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讲义:第二部分五大人类活动之(五)区域整治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讲义:第二部分五大人类活动之(五)区域整治01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讲义:第二部分五大人类活动之(五)区域整治02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讲义:第二部分五大人类活动之(五)区域整治03
    还剩4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讲义:第二部分五大人类活动之(五)区域整治

    展开
    五大人类活动之(五)区域整治












    1.荒漠化土地动态度用来定量描述荒漠化土地的面积变化程度,也可定量表征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的变化速率。黑河源于祁连山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重要河流之一,黑河流域中游具有该流域最好的绿洲。读黑河中游临泽县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动态(单位:%)统计表,完成(1)~(2)题。

    时段/年
    轻度荒漠化
    中度荒漠化
    重度荒漠化
    极重度荒漠化
    1977~1986
    -1.27
    22.41
    4.51
    -1.26
    1986~1993
    -9.86
    -5.25
    5.18
    0.31
    1993~2002
    0.45
    1.03
    -4.43
    -0.46
    2002~2012
    -0.50
    -0.70
    -2.93
    -1.78
    1977~2012
    -2.27
    2.54
    -0.62
    -0.87

    (1)由表中信息可知(  )
    A.该地以中度荒漠化为主
    B.该地荒漠化以土地沙漠化为主
    C.极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相对较稳定
    D.该地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
    (2)导致1977~1986年临泽县中度荒漠化土地动态度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耕地大量扩张     B.农牧民薪柴短缺
    C.放牧规模扩大 D.不合理灌溉
    解析:(1)C (2)A 第(1)题,由表中数据可知,极重度荒漠化土地动态度相对较小,面积较稳定。第(2)题,临泽县地处河西走廊地区,1977~1986年该县的主要经济部门应为农业,而农业以绿洲农业为主;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加之该县自然条件较好,吸引了人口迁入,导致大量耕地被开垦出来,从而使中度荒漠化土地面积迅速扩大,中度荒漠化土地动态度高,选项A正确。
    2.(2018·唐山模拟)“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人类活动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图甲、图乙分别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图甲中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加 B.灌木林增加,旱地减少
    C.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 D.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
    (2)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对Ⅱ地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河流径流量增加 B.土地荒漠化加剧
    C.水土流失严重 D.洪涝灾害频发
    (3)该流域实行可持续发展措施,错误的是(  )
    A.合理控制上游地区的用水量
    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C.进行全流域合理开发
    D.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解析:(1)A (2)B (3)D 第(1)题,依据图乙信息可以看出,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为:灌木林、高草地、农居地减少,旱地增加。第(2)题,从图甲中可知,Ⅰ地位于Ⅱ地的上游,上游旱地增加必然会增加对河水的使用量,从而导致下游河流径流量减少,对干旱区来说,水量的减少会加重土地荒漠化。第(3)题,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会使下游水量减少,从而加重下游的土地荒漠化,使下游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受到较大影响,不利于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知能再温故]
    1.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
    ①气候因素;②地形因素;③地质因素;④植被因素
    人为
    原因
    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农垦;③过度樵采;④水资源利用不合理;⑤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境保护

    2.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合理利用水资源
    在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在牧区减少水井数量;在干旱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在绿洲外围沙漠边缘,封沙育草、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在缺乏水源的地区设置沙障工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合理配置农林牧业,优化林业结构
    开发新能源
    改变西北农村能源以生物能为主的能源结构,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开发农村沼气等能源,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3.(2019届高三·豫北联考)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近几年来多地出现短期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这引起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组织专家进行调查。据此完成(1)~(3)题。
    (1)专家对水土流失进行调查首先要借助各种地图,其中必须具备的是(  )
    A.气温与土壤类型分布图
    B.地形图和降水分布图
    C.工业与交通分布图
    D.农作物和植被类型分布图
    (2)专家经过实地调查,确定水土流失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城市化进程快,占用大量土地
    B.为扩大耕地面积而大规模修筑梯田
    C.生态环境改善,降水增加且多暴雨
    D.铲除原始植被,栽种柑橘等经济林
    (3)下图与水土流失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1)B (2)D (3)A 第(1)题,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与地势起伏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及植被稀少等因素有关,结合选项可知,B正确。第(2)题,结合材料中“近几年来”“短期”“水土流失现象”可以判断主要是人为原因,结合材料中“低山丘陵区”可排除选项A、B;生态环境改善不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排除C;水土流失的原因可能是铲除原始植被,栽种柑橘等经济林,故D正确。第(3)题,一般情况下,随坡度增大,水流流速越快,流水侵蚀作用越强,单位面积产沙量越高,随着坡度增加到一定程度,由于地表径流量减小,加上土壤本身含沙量减少,因此变化趋于平衡,故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曲线是①。
    4.(2018·南阳模拟)如图为我国浑源县所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3)题。

