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专题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原理
展开专题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原理
(含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知识体系构建]
(对应学生用书第43页)
■典型图示——填一填·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1)写出字母代表的五大要素:A气候、B地貌、C水文、D生物、E土壤(内容可互换)
(2)五大要素中最关键的要素是气候,最活跃要素是生物。
2.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带名称:①热带雨林带,②热带草原带,③热带荒漠带,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⑤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⑧温带草原带,⑨温带荒漠带,⑩亚寒带针叶林带。
(2)自然带①—②—③的变化反映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⑤—⑧—⑨的变化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方法规律——记一记·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通过不断进行着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第二,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三,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的变化可能影响到其他地区。
2.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 形成基础 | 主导因素 | 分布特点 |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 热量 | 太阳辐射 |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低纬、高纬明显 |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水分 | 海陆分布 |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中纬度明显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 水热状况 | 海拔 |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 |
■易错易混——判一判·
1.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频发与中上游的植被破坏密切相关。 (√)
2.我国北方城市的绿化可以引种南方的常绿树种。 (×)
3.西北防治荒漠化应该大力植树造林。 (×)
4.全球气候变暖能够使我国的农业增产。 (×)
5.我国江南地区与地中海沿岸地区所处的自然带类型相同。 (×)
6.塔里木河流域生长着大片的胡杨林,说明该地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7.我国南方许多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北方地区相同。 (×)
8.华北地区的滑坡、泥石流灾害比较严重。 (×)
9.我国西北地区春季常会发生融雪型洪灾。 (√)
10.青海湖为我国青海省发展农业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 (×)
(对应学生用书第44页)
高频考点1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 |
(2016·全国卷Ⅰ)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磷高累积区是( )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 )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解题流程]
考查 定位 | 结合相关统计图,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土壤要素的发展变化,据此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 |
信息 提取 | 信息①: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 信息②: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的磷累积量 信息③:图示为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 信息④:图中显示磷高累积区的海拔在4_000~5_000米之间;2 000~3 000米处的磷累积量较小 |
综合 判断 | (1)结合信息③和信息④,可判断磷高累积区的海拔与青藏高原的海拔大体相当,联系青藏高原的自然植被,可推知在该山地这样的海拔高度上出现的应是高山草甸带 (2)由信息①②和信息③④可知与磷高累积区相比,2 000~3 000米处海拔较低属于森林带,气温较高,且为山地东坡,是迎风坡,降水较多,因此流水侵蚀作用较强,由此可推知该地土壤含水量较低 |
[尝试解答] (1)A__(2)C
[技法总结]
1.掌握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答题思路
该类型多以自然地理环境中某要素的变化为切入点,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该类型试题答题思路一般为:
→→
2.掌握地理环境整体性四大应用
应用方向 | 主要内容 |
(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 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点明每一要素呈现的主要特点即可 |
(2)解释区域内某种地理现象的形 成原因 | 由于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区域地理现象往往是不同地理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导致的,其中气候、地貌是许多地理现象形成的基础因素,分析时应理清要素间的因果联系链,由因到果步步推进,完整呈现因果关系 |
