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江高考地理二轮讲义:专题六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展开考试内容 | 考试要求 | 考查方式 |
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
| 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均常出现。主要通过材料考查土壤的形成及地区差异;运用整体性思想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潜在考点 |
(1)地球生物进化的一般序列 | a | |
(2)生物进化对地球环境的改造和环境变迁对地球生物的影响 | b | |
(3)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 c | |
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 |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 | b | |
(2)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 | d | |
(3)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 | b | |
(4)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发育和性状的作用 | c | |
(5)自然资源利用对环境整体性的影响 | b | |
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形式均常出现。主要通过经纬网区域图考查自然带的名称、自然区域差异及主要原因 |
(1)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 | b | |
(2)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律 | c | |
(3)产生地表不同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 | d | |
(4)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其特征 | b | |
(5)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 | c |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1)特点: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并且能够有意识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的能力。
(2)表现:产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变暖,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3)要求: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构成地理环境的岩石、土壤、大气、水和生物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推动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
| 水循环 | 生物循环 | 岩石圈物质循环 |
环节 |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 | 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生 |
物质循环简图 |
续 表
| 水循环 | 生物循环 | 岩石圈物质循环 |
能量 | 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降水、径流) | 太阳能化学能热能 | 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 |
意义 | ①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 ①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转化;②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 ①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②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 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 |
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的抬升,现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过4 500 m,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
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
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解析:第1题,青藏高原地势高,形成降水少、成为大河的源头、气温低、空气稀薄等特征。气温低,发育了冻土和冰川,①对应气温低,②对应空气稀薄,③对应太阳辐射强。第2题,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应较薄,故C项不相符。
答案:1.B 2.C
3.自然地理环境显著影响着一个地方的植被和生态系统的特点,地带性的植被生态特点会反映当地的环境特征,下列对应关系匹配完全正确的是( )
①热带雨林—争夺阳光—垂直分层 ②红树林—强风大浪—板状根和呼吸根 ③针叶林—叶小如针—抗寒抗旱
④落叶阔叶林—四季分明—革质叶片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地带性的植被生态特点会反映当地的环境特征,热带雨林—争夺阳光—垂直分层,①正确;红树林—强风大浪,有呼吸根和板状根,②正确;针叶林—叶小如针,主要作用是抗寒抗旱,③正确;落叶阔叶林—四季分明,叶片肥大,没有革质,④错误。故选A。
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
形成为例
土壤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从多种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可以看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1.成土母质与土壤
岩石风化→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来源→
2.气候与土壤
(1)寒冷的气候→微生物分解缓慢→有机质积累多;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积累少。
(2)从干燥的荒漠地带或寒冷的苔原地带,到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增强,有机残体归还逐渐增多,风化壳逐渐加厚。
3.生物、人类活动与土壤
4.地形与土壤
(1)在山区,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垂直变化。
(2)在陡峭山坡,很难发育深厚土壤;在平坦地区,发育深厚土壤。
(3)阳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但蒸发量大,水分状况比阴坡差。
(4)迎风坡:水分状况比背风坡好。
生物土壤结皮是由细菌、真菌、藻类、地衣、苔藓等生物及其菌丝、分泌物等与土壤沙砾黏结形成的复合物,是干旱半干旱沙漠地区最具特色的微自然景观,其通过代谢等方式影响、改变周围的微环境。据此完成4~5题。
4.生物土壤结皮形成和演化过程中( )
A.生物多样性没有变化
B.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C.会破坏原生生态环境
D.可增加沙漠表层有机质含量
5.生物土壤结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
A.增加大气降水 B.增强地面蒸发
C.减小昼夜温差 D.减少风蚀水蚀