    (1)当前该县面临的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盐碱化 B.土地沙漠化
    C.湿地破坏 D.水土流失
    (2)导致该县东南部这一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地形坡度较陡 B.降水强度较大
    C.河流密度较高 D.地表土质疏松
    (3)针对该生态环境问题,该县应采取的工程措施主要有(  )
    ①植树造林种草 ②兴修水库 ③修建水平梯田 ④打坝淤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1)D (2)A (3)B 第(1)题,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该地煤矿多,大量开采煤炭资源会破坏地表植被。当前该县面临的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D对。高原区地下水位深,土地盐碱化问题少,A错。土地沙漠化、湿地破坏不是主要问题,B、C错。第(2)题,读图,该县东南部等高线密集,说明地形坡度陡,水流速度快,流水侵蚀作用强,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A对。该县东南部的降水强度、河流密度、地表土质状况与图示整个区域没有明显区别,所以不是造成该县东南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原因,B、C、D错。第(3)题,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兴修水库、修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等,植树造林种草属于生物措施。

    [知能再温故]
    1.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
    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如表所示:
    看地形坡度
    多为地形起伏大,坡度大的地形区
    看气候特点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的气候环境易出现水土流失
    看植被和土壤状况
    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的易发生水土流失
    看人类活动
    不合理的耕作方式,植被破坏及工程建设均会导致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措施
    抓住水土流失的成因,从原因上溯根源,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三个方面分析其治理对策,根本对策是恢复植被。


    5.(2018·安徽淮北联考)如图为西南某地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  )
    A.蒸发量减少 B.下渗量减少
    C.径流总量增多 D.气候更加湿润
    (2)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涵养水源能力变强 B.土壤肥力下降
    C.生物多样性增多 D.自然灾害减少
    解析:(1)B (2)B 第(1)题,由两图降水量、蒸发量与地表径流量的数据对比可知,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下渗量减少。第(2)题,橡胶林地区降水更少,蒸发更多,说明橡胶林涵养水源能力弱,A项错误。橡胶林地表径流量增多,水土流失严重,肥力下降,B项正确。气候变干,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C项错误。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大,旱涝灾害频繁,D项错误。故选B。
    6.(2018·滨州一模)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森林带的主要分布区。据图回答(1)~(2)题。

    (1)该森林带在甲地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和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
    B.背风坡气流下沉现象显著
    C.受西南信风的影响
    D.沿岸台风活动频繁,降水较多
    (2)下列保护乙地区该种森林带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的是(  )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D.加强对雨林的管理和保护
    解析:(1)A (2)A 第(1)题,沿岸暖流对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增温增湿作用和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是热带雨林带在甲地区分布的主要原因。第(2)题,设立国际基金,既能保护森林资源,又能帮助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知能再温故]
    1.森林的主要生态环境效应
    (1)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2)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3)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4)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滞尘,防风固沙。
    2.保护雨林的具体措施



    7.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反映人类活动破坏湿地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2)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环境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加速
    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解析:(1)B (2)D 第(1)题,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作用。人类把湿地破坏后,气候的大陆性会有所增强,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都会增大;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也会增大。第(2)题,三江平原原来是“北大荒”,后来被开垦成为“北大仓”,在粮食增产的同时也导致湿地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
    8.(2018·北京朝阳模拟)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保护日。如图为北京市湿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


    (1)北京市湿地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建设 B.垃圾填埋
    C.全球气候变暖 D.泥沙淤积
    (2)增加北京市湿地的有效措施是(  )
    A.山区退耕还林,涵养水源
    B.水库清除淤泥,扩大库区容量
    C.加强管理,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D.合理规划,挖建景观河池
    解析:(1)A (2)D 第(1)题,随着北京市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展,大片的湿地被占用导致面积不断减小。第(2)题,合理规划利用湿地资源,挖建景观河池可增加北京市的湿地面积。
    [知能再温故]
    湿地资源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问题表现: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其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
    (2)原因分析:人类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洞庭湖湿地的萎缩原因图解如下:

    (3)保护措施:生物措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工程措施——退田还湖、平垸行洪、加固干堤、疏浚河道;政策措施——以工代赈、移民建镇。


    考点(一) 从“区域认知”的角度切入,考查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典题示例]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解析] 根据经纬网可以确定图示区域为华北平原的西北部地区。第(1)题,M处沙源丰富,一方面来自河流的堆积,另一方面来自风力的堆积。结合等高线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图中河流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的泥沙;从位置上看,西北风在此受到山地的阻挡,风沙沉积。第(2)题,根据等高线与河流的关系可以看出河流的流向(即河谷延伸方向)与冬春季风向一致,另一方面H县城位于风口,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强大。第(3)题,这是一道开放式设问,言之有理即可。观点A主要从风沙的堆积和流水的沉积两方面分析,沙不断增加,沙丘群会增多。观点B主要从气候、修建水库、植树造林的角度来看,沙丘群不会增多。
    [答案] (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3)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论据:该区域西邻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考点师说]

