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二轮复习生物江苏专版讲义:第二部分附高考易错点考前再提醒
展开高考易错点·考前再提醒
知识点1 组成细胞的元素及化合物
1.脂肪、磷脂和固醇的化学元素组成相同(×)
2.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3.蛋白质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4.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都含有20种氨基酸(×)
5.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6.蛋白质分子中唯一的化学键是肽键,高温会破坏肽键的结构(×)
7.同一个体各细胞中的 DNA 含量相同(×)
8.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9.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10.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11.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12.DNA只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
13.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14.发芽小麦种子中的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果糖(×)
15.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
16.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相同(√)
17.维生素D和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
18.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19.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
20.贮藏中的种子不含水分,以保持休眠状态(×)
21.失去结合水的小麦种子,用水充分浸泡后仍能萌发(×)
22.检测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23.在25 ℃实验条件下可顺利完成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
24.斐林试剂的颜色为无色,遇还原糖加热的条件下变成砖红色(×)
25.还原糖、蛋白质的检测和DNA的鉴定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知识点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吞噬病菌(×)
2.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3.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4.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的高(×)
5.水绵细胞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
6.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都分泌到细胞外(×)
7.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8.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9.高尔基体是肽链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10.溶酶体能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11.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则不能(×)
12.蓝藻和黑藻都有细胞壁,其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13.常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
14.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均离不开膜上的受体蛋白(×)
15.内质网、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有较大面积的生物膜(√)
16.细胞骨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17.原核细胞有细胞膜,因此具有生物膜系统(×)
18.真核细胞的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细胞核是系统的控制中心(√)
19.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构建了细胞的物理模型(×)
20.囊泡在物质运输中起重要作用(√)
知识点3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1.人体不同部位的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2.乙醇通过细胞膜需要消耗ATP(×)
3.CO2出细胞不依赖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4.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运输(×)
5.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6.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7.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运输速率存在一个饱和值,该值的大小取决于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
8.在细胞生命活动中,O2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
9.主动运输为活细胞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提供了保证(√)
10.植物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盐离子需要ATP(√)
11.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液泡膜没有选择透过性(×)
12.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13.植物体对不同离子的吸收具有差异性(√)
14.当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细胞就会发生质壁分离或复原(×)
15.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需要细胞膜上的同一种载体蛋白(×)
16.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但需要消耗ATP(√)
17.氧气浓度的高低对主动运输的速度有影响(√)
18.脂肪酸跨膜运输的速率与膜内外浓度差相关(√)
知识点4 酶与ATP
1.口服多酶片中的胰蛋白酶可在小肠中发挥作用(√)
2.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不需要ATP提供能量(√)
3.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4.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5.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6.酶既可以作为一种反应的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
7.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可反馈影响相关酶活性,进而影响代谢速率(√)
8.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中酶的种类相同、数量不同,代谢不同(×)
9.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下降(×)
10.在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11.细胞代谢所需的ATP 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12.类囊体上产生的ATP可用于暗反应(√)
13.ATP在细胞内含量不高,但由于与ADP的转化迅速,所以能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14.酶的合成需要ATP供能,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
知识点5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1.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只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2.无氧呼吸能产生ATP,但没有[H]的生成过程(×)
3.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可在线粒体内氧化生成水(√)
4.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均有能量产生(×)
5.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6.破伤风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7.水稻种子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合成(×)
8.进入夜间,叶肉细胞内ATP合成停止(×)
9.萌发初期,种子中有机物总量增加(×)
10.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为(CH2O)(√)
11.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
12.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13.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14.进入叶绿体的CO2不能被[H]直接还原(√)
15.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可在叶绿体基质中作为还原剂(√)
16.光反应产生的[H],是还原型辅酶Ⅱ,即NADPH(√)
17.ATP的主要来源——光合作用(×)
18.硝化细菌虽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它是自养型生物(√)
知识点6 细胞的增殖
1.幼年个体生长需细胞增殖,成年后不需细胞增殖(×)
2.蚕豆叶肉细胞适合作为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
3.细胞体积增大,会提高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效率(×)
4.真核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5.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有DNA的复制和中心体的倍增(√)
6.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核DNA分子数目相同(√)
7.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核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8.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9.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
10.有丝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11.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相同(√)
12.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DNA分子的复制(×)
13.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14.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具有周期性(×)
知识点7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1.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必将使个体衰老、死亡(×)
2.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3.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质不同(√)
4.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