解析:第4题,生物土壤结皮是细菌、真菌等生物通过代谢等方式,影响、改变周围的微环境,其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可增加沙漠表层有机质含量,D对。有机质增加,生物多样性会变化,A错。放牧、旅游和火烧等高强度的活动会导致结皮减少甚至消失,故其演化过程受人类活动的影响,B错。形成过程会改变周围的微环境,不是破坏原生生态环境,C错。第5题,生物土壤结皮能够提高生态系统抵御风水侵蚀的能力,显著降低风和水等对土壤的侵蚀,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减少风蚀水蚀,D对。生物土壤结皮能够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主要是对土壤的影响,对大气降水、地面蒸发、昼夜温差作用不大,A、B、C错。
答案:4.D 5.D
6.有关气候与土壤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的有机物含量少
B.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都较快
C.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多
D.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多呈碱性
解析:选B。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都较快,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少;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多呈酸性;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2)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
(3)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案例分析时不能截然分开。
整体性的表现 | 举例说明 | 意义 |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 |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 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 |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 | 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
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如图为澳大利亚大陆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影响澳大利亚大陆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的空间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①纬度 ②降水 ③地形 ④洋流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2.红树林目前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红树林大量被破坏将( )
A.吸引鱼群聚集 B.加快泥沙淤积速度
C.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D.加剧海岸侵蚀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澳大利亚大陆北部沿海区域红树林物种数量最多,这是因为北部纬度低、热量充足;同时,东部沿海数量多于西部沿海数量,是因为东部受沿岸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第2题,红树林主要起防海浪侵袭、防台(飓)风、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作用,遭破坏后会引起鱼群分散,加剧海岸侵蚀,减缓泥沙淤积速度。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剩造成的,与红树林被破坏无关。
答案:1.B 2.D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地形略图。
材料二 博格达峰北邻准噶尔盆地,南隔达坂城谷地与吐鲁番盆地遥遥相望,处于荒漠包围之中。博格达峰垂直分异景观十分明显,由上至下为冰雪带—高山草甸草原—森林带—山地草原—荒漠带,野生物种资源丰富。
(1)根据材料分析博格达峰野生物种丰富的原因。
(2)达坂城至吐鲁番附近一段被称为“30里风区”,简述“30里风区”多大风的原因。
(3)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图中山脉对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解析:(1)由材料“处于荒漠包围之中”可知,博格达峰人类活动少,生物保护较好;由材料“博格达峰垂直分异景观十分明显,由上至下为冰雪带—高山草甸草原—森林带—山地草原—荒漠带”可知,该山垂直差异显著,野生物种资源丰富;博格达峰海拔高,山地降水较多,有冰雪带,夏秋季节冰雪融水多,水源丰富。(2)风力大小与地形、当地气候、植被有关;达坂城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多大风天气;当地距冬季风源地近,植被稀少;结合图中地形,铁路在此经过两山之间的山口,受“狭管效应”影响,风力大;达坂城到吐鲁番海拔不断降低,地势高差大,顺着地势下滑风力增大;吐鲁番盆地以沙漠、戈壁为主,比热容小,季节变化形成巨大的气压梯度必然导致强烈大风。(3)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结合图文材料回答即可。
答案:(1)①山地垂直差异显著;②山地降水较多,且多冰雪融水,水源丰富;③人类活动少,生物保护较好。
(2)①多山口等特殊地形,加强了局部地区的风力(狭管效应);②邻近寒冷气流的源地,冬季风强劲;③达坂城到吐鲁番地势高差大,顺着地势下滑风力加大;④沙漠、戈壁地区,季节变化形成巨大的气压梯度必然导致强烈大风。
(3)水汽受山脉阻挡多地形雨;高山冰川成为河流重要水源;山麓形成土壤肥沃的冲积扇;山脉海拔较高,植被垂直分异明显(或生物多样性丰富)。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2.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 分布规律 |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更替 |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从沿海向内陆更替 |
垂直分异规律 |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 |
地方性分异规律 | 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常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 |
3.产生地表不同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
地域分异规律 | 主导因素 | 原因分析 |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热量 | 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 |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水分 | 在同一纬度带内,降水量往往从沿海向内陆逐步降低 |
垂直分异规律 | 海拔(水热) | 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下降,降水也发生变化 |
地方性分异规律 | 地方地形、地方气候等 | 不同地形、气候条件下,地表组成物质、水系、土壤、植被、土地利用等有明显差异 |
4.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其特征
基本类型 | 包括具体类型 | 分布 | 特征 |
森林自然带 | 自赤道到两极划分为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带冻原带 | 湿润、半湿润地区 | 生产量最大 |
草原 自然带 | 热带草原自然带、温带草原自然带 | 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 降水量较少且集中于夏季;以草本植物为主 |
荒漠自然带 | 热带荒漠自然带、温带荒漠自然带 | 干旱地区 | 降水量稀少;气温日较差很大;动、植物结构简单,动物种类和数量很少;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