    主要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
    主要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多是由人类的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的,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活动的不合理,以区域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次生盐碱化最为典型。对其分析应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1)问题判断
    ①湿润地区:植被破坏→产生水土流失→诱发滑坡、泥石流。
    ②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水资源减少、产生土壤盐碱化→加剧土地荒漠化。
    (2)原因分析
    ①自然原因: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特征(降水特征、气温、风力等)、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植被覆盖率大小及地质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②人为原因:主要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进行分析,如过度放牧、过度农垦、乱采滥挖、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要注意材料中的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等。
    (3)防治措施
    ①组织管理措施:如颁布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与管理,提高保护意识,制定相应的应急预警机制等。
    ②工程措施:因地制宜。
    ③生态措施: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

    [对点训练]

    (2018·郑州一模)沙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阻止沙子移动。近年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在治理后的沙地上种植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读图,完成1~3题。

    1.草方格沙障可以(  )
    A.黏合沙粒        B.吸取地下水
    C.拦截水分 D.减少下渗
    2.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的优势是(  )
    A.技术难度小 B.成土时间短
    C.环境污染小 D.资金投入少
    3.与东部地区相比,沙漠改造后种植西瓜的优势是(  )
    A.土层厚 B.温差大
    C.降水多 D.风力大
    解析:1.C 2.B 3.B 第1题,由图可知,草方格可以阻挡近地面的风,降低风速,减少水分蒸发,还能拦截水分。草方格上栽种的是枯草秸秆,故不会吸取地下水,也不会黏合沙粒;设置草方格沙障会使流沙表层松动,可能会增加下渗。第2题,黏合剂能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逐步使沙漠土壤化,比自然形成的土壤时间短。第3题,沙漠分布在干旱地区,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西瓜品质好,C错,B对;沙漠土层薄,且有机质含量少,A错;风力大会增大水分蒸发量,不利于西瓜生长,D错。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如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该区处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

    材料二 下表示意图示地区土地结构及农业生产的变化。
    年份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
    年降水量
    气温年较差
    河流含沙量
    粮食平均亩产量
    粮食总产量
    1985
    19%
    333 km2
    520 mm
    38 ℃
    10%
    205 kg
    1.025亿 kg
    1995
    10%
    478 km2
    450 mm
    42 ℃
    35%
    135 kg
    0.975亿 kg

    (1)请根据该地区黄土的成因推测该区域土壤颗粒物平均粒径的空间变化,并简要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该地农业发展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3)有人建议该地区应大力植树造林,但有人认为,树木是“抽水机”,大力植树造林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黄土高原主要是由冬季风挟带的沙尘堆积而形成的,冬季风的源地位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越向东南方向,风力越小,风的搬运能力越弱,故堆积物的粒径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第(2)题,根据表格信息对比不同年份粮食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得出农业生产的变化特征,并结合森林覆盖率、年降水量、气温年较差、河流含沙量等信息推测该地植被的变化对水土流失、气候等要素的影响,并探讨这些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3)题,本题为开放性问题,表明观点,自圆其说即可。
    答案:(1)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原因:该区域(地处黄土高原)土壤经西北季风堆积分选而成;自西北向东南,随着风力的减弱,风的搬运能力降低,土壤颗粒物平均粒径逐渐减小。
    (2)变化:耕地面积增加,但单产和粮食总产量降低。原因: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森林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
    (3)观点一:应大力植树造林。树木能有效保持水土;该地区地处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地势低平、气候较湿润的沟谷地带适合植树。
    观点二:不适宜大力植树造林。该地处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降水少,土壤含水少,树木成活率低;树木耗水量大,影响周围其他植被生长,使干旱加剧。
    考点(二) 从“人地协调观”的角度入手,分析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

    [典题示例]

    (2018·淮北名校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钏路湿地位于北海道东部,是日本最大的湿地,位于钏路川下游地区,该地河流呈巨大的蛇形。钏路湿地是丹顶鹤等候鸟栖息的天堂,当地居民冬季采用补饲和喂投的方式,使丹顶鹤成为留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来此观鸟。下图为钏路湿地位置图。