(3)分析区域环境的变化过程及特点 | 区域内某要素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区域其他要素的变化,乃至整个区域环境的整体变化 |
(4)分析区域间的环境联系 | 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因果联系,组织成逻辑思路清晰的因果链条,规范学科语言的使用。如青藏高原的隆起,有效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使得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干旱加剧 |
[学以致用]
1.物种丰富度是反映一个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指标,大尺度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主要受气候因素影响。科学研究发现,在水分充足的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度与热量呈正相关;而在水分缺乏的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度则与热量呈负相关。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趋势图。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区可能是( )
A.台湾 B.甘肃
C.湖南 D.新疆
(2)N地植物物种丰富度高于M地的主要原因是( )
A.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
B.纬度较低,热量条件更好
C.有西风带来水汽,降水较多
D.晴天较多,太阳辐射更强
(3)在水分缺乏的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度与热量呈负相关的原因是( )
A.蒸发量大,加剧水分不足
B.太阳辐射强,气温日变化较大
C.气温较高,光合作用减弱
D.土壤温度高,有机质含量较少
(1)D (2)C (3)A [第(1)题,据图可知,该地区西部植物物种丰富度高于东部,说明西部降水较多;南部植物物种丰富度总体上低于北部,说明北部降水较多。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受夏季风影响小,受西风影响较大,西部和北部降水多于东部和南部,D选项正确。
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为新疆,新疆属于非季风区,不受东南季风影响,A选项错误;从南北方向上来看,N地应位于准噶尔盆地,M地应位于塔里木盆地,N地纬度较M地高,B选项错误;准噶尔盆地西侧地势较低,西风能够将水汽带入该盆地,导致N地降水较多,C选项正确;N地降水较M地多,所以晴天少,D选项错误。
第(3)题,在水分缺乏的区域,一般降水都少,水分是植物生长的主要制约因素。热量越高,蒸发量越大,土壤水分越少,对植物生长越不利,故A选项正确。热量高,太阳辐射不一定强,故B选项错误;气温高,光合作用不一定会减弱,故C选项错误;土壤温度高,有机质含量不一定少,故D选项错误。]
2.(2018·海南高考)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1)~(3)题。
(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
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
(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含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1)A (2)D (3)C [第(1)题,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而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第(2)题,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而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呈正相关。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第(3)题,“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高频考点2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分析 |
(2017·全国卷Ⅰ)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不同 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解题流程]
考查 定位 | 借助景观图片,运用综合思维,从区域认知的角度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等知识,培养人地协调观的素养目标 |
信息提取 | 信息①:景观图为我国东部地区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化隔离带对比照片 信息②:照片拍摄日期为2017年3月25日 信息③:照片中显示绿化隔离带一侧常绿灌木修剪齐整,而另一侧杂树丛生,灌木零乱 信息④: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
综合判断 | (1)由信息①③可知一侧隔离带上出现的杂树,应是当地的自然植被,结合信息②和④可推知,这些杂树在春季发芽,说明为落叶阔叶林 (2)由信息③可知,原先按同一标准栽种的绿化带,在数年后景观差异明显最可能是管理方式不同 (3)结合信息①、②、③、④联系我国的实际,可知常绿灌木多分布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这说明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热量条件 |
[尝试解答] (1)B__(2)D__(3)A
[技法总结]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1)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
①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②看延伸方向:多东西方向(受地形影响,南、北美洲西海岸自然带南北延伸);③看自然植被变化: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④看主导因素:热量。
