做功W=-WG=mgl,可知A项正确,B、C、D项错误.]
5.(2018·天津卷,10)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首飞成功后,拉开了全面试验试飞的新征程.假设飞机在水平跑道上的滑跑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位移x=1.6×103 m时才能达到起飞所要求的速度v=80 m/s.已知飞机质量m=7.0×104 kg,滑跑时受到的阻力为自身重力的0.1倍,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求飞机滑跑过程中
(1)加速度a的大小;
(2)牵引力的平均功率P.
解析 (1)飞机滑跑过程中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v2=2ax①
代入数据解得a=2 m/s2②
(2)设飞机滑跑受到的阻力为F阻,依题意有
F阻=0.1mg③
设发动机的牵引力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F阻=ma④
设飞机滑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有=⑤
在滑跑阶段,牵引力的平均功率P=F⑥
联立②③④⑤⑥式得P=8.4×106 W⑦
答案 (1)2 m/s2 (2)8.4×106W
[考情分析]
■命题特点与趋势
1.近几年高考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正、负功的判断,功率的分析与计算,机车启动模型,动能定理在圆周运动、平抛运动中的应用.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适中.
2.本讲高考的命题方式单独命题以选择题为主,综合命题以计算题为主,常将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相结合.2018年的高考动能定理仍是考查重点,要关注本讲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情景题目.
■解题要领
解决本讲知识要理解功和功率的定义、正负功的判断方法,机车启动两类模型的分析、动能定理及动能定理在变力做功中的灵活应用.
高频考点一 功和功率的理解和计算
[备考策略]
1.恒力做功的公式:W=Flcos α(通过F与l间的夹角α判断F是否做功及做功的正、负).
2.正功、负功的判断
(1)由F与l的夹角α判断(恒力做功).
(2)由F与v的夹角α判断(曲线运动).
(3)由能量变化判断(做功不明确的情况).
3.求功的几种方法
(1)W=Flcos α(恒力).
(2)W=Pt(恒力或变力).
(3)W=ΔEk(动能定理).
(4)W=ΔE(功能原理).
(5)图象法:F-x图线所围面积.
(6)W=pΔV(气体做功).
4.功率
(1)平均功率:P==Fcos α.
(2)瞬时功率:P=Fvcos α(α为F与v的夹角).
[命题视角]
考向1 功、功率及相关图象问题
例1 (多选)一质量m=0.5 kg的滑块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斜面,利用传感器测出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并用计算机绘出滑块上滑过程中的v-t图象如图所示.sin 37°=0.6,g取10 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
A.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B.滑块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2 m/s
C.滑块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25 J
D.滑块返回斜面底端时重力的功率为6W
AD [由题图可知加速度大小a=10 m/s2,即gsin θ+μgcos θ=10 m/s2,解得μ=0.5,选项A正确.上滑位移x=t=5 m,下滑加速度a′=gsin θ-μgcos θ=2 m/s2,所以回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2m/s,选项B错误.上升过程中重力做功W=-Gxsin θ=-15 J,返回底端时求的是重力的瞬时功率,则为P=mgv′sin θ=6W,选项C错误,D正确.]
考向2 变力功的分析与计算
例2 (2018·衡水中学信息卷)(多选)如图所示,倾角为θ、半径为R的倾斜圆盘绕圆心处的转轴O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放在圆盘的边缘,小物块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图中A、B分别为小物块转动过程中所经过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运动过程中经过的C、D两点连线与AB垂直,小物块与圆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始终相对于圆盘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始终指向圆心
B.动摩擦因数μ一定大于tan θ
C.小物块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摩擦力对小物块做功为-μmgπR cos θ
D.当小物块运动至C、D两点时所受摩擦力大小相等,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摩擦力对小物块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BD [小物块所受重力沿圆盘的分力及静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始终指向圆心,A错误;小物块在B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Ff-mg sin θ=mRω2,Ff>mgsin θ,又因Ff≤μmg cos θ,所以μmgcos θ>mg sin θ,则μ一定大于tan θ,B正确;小物块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2R sin θ+WFf=0,解得WFf=-mg·2R sin θ,C错误;小物块运动至C、D两点时受力具有对称性的特点.所受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关于AB对称,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重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小物块动能始终不变,即合外力做功始终为0,所以摩擦力对小物块先做负功后做正功,D正确.]
[归纳反思]
计算功和功率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功的计算
(1)恒力做功一般用功的公式或动能定理求解.
(2)变力做功一般用动能定理或图象法求解,用图象法求外力做功时应注意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的物理意义.
2.功率的计算
(1)明确是求瞬时功率还是平均功率.
(2)平均功率与一段时间(或过程)相对应,计算时应明确是哪个力在哪段时间(或过程)内做功的平均功率;
(3)瞬时功率计算时应明确是哪个力在哪个时刻(或状态)的功率.
[题组突破]
1-1.(2018·河北省张家口市五个一联盟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多选)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在0~6 s内其速度与时间的图象和该拉力的功率与时间的图象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6 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30 m
B.2~6 s内拉力做的功为40 J
C.合外力在0~6 s内做的功与0~2 s内做的功相等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5 N
ABC [A.0~6 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x=×6 m=30 m.故A正确.B.在0~2 s内,物体的加速度a==3 m/s2,由图,当P=30 W时,v=6 m/s,得到牵引力F==5 N.在0~2 s内物体的位移为x1=6 m,则拉力做功为W1=Fx1=5×6 J=30 J.2~6 s内拉力做的功W2=Pt=10×4 J=40 J.故B正确.C.在2~6 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合力做功为零,则合外力在0~6 s内做的功与0~2 s内做的功相等.故C正确.D.在2~6 s内,v=6 m/s,P=10 W,物体做匀速运动,摩擦力f=F,得到f=F==N= N.故D错误.]
1-2.(2018·广东省深圳科学高中高三第一次调研)如图甲所示,一次训练中,运动员腰部系着不可伸长的绳,拖着质量m=11 kg的轮胎从静止开始沿着笔直的跑道加速奔跑,绳与水平跑道的夹角是37°,5 s后拖绳从轮胎上脱落.轮胎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已知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轮胎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B.拉力F的大小为55 N
C.在0~5 s内,轮胎克服摩擦力做功为1375 J
D.在6 s末,摩擦力的瞬时功率大小为275 W
D [A.撤去F后,轮胎的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由速度图象得5 s~7 s内的加速度a2=-5 m/s2,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有 N2-mg=0,-f2=ma2,又因为f2=μN2,代入数据接的μ=0.5,故A错误;
B.力F拉动轮胎的过程中,轮胎的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有F cos 37°-f1=ma1,mg-F sin 37°-N1=0,又因为f1=μ N1,由速度图象得此过程的加速度a1=2 m/s2,联立解得:F=70 N,B错误;
C、在0 s~5 s内,轮胎克服摩擦力做功为0.5×68×25 J=850 J,C错误;D.因 6 s末轮胎的速度为5 m/s,所以在6 s时,摩擦力的瞬时功率大小为0.5×110×5=275 W,D正确;故选D.]
高频考点二 机车启动问题
[备考策略]
本考点主要考查机车牵引与启动问题,试题难度一般,多为选择题.在二轮复习中,注意打牢基础知识,细化审题、解题过程,此考点就能轻松取分.建议考生自学为主.
1.恒定功率启动
(1)机车先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当F=F阻时,vm==.
(2)动能定理:Pt-F阻x=mv-0.