    材料二 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松嫩平原西部,是我国丹顶鹤的故乡。近年来该地出现了水资源供应不足、湿地萎缩、水质恶化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丹顶鹤的生存。
    (1)推测钏路湿地的地势特征,并说明理由。
    (2)分析冬季丹顶鹤未离开钏路湿地而成为留鸟的原因。
    (3)简述当地居民的补饲和喂投行为产生的有利影响。
    (4)就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的保护问题,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 第(1)题,钏路湿地的地势特征主要从湿地的位置及河流形状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钏路湿地位于钏路川下游地区,且河流呈蛇形,说明河道弯曲,这主要是地势低平、泥沙淤积形成的,所以推测钏路湿地地势低平。第(2)题,冬季丹顶鹤未离开钏路湿地而成为留鸟的原因主要从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角度考虑。候鸟迁徙是由于气候季节变化及觅食的需求。从自然条件来看,日本季风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且该地西部多山地,地处西北季风的背风地带,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从人类活动来看,当地居民冬季采用补饲和喂投的方式,使丹顶鹤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解决了其冬季觅食困难的问题,所以丹顶鹤成为留鸟。第(3)题,当地居民的补饲和喂投行为产生的有利影响可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进行描述。直接影响是给丹顶鹤提供了食物;间接影响是丹顶鹤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第(4)题,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的保护措施要从保护栖息地、保护水质、禁止捕杀、制定法规及严格执法等角度考虑。针对水资源供应不足要保护水资源;水质恶化主要与人类不合理活动有关,同时人类滥捕滥杀也是导致丹顶鹤减少的原因之一,所以应当加大立法、执法力度等,多措并举保护扎龙保护区的丹顶鹤及其生存环境。
    [答案] (1)地势低平。依据:该地位于河流下游且河流呈蛇形,河道弯曲;多湿地分布。
    (2)该国为岛国,气候的海洋性强;该地地处西北季风的背风坡,冬季较同纬度地区温和;当地居民采用补饲、投喂方式,解决了丹顶鹤冬季觅食难的问题。
    (3)弥补了冬季丹顶鹤食物的不足;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4)保护湿地的水源和水质,为丹顶鹤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保护丹顶鹤,禁止捕杀;依靠丹顶鹤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环境监测,加大执法力度等。

    [考点师说]

    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问题的分析思路
    森林、湿地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两大重要的生态系统,在我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故应对其保护与修复,在高考考查中,主要的分析思路应抓住以下几点:
    1.抓住湿地、森林的生态效益进行分析
    主要从对气候的调节、生物多样性的维护,环境的美化、净化,减轻自然灾害、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农田保护,改善水文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2.抓住湿地的成因进行分析
    湿地(沼泽地)的形成原因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
    (1)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成因: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地表水不易下渗。
    (2)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冻土层厚,积水不易下渗。
    (3)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
    3.抓住湿地、森林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分析问题表现:
    湿地问题主要表现为湿地萎缩、消失及污染严重;森林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破坏严重,两者都会导致生态功能退化,使生态失衡。
    (2)分析问题成因:
    湿地问题主要是因为人类围湖造田、破坏植被导致河湖淤积,任意排放导致湿地污染;而森林破坏问题则主要是因为人类的乱砍滥伐、肆意开垦导致的。
    4.抓住对湿地、森林的保护、开发措施进行分析
    对湿地、森林首先应是保护,主要表现为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健全保护法规、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管理力度,其次是合理开发,应退耕还湿、还林,植树造林;最后要加强研究,科学规划产业分布,减少人类产业活动干预,进行科学的保护性开发等。

    [对点训练]

    某中学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如下表所示。据此完成1~2题。
    月份
    月均温差值

    月份
    月均温差值
    1
    0.13
    7
    -0.43
    2
    0.10
    8
    -0.40
    3
    0.18
    9
    -0.20
    4
    -0.16
    10
    -0.10
    5
    -0.13
    11
    0.11
    6
    -0.25
    12
    0.22
    1.探究结果表明(  )
    A.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
    B.林地的年温差大,裸地的年温差小
    C.林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
    D.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
    2.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①涵养水源 ②保持水土 ③减弱噪声 ④吸烟滞尘 ⑤防风固沙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③⑤
    解析:1.C 2.C 第1题,根据材料,表中数值是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正值表示林地月均温高于裸地,反之是林地月均温小于裸地。林地冬季月均温高于裸地,学校所在地位于北半球,A错。林地的年温差小,裸地的年温差大,B错。7、8月份的月均温差是负值,说明林地气温较低,C对。林地夏季气温较低,冬季气温较高,不能表示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D错。第2题,该片林地位于学校和高速公路之间,作用主要体现在减弱噪声、吸烟滞尘,③④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主要在河流上游,①②错。林地防风固沙作用,主要是在西北干旱区,⑤错。C对,A、B、D错。
    3.(2015·安徽高考)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上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
    (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
    (2)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3)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解析:第(1)题,图中水系复杂,注意题干问的是“干流流向”,因此要找出本区水系的干流,一般认为一个水系中最长的一条为干流。在描述干流流向时注意河流途中经过的地形区及干流方向发生变化的河段。第(2)题,湿地的形成条件,一般从水的盈、亏两方面分析。盈一般指水的来源(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地下水);亏要分析排水条件(盆地地形排水不畅)、蒸发量(与气温有关、年平均气温-4.7 ℃)、下渗(有冻土,不利于水分下渗)等方面。第(3)题,由材料中的描述“是传统的畜牧业区……出现过牧现象……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等,可以推知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合理放牧、退耕还湿、加强管理、加强环境教育等。
    答案:(1)(自源头)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
    (2)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3)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专题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读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1~2题。

