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专题9专题纵横提能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纵横考查
展开(对应学生用书第102页)
——————————[知识纵横网]———————————
—————————[三步突破梯]———————
■真题引领——第一步 寻考向·
1.(2019·全国卷Ⅲ)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1)~(2)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
A.废料 B.原料
C.能源 D.产品
(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
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
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1)B (2)C [第(1)题,图示为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厨余垃圾是作为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对象,是处理系统中最初阶段的输入物,即原料。第(2)题,读图可知,在自动处理系统中,对厨余垃圾分拣提取生物油脂后产生的有机渣,可以生产沼气,并产生一定的废渣,故工艺流程“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
2.(2018·海南高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解析] 第(1)题,将“小老头树”的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降水量低于400毫米、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冬春季节多大风相结合分析即可。第(2)题,该区域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小老头树”的存在说明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不利于树木的存活和生长,而且树木的存在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因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相对于草本植物,树木会蒸腾更多水分,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第(3)题,根据前面两题的提示,本题主要从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的角度作答。
[答案] (1)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
3.(2016·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1)下表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下表。
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 改善水质 发电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土地开发 开采河沙 改善航运条件
阶段 | 时间 | 主要措施 | 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 |
第一阶段 |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 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 | ①______、 ______。 |
第二阶段 | 20世纪20~80年代 | 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等 | ②______、 ________、 ______ |
第三阶段 | 20世纪90年代以来 | 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 | 恢复河流生态 |
(2)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
(3)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解析] 第(1)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整治措施及其作用。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可以加快洪水下泄,从而达到防洪的目的,同时也具有改善航运条件的作用。进行梯级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发电,同时起到改善航运条件的作用,而整理河谷滩地是土地开发的重要措施。第(2)题,罗讷河流域面积广,跨越的行政区多,涉及部门众多,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可以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全流域的综合治理。第(3)题,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可以减缓河流流速,增加湿地面积,增强河水的自净能力,从而起到恢复河流生态、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的作用。
[答案] (1)①改善航运条件 防洪 ②发电 改善航运条件 土地开发(防洪)
(2)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
(3)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1.高考考查特点
(1)以区域地图为背景,综合考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以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多为选择题型。
(2)以区域人类活动特点、产业发展状况为设题背景,综合考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探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多为综合题型。
2.主观题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三个设问方向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高考主观题命题的热点。近几年高考命题主要表现在以下设问方式上:
真题示例 | 设问展示 | 设问分析 |
2018·全国卷Ⅰ·T37(2)(3)(4) |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 分析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
2016·全国卷Ⅱ·T36(2)(3)(4) | (2)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下表。 (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 (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 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的措施 |
2016·全国卷Ⅲ·T36(3) | 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
■思维建模——第二步 捋思路·
1.主要设问类型的答题思路
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和流域综合开发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与区域图相结合,以地理统计图表为载体切入,综合分析某类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综合整治的措施。其答题思路如下:
(2)多以区域图为载体,以流域开发为背景,分析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关系,其答题思路如下:
2.主观题的三类设问的答题模板
(1)分析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①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类题目的答题术语
问题 | 思维线索 | 答题术语 |
水土流失 | 自然原因 | 土质疏松;多暴雨冲刷;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地面起伏大,冲刷力强 |
人为原因 | 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坡地开垦 | |
荒漠化 | 自然原因 | 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地表多沙质沉积物;全球气候变暖,蒸发旺盛 |
人为原因 |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注意环保 | |
湿地萎缩 | 自然原因 | 气候变干,蒸发加强;沉积物长期积累 |
人为原因 | 土壤侵蚀;围湖造田;大量引水灌溉;环境污染;河流的截流改向 | |
森林破坏 | 自然原因 | 气候异常,生物演化 |
人为原因 | 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商业性伐木,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 | |