2.恒定加速度启动
(1)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机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功率增大到额定功率后获得匀加速的最大速度v1.之后做变加速直线运动,直至达到最大速度vm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2)常用公式:
[题组突破]
2-1.(2018·广东实验中学高三考前摸拟)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由静止开始启动.在启动过程中,汽车牵引力的功率及其瞬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已知汽车所受阻力恒为重力的,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汽车的质量为3 000 kg
B.v0=6 m/s
C.在前5 s内,阻力对汽车所做的功为25 kJ
D.在5~15 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约为67.19 m
D [由图象可得,汽车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a==1 m/s2,汽车匀加速阶段的牵引力为F==3 000 N,匀加速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0.2mg=ma,解得m=1 000 kg,A错误;牵引力功率为15 kW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v0==7.5 m/s,B错误;前5 s内汽车的位移x=at2=12.5 m,阻力做功WFf=-0.2mgx=-25 kJ,C错误;5~15 s内,由动能定理得Pt-0.2mgs=mv-mv2,解得s=67.1875 m,D正确.]
2-2.(2018·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测试)质量为1×103 kg、发动机额定功率为60 kW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若汽车所受阻力大小恒为2×103 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汽车行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40 m/s
B.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20 m/s的过程,发动机所做的功为2×105 J.
C.汽车保持额定功率启动,当速度大小为20 m/s时,其加速度大小为6 m/s2
D.汽车以2 m/s2的恒定加速度启动,发动机在第2 s末的实际功率是16 kW
D [当阻力和牵引力相等时,速度最大,故vm===30 m/s,A错误;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但汽车如果以恒定功率启动,则做变加速直线运动,运动时间和位移未知,故无法求解发动机做的功,B错误;汽车保持额定功率启动,当速度大小为20 m/s时,牵引力F== N =3 000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 m/s2=1 m/s2,C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牵引力为F=Ff+ma=(2 000+1 000×2) N=4 000 N,则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最大速度为v1== m/s=15 m/s,可知匀加速直
线运动的时间为t== s=7.5 s,2 s末的速度为v=at2=2×2 m/s=4 m/s,则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P实=Fv=4 000×4 W=16 kW,D正确.]
[归纳反思]
解决机车启动问题时的四点技巧
1.分清是匀加速启动还是恒定功率启动.
2.匀加速启动过程中,机车功率是不断改变的,但该过程中的最大功率是额定功率,匀加速运动阶段的最大速度小于机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达到额定功率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3.以额定功率启动的过程中,机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速度最大值等于,牵引力是变力,牵引力做的功W=Pt.
4.无论哪种启动方式,最后达到最大速度时,均满足P=Ffvm,P为机车的额定功率.
高频考点三 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备考策略]
1.动能表达式:
Ek=mv2,是标量.
2.动能定理表达式:
W总=mv-mv是标量式,不用考虑速度的方向及中间过程.
3.应用动能定理的“两线索”“两注意”
(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有两条主要线索:
一是明确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对各力进行做功分析→求出总功;
二是明确研究过程→进行运动过程分析→物体始末状态分析→求出动能状态量→求出动能变化量;
最后结合两条线索列出动能定理方程求解.
(2)两注意:
①动能定理往往用于单个物体的运动过程,由于不涉及加速度和时间,比动力学研究方法更简便.
②当物体的运动包含多个不同过程时,可分段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当所求解的问题不涉及中间的速度时,也可以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求解.
[典例导航]
例3 (2018·西北师大附中高三调研题)如图所示,水平光滑轨道OA上有一质量m=2 kg的小球以速度v0=20 m/s向左运动,从A点飞出后恰好无碰撞地经过B点,B是半径为R=10 m的光滑圆弧轨道的右端点,C为轨道最低点,且圆弧BC所对圆心角θ=37°,又与一动摩擦因数μ=0.2的粗糙水平直轨道CD相连,CD长为15 m.进入另一竖直光滑半圆轨道,半圆轨道最高点为E,该轨道的半径也为R.不计空气阻力,物块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A、B两点的高度差和物块在C点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2)通过计算分析甲物块能否经过E点.
解析 (1)由题意知:在C点速度方向沿B点切线方向,在B点速度大小为:v1==25 m/s
竖直速度大小为vy=v0 tan 37°=15 m/s
从A点到B点的时间为:t==1.5 s
AB的高度差为h=gt2=11.25 m
从B点到C点由动能定理得:
mgR(1-cos 37°)=mv-mv
所以在C点N-mg=m
N=153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对轨道的压力为153 N,方向向下
(2)假设甲物块通过E点时速大小为v2,从C点运到 E点,由动能定理得:-μmgx-mg·2R=mv-mv
所以在E点速度大小为v2=m/s
在E点做圆周运动时最小速度为v3,
有mg=m
所以v3=10 m/s
因为v2>v3,所以甲物块能经过E点.
答案 (1)11.25 m,153 N,方向向下
(2)能经过E点
[归纳反思]
应用动能定理的四环节
1.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研究对象一般取单个物体,通常不取一个系统(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过程要根据已知量和所求量来定,可以对某个运动阶段应用动能定理,也可以对整个运动过程(全程)应用动能定理.
2.分析物体受力及各力做功的情况
(1)受哪些力?
(2)每个力是否做功?
(3)在哪段位移哪段过程中做功?
(4)做正功还是负功?
(5)用恒力做功的公式计算各力做的功及其代数和.对变力做功或要求的功用W表示.
(6)电磁场中的应用:在电磁场中运动时多了一个电场力或磁场力,特别注意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洛伦兹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做功.
3.明确过程始末状态的动能Ek1和Ek2.
4.利用动能定理方程式W1+W2+W3+…=mv-mv求解.
[题组突破]
3-1.(2018·甘肃兰州新亚中学高三摸拟)(多选)如图所示,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A、B水平放置.A板带正电,板间距离为d,A、B间的电势差为U.在平行板内部固定一同种材料构成的“V”形绝缘轨道CDE,CD、DE在D点平滑连接.轨道两侧最高点C、E距最低点D的高度都为h,导轨CD、DE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均为θ.现将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带正电的滑块从轨道左侧C点处无初速度释放,滑块沿着轨道滑下后第一次滑到右侧能到达的最高点P距D点的高度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滑块从C点运动至P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
B.轨道CDE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tan θ
C.若滑块从左侧距D点处无初速度释放,则滑块第一次滑到右侧轨道所能到达的最高点距D点高度为
D.保持板间电势差不变,若将A板下移一小段距离,则滑块第一次滑到右侧轨道的最高点将低于P点
BC [滑块从C点运动至P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克服电场力做功为,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可知滑块滑动过程中与轨道间有摩擦,故<,所以A错误.带正电的滑块从C点滑到P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qE)·-μ(mg-qE)cos θ·=0-0,化简得μ= tan θ,所以B正确.若滑块从左侧距D点处无初速度释放,设滑块第一次滑到轨道右侧所能
到达的最高点距D点高度为x,则(mg-qE)·-μ(mg-qE) cos θ·=0-0,将μ= tan θ代入,化简可得x=h,
所以C正确.保持板间电势差为U,若将A板下移一小段距离,两板间场强变小,电场力减小,但通过上述动能定理的表达式可以看出mg-qE被消去,所以滑块在右侧轨道的最高点与质量m、场强E无关,所以应还在P点.所以D错误.]
3-2.(2018·合肥市高三第二次质检)合肥开往上海的动车组D3028是由动车和拖车编组而成的,只有动车提供动力.假定该列动车组由8节车厢组成,第1节和第5节车厢为动车,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均为P0,每节车厢的总质量均为m,动车组运行过程中所受阻力为车重的k倍.若动车组以额定功率从合肥南站启动,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经时间t0速度达到最大,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当动车组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一半时的加速度大小和此时第6节车厢对第7节的拉力大小;
(2)动车组从启动至速度达到最大的过程中所通过的路程.