    1.宁夏是我国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地区之一,图中Q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  )
    A.土地沙化        B.土壤盐碱化
    C.水土流失 D.石漠化
    2.R地治沙措施中,草方格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
    B.截留水分,降低沙层含水量
    C.遮挡太阳辐射,降低地表温度
    D.方格定位,便于栽树整齐
    解析:1.B 2.A 第1题,图中Q地位于宁夏平原,引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因此Q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灌溉不当引起的土壤盐碱化。选B。第2题,R地草方格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外还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选A。
    第三方大数据分析机构标准排名研究院发布2016中国“氧吧城市”排行榜,“绿色肺活量”是评选“氧吧城市”的重要指标,“绿色肺活量”体现了绿色植被制造氧气和吸附尘埃的能力。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北方城市的“绿色肺活量”季节变化较南方城市大的原因是北方城市植被主要是(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叶林 D.常绿硬叶林
    4.影响入榜“氧吧城市”因素有(  )
    ①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②市域森林覆盖率 ③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④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⑤市域经济总量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解析:3.B 4.C 第3题,我国北方城市的“绿色肺活量”季节变化较南方城市大的原因是北方城市植被主要是落叶阔叶林,所以B正确。第4题,“绿色肺活量”是评选“氧吧城市”的重要指标,“绿色肺活量”体现了绿色植被制造氧气和吸附尘埃的能力,影响入榜“氧吧城市”因素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市域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所以C正确。
    互花米草是一种适宜在海滩潮间带生长的耐盐、耐淹植物。互花米草植株高密、根系发达、繁殖能力强,在海滩潮间带可以形成强固的草滩。20世纪90年代,崇明东滩引种互花米草。下图示意崇明岛位置。读图完成5~7题。

    5.崇明东滩引种互花米草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泥沙淤积 B.形成沿海草滩
    C.增加植株密度 D.保护海岸滩地
    6.引种后互花米草在东滩迅速扩张并成为优势植物,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互花米草植株高密 B.东滩生长条件优越
    C.东滩沙性土质肥沃 D.互花米草耐盐耐淹
    7.互花米草在东滩迅速扩张,对当地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A.潮间带植被增加 B.东滩面积不断扩大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海浪侵蚀海滩减弱
    解析:5.D 6.B 7.C 第5题,在海滩潮间带种植互花米草,会使此处的水流速度减慢,促进泥沙淤积;崇明东滩引种互花米草,可增加植株密度,形成沿海草滩,主要目的是保护海岸滩地。选D。第6题,互花米草在东滩迅速扩张并成为优势植物,说明东滩有适宜互花米草生长的优越条件。崇明东滩位于河流入海口,水盐条件适宜,故互花米草迅速繁殖,成为当地的优势植物。选B。第7题,互花米草成为东滩优势植物,侵占原生植物生长空间,会导致植物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减少。选C。
    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完成8~9题。

    8.图中绿洲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产生的原因是(  )
    A.湖泊干涸,盐类物质沉淀
    B.地形封闭,补给水源减少
    C.不合理灌溉,盐分在地表聚集
    D.气候变化,冰川加速融化
    9.该区域绿洲及绿洲周围地区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与其目的对应正确的是(  )
    A.压缩农田面积——提高粮食单产
    B.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开发丰富的油气资源
    C.进行生态移民——加速区域城市化
    D.推广滴灌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解析:8.C 9.D 第8题,土壤次生盐渍化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绿洲地区水源充足,是主要的灌溉农业区,由于大量的引水灌溉,地下水位上升,水分大量蒸发后,盐分在地表聚集,使土壤含盐量上升,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选C。第9题,此题要注意措施和目的一致。压缩农田面积不是为了提高粮食单产,而是为了实现退耕还林还草;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不是为了开发丰富的油气资源,而是为了减少樵采,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生态移民,不是为了加速区域城市化,而是为了减少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推广滴灌技术,是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选D。
    (2018·宁夏育才中学月考)2017年4月1日,国务院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囊括白洋淀整个水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白洋淀水位下降,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读白洋淀流域图,完成10~11题。