(2)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
①看更替方向:东西方向;②看延伸方向:多南北方向;③看自然植被变化:森林→草原→荒漠;④看主导因素:水分。
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而言,海拔每升高1 000 m,气温下降约6 ℃,因此,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布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布,但并不完全一致。
(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有时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随山地海拔升高,降水增多,可能会出现森林带,如天山。
(3)山地垂直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同一自然带,随纬度增高其分布的海拔降低。
(4)山地中自然带基本沿等高线分布,同一自然带内水热状况相似。
(5)山体所在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山体海拔越高越复杂,海拔越低越简单;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越大越复杂,相对高度越小越简单。
(6)山地中的雪线高度与坡向有关,阳坡、背风坡的雪线高;而阴坡、迎风坡的雪线相对较低。
[学以致用]
3.小明在我国某地旅游时拍摄了以下美景(见下图):山路的一边是暖黄色的水杉林,另一边是墨绿色的柳杉林。水杉属落叶乔木,喜温暖湿润,适生土壤为酸性山地土壤或冲积土,多生长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势平缓、土层深厚、湿润或稍有积水的地方。柳杉是常绿乔木,喜欢温暖湿润、云雾弥漫、夏季较凉爽的山区气候,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忌积水。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该山路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土壤
(2)图示季节( )
A.罗马街头春意盎然
B.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在收割小麦
C.适宜前往北极旅游
D.开普敦的正午太阳高度在逐日减小
(3)该美景最可能出现在( )
A.天山山麓 B.长江三角洲
C.太行山山麓 D.四川盆地东部山地
(1)D (2)B (3)D [第(1)题,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水杉属于落叶乔木,适生土壤为酸性山地土壤或冲积土,而柳杉是常绿乔木,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所以导致该山路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土壤,D对。该山路两侧相距不远,光照、气温、降水没有明显差异。选D。第(2)题,根据题干信息“山路的一边是暖黄色的水杉林”分析,此时应该为北半球秋季。罗马位于北半球,该地街头春意盎然应为春季,排除A;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收割时间是10~12月,B对;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且极夜范围持续增大,不适宜前往北极旅游,排除C;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开普敦的正午太阳高度在逐日增大,D错。选B。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区域气候温暖湿润,有酸性土壤和常绿林分布,所以该美景应出现在南方亚热带地区,A、C不符合;由“山路”推测该美景出现在多山的地区,排除B;四川盆地东部山地地处亚热带地区,有可能出现该美景,D对。选D。]
4.据图回答(1)~(3)题。
(1)该地自然带的垂直带谱简单,主要原因是( )
A.降水丰富 B.光照充足
C.相对高度低 D.土层厚度小
(2)与该地地貌景观的形成关联较小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搬运
C.差异风化 D.重力崩塌
(3)影响该地沟谷雨林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暖流
C.海拔 D.地形
(1)C (2)B (3)D [第(1)题,该山地自然带山麓是常绿阔叶林,山顶自然带是常绿硬叶林、常绿针阔混交林,可以看出山麓和山顶的热量差异不大,故该山地相对高度低,这是该地自然带的垂直带谱简单的主要原因。第(2)题,该地位于湿润地区,沟谷形成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风力作用小;不规则的基岩柱是差异风化和重力崩塌的结果。故与该地地貌景观的形成关联较小的地质作用是风力搬运。第(3)题,该地沟谷地区能形成雨林是因为水热条件好,原因是位于谷地地形;从地带性植被可以看出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纬度因素不能形成雨林;没有相关信息可以判断该地海拔和洋流的影响。]
高频考点3 |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
(2018·全国卷Ⅲ) 澳大利亚(图a)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 ℃,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b)。据此完成(1)~(3)题。
图a
图b
(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a所示的( )
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
(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
A.收集雨水 B.方便通信
C.增加采光 D.通风换气
(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题流程]
考查 定位 | 结合区域分布图和示意图,从区域认知的角度,运用综合思维,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落实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目标 |