解析 (1)设动车组匀速运动的最大速度为vm,动车组速度为最大速度的一半时动车的牵引力为F,有2P0=8kmgvm
2P0=2F
对动车组,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F-8kmg=8ma
解得a==kg
对第7、8节车厢的整体有:F67-2kmg=2ma
解得:F67=4kmg
(2)由动能定理有,2P0t0-8kmgx=(8m)v-0
解得x=-=
答案 (1)kg, 4kmg (2)
3-3.(2018·江西省六校3月联考)如图所示为一由电动机带动的传送带加速装置示意图,传送带长L=31.25 m,以v0=6 m/s顺时针方向转动,现将一质量m=1 kg的物体轻放在传送带的A端,传送带将其带到另一端B后,物体将沿着半径R=0.5 m的光滑圆弧轨道运动,圆弧轨道与传送带在B点相切,C点为圆弧轨道的最高点,O点为圆弧轨道的圆心.已知传送带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传送带与水平地面间夹角θ=37°,已知sin 37°=0.6,cos 37°=0.8,g=10 m/s2,物体可视为质点,求:
(1)物体在B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当物体过B点后将传送带撤去,求物体落到地面时的速度大小.
解析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μmg cos θ-mg sin θ=ma
解得a=0.4 m/s2
设物体在AB上全程做匀加速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
v =2aL
解得vB=5 m/s<6 m/s,即物体在AB上全程做匀加速运动.
对B点受力分析有FN-mg cos θ=得FN=58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物体在B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N′=58 N
(2)设物体能够越过C点,从B到C利用动能定理:
-mg(R+R cos θ)=mv-mv
解得vC=m/s>,即物体能越过最高点C
从C点落到地面,物体做平抛运动,下落高度h=R+R cos θ+Lsin θ=19.65 m
利用运动学公式:v=2gh,解得vy= m/s
故v==20 m/s
(或利用动能定理mgh=mv2-mv得v=20 m/s)
答案 (1)58 N (2)20 m/s
课时跟踪训练(五)
一、选择题(1~7题为单项选择题,8~10题为多项选择题)
1.(2018·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二模)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在不同合外力F的作用下都通过了相同的位移x0,下列情况中物体在x0位置时速度最大的是( )
C [根据图象的坐标可知图象所包围的面积代表了合外力F做的功,所以从图象上看出C图所包围的面积最大,故选C]
2.(2018·宿州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如图,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运动,M、N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已知该粒子在M点的速度大小为v0,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N点为轨迹的最高点,不计重力.则M、N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
A. B.-
C.- D.
B [从M点到N点利用动能定理有:qUMN=mv-mv=m(v0 cos60°)2-mv
解得:UMN=-,故B正确.]
3.(2018·天星押题卷)如图甲为一倾斜的传送带,传送带足够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以恒定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一物块由底端以速度v1滑上传送带,图乙为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法判断出传送带的运行速度
B.传送带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tan α
C.t1时刻物块到达最高点
D.v1
C [由v-t图象可知t2时刻物块与传送带共速,之后摩擦力反向,所以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v2,故A错误.由题图知,在0~t1时间内,对物块受力分析有mg sin α+μmg cos α=ma1,由图象得a1=,解得μ=-tan α,故B错误;t1时刻物块速度减为0,离出发点最远,故C正确;从开始滑上传送带到离开传送带,由动能定理得Wf=mv-mv,因Wf<0,所以v1>v3,故D错误.]
4.(2018·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第四次质检)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同向运动,两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质量m=7.5 t甲车以恒定功率P=50 kW启动,最后匀速运动.乙车做初速为0做匀加速运动,则乙车追上甲车的时间是( )
A.40 s B.20 s
C.60 s D.30 s
D [由图可知,乙车追上甲车时,甲车已经匀速运动,设乙车追上甲车的时间是t,乙车的位移x=at2,甲车受到的阻力Ff=,由动能定理得:Pt-Ffx=mv,解得t=30 s,故D正确,A、B、C错误.]
5.(2018·湖北省孝感市高三二模)如图所示,动滑轮下系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细线一端系在天花板上,另一端绕过动滑轮.用F=mg的恒力竖直向上拉细线的另一端(滑轮、细线的质量不计,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物块从静止开始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的加速度a=g
B.经过时间t拉力F做功为WF=mg2t2
C.物块的机械能增加了ΔE=mg2t2
D.物块的动能增加了ΔEk=mg2t2
C [以物块m为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2F-mg=ma得a=g,经过时间t后,物块的位移x=at2=gt2,速度v=at=gt,则拉力做功WF=F(2x)=mg2t2,物体的动能增加了ΔEk=mv2=mg2t2,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ΔE=ΔEk+mgx=mg2t2,故C正确,A、B、D错误.]
6.(2018·江西省九江高中毕业班考前冲刺卷)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斜面上有一固定挡板c.用轻弹簧连接的物块a、b放置在斜面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平行于斜面的恒力F(F<2mg sin θ)作用在物块a上,使物块a沿斜面向上运动,当物块b与挡板c恰好分离时,物块a移动的距离为d,在此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为ΔEp(ΔEp>0).已知物块a的质量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a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物块a的动能一直增加
C.当b、c恰好分离时,弹簧的伸长量大小为
D.当b、c恰好分离时,物块a的速度大小为
D [当a沿斜面向上运动时,弹簧的弹力在不断变化,而拉力F恒定,重力和支持力恒定,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块a将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错误;因为物块b与挡板c恰好分离时,物块a移动的距离为d,在此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为ΔEp,所以物块b的质量大于m,又因为F<2mgsin θ,所以物块a的速度一定是先增大后减小,动能也是先增大后减小,b、c分离时弹簧的弹力大于mgsin θ,弹簧的伸长量大于,故选项B、C错误;对于物块a整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Fd-mgdsin θ+W=mv2,由功能关系W=-ΔEp,联立解得物块a的速度大小为,故选项D正确.]
7.(2018·陕西西安市高三二模试题)如图所示,竖直面内有固定轨道ABC,AB是半径为2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BC是半径为R的粗糙半圆弧(B是轨道的最低点),O点是BC圆弧的圆心,POQ在同一水平线上,BOC在同一竖直线上.质量为m的小球自由下落2R后,沿轨道ABC运动,经过轨道C点后,恰好落到轨道上的P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运动到B点前的瞬间对轨道的作用力是4mg
B.小球运动到B点后的瞬间对轨道的作用力是8mg
C.小球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摩擦力做功Wf=-mgR
D.小球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摩擦力做功Wf=-mgR
C [小球下落到B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4R)=mv,小球运动到B点前的瞬间,小球运动的半径是2R,由向心力公式:FB-mg=,解得FB=5mg,小球运动到B点后的瞬间,小球的运动半径是R,由向心力公式:FB′-mg=,解得FB′=9mg,故A错误、B错误;经过轨道C点后,恰好落到轨道上的P点,由几何关系得:=R,由平抛运动规律知:x=R=vCt,y=R=gt2,小球下落到C点,由动能定理有:mg2R+Wf=mv,解得Wf=-mgR,故C正确,D错误.]