    10.20世纪80年代中期,白洋淀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原因可能是(  )
    A.流域内降水量和蒸发量小
    B.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C.上游修水库导致入湖水量减小
    D.工农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
    11.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保护和恢复白洋淀湿地可采取的措施是(  )
    A.跨流域调水
    B.填埋部分河道作为建设用地
    C.暂缓开发区域经济
    D.加大第二产业的发展力度
    解析:10.C 11.A 第10题,白洋淀干涸的原因可以从气候、降水量、蒸发量、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天气的平均状况,变化不大,因此,20世纪80年代中期,白洋淀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的原因主要为人为原因。读图可知,白洋淀上游的河流建有大量水库,因此,由于上游水库大量蓄水,入湖水量减小,导致白洋淀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故选C。第11题,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可以采取跨流域调水和节约用水等措施保护和恢复白洋淀湿地,A正确;填埋部分河道作为建设用地和加大第二产业的发展力度,会不断减少湿地的面积,措施不当,B、D错误;湿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应该协调发展,暂缓开发区域经济来保护湿地不恰当,C错误。故选A。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其末端为居延海。居延海于1992年全部消失,2002年人们开始对黑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目前居延海恢复的水域面积达42 km2,成为许多候鸟的栖息地或迁徙中转站。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40~80 mm,蒸发量超过3 000 mm,沙漠中却有100多个湖泊,有学者认为冷凝水(主要来自沙粒空隙中的水汽)是湖泊的补给水源之一。

    (1)分析气温对黑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2)简析居延海水域的恢复对候鸟的影响。
    (3)说明冷凝水的形成及其补给沙漠湖泊的过程。
    解析:第(1)题,黑河河水的补给来源为高山冰雪融水,因此气温对黑河水文特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流量季节变化、汛期、有无结冰现象等方面。第(2)题,居延海水域的恢复使水域面积增大,有利于更多候鸟迁徙至此休憩及繁殖;居延海水域生态环境变好,候鸟食物变丰富,候鸟的种类和数量增多。第(3)题,来自沙粒空隙中的水汽遇冷液化,冷凝水下渗汇聚到地势相对较低的湖泊。
    答案:(1)黑河流域深居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冰雪融水是黑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冬冷夏热,夏汛明显(汛期与高温期一致),水位季节变化大;气温日较差大,(源头)流量夏季有明显的日变化;冬季气温低于0 ℃,有结冰现象,下游甚至断流。
    (2)居延海水域变大、生态环境变好,候鸟食物变丰富,成为许多候鸟的迁徙休憩地及繁殖地,候鸟的种类和数量增多。
    (3)该区域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夜晚沙粒较大气降温快,沙粒温度低于大气温度;沙粒空隙大,空隙间的水汽冷却凝结;冷凝水下渗,在地下汇聚到地势相对较低的湖泊。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位于阿尔巴尼亚和黑山共和国交界处的斯库台湖是濒临灭绝的卷羽鹈鹕的繁育地,也是国际重要鸟类保护区域。湖区生活着280余种鸟类,近50种鱼类,其中18种鱼类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因此该湖在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保护名单中占有一席之地。但近些年来随着黑山共和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开发却使这个湖泊的地位及其独特的野生动物处于危险之中,该国若干非政府组织在2016年12月的请愿中,希望政府拯救这个湖泊,要求政府停止在莫拉查河上修建水电站,同时停止在湖区国家公园边界之内修建度假村。

    (1)说明斯库台湖的环境效益。
    (2)试分析近些年来斯库台湖水质变差的原因。
    (3)为促进斯库台湖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第(1)题,主要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明湿地对当地气候、水、生物及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等的影响。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斯库台湖流域内城市较多,水资源的大量使用和污水的排放,使湖泊水污染加剧,且由于水量减少,湖水自净能力降低,水质变差。第(3)题,为促进湖区生态可持续发展,应严格控制水电的开发和度假村的建设;斯库台湖位于两国交界处,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该湖区是卷羽鹈鹕的繁育地和国际重要鸟类保护区域,可采取法律措施,加强对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力度;流域内应保护植被,植树种草,扩大林草面积。
    答案:(1)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2)流域内城市密集,人口众多,水资源消耗量增加,使入湖径流减少,湖水自净能力下降;城市和工业的迅速发展,排放大量污水;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使用等。
    (3)严格控制水电的开发;停止湖区度假村的建设;加强国际合作;采取法律措施,加强对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力度;流域内保护植被,植树种草,扩大林草面积。







    考查点(一) 区域资源开发与评价分析

    [典题示例]

    (2016·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①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 ②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_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③如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答题规范]
    一、审题

    设问解读
    关键信息
    思考定向
    素养体现
    第(1)问
    瓜州开发风能的优势
    与煤炭、水能相比
    能源资源的分类及特点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第(2)问
    瓜州建风电场的有利自然条件
    有利、自然条件
    风能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第(3)问
    瓜州建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不利、区位条件
    风能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第(4)问
    规划建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
    保障电网稳定
    风电开发的特点及缺陷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二、析题

    三、答题
    (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方法归纳]

    1.评价某区域资源开发条件
    角度
    具体内容
    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资源分布状况
    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交通条件
    主要港口、交通运输方式等
    劳动力
    数量和素质
    市场
    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工业基础
    社会协作条件等
    地形地质
    从地形类型、地质作用、地质构造等方面分析
    政策
    对区域资源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2.分析区域能源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能源问题往往是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分析某一地区能源问题,主要包括其能源问题的表现、原因、后果及应对措施。