信息 提取 | 信息①:澳大利亚区域分布图,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地理位置 信息②:澳大利亚某地的气候与自然景观特征:气候干旱、年温差大、景观荒凉 信息③:澳大利亚某地的特色地下住宅的形成初期是为了应对炎热天气 信息④:某地特色地下住宅的示意图,图中有通天井这一构造 |
综合 判断 | (1)从信息②可推知有特色地下住宅的澳大利亚某地的气候应为热带沙漠气候,结合信息①可推知图中四地中,只有②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2)由信息④可知特色地下住宅上覆有厚厚的土体和岩石,而通天井直通地面,可以为地下住宅内部带来新鲜的空气,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 (3)结合信息③可知,修建地下住宅的目的是应对炎热天气,联系信息②可推知,该地下住宅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与我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特征相类似 |
[尝试解答] (1)B__(2)D__(3)B
[技法总结]
1.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活动
自然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了活动空间,提供了生存、发展所需的资源,但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的差异也造就了人类活动的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2.人类活动影响地理环境
(1)影响气候:使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多发,气象灾害频率加大等。
(2)影响地形
①有利:改造不利地形,减少地质灾害,拓展发展空间。
②不利:不合理的改造易导致灾害频率加大。
(3)影响水文
①有利: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发挥航运功能服务人类,科学灌溉发展农业等。
②不利:造成水污染、围湖造田、淤塞河道、水患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4)影响生物:过度开发利用生物资源,导致生物入侵破坏生态;出现荒漠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5)影响地质环境:不合理及过度开采矿产资源,破坏地质结构,易出现地表塌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6)影响土壤: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及不合理的废弃物排放导致土壤流失、土层变薄或土壤污染,失去农业生产的价值,进而影响其他环境要素以及危害人类生存。
[学以致用]
5.(2019·海南高考)有着“东方好望角”之称的某沿海小镇,迎接了中国大陆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这里房屋、道路依地势而建。在方圆四、五平方千米的山坳里,房屋多用石块砌成,屋顶瓦片也多压着石块,形成“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筑群。据此完成(1)~(2)题。
(1)该镇位于( )
A.海南省 B.广东省
C.浙江省 D.山东省
(2)该镇石砌建筑主要是为了抵御( )
A.寒潮 B.台风
C.泥石流 D.冰雹
(1)C (2)B [第(1)题,“沿海小镇”“迎接了中国大陆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 “在方圆四、五平方千米的山坳里,房屋多用石块砌成”提示信息包括:沿海地区,山地地形;大陆新千年是指2000年1月1号,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第一缕曙光指最早见到日出。海南地形中高周低,四周地势低平,山地少,且位置靠西,日出会相对晚些,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广东省沿海地区地势低平,山地少,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山东省沿海地区地形较平坦,且最东部与浙江的最东部所处的经度相差不多,而此时纬度越高昼越短,即日出越晚,所以山东沿海小镇日出比浙江沿海小镇日出要晚些,故D错误。浙江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纬度较低且位置靠东,冬季日出较早,故C正确。第(2)题,根据上题结论已知该镇位于浙江,浙江纬度较低,受寒潮影响较小,故A错误。该地区山地地形,降水较多,容易发生泥石流,但是石砌建筑也无法抵御泥石流,故C错误。冰雹主要发生在中纬度大陆地区,通常山区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浙江冰雹较少,故D错误。浙江位于东南沿海,台风较多,石砌建筑“依地势而建”,房屋多用石块砌成,屋顶瓦片也多压着石块,形成“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筑群”,这样的建筑,抵御台风的能力相对较高,故B正确。]
(对应学生用书第48页)
■真题演练——高考题是这样的·
(2016·全国卷Ⅲ)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
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
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
1.B 2.B [第1题,材料中提示经历1次冰期即只经历末次冰期,说明只经历1次冰期的山峰是最晚的,经历3次冰期的山峰是最早的,经历2次冰期的山峰的时间介于两者之间。结合插图可知果洛山经历3次冰期,因此最早,太白山只经历1次冰期(末次冰期),因此最晚,雪宝顶经历了2次冰期,时间上介于这两座山之间,因此B项正确。第2题,气温越高,越不利于冰川的发育,因而气温高是无现代冰川发育的原因。]
(2016·全国卷Ⅱ)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3~5题。
3.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
A.大气温度 B.降水量
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