5.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
(1)在农业生产中,必须根据不同自然地带、垂直地带以及地方性分异的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大农业产业构成、作物构成和品种构成,确定土地利用方式。
(2)在生态建设中,湿润地区一般可以推广植树造林;草原自然带地区主要是退耕还草;不适合垦殖地区需要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1.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以北半球为例)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 纬度地带 分异规律 | 干湿度地带 分异规律 | |
影 响 因 素 | 主导因素 | 热量 (太阳辐射) | 水分 (海陆位置) |
重要因素 | 水分 | 热量 | |
成因总结 | 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 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 | |
分布特征 | 延伸方向 | 纬线方向 (东西方向) | 经线方向 (南北方向) |
更替方向 | 纬度变化方向 (南北方向) | 经度变化方向 (东西方向) | |
典型地区 | 低纬度和高 纬度地区 | 中纬度地区 | |
典型景观变化 | 沿海→内陆→沿海 |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若试题中不涉及山体、海拔等,一般体现的是陆地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①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
②看延伸方向:东西方向。
③看主导因素:热量。
④看植被变化:雨林→常绿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
⑤看热量带变化: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
注:南北美洲西海岸由于受地形阻挡,自然带呈南北延伸、南北更替,但仍表现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①看更替方向:东西方向。
②看延伸方向:南北方向。
③看主导因素:水分。
④看植被变化: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
⑤看水分变化:降水由多到少或由少到多。
(2019·4月浙江选考)“理想大陆”是不考虑山地、高原等地形要素干扰的假想大陆。图1为“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2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北回归线沿线自然带的分布,图2与图1明显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距海远近 B.沿岸洋流
C.海陆分布 D.海拔
2.图2中甲自然带为图1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题,北回归线上,按照理想大陆自然带(图1)分布来看,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应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而非洲东岸北回归线沿线(图2)形成热带荒漠带,主要是非洲东部地区海域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故而没有形成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少,主要因素为海陆分布,故选C。第2题,读图可知,图2中,甲位于非洲最南端,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对应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对应图1中的②,故选B。
答案:1.C 2.B
垂直分异规律
1.垂直分异规律的分析方法
在分析垂直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要特别关注海拔的差异。
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所在纬度 | 相同海拔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
海拔 | 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
相对高度 | 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
3.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夏季气温小于0 ℃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 ℃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
温度(热量或纬度)因素 |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即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
降水因素 |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因而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
地貌因素 | 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 |
季节因素 | 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 |
(2018·11月浙江选考)下图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4.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降水 D.土壤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沿M方向纬度出现了变化,随着纬度变化,热量条件发生变化,因此自然带类型发生变化,导致自然带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而不同纬度自然带类型不同,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即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第4题,甲地位于南美洲南纬30°~40°之间的安第斯山以东,地处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因此地带性植被为荒漠和草原。随着海拔上升,降水逐渐增多,水分条件的增加满足了森林生长的条件,因此在甲处形成了森林。
答案:3.C 4.C
地方性分异规律
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地方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地方性地理景观和自然带现象。常见的地方性分异现象及其成因,如下表:
因素 | 地区 |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 成因 | |
地方性分布(理想状态) | 非地方性分布(现实状况) | |||
海陆分布 | 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 苔原带、针叶林带 | 无 | 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 |
北极地区 | 冰原带 | 无 | 北极地区以北冰洋洋面为主 | |
地形起伏 |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温带荒漠带 |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进入,处于背风坡 |
科迪勒拉山系西侧 |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 | 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狭长条状 | 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 |
地形起伏 | 东非高原 | 热带雨林带 | 热带草原带 | 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