8.(2018·湖北省麻城一中高考冲刺模拟)水平长直轨道上紧靠放置n个质量为m可看作质点的物块,物块间用长为L的不可伸长的细线连接,开始处于静止状态,物块与轨道间动摩擦因数为μ.用水平恒力F拉动物块1开始运动,到连接第n个物块的线刚好拉直时整体速度正好为零,则( )
A.拉力F所做功为nFL
B.系统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C.F>
D.(n-1)μmg<F<nμmg
BC [物体1的位移为(n-1)L,则拉力F所做功为WF=F·(n-1)L=(n-1)FL.故A错误.系统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f=μmgL+μmg·L+…+μmg·(n-2)L+μmg·(n-L)L=.故B正确.据题,连接第n个物块的线刚好拉直时整体速度正好为零,假设没有动能损失,
由动能定理有
WF=Wf,解得F=
现由于绳子绷紧瞬间系统有动能损失,所以根据功能关系可知F>,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
9.(2018·山东省湖北省重点学校协作体冲刺模拟)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很多城市都推出了新型节能环保电动车.在检测某款电动车性能的实验中,质量为8×102 kg的电动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5 m/s,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电动车的牵引力F与对应的速度v,并描绘出如图所示的F-图象(图中AB、BO均为直线),电动车行驶中所受阻力恒定,重力加速度取10 m/s2,则( )
A.该车启动后,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做匀速运动
B.该车启动后,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接着做匀速运动
C.该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1.2 s
D.该车加速度为0.25 m/s2时,动能是4×104 J
BD [由于横坐标为速度的倒数,所以电动车的启动过程为从A到B到C.AB段,牵引力不变,电动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2 m/s2;BC段,由于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所以Fv=P额=恒量,即以恒定功率启动,牵引力减小,加速度减小,电动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F=f=400 N,速度达到最大值15 m/s,故选项A错误、B正确;由a=可知t===1.5 s,故选项C错误;该车加速度为0.25 m/s2时,牵引力为F′=ma′+f=8×102×0.25+0.05×8×102×10=600 N,此时的速度为v′==10 m/s,动能为EK=mv′2=×8×102×102=4×104 J,故选项D正确.]
10.(2018·安徽省合肥三模)如图所示,一小球套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杆上,轻弹簧一端与小球相连,另一端固定于水平地面上O点.小球由A点静止释放,它沿杆下滑到达最低点C时速度恰为0.A、C相距0.8 m,B是A、C连线的中点,OB连线垂直AC,小球质量为1 kg,弹簧原长为0.5 m,劲度系数为40 N/m,sin 37°=0.6,g取10 m/s2.则小球从A到C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最大
B.小球在B点时的加速度为6 m/s2
C.弹簧弹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小球从A到B过程和从B到C过程摩擦力做功相等
BD [A.小球合外力等于0时速度最大,在B点时由于弹簧弹力为k(l-OB)=40 N/m×(0.5-0.3)m=8 N,方向垂直杆向上,重力垂直于杆的分力为mgcos θ=1×10×0.8 N=8 N,方向垂直于杆向下,所以小球在B点时合外力F=mgsin θ=1×10×0.6 N=6 N,所以经过B点时速度不是最大,A错误;B.此时加速度a===6 m/s2,B正确;C.在AB段弹簧弹力与小球位移夹角大于90°,所以做负功,BC段做正功,C错误;D.A、C两点小球速度为0,由图形的对称性知AB过程和BC过程摩擦力做功相等,D正确.选BD.]
11.(2018·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三模)如图所示,让摆球从图中的C位置由静止开始摆下,摆到最低点D处,摆线刚好被拉断,小球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由D点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小A孔进入半径R=0.3 m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弧轨道,当摆球进入圆轨道立即关闭A孔.已知摆线长L=2 m,θ=60°,小球质量为m=0.5 kg,D点与小孔A的水平距离s=2 m,g取10 m/s2.试求:
(1)求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多大?
(2)要使摆球能进入圆轨道并且不脱离轨道,求粗糙水平面摩擦因数μ的范围?
解析 (1)当摆球由C到D运动机械能守恒:mg(L-Lcos θ)=mv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mg=m
可得:Fm=2 mg=10 N
(2)小球不脱圆轨道分两种情况:
①要保证小球能达到A孔,设小球到达A孔的速度恰好为零,由动能定理可得:-μmgs=0-mv.
可得:μ=0.5
若进入A孔的速度较小,那么将会在圆心以下做等幅摆动,不脱离轨道.其临界情况为到达圆心等高处速度为零,由机械能守恒可得:mv=mgR
由动能定理可得:-μmgs=mv-mv
可求得:μ=0.35
②若小球能过圆轨道的最高点则不会脱离轨道,在圆周的最高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m
由动能定理可得:-μmgs-2mgR=mv2-mv
解得:μ=0.125
综上所以动摩擦因数μ的范围为:0.35≤μ≤0.5或者μ≤0.125.
答案 (1)10 N (2)0.35≤μ≤0.5或者μ≤0.125
12.(2018·石家庄高中毕业班质检(二))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4 kg的物块左侧压缩一个劲度系数为k=32 N/m的轻质弹簧,弹簧与物块未拴接.物块与左侧竖直墙壁用细线拴接,使物块静止在O点,在水平面A点与一顺时针匀速转动且倾角θ=37°的传送带平滑连接,已知xOA=0.25 m,传送带顶端为B点,LAB=2 m,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现剪断细线同时给物块施加一个初始时刻为零的变力F,使物块从O点到B点做加速度大小恒定的加速运动.物块运动到A点时弹簧恰好恢复原长,运动到B点时撤去力F,物块沿平行AB方向抛出,C为运动轨迹的最高点.传送带转轮半径远小于LAB,不计空气阻力,已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
(1)求物块从B点运动到C点,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的比值;
(2)若传送带速度大小为v=5 m/s,求物块与传送带间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
(3)若传送带匀速顺时针转动的速度大小为v,且v的取值范围为2 m/s
解析 (1)设物块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v0,从B运动到C的时间为t,BC的竖直距离h=v0t
BC的水平距离为x=v0tcos θ
又θ=37°,解得=
(2)在初始位置kxOA=ma,a=2 m/s2
由v=2axOA,得vA=1 m/s
由v=2a(xOA+LAB),得vB=3 m/s
物块从A到B运动的时间为t′,t′=,得t′=1 s
因vB
物块与传送带间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Q=μmg(vt′-LAB)cos θ
解得:Q=48 J
(3)物块在水平面上,F+k(xOA-x)=ma
得F=kx
因力F随位移x线性变化.W1=xOA=1 J
若传送带速度范围为2 m/s
F1+μmgcos θ-mgsin θ=ma,F1=16 N
v2-v=2ax′
F2-μmgcos θ-mg sin θ=ma,F2=48 N
W2=F1x′+F2(LAB-x′)=104-8v2(J)
W=W1+W2=105-8v2(J)
答案 (1) (2)48 J (3)W=105-8v2(J)
主干知识体系
核心再现及学科素养
知识规律
(1)恒力做功的公式:W=Fl cos α.
(2)平均功率的公式:P==F cos α.
(3)瞬时功率的公式:P=Fvcos α.
(4)机车启动两类模型中的关键方程:P=F·v
F-f=ma.
(5)动能定理的表达式:W合=mv2-mv.
思想方法
(1)物理思想:微元思想.
(2)物理方法:图象法、转换法、整体法和隔离法等.
1.(2018·全国Ⅱ卷,14)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
A.小于拉力所做的功
B.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C.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A [A对、B错;由题意知,W拉-W阻=ΔEk,则W拉>ΔEk;C、D错:W阻与ΔEk的大小关系不确定.