5.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6.良好的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延缓衰老(√)
7.基因突变可使已分化的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
8.细胞分裂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
9.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
10.人的造血干细胞是全能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
11.细胞的凋亡有利于个体的发育(√)
12.衰老的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降低(×)
知识点1 探索遗传物质的本质
1.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DNA的X光衍射实验(×)
2.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3.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4.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利用物质分离技术,分别用S型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与R型菌混合培养,最终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5.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都含S元素(×)
6.赫尔希与蔡斯以T2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7.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8.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结果,证明32P进入了大肠杆菌(√)
9.RNA和DNA都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10.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知识点2 DNA的结构和复制
1.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2.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为DNA半保留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了基础(√)
3.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等于嘌呤数(√)
4.DNA分子中氢键数量越多,其稳定性越低(×)
5.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6.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
7.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有关(√)
8.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
9.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
10.T2噬菌体在细菌细胞核内合成DNA(×)
知识点3 基因的表达
1.rRNA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2.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3.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
4.以一条mRNA链为模板进行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
5.甲(ATGG)是一种单链DNA片段,乙是该片段的转录产物,则甲、乙共含有6种核苷酸(√)
6.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 上相邻的3个碱基(×)
7.原核细胞内转录和翻译可同时进行(√)
8.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mRNA碱基序列不同(√)
9.解旋酶和RNA聚合酶参与了DNA转录成RNA的过程(×)
10.同一生物体不同部位的细胞,DNA、RNA相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知识点4 遗传规律
1.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
2.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
3.按孟德尔方法做杂交实验得到的不同结果证明孟德尔定律不具有普遍性(×)
4.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5.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6.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7.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过程中,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
8.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知识点5 伴性遗传
1.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2.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3.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都与性别决定有关,但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4.自然界性别决定的方式只有XY型和ZW型(×)
5.摩尔根的果蝇实验把一个特定基因(白眼基因w)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6.人类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差异大,不属于同源染色体(×)
7.红绿色盲的遗传往往表现出隔代交叉遗传(√)
8.色盲的遗传不遵循分离规律(×)
知识点6 生物的变异
1.X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可引起染色体变异(√)
2.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3.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4.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5.研究者从冰川土样中分离获得了含有较高活性脂肪酶的青霉菌菌株,为了在此基础上获得脂肪酶活性更高的菌株,最可行的做法是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菌株,再进行筛选(√)
6.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则该突变可能是由碱基对缺失、替换或增加造成的(√)
7.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抗病植株,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
8.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不能遗传给后代(×)
知识点7 生物的进化
1.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4.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5.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6.生殖隔离的形成必须要有地理隔离,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7.进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基因频率的改变(√)
8.自交前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
知识点1 内环境与稳态
1.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2.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3.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4.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5.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6.体温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
7.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
8.在正常情况下,糖原属于人体内环境中的物质(×)
9.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
10.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11.血浆渗透压升高会导致组织水肿(×)
12.人体血糖浓度下降时,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补充到血液中(×)
知识点2 神经调节
1.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2.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3.刺激神经纤维引起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4.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5.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
6.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的传导有关,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
7.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为前导(√)
8.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该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唾液腺(√)
9.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10.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都被酶催化分解(×)
知识点3 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1.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2.除激素外,CO2也是体液调节因子之一(√)
3.血液中某激素的浓度可反映该激素的分泌量(√)
4.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
5.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6.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7.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形成葡萄糖(×)
8.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则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该调节过程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
9.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在与特定分子结合后才能起作用(√)
10.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
知识点4 免疫调节
1.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体液免疫(√)
2.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3.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4.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5.吞噬细胞能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6.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且是能够遗传的(√)
7.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8.初次接种麻疹病毒活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9.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