各大洲的高山和高原地区 | 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 | 高山植物区 | 地势高,水热条件差 | |
洋流 |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 | 东西两岸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 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大陆西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 |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降温减湿;大陆西岸是暖流,增温增湿 |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 | 东西两岸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 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大陆西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 |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是暖流,大陆西岸是寒流 | |
南半球副热带地区的大陆西岸 | 森林带或草原带 | 热带荒漠带 | 寒流降温减湿作用 | |
欧洲西岸 | 针阔叶混交林带 | 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范围特别广 |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 |
水分 | 昆仑山麓 | 温带荒漠带 | 绿洲 |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 |
尼罗河谷地 | 热带荒漠带 | 绿洲 | 尼罗河河水灌溉 |
下图为横断山区三江并流地形剖面图和降水量分布图。完成5~6题。
5.科研工作者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北纬25°19′处,海拔1 300 m至1 500 m范围内发现一片新的热带雨林,该热带雨林的出现符合(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现象
6.这一片新的热带雨林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
①西南季风 ②东南季风 ③河谷地形 ④盆地地形 ⑤全球变暖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解析:第5题,科研工作者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发现一片新的热带雨林,该雨林不是呈带状分布的自然带,只是在一个小范围内出现,它属于自然带分布中的非地带性现象。故D项正确。第6题,读图可知,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降水较丰富,这是因为西南季风受山地阻挡抬升,形成大量地形雨;另外,由于河谷海拔低、气温高,再加上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形成了高温多雨的气候和相应的热带雨林植被。
答案:5.D 6.B
山地垂直带谱的判读
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纬度地带分异的变化规律。
3.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
4.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5.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
(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
下图为北半球三个地区植被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丙—甲—乙
B.甲山地①为常绿阔叶林
C.乙山地②为温带草原
D.丙山地③可能为热带(季)雨林
8.引起甲、乙、丙三地针叶林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地形
解析:第7题,③位于常绿阔叶林之下,可能为热带(季)雨林;②位于落叶阔叶林之上、针叶林之下,为针阔混交林;①位于针叶林之下,可能为落叶阔叶林,也可能为针阔混交林;根据各山脉的基带可知,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丙→乙→甲。第8题,结合上题分析,三地纬度不同、基带不同,所以导致针叶林的分布高度不同。
答案:7.D 8.A
专题强化训练
1.下列生物发展经历的演化过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哺乳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两栖动物—哺乳动物
D.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哺乳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答案:B
(2017·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2~3题。
2.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3.图示区域( )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
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
解析:第2题,地质、地形是土壤形成较稳定的影响因素;大气、生物和水文是土壤形成较为活跃的因素。第3题,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关系密切,A正确;山坡上因地形坡度大,土壤易被侵蚀搬运,故土壤厚度较薄,B错误;土壤的矿物养分来自成土母质,植被是提供有机质的,C错误;草地由于根系密集,利于有机质富集,有机质含量较森林土壤高,D错误。
答案:2.C 3.A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完成4~5 题。
4.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5.该示意图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解析:第4题,农业生产的灌溉会使土壤湿度增大,地表蒸发的水量增多;土壤比热容增大,气温变幅减小;蒸腾作用增强,降水会增加。第5题,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地理环境其他要素发生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4.B 5.B
据了解,北京市专业气象台制作了红叶观赏指数(黄栌等植物叶片变红的比例越大,指数越高,它是确定最佳观赏区的依据),每天向社会公布。下表为2012年依据红叶观赏指数预报的部分数据。读表,回答6~7题。
日期 | 最佳观赏区 |
10月17日 | 海拔400 m以上山区 |
10月31日 | 海拔200 m以上山区 |
11月10日 | 全市 |
6.影响红叶观赏指数的最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地形 C.风 D.气温
7.当北京红叶进入观赏尾声时,下列地区将出现“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景观的是( )
A.新疆喀纳斯 B.吉林红叶谷
C.南京栖霞山 D.广东石门谷
解析:第6题,日期和海拔变化共同影响温度,故D正确。第7题,北京红叶进入观赏尾声时,该地却适合观赏红叶,说明该地气温略高于北京,故A、B错误;广东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不会出现“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景观,故D错误,C正确。
答案:6.D 7.C
在较理想的土壤中矿物质体积比占38%~45%,有机质占5%~12%,孔隙约占50%(孔隙由水和空气此消彼长组成)。土壤组成受当地环境影响,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塔里木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地土壤结构组成图。完成8~10题。