点拨:注意题目中“粗糙”二字,不要忘记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2018·全国Ⅰ卷,18)如图,abc是竖直面内的光滑固定轨道,ab水平,长度为2R;bc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与ab相切于b点.一质量为m的小球,始终受到与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外力的作用,自a点处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小球从a点开始运动到其轨迹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 )
A.2mgR B.4mgR C.5mgR D.6mgR
C [小球从a运动到c,根据动能定理,得F·3R-mgR=mv,又F=mg,故v1=2,小球离开c点在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大小相等,都为g,故小球从c点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2,水平位移x=gt2=2R,根据功能关系,小球从a点到轨迹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力F做的功,即ΔE=F·(2R+R+x)=5mgR. ]
3.(2018·全国Ⅱ卷,19)(多选)地下矿井中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到地面.某竖井中矿车提升的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图线①②分别描述两次不同的提升过程,它们变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都相同;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等.不考虑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对于第①次和第②次提升过程,( )
A.矿车上升所用的时间之比为4∶5
B.电机的最大牵引力之比为2∶1
C.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为2∶1
D.电机所做的功之比为4∶5
AC [A对,由图线①知,上升总高度h=·2t0=v0t0.
由图线②知,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上升高度和
h1=·(+)=v0t0
匀速阶段:h-h1=v0·t′,解得t′=t0
故第②次提升过程所用时间为+t0+=t0,
两次上升所用时间之比为2t0∶t0=4∶5.
B错:由于加速阶段加速度相同,故加速时牵引力相同.
C对:在加速上升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F-mg=ma,F=m(g+a)
第①次在t0时刻,功率P1=F·v0,
第②次在时刻,功率P2=F·,
第②次在匀速阶段P2′=F′·=mg·<P2,
可知,电机的输出最大功率之比P1∶P2=2∶1.
D错:由动能定理知,两个过程动能变化量相同,克服重力做功相同,故两次电机做功也相同.]
4.(2017·高考全国卷Ⅲ,16)如图,一质量为m,长度为l的均匀柔软细绳PQ竖直悬挂.用外力将绳的下端Q缓慢地竖直向上拉起至M点,M点与绳的上端P相距l.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在此过程中,外力做的功为( )
A.mgl B.mgl C.mgl D.mgl
A [QM段绳的质量为m′=m,未拉起时,QM段绳的重心在QM中点处,与M点距离为l,绳的下端Q拉到M点时,QM段绳的重心与M点距离为l,此过程重力做功WG=-m′g(l-l)=-mgl,对绳的下端Q拉到M点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可知外力做功W=-WG=mgl,可知A项正确,B、C、D项错误.]
5.(2018·天津卷,10)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首飞成功后,拉开了全面试验试飞的新征程.假设飞机在水平跑道上的滑跑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位移x=1.6×103 m时才能达到起飞所要求的速度v=80 m/s.已知飞机质量m=7.0×104 kg,滑跑时受到的阻力为自身重力的0.1倍,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求飞机滑跑过程中
(1)加速度a的大小;
(2)牵引力的平均功率P.
解析 (1)飞机滑跑过程中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v2=2ax①
代入数据解得a=2 m/s2②
(2)设飞机滑跑受到的阻力为F阻,依题意有
F阻=0.1mg③
设发动机的牵引力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F阻=ma④
设飞机滑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有=⑤
在滑跑阶段,牵引力的平均功率P=F⑥
联立②③④⑤⑥式得P=8.4×106 W⑦
答案 (1)2 m/s2 (2)8.4×106W
[考情分析]
■命题特点与趋势
1.近几年高考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正、负功的判断,功率的分析与计算,机车启动模型,动能定理在圆周运动、平抛运动中的应用.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适中.
2.本讲高考的命题方式单独命题以选择题为主,综合命题以计算题为主,常将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相结合.2018年的高考动能定理仍是考查重点,要关注本讲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情景题目.
■解题要领
解决本讲知识要理解功和功率的定义、正负功的判断方法,机车启动两类模型的分析、动能定理及动能定理在变力做功中的灵活应用.
高频考点一 功和功率的理解和计算
[备考策略]
1.恒力做功的公式:W=Flcos α(通过F与l间的夹角α判断F是否做功及做功的正、负).
2.正功、负功的判断
(1)由F与l的夹角α判断(恒力做功).
(2)由F与v的夹角α判断(曲线运动).
(3)由能量变化判断(做功不明确的情况).
3.求功的几种方法
(1)W=Flcos α(恒力).
(2)W=Pt(恒力或变力).
(3)W=ΔEk(动能定理).
(4)W=ΔE(功能原理).
(5)图象法:F-x图线所围面积.
(6)W=pΔV(气体做功).
4.功率
(1)平均功率:P==Fcos α.
(2)瞬时功率:P=Fvcos α(α为F与v的夹角).
[命题视角]
考向1 功、功率及相关图象问题
例1 (多选)一质量m=0.5 kg的滑块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斜面,利用传感器测出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并用计算机绘出滑块上滑过程中的v-t图象如图所示.sin 37°=0.6,g取10 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
A.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B.滑块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2 m/s
C.滑块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25 J
D.滑块返回斜面底端时重力的功率为6W
AD [由题图可知加速度大小a=10 m/s2,即gsin θ+μgcos θ=10 m/s2,解得μ=0.5,选项A正确.上滑位移x=t=5 m,下滑加速度a′=gsin θ-μgcos θ=2 m/s2,所以回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2m/s,选项B错误.上升过程中重力做功W=-Gxsin θ=-15 J,返回底端时求的是重力的瞬时功率,则为P=mgv′sin θ=6W,选项C错误,D正确.]
考向2 变力功的分析与计算
例2 (2018·衡水中学信息卷)(多选)如图所示,倾角为θ、半径为R的倾斜圆盘绕圆心处的转轴O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放在圆盘的边缘,小物块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图中A、B分别为小物块转动过程中所经过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运动过程中经过的C、D两点连线与AB垂直,小物块与圆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始终相对于圆盘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始终指向圆心
B.动摩擦因数μ一定大于tan θ
C.小物块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摩擦力对小物块做功为-μmgπR cos θ
D.当小物块运动至C、D两点时所受摩擦力大小相等,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摩擦力对小物块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BD [小物块所受重力沿圆盘的分力及静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始终指向圆心,A错误;小物块在B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Ff-mg sin θ=mRω2,Ff>mgsin θ,又因Ff≤μmg cos θ,所以μmgcos θ>mg sin θ,则μ一定大于tan θ,B正确;小物块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2R sin θ+WFf=0,解得WFf=-mg·2R sin θ,C错误;小物块运动至C、D两点时受力具有对称性的特点.所受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关于AB对称,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重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小物块动能始终不变,即合外力做功始终为0,所以摩擦力对小物块先做负功后做正功,D正确.]
[归纳反思]
计算功和功率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功的计算
(1)恒力做功一般用功的公式或动能定理求解.
(2)变力做功一般用动能定理或图象法求解,用图象法求外力做功时应注意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的物理意义.
2.功率的计算
(1)明确是求瞬时功率还是平均功率.
(2)平均功率与一段时间(或过程)相对应,计算时应明确是哪个力在哪段时间(或过程)内做功的平均功率;
(3)瞬时功率计算时应明确是哪个力在哪个时刻(或状态)的功率.
[题组突破]
1-1.(2018·河北省张家口市五个一联盟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多选)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在0~6 s内其速度与时间的图象和该拉力的功率与时间的图象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6 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30 m
B.2~6 s内拉力做的功为40 J
C.合外力在0~6 s内做的功与0~2 s内做的功相等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5 N
ABC [A.0~6 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x=×6 m=30 m.故A正确.B.在0~2 s内,物体的加速度a==3 m/s2,由图,当P=30 W时,v=6 m/s,得到牵引力F==5 N.在0~2 s内物体的位移为x1=6 m,则拉力做功为W1=Fx1=5×6 J=30 J.2~6 s内拉力做的功W2=Pt=10×4 J=40 J.故B正确.C.在2~6 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合力做功为零,则合外力在0~6 s内做的功与0~2 s内做的功相等.故C正确.D.在2~6 s内,v=6 m/s,P=10 W,物体做匀速运动,摩擦力f=F,得到f=F==N= N.故D错误.]