4.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
A.年降水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
5.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
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
3.C 4.D 5.C [第3题,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积雪厚度。一般来说,坡度越大,积雪厚度越小。第4题,冻害是由气温过低造成的。长白山西北坡是冬季风的迎风坡,与其他坡向相比,西北坡冬季风力最大,冻害多发。第5题,积雪对地表植被具有保温作用,全球气候变暖,降雪期推后,导致积雪对植被的保护作用下降,冻害加剧。]
(2015·全国卷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
8.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
A.成本过高 B.破坏环境
C.资源量不足 D.市场需求不足
6.B 7.A 8.A [第6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渤海内部,远离海岸,海水相对较深,受海洋影响大,虽纬度略高但水温较高,因而结冰期较短且海冰较薄。而乙地位于渤海边缘,靠近大陆,海水较浅,受大陆影响大,虽纬度略低但水温较低,因而结冰期较长且冰层厚。第7题,比较四个城市,葫芦岛市附近海域年平均气温≤-4 ℃的日数介于60~80之间,说明当地海冰结冰期最长、厚度最大,因而单位面积的海冰资源最丰富。第8题,海冰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但目前渤海海冰没有大规模开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开采难度较大,成本过高。]
■模仿命题——预测会这样考·
[命题素材]
忧思气候变化——聚焦冰川萎缩
研究显示,中国西部冰川总体呈现萎缩态势,面积缩小了18%左右。 冰川是气候变化最敏感、最直接的信息载体。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的变暖导致世界各地的冰川纷纷表现出萎缩状态,我国西部的冰川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006年科技部设立了《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变化调查》项目。利用2006年至2010年间的遥感影像,对中国西部冰川分布现状进行一次系统调查。调查统计资料表明自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西部冰川总体呈现萎缩态势,面积缩小了18%左右,年均面积缩小243.7平方千米/年。中国阿尔泰山和冈底斯山的冰川萎缩最显著,冰川面积分别缩小了37.2%和32.7%;喜马拉雅山、唐古拉山、天山、帕米尔高原、横断山、念青唐古拉山和祁连山的冰川变化幅度居中,冰川面积缩小21%到27.2%;喀喇昆仑山、阿尔金山、羌塘高原和昆仑山则缩小8.4%到11.3%。
从冰川面积年均缩小比率来看,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山东段及以南喜马拉雅山区、喜马拉雅山西段印度河河源区等是中国西部冰川面积萎缩速度最快的地区,年均萎缩幅度高达2.2%。羌塘高原是冰川面积萎缩幅度最小的区域,年均面积缩小比例为0.2%左右。
[命题方向]
1.结合区域景观图,从地理实践力的角度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冰川景观的分布差异,考查冰川面积的变化及其对当地地理环境变迁的影响。
2.结合区域地图,通过区域认知,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冰川萎缩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产生的影响。
3.结合相关统计图,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判断影响冰川萎缩的主要因素及其主要的原因,评价冰川萎缩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
[命题示例]
冰川和积雪是构成山区固体水库的主体,对区域水资源稳定性具有调节功能,但深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图1为1961~2012年天山不同海拔高度的冰川退缩速率统计图和图2为1961~2012年天山不同面积冰川退缩速率统计图。读图,回答1~3题。
1.1961年~2012年天山冰川变化的特点是( )
A.气温越高冰川退缩的速率越小
B.海拔3 000 m以下冰川退缩速率最小
C.小型冰川对气候变化最不敏感
D.冰川的退缩速率与面积呈负相关
2.从天山气候变化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机制图(如下图)可知,若山区气温上升( )
A.固态水体积累大于消融
B.地表反射率会明显减少
C.天山水储量明显增加
D.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
3.天山地区固态水体积累和消融的季节差异明显,影响水储量变化的季节差异表现在( )
A.冬季固体水资源储量达到最大值
B.夏季冰川消融累积达到最大值
C.流域冰川面积越大径流年际变化越小
D.冰川急剧退缩加速了山区水储量增加
1.D 2.B 3.C [第1题,据上图分析可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冰川退缩的速率越小;海拔3 000 m以下冰川退缩速率最大;据上图分析可知,面积越小的小型冰川对气候变化最敏感,冰川面积越大,冰川的退缩速率越小,与面积呈负相关。第2题,据天山气候变化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机制图分析可知,若山区气温上升,则降雪率会减少,冰川积雪量会减少,地表反射率会明显减少,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固态水体积累小于消融,天山水储量明显减少。第3题,山区固态水体积累和消融的季节差异导致了水储量变化的季节差异。天山山区整个冬半年固态水资源一直处于积累过程,到春季达到最大值;同理夏季冰川一直处于消融累积过程,到秋季达到最大值;流域冰川面积越大对气候变化越不敏感,因此径流年际变化越小;气温升高,冰川急剧退缩,同时也加剧了蒸发,因此山区水储量不一定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