    区域能源问题
    表现
    能源数量方面:短缺
    能源利用方面: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能源结构:对某一能源尤其是对煤的消费量过大会带来环境问题,如引起大气污染、酸雨等,而以生物能消费为主则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原因
    能源分布:能源贫乏,如日本能源短缺
    能源结构:某种能源分布广,如中国煤炭丰富而石油紧缺
    能源利用:如我国由于技术水平限制,能源利用率低
    后果
    能源短缺会抑制经济发展,使经济缺乏活力;能源利用不合理会带来大气污染、酸雨等环境问题和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
    应对措施
    开源:开发新能源;加强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加强与能源输出国的合作
    节流: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

    [对点训练]

    1.(2018·成都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开发区,其原油储量约为47亿吨,天然气储量约为15 000亿立方米。北海石油以含硫低、含蜡少的轻质原油为主,可以炼制高级成品油。下图为北海油气田分布简图。

    (1)简析北海油气开发的有利条件。
    (2)分析西欧气候对北海油气开采的不利影响。
    (3)说出北海油气的开采可能对海洋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4)分析北海油气开采对英国经济的影响。
    解析:第(1)题,资源的开发条件一般从地理位置、资源储量、市场、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北海油气需要利用海上钻井平台进行开采,因此易受大风、阴雨等不利条件的影响。第(3)题,油气开采对海洋环境的不利影响应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方面分析。第(4)题,油气开采对经济的影响一般从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关产业发展、就业、收入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油气资源储量大,品质优良;位于浅海大陆架,利于开采;临近发达地区,市场广阔;有油气管道连接各国,运输条件好。
    (2)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影响,风大浪高,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海上作业,安全隐患较大。
    (3)石油开采易泄漏,造成海洋污染;破坏了海洋生态,危及海洋生物多样性。
    (4)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国家收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6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明确把“能源发展更加开放,国际合作更加广泛深入”作为“十三五”能源发展总的目标要求之一。
    材料二 下表为2014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与我国的对比表(表中Mtoe表示百万吨油当量)。

    原油/%
    天然气/%
    原煤/%
    核能/%
    水力发电/%
    再生能源/%
    合计/Mtoe
    世界
    32.6
    23.7
    30.0
    4.4
    6.8
    2.5
    12 928.4
    中国
    17.5
    5.6
    66.0
    1.0
    8.1
    1.8
    2 972.1

    (1)据表指出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与我国有哪些不同?并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2)简述我国与其他国家发展能源合作的意义。
    (3)简述我国在能源资源利用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解析:第(1)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很大的比重,天然气、核能所占的比重很小;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天然气、煤炭占较大的比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从煤炭燃烧方面考虑。第(2)题,我国与其他国家发展能源合作的意义可以从能源供求关系、能源结构、环境污染、能源安全等方面考虑。第(3)题,我国在能源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从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能源资源分布、能源资源开发利用、能源消费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应对策略主要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答案: (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天然气和核电的比重较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煤炭、天然气占较大的比重。
    环境问题:煤炭燃烧产生的大量煤烟、粉尘造成大气污染;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易引发酸雨;煤炭及燃烧的废渣随意堆放,会造成环境污染。
    (2)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减轻对大气的污染;能源进口多样化,保障能源供给安全等。
    (3)问题: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小;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粗放式的能源利用给我国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市场体系不完善,应急能力有待加强。
    应对策略:节约与开发并重,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发展节能型经济,通过立法鼓励和引导全民节能,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能源供给和消费的多元化;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
    考查点(二) 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典题示例]

    (2016·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①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 ②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 ③如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1)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2)④下表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格。
    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 改善水质 发电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土地开发 开采河沙 改善航运条件
    阶段
    时间
    主要措施
    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
    第一阶段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
    ①________、________。
    第二阶段
    20世纪20~80年代
    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等。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
    恢复河流生态。

    (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
    (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答题规范]
    一、审题

    主旨概括
    思考定向
    素养体现
    第(1)问
    罗讷河不同河段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河流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第(2)问
    罗讷河的整治措施及开发目标
    河流综合开发与整治措施
    综合思维,
    地理实践力
    第(3)问
    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
    河流综合开发与整治的原则
    综合思维
    第(4)问
    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的作用
    河流湿地的生态作用
    综合思维,
    人地协调观