1-2.(2018·广东省深圳科学高中高三第一次调研)如图甲所示,一次训练中,运动员腰部系着不可伸长的绳,拖着质量m=11 kg的轮胎从静止开始沿着笔直的跑道加速奔跑,绳与水平跑道的夹角是37°,5 s后拖绳从轮胎上脱落.轮胎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已知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轮胎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B.拉力F的大小为55 N
C.在0~5 s内,轮胎克服摩擦力做功为1375 J
D.在6 s末,摩擦力的瞬时功率大小为275 W
D [A.撤去F后,轮胎的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由速度图象得5 s~7 s内的加速度a2=-5 m/s2,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有 N2-mg=0,-f2=ma2,又因为f2=μN2,代入数据接的μ=0.5,故A错误;
B.力F拉动轮胎的过程中,轮胎的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有F cos 37°-f1=ma1,mg-F sin 37°-N1=0,又因为f1=μ N1,由速度图象得此过程的加速度a1=2 m/s2,联立解得:F=70 N,B错误;
C、在0 s~5 s内,轮胎克服摩擦力做功为0.5×68×25 J=850 J,C错误;D.因 6 s末轮胎的速度为5 m/s,所以在6 s时,摩擦力的瞬时功率大小为0.5×110×5=275 W,D正确;故选D.]
高频考点二 机车启动问题
[备考策略]
本考点主要考查机车牵引与启动问题,试题难度一般,多为选择题.在二轮复习中,注意打牢基础知识,细化审题、解题过程,此考点就能轻松取分.建议考生自学为主.
1.恒定功率启动
(1)机车先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当F=F阻时,vm==.
(2)动能定理:Pt-F阻x=mv-0.
2.恒定加速度启动
(1)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机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功率增大到额定功率后获得匀加速的最大速度v1.之后做变加速直线运动,直至达到最大速度vm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2)常用公式:
[题组突破]
2-1.(2018·广东实验中学高三考前摸拟)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由静止开始启动.在启动过程中,汽车牵引力的功率及其瞬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已知汽车所受阻力恒为重力的,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汽车的质量为3 000 kg
B.v0=6 m/s
C.在前5 s内,阻力对汽车所做的功为25 kJ
D.在5~15 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约为67.19 m
D [由图象可得,汽车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a==1 m/s2,汽车匀加速阶段的牵引力为F==3 000 N,匀加速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0.2mg=ma,解得m=1 000 kg,A错误;牵引力功率为15 kW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v0==7.5 m/s,B错误;前5 s内汽车的位移x=at2=12.5 m,阻力做功WFf=-0.2mgx=-25 kJ,C错误;5~15 s内,由动能定理得Pt-0.2mgs=mv-mv2,解得s=67.1875 m,D正确.]
2-2.(2018·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测试)质量为1×103 kg、发动机额定功率为60 kW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若汽车所受阻力大小恒为2×103 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汽车行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40 m/s
B.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20 m/s的过程,发动机所做的功为2×105 J.
C.汽车保持额定功率启动,当速度大小为20 m/s时,其加速度大小为6 m/s2
D.汽车以2 m/s2的恒定加速度启动,发动机在第2 s末的实际功率是16 kW
D [当阻力和牵引力相等时,速度最大,故vm===30 m/s,A错误;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但汽车如果以恒定功率启动,则做变加速直线运动,运动时间和位移未知,故无法求解发动机做的功,B错误;汽车保持额定功率启动,当速度大小为20 m/s时,牵引力F== N =3 000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 m/s2=1 m/s2,C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牵引力为F=Ff+ma=(2 000+1 000×2) N=4 000 N,则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最大速度为v1== m/s=15 m/s,可知匀加速直
线运动的时间为t== s=7.5 s,2 s末的速度为v=at2=2×2 m/s=4 m/s,则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P实=Fv=4 000×4 W=16 kW,D正确.]
[归纳反思]
解决机车启动问题时的四点技巧
1.分清是匀加速启动还是恒定功率启动.
2.匀加速启动过程中,机车功率是不断改变的,但该过程中的最大功率是额定功率,匀加速运动阶段的最大速度小于机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达到额定功率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3.以额定功率启动的过程中,机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速度最大值等于,牵引力是变力,牵引力做的功W=Pt.
4.无论哪种启动方式,最后达到最大速度时,均满足P=Ffvm,P为机车的额定功率.
高频考点三 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备考策略]
1.动能表达式:
Ek=mv2,是标量.
2.动能定理表达式:
W总=mv-mv是标量式,不用考虑速度的方向及中间过程.
3.应用动能定理的“两线索”“两注意”
(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有两条主要线索:
一是明确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对各力进行做功分析→求出总功;
二是明确研究过程→进行运动过程分析→物体始末状态分析→求出动能状态量→求出动能变化量;
最后结合两条线索列出动能定理方程求解.
(2)两注意:
①动能定理往往用于单个物体的运动过程,由于不涉及加速度和时间,比动力学研究方法更简便.
②当物体的运动包含多个不同过程时,可分段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当所求解的问题不涉及中间的速度时,也可以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求解.
[典例导航]
例3 (2018·西北师大附中高三调研题)如图所示,水平光滑轨道OA上有一质量m=2 kg的小球以速度v0=20 m/s向左运动,从A点飞出后恰好无碰撞地经过B点,B是半径为R=10 m的光滑圆弧轨道的右端点,C为轨道最低点,且圆弧BC所对圆心角θ=37°,又与一动摩擦因数μ=0.2的粗糙水平直轨道CD相连,CD长为15 m.进入另一竖直光滑半圆轨道,半圆轨道最高点为E,该轨道的半径也为R.不计空气阻力,物块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A、B两点的高度差和物块在C点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2)通过计算分析甲物块能否经过E点.
解析 (1)由题意知:在C点速度方向沿B点切线方向,在B点速度大小为:v1==25 m/s
竖直速度大小为vy=v0 tan 37°=15 m/s
从A点到B点的时间为:t==1.5 s
AB的高度差为h=gt2=11.25 m
从B点到C点由动能定理得:
mgR(1-cos 37°)=mv-mv
所以在C点N-mg=m
N=153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对轨道的压力为153 N,方向向下
(2)假设甲物块通过E点时速大小为v2,从C点运到 E点,由动能定理得:-μmgx-mg·2R=mv-mv
所以在E点速度大小为v2=m/s
在E点做圆周运动时最小速度为v3,
有mg=m
所以v3=10 m/s
因为v2>v3,所以甲物块能经过E点.
答案 (1)11.25 m,153 N,方向向下
(2)能经过E点
[归纳反思]
应用动能定理的四环节
1.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研究对象一般取单个物体,通常不取一个系统(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过程要根据已知量和所求量来定,可以对某个运动阶段应用动能定理,也可以对整个运动过程(全程)应用动能定理.
2.分析物体受力及各力做功的情况
(1)受哪些力?
(2)每个力是否做功?
(3)在哪段位移哪段过程中做功?
(4)做正功还是负功?
(5)用恒力做功的公式计算各力做的功及其代数和.对变力做功或要求的功用W表示.
(6)电磁场中的应用:在电磁场中运动时多了一个电场力或磁场力,特别注意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洛伦兹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做功.
3.明确过程始末状态的动能Ek1和Ek2.
4.利用动能定理方程式W1+W2+W3+…=mv-mv求解.