生物多样性减少 | 自然原因 | 物种有产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 |
人为原因 | 乱砍滥伐,生物生存环境遭破坏;过度捕猎 |
②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类题目的答题术语
思维线索 | 答题术语 |
工程措施 | 农业上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修筑梯田、引水灌溉、兴建水利设施(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和水渠等);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浑、加固堤坝等 |
生物措施 |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秸秆还田,封山育林、育草,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珍稀野生动物,移植珍稀野生植物等 |
技术措施 | 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 |
生活措施 | 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 |
经济措施 | 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 |
政策措施 | 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城市规划或旅游等 |
环保措施 | 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 |
(2)分析区域的资源开发利用条件、问题及措施
答题术语 | 开发 条件 | 受××影响,××资源储量丰富;位于××(或埋藏浅/深),便于/难于开采;当地经济发达/落后(距经济发达地区近/远),市场需求量大/小;××与××交通便利/交通不便;政府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较少;资金充足/不足 |
问题 | 传统产业衰落;以重化工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生态破坏严重 | |
措施 | 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鼓励新兴产业迁入,经济结构多元化;发展第三产业;控制大气污染;治理河流;加强环境管理,美化环境,发展交通 |
(3)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的措施
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是多方面的,本专题以河流大坝建设及排水渠道的修建为例,分析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措施。
思维 线索 | ||
答题 术语 | 修建 大坝 | 巨大的库容,调节河流径流季节分配,有利于防洪;抬高上游水位,淹没急流险滩,改善水运条件;有利于城市供水及农业灌溉;发电;水电是清洁的能源,改变××能源消费构成,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等 |
修建排 灌水渠 | ①排水渠:在湿润半湿润地区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洪涝灾害发生;干旱半干旱地区降低地下水位,有利于减轻土地盐碱化,促进农业发展,增加收入,消除贫困等。②灌水渠:提供水源灌溉,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贫困等 |
■纵横演练——第三步 试刀石·
1.(2016·海南高考)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1)~(3)题。
(1)该固定沙丘( )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 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
①风速较大 ②蒸腾量较大 ③气温较高 ④降水较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
A.植树 B.种草
C.栽灌木 D.自然演化
(1)C (2)B (3)D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深度越深,土壤含水量越高,故浅层土壤含水量低,深层土壤含水量高;图中显示6~8月土壤含水量低。第(2)题,该沙丘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冬季风力大,夏季风力小,但夏季气温高,蒸发蒸腾量大,导致表层水分被蒸发,故6~8月土壤含水量低。第(3)题,材料显示沙丘所在地区“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故为维护生态安全,应该保持自然演化的过程,减少人为扰动。]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曼则塘湿地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黄河上游河曲地区,整个保护区总面积约为 3 600 km2,划分为三大功能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区内地势开阔,坡度较缓,15条溪流汇入黄河,有许多淡水湖,当地牧民以放牧为主,超载率达到了58.1%。为了增大草场面积,提高草地产草能力,从1972年至2003年,这一带通过开沟排水等措施共改良沼泽地8 000多公顷。由于全球气候变缓,降水减少,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沙化严重。保护区还受到鼠害、挖药、打猎等破坏。如图为曼则塘湿地位置示意图。
(1)分析曼则塘沼泽湿地的形成原因。
(2)曼则塘湿地退化现象十分明显,其自然原因是什么;人为原因有哪些。
(3)简述曼则塘湿地减少后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解析] 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曼则塘湿地位于青藏高原,气温低,蒸发弱,且有冻土阻隔水分下渗等;再结合材料中“区内地势开阔,坡度较缓,15条溪流汇入黄河”可分析出保护区内排水不畅,有多条河流汇集等,这些条件均有利于沼泽湿地的形成。第(2)题,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分析。结合材料可知,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变暖、草场鼠害;人为原因主要是开沟排水、过度放牧、挖药等。第(3)题,结合湿地的功能和地理环境要素回答。湿地有产出功能、调节功能、降解功能、旅游功能等;地理环境要素主要包括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湿地减少导致降水量减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变大;降解污染物的能力降低,土壤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恶化等。针对减少原因,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答案] (1)海拔高,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有多条河流汇集;地势相对低平,排水不畅;有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少。
(2)自然原因:气候变暖;草场鼠害。人为原因:开沟排水,过度放牧、挖药等。
(3)影响: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少,荒漠化现象加剧;湿地的降解功能下降,当地土壤污染更加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生态平衡;旅游功能下降,环境恶化。
措施:合理规定载畜量,禁止过度放牧;禁止过度挖药;建立自然护区;消灭鼠害等。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怒江源自唐古拉山南麓,经云南流入缅甸,在缅甸境内被称为萨尔温江,全长约3 240千米,上游除高大雪峰外山势平缓,中游流经横断山区,两岸支流多垂直入江,水能资源丰富。上图为怒江—萨尔温江流域示意图。
(1)怒江水能资源丰富,支流较多,但仅适宜在干流兴修中小型水电站,请说明理由。
(2)怒江水电开发一直存在争议。请简要说明怒江水电开发的利弊。
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怒江流域少洪水,请解释其原因。
[解析] 第(1)题,怒江支流虽然地势落差大,但比较短小,不适宜建水电站;而干流多流经峡谷地区,流域面积比较狭小,不适宜建大型水电站。第(2)题,怒江水电开发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势必会影响流域内生物的生存环境;且该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电开发容易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第(3)题,怒江流域上游主要依靠冰雪融水补给,流量不大;中游受地形影响,河道较深,且汇入的支流有限,径流总量不大。
[答案] (1)汇入怒江的支流比较多,但都比较短小;怒江干流流经峡谷地区,流域面积狭小,适宜兴修中小型水电站。
(2)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对环境影响较大,使生物多样性减少;怒江流域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修复;流域内地质条件恶劣,可能诱发地震等地质灾害
(3)上游地区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补给量较少;中游河道深切,两岸无大支流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