8.上图为黄土高原土壤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适合水稻种植的土壤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列有关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退耕还湿后,土壤中的水体积比会下降
B.②地增施有机肥和适量的石灰进行土壤改良
C.③地植树造林,主要减少风力侵蚀和矿物质流失
D.④地土地退化表现为水和有机质容积比下降
解析:第8题,黄土高原地区气候较干旱,土壤中空气占的比例较大。读图,①、②中的空气比例小,所以A、B错。④中的空气所占比例超过了孔隙所占的理想比例,D错。③中空气所占比例较大,又符合土壤孔隙比例范围,C对。第9题,水稻种植业对水的需求量大,土壤中水分占的比例大,③、④空气比例大,C、D错。①中有机质含量超过了理想值,水分占的比例不大,A错。②图中水分占比例明显较多,孔隙比例也适当,适合水稻生长,B对。第10题,①地退耕还湿后,土壤中的水体积比会上升,不会下降,A错。②地有机质含量合理,不需要增施有机肥,也不用进行土壤改良,B错。③地植树造林,主要减少风力侵蚀,矿物质含量太高,不是为了防止矿物质流失,C错。④地水和有机质容积比下降,是土地退化的表现,D对。
答案:8.C 9.B 10.D
(2018·4月浙江选考)土壤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 )
A.山东半岛温带森林 B.大兴安岭西侧草原
C.西双版纳热带森林 D.内蒙古高原西部荒漠
12.从我国内蒙古东部到西部的天然植被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解析:第11题,虽然森林的植物残体最多,但是微生物分解速度快,生物循环旺盛,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植物体内,再加上淋溶流失作用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草原的植物残体数量虽然不及森林多,但是微生物分解速度慢,淋溶流失作用微弱,养分得以在土壤中保留下来,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反而高。第12题,从我国内蒙古东部到西部天然植被的变化,主要是由水分自东向西的减少引起的,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答案:11.B 12.B
2018年5月18日,“货运通关系统”在中俄运输新线路“大连至新西伯利亚”一线(下图)启动。据此完成13~15题。
13.从大连至霍尔果斯的公路沿线,自然带出现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分 B.海拔 C.热量 D.土壤
14.关于图中a、b、c、d四处对应的自然带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b为温带荒漠带
C.c为山地针叶林带 D.d为山地草原带
15.博格达山P坡的雪线高于Q坡,主要原因是( )
A.P坡纬度低,光热充足
B.Q坡为西风迎风坡,降水多
C.P坡为阴坡,降水不足
D.Q坡为缓坡,积雪量大
解析:第13题,从大连到霍尔果斯的公路沿线,表现为从沿海向内陆,降水逐渐减少,植被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其自然带的变化符合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以水分变化为基础,故A项正确。第14题,图示山麓地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基带为温带荒漠带,A项错误;随着海拔的升髙,水分条件略有好转,b自然带为山地草原带,B项错误;Q坡自然带分布位置较低,应该为阴坡,即北坡,地处大西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水分条件好,c处形成山地针叶林带,C项正确;按照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对应的自然带是高山草甸带,D项错误。第15题,该山脉位于北半球,P、Q两坡纬度大体相当,A项错误;P坡自然带分布位置较高,是阳坡,C项错误;一般来说,缓坡处雪容易积存,积雪量大,雪线低,读图可知,P、Q两坡的坡度相差极小,但Q坡的雪线却明显低于P坡,说明其影响因素不是坡度,D项错误;Q坡自然带分布位置较低,应该为北坡,是大西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此处降水较多,B项正确。
答案:13.A 14.C 15.B
16.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脉北麓,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图甲为和田河部分流域图,图乙为1990-2010年和田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和田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该河从中游开始径流量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有 、 和下渗。
(2)和田籽玉是原矿石被洪水冲入河道,并长期受到 (外力)作用,导致棱角尽失、形态浑圆,是玉中珍品。早期,人们捡拾籽玉的地点主要集中在河流的 (上游/中游/下游)地区。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和田河上、中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解析:(1)和田河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水源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由于河流沿途蒸发、下渗并且基本没有支流汇入,再加上河流沿岸引水灌溉,所以从中游开始径流量明显减少。(2)和田河上游流经山区,径流流速快,流水侵蚀形成的籽玉被流水搬运到中游,由于地形落差减小,径流速度变缓,搬运能力下降,籽玉沉积。(3)和田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显示,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增加,林地、草地用地减少,说明引水量增加,导致生态环境变差,进而会对河流径流量、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产生影响。
答案:(1)冰雪融水 引水灌溉 蒸发
(2)流水侵蚀 中游
(3)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土地荒漠化加剧;植被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17.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新疆,天山被称为垂直的牧场。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为转场。生活在新疆广大的草原和高山牧场的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
材料二 天山自然带示意图(图甲)和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图乙)。
(1)指出天山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
(2)天山天然草场资源地广、质优、种类多,试分析其原因。
(3)简述天山牧民放牧转场的大致过程,并简单评价转场放牧的好处。
解析:(1)自然带差异可从自然带多少、具体类型及分布海拔角度比较。(2)注意问题包括三方面:地广、质优、种类多,可从气候及地形角度分析。(3)结合图乙即可回答,注意气温变化是其转场的根本原因。
答案:(1)北坡自然带种类丰富,有云杉林带,南坡缺失云杉林带;南坡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于北坡;北坡的雪线较南坡低。
(2)天山地处中纬度的西北地区,光热充足,气候适宜牧草生长;山地面积广大,草场分布区域广;海拔高,终年积雪,冰雪融水丰富,为草场提供充足水源,牧草繁茂;从山麓到山顶,垂直高差大,气候差别大,牧草种类依其地区、季节不同而有差异,种类繁多。
(3)春季转暖向高处(山地)草原转移;夏季在(林带及以上)海拔较高的(高山)草甸、草场放牧;秋季转冷,向海拔较低的(荒漠)草原转移;冬季,牧民在(林带及以下)海拔较低的(山地荒漠)草原放牧,在山麓牧场(利用囤积的牧草)过冬。
评价:转场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海拔的草场资源;同时也保护了草场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草场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