[题组突破]
3-1.(2018·甘肃兰州新亚中学高三摸拟)(多选)如图所示,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A、B水平放置.A板带正电,板间距离为d,A、B间的电势差为U.在平行板内部固定一同种材料构成的“V”形绝缘轨道CDE,CD、DE在D点平滑连接.轨道两侧最高点C、E距最低点D的高度都为h,导轨CD、DE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均为θ.现将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带正电的滑块从轨道左侧C点处无初速度释放,滑块沿着轨道滑下后第一次滑到右侧能到达的最高点P距D点的高度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滑块从C点运动至P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
B.轨道CDE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tan θ
C.若滑块从左侧距D点处无初速度释放,则滑块第一次滑到右侧轨道所能到达的最高点距D点高度为
D.保持板间电势差不变,若将A板下移一小段距离,则滑块第一次滑到右侧轨道的最高点将低于P点
BC [滑块从C点运动至P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克服电场力做功为,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可知滑块滑动过程中与轨道间有摩擦,故<,所以A错误.带正电的滑块从C点滑到P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qE)·-μ(mg-qE)cos θ·=0-0,化简得μ= tan θ,所以B正确.若滑块从左侧距D点处无初速度释放,设滑块第一次滑到轨道右侧所能
到达的最高点距D点高度为x,则(mg-qE)·-μ(mg-qE) cos θ·=0-0,将μ= tan θ代入,化简可得x=h,
所以C正确.保持板间电势差为U,若将A板下移一小段距离,两板间场强变小,电场力减小,但通过上述动能定理的表达式可以看出mg-qE被消去,所以滑块在右侧轨道的最高点与质量m、场强E无关,所以应还在P点.所以D错误.]
3-2.(2018·合肥市高三第二次质检)合肥开往上海的动车组D3028是由动车和拖车编组而成的,只有动车提供动力.假定该列动车组由8节车厢组成,第1节和第5节车厢为动车,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均为P0,每节车厢的总质量均为m,动车组运行过程中所受阻力为车重的k倍.若动车组以额定功率从合肥南站启动,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经时间t0速度达到最大,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当动车组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一半时的加速度大小和此时第6节车厢对第7节的拉力大小;
(2)动车组从启动至速度达到最大的过程中所通过的路程.
解析 (1)设动车组匀速运动的最大速度为vm,动车组速度为最大速度的一半时动车的牵引力为F,有2P0=8kmgvm
2P0=2F
对动车组,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F-8kmg=8ma
解得a==kg
对第7、8节车厢的整体有:F67-2kmg=2ma
解得:F67=4kmg
(2)由动能定理有,2P0t0-8kmgx=(8m)v-0
解得x=-=
答案 (1)kg, 4kmg (2)
3-3.(2018·江西省六校3月联考)如图所示为一由电动机带动的传送带加速装置示意图,传送带长L=31.25 m,以v0=6 m/s顺时针方向转动,现将一质量m=1 kg的物体轻放在传送带的A端,传送带将其带到另一端B后,物体将沿着半径R=0.5 m的光滑圆弧轨道运动,圆弧轨道与传送带在B点相切,C点为圆弧轨道的最高点,O点为圆弧轨道的圆心.已知传送带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传送带与水平地面间夹角θ=37°,已知sin 37°=0.6,cos 37°=0.8,g=10 m/s2,物体可视为质点,求:
(1)物体在B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当物体过B点后将传送带撤去,求物体落到地面时的速度大小.
解析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μmg cos θ-mg sin θ=ma
解得a=0.4 m/s2
设物体在AB上全程做匀加速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
v =2aL
解得vB=5 m/s<6 m/s,即物体在AB上全程做匀加速运动.
对B点受力分析有FN-mg cos θ=得FN=58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物体在B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N′=58 N
(2)设物体能够越过C点,从B到C利用动能定理:
-mg(R+R cos θ)=mv-mv
解得vC=m/s>,即物体能越过最高点C
从C点落到地面,物体做平抛运动,下落高度h=R+R cos θ+Lsin θ=19.65 m
利用运动学公式:v=2gh,解得vy= m/s
故v==20 m/s
(或利用动能定理mgh=mv2-mv得v=20 m/s)
答案 (1)58 N (2)20 m/s
课时跟踪训练(五)
一、选择题(1~7题为单项选择题,8~10题为多项选择题)
1.(2018·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二模)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在不同合外力F的作用下都通过了相同的位移x0,下列情况中物体在x0位置时速度最大的是( )
C [根据图象的坐标可知图象所包围的面积代表了合外力F做的功,所以从图象上看出C图所包围的面积最大,故选C]
2.(2018·宿州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如图,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运动,M、N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已知该粒子在M点的速度大小为v0,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N点为轨迹的最高点,不计重力.则M、N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
A. B.-
C.- D.
B [从M点到N点利用动能定理有:qUMN=mv-mv=m(v0 cos60°)2-mv
解得:UMN=-,故B正确.]
3.(2018·天星押题卷)如图甲为一倾斜的传送带,传送带足够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以恒定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一物块由底端以速度v1滑上传送带,图乙为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法判断出传送带的运行速度
B.传送带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tan α
C.t1时刻物块到达最高点
D.v1
4.(2018·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第四次质检)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同向运动,两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质量m=7.5 t甲车以恒定功率P=50 kW启动,最后匀速运动.乙车做初速为0做匀加速运动,则乙车追上甲车的时间是( )
A.40 s B.20 s
C.60 s D.30 s
D [由图可知,乙车追上甲车时,甲车已经匀速运动,设乙车追上甲车的时间是t,乙车的位移x=at2,甲车受到的阻力Ff=,由动能定理得:Pt-Ffx=mv,解得t=30 s,故D正确,A、B、C错误.]
5.(2018·湖北省孝感市高三二模)如图所示,动滑轮下系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细线一端系在天花板上,另一端绕过动滑轮.用F=mg的恒力竖直向上拉细线的另一端(滑轮、细线的质量不计,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物块从静止开始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的加速度a=g
B.经过时间t拉力F做功为WF=mg2t2
C.物块的机械能增加了ΔE=mg2t2
D.物块的动能增加了ΔEk=mg2t2
C [以物块m为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2F-mg=ma得a=g,经过时间t后,物块的位移x=at2=gt2,速度v=at=gt,则拉力做功WF=F(2x)=mg2t2,物体的动能增加了ΔEk=mv2=mg2t2,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ΔE=ΔEk+mgx=mg2t2,故C正确,A、B、D错误.]
6.(2018·江西省九江高中毕业班考前冲刺卷)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斜面上有一固定挡板c.用轻弹簧连接的物块a、b放置在斜面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平行于斜面的恒力F(F<2mg sin θ)作用在物块a上,使物块a沿斜面向上运动,当物块b与挡板c恰好分离时,物块a移动的距离为d,在此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为ΔEp(ΔEp>0).已知物块a的质量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a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物块a的动能一直增加
C.当b、c恰好分离时,弹簧的伸长量大小为
D.当b、c恰好分离时,物块a的速度大小为
D [当a沿斜面向上运动时,弹簧的弹力在不断变化,而拉力F恒定,重力和支持力恒定,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块a将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错误;因为物块b与挡板c恰好分离时,物块a移动的距离为d,在此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为ΔEp,所以物块b的质量大于m,又因为F<2mgsin θ,所以物块a的速度一定是先增大后减小,动能也是先增大后减小,b、c分离时弹簧的弹力大于mgsin θ,弹簧的伸长量大于,故选项B、C错误;对于物块a整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Fd-mgdsin θ+W=mv2,由功能关系W=-ΔEp,联立解得物块a的速度大小为,故选项D正确.]