10.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知识点5 植物的激素调节
1.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度高于幼根(×)
2.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
3.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
4.同一植株的根和芽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相同(×)
5.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
6.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7.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
8.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9.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
10.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11.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
12.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生长(×)
13.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乙烯在果实成熟中起促进作用,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具有抑制细胞分裂和促进果实脱落的作用(√)
14.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也能疏花疏果(√)
知识点6 种群与群落
1.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2.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例越接近1∶1,则出生率一般越高(√)
3.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某植物的种群密度(√)
4.比较三种不同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5.给海龟安装追踪器可调查其洄游路线,给大雁佩带标志环可调查其迁徙路线,用样方法可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密度(√)
6.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7.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8.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9.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10.随机对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11.演替达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12.群落中的植物和动物均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且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13.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14.人类的活动可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知识点7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1.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2.碳可在森林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
3.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的输入和散失(×)
4.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5.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6.生态系统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7.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8.“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
9.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
10.据研究,从来源于不同区域的12头大熊猫体内提取36种蛋白质进行对比,发现其中只有一种蛋白质具有多态性,这说明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较低(√)
11.生产者是自养生物,自养生物是生产者(√)
12.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是双向的(×)
13.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植树造林都有利于治理温室效应(√)
14.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远远大于其间接价值(×)
知识点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1.在苹果酒的发酵过程中,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原因是发酵瓶漏气(√)
2.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高于果醋发酵温度(×)
3.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4.在果酒发酵后期,拧松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
5.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
6.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
7.在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制作中,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
8.检测是否有酒精发酵的有效指标之一为是否有气泡产生(×)
9.参与果酒、果醋发酵的生物是原核生物(×)
10.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过程利用的都是微生物胞内酶(×)
知识点2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和应用
1.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
2.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3.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4.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
5.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氮源、水和维生素四类(×)
6.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解剖针(×)
7.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才能进行灭菌(×)
8.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时,接种后的培养皿需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9.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10.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可以用于微生物的计数(×)
知识点3 加酶洗衣粉和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
1.洗衣时,加少许白醋能增强加酶洗衣粉中酶的活性(×)
2.洗衣粉中酶主要是通过快速分解溶解在水里的污渍而发挥作用的(×)
3.可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4.反应产物对固定化酶的活性没有影响(×)
5.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前后专一性不同(×)
6.固定化细胞可以催化各种反应底物的一系列反应(×)
7.加酶洗衣粉是使用固定化酶技术生产的(×)
8.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凝胶珠颜色过浅,说明固定的酵母细胞数量少(√)
9.将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的混合液缓缓注入蒸馏水中,即形成固定化细胞颗粒(×)
知识点4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1.用兔的成熟红细胞作材料提取DNA(×)
2.DNA溶液与二苯胺试剂混合,沸水浴后生成蓝色产物(√)
3.DNA既溶于2 mol·L-1NaCl溶液也溶于蒸馏水(√)
4.超过80 ℃后DNA将变性,即使恢复到常温,其生物活性也不能恢复(×)
5.NaCl溶液的浓度越大,DNA的溶解度越大(×)
6.破碎植物细胞时,加入食盐的目的是分离DNA和蛋白质(×)
7.进行DNA鉴定时,将析出的DNA溶解在二苯胺试剂中,沸水浴后呈现蓝色(×)
8.制备细胞膜和DNA的粗提取均可以鸡血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9.二苯胺试剂与斐林试剂一样,均需现配现用(√)
知识点1 基因工程
1.用携带目的基因的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可实现目的基因的导入(√)
2.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特异性地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
3.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合成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
4.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
5.重组质粒与探针能进行分子杂交是因为DNA分子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
6.一般要根据目的基因编码产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受体细胞(√)
7.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
8.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
9.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能转入根际微生物(√)
10.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11.PCR技术扩增DNA的原理是DNA分子的复制(√)
12.目的基因导入到受体细胞,就意味着基因工程的成功(×)
知识点2 细胞工程
1.胚状体是外植体在培养基上脱分化形成的一团愈伤组织(×)
2.包埋胚状体的凝胶珠能够隔绝空气,有利于人工种子的储藏(×)
3.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不可能同时进行ATP的合成与分解(×)
4.培育草莓脱毒苗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5.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
6.乳腺细胞比乳腺癌细胞更容易进行离体培养(×)
7.细胞核移植主要在同种动物、同种组织的细胞之间进行(×)
8.产生抗人白细胞介素8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筛选必须通过分子检测(√)
9.动物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10.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
知识点3 胚胎工程
1.培养早期胚胎的培养液中含维生素、激素等多种能源物质(×)
2.卵裂球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次数增加而不断增大(×)
3.早期胚胎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通常都需加入血清(√)
4.动物都可选用囊胚期或原肠胚期的胚胎进行移植(×)
5.可使用胚胎分割技术扩大转基因山羊群体(√)
6.小鼠胚胎干细胞可来自对囊胚内细胞团的分离培养(√)
7.采用胚胎分割技术产生同卵多胚的数量是有限的(√)
8.为获取更多的卵(母)细胞,需对供体母羊注射性激素,使其超数排卵(×)
9.试管婴儿、试管植物使用的技术相同(×)
10.动物细胞克隆、胚胎分割,属于无性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