7.(2018·陕西西安市高三二模试题)如图所示,竖直面内有固定轨道ABC,AB是半径为2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BC是半径为R的粗糙半圆弧(B是轨道的最低点),O点是BC圆弧的圆心,POQ在同一水平线上,BOC在同一竖直线上.质量为m的小球自由下落2R后,沿轨道ABC运动,经过轨道C点后,恰好落到轨道上的P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运动到B点前的瞬间对轨道的作用力是4mg
B.小球运动到B点后的瞬间对轨道的作用力是8mg
C.小球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摩擦力做功Wf=-mgR
D.小球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摩擦力做功Wf=-mgR
C [小球下落到B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4R)=mv,小球运动到B点前的瞬间,小球运动的半径是2R,由向心力公式:FB-mg=,解得FB=5mg,小球运动到B点后的瞬间,小球的运动半径是R,由向心力公式:FB′-mg=,解得FB′=9mg,故A错误、B错误;经过轨道C点后,恰好落到轨道上的P点,由几何关系得:=R,由平抛运动规律知:x=R=vCt,y=R=gt2,小球下落到C点,由动能定理有:mg2R+Wf=mv,解得Wf=-mgR,故C正确,D错误.]
8.(2018·湖北省麻城一中高考冲刺模拟)水平长直轨道上紧靠放置n个质量为m可看作质点的物块,物块间用长为L的不可伸长的细线连接,开始处于静止状态,物块与轨道间动摩擦因数为μ.用水平恒力F拉动物块1开始运动,到连接第n个物块的线刚好拉直时整体速度正好为零,则( )
A.拉力F所做功为nFL
B.系统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C.F>
D.(n-1)μmg<F<nμmg
BC [物体1的位移为(n-1)L,则拉力F所做功为WF=F·(n-1)L=(n-1)FL.故A错误.系统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f=μmgL+μmg·L+…+μmg·(n-2)L+μmg·(n-L)L=.故B正确.据题,连接第n个物块的线刚好拉直时整体速度正好为零,假设没有动能损失,
由动能定理有
WF=Wf,解得F=
现由于绳子绷紧瞬间系统有动能损失,所以根据功能关系可知F>,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
9.(2018·山东省湖北省重点学校协作体冲刺模拟)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很多城市都推出了新型节能环保电动车.在检测某款电动车性能的实验中,质量为8×102 kg的电动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5 m/s,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电动车的牵引力F与对应的速度v,并描绘出如图所示的F-图象(图中AB、BO均为直线),电动车行驶中所受阻力恒定,重力加速度取10 m/s2,则( )
A.该车启动后,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做匀速运动
B.该车启动后,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接着做匀速运动
C.该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1.2 s
D.该车加速度为0.25 m/s2时,动能是4×104 J
BD [由于横坐标为速度的倒数,所以电动车的启动过程为从A到B到C.AB段,牵引力不变,电动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2 m/s2;BC段,由于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所以Fv=P额=恒量,即以恒定功率启动,牵引力减小,加速度减小,电动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F=f=400 N,速度达到最大值15 m/s,故选项A错误、B正确;由a=可知t===1.5 s,故选项C错误;该车加速度为0.25 m/s2时,牵引力为F′=ma′+f=8×102×0.25+0.05×8×102×10=600 N,此时的速度为v′==10 m/s,动能为EK=mv′2=×8×102×102=4×104 J,故选项D正确.]
10.(2018·安徽省合肥三模)如图所示,一小球套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杆上,轻弹簧一端与小球相连,另一端固定于水平地面上O点.小球由A点静止释放,它沿杆下滑到达最低点C时速度恰为0.A、C相距0.8 m,B是A、C连线的中点,OB连线垂直AC,小球质量为1 kg,弹簧原长为0.5 m,劲度系数为40 N/m,sin 37°=0.6,g取10 m/s2.则小球从A到C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最大
B.小球在B点时的加速度为6 m/s2
C.弹簧弹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小球从A到B过程和从B到C过程摩擦力做功相等
BD [A.小球合外力等于0时速度最大,在B点时由于弹簧弹力为k(l-OB)=40 N/m×(0.5-0.3)m=8 N,方向垂直杆向上,重力垂直于杆的分力为mgcos θ=1×10×0.8 N=8 N,方向垂直于杆向下,所以小球在B点时合外力F=mgsin θ=1×10×0.6 N=6 N,所以经过B点时速度不是最大,A错误;B.此时加速度a===6 m/s2,B正确;C.在AB段弹簧弹力与小球位移夹角大于90°,所以做负功,BC段做正功,C错误;D.A、C两点小球速度为0,由图形的对称性知AB过程和BC过程摩擦力做功相等,D正确.选BD.]
11.(2018·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三模)如图所示,让摆球从图中的C位置由静止开始摆下,摆到最低点D处,摆线刚好被拉断,小球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由D点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小A孔进入半径R=0.3 m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弧轨道,当摆球进入圆轨道立即关闭A孔.已知摆线长L=2 m,θ=60°,小球质量为m=0.5 kg,D点与小孔A的水平距离s=2 m,g取10 m/s2.试求:
(1)求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多大?
(2)要使摆球能进入圆轨道并且不脱离轨道,求粗糙水平面摩擦因数μ的范围?
解析 (1)当摆球由C到D运动机械能守恒:mg(L-Lcos θ)=mv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mg=m
可得:Fm=2 mg=10 N
(2)小球不脱圆轨道分两种情况:
①要保证小球能达到A孔,设小球到达A孔的速度恰好为零,由动能定理可得:-μmgs=0-mv.
可得:μ=0.5
若进入A孔的速度较小,那么将会在圆心以下做等幅摆动,不脱离轨道.其临界情况为到达圆心等高处速度为零,由机械能守恒可得:mv=mgR
由动能定理可得:-μmgs=mv-mv
可求得:μ=0.35
②若小球能过圆轨道的最高点则不会脱离轨道,在圆周的最高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m
由动能定理可得:-μmgs-2mgR=mv2-mv
解得:μ=0.125
综上所以动摩擦因数μ的范围为:0.35≤μ≤0.5或者μ≤0.125.
答案 (1)10 N (2)0.35≤μ≤0.5或者μ≤0.125
12.(2018·石家庄高中毕业班质检(二))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4 kg的物块左侧压缩一个劲度系数为k=32 N/m的轻质弹簧,弹簧与物块未拴接.物块与左侧竖直墙壁用细线拴接,使物块静止在O点,在水平面A点与一顺时针匀速转动且倾角θ=37°的传送带平滑连接,已知xOA=0.25 m,传送带顶端为B点,LAB=2 m,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现剪断细线同时给物块施加一个初始时刻为零的变力F,使物块从O点到B点做加速度大小恒定的加速运动.物块运动到A点时弹簧恰好恢复原长,运动到B点时撤去力F,物块沿平行AB方向抛出,C为运动轨迹的最高点.传送带转轮半径远小于LAB,不计空气阻力,已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
(1)求物块从B点运动到C点,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的比值;
(2)若传送带速度大小为v=5 m/s,求物块与传送带间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
(3)若传送带匀速顺时针转动的速度大小为v,且v的取值范围为2 m/s
BC的水平距离为x=v0tcos θ
又θ=37°,解得=
(2)在初始位置kxOA=ma,a=2 m/s2
由v=2axOA,得vA=1 m/s
由v=2a(xOA+LAB),得vB=3 m/s
物块从A到B运动的时间为t′,t′=,得t′=1 s
因vB
解得:Q=48 J
(3)物块在水平面上,F+k(xOA-x)=ma
得F=kx
因力F随位移x线性变化.W1=xOA=1 J
若传送带速度范围为2 m/s
v2-v=2ax′
F2-μmgcos θ-mg sin θ=ma,F2=48 N
W2=F1x′+F2(LAB-x′)=104-8v2(J)
W=W1+W2=105-8v2(J)
答案 (1) (2)48 J (3)W=105-8v2(J)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