    二、析题
    1.定位流域的位置
    由材料信息及图中经纬度信息,可知罗讷河流域主要位于欧洲法国境内,源于阿尔卑斯山脉,注入地中海。
    2.析材料,对接知识
    材料信息
    对接知识
    由材料中的①信息可联想到的知识是“河流的补给形式”“法国的气候及地形特征”
    (1)河流依靠冰雪融水为主的,其径流量随气温而变化;以雨水补给为主的,其径流量随降水而变化;(2)法国大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降水均匀;南部以地中海气候为主,降水主要集中于冬季;法国东南部、南部山地众多,地表起伏大
    由材料中的②信息可联想到的知识是“河流流域的综合整治原则、措施”
    河流流域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其整治必须综合考虑全流域的地理环境,采用各种水利工程措施针对性整治
    由材料中的③及图中信息可联想到的知识是“罗讷河流域的范围及地理概况”
    罗讷河流域内地表起伏大,支流众多,上、中、下游的支流分别位于不同的气候区,水文特征明显不同
    由设问中的④信息可联想到的知识是“河流综合开发治理的措施及开发目标”
    河流整治开发中通过整治河道,防治洪涝,改善航运条件;通过梯级开发工程,防治洪涝,开发水电,发展灌溉;随着环保观念的深入,又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河流自然生态

    三、答题
    (1)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
    (2)①改善航运条件 防洪 ②发电 改善航运条件 土地开发(防洪)
    (3)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
    (4)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方法归纳]

    1.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文特征、资源状况、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等角度考虑,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客观分析。
    2.分析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要综合考虑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得出流域开发的有利条件,从而确定其开发方向,如下表所示:

    条件
    具体内容
    自然条件
    资源条件(水能丰富程度)
    落差大、流量大,水能丰富
    地形地质条件
    峡谷河段,筑坝工程量小,
    地质条件好,安全性好
    社会经
    济条件
    市场条件
    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工程条件
    移民少,淹没农田少,生态破坏小,有利于工程实施

    开发建设应以河流的利用和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具体内容一般包括防洪、航运、发电、旅游等,同时要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3.分析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先根据流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确定制约流域发展的不利因素,然后根据制约因素探索综合治理的对策。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如下表所示:

    治理措施
    目的
    建设水利工程
    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管理
    修建分洪、蓄洪区
    调蓄洪水,减轻洪灾
    修筑河堤,疏浚河道
    防洪和航运
    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减轻水土流失及减小河流含沙量
    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
    减轻生产活动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域经济发展
    控制工农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质

    [对点训练]

    1.(2019届高三·湖南六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渠道化是对河流整治的一种方法,即修筑堤坝、裁弯取直、加宽挖深,以此控制洪水或改善航运。基西米河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中南部,经由基西米湖向南流入奥基乔比湖,以基西米湖出口为界分为上游和下游。出于防洪的需要在1962~1971年进行了渠道化,将蜿蜒的自然河道改造成了几段近似直线的人工运河,达到了尽快宣泄洪水的目的。然而渠化后的河道及其两岸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了恢复河流原有的生态面貌,当地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修复试验。在随后展开的基西米河生态修复工程中只有大约1/3的河道被回填,且涉及的河道附近多是没有人居住的地带。

    (1)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该河进行渠道化的原因。
    (2)分析渠道化对该流域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3)试提出恢复该河原有生态面貌的措施。
    (4)推测该流域在生态修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解析:第(1)题,基西米河进行渠道化的自然原因从影响洪灾多发的因素分析。具体可从河流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河道弯曲等方面分析作答。第(2)题,建水利工程需要在充分论证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基础上进行建设,根据环境的整体性特征进行分析,渠道化对基西米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表现为对水文、生物及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第(3)题,渠化后的河道及其两岸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开始,美国相关部门组织了一系列基西米河生态修复试验,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河流原有生态面貌的措施包括改变上游水库的运用方式,塑造具有季节性变化的来流条件。第(4)题,生态修复技术难度大,可能会因修复产生新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修复后,防洪的渠化工程撤除了,可能出现洪涝灾害,淹没河流沿岸土地和居民点。
    答案:(1)该地区降雨量大,河流水量大;降水季节变化较大,河流有明显的水位季节变化;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水流速度慢,泥沙淤积,河水经常漫过河岸,洪灾多发。
    (2)堆放开挖河槽的泥土占用了滩地和湿地;渠道化使得季节性的水位变化消失,水流失去了大面积漫滩的机会,两岸原有的大片河滩沼泽湿地由于缺水而迅速消失;部分原有河道因为流量减少,河流的自净能力降低,水质恶化;各种生活其中的鱼类和水禽也因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破坏而渐渐减少消失,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3)回填被渠化的河道,恢复原有河道弯曲状态;拆除部分水库,恢复河流原有的水位季节变化;修建拦河坝,人为抬高水位以恢复两岸的湿地;改变上游水库的运用方式,塑造具有季节性变化的来流条件。
    (4)有可能出现洪涝灾害,淹没河流沿岸土地和居民点;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生态修复的技术难度大;工程措施实施过程中会造成新的生态环境问题。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汉平原是在古代云梦泽上发育的年轻的冲积平原,其地势低平,西北部海拔35 m左右,东南在5 m以下,汉口仅3 m。
    唐宋荆江(长江的枝江至城陵矶段)统一河道形成以前,荆江两岸存在着众多分流水口(穴口),江汉平原大部分地区为荒芜的低洼湿地,人烟稀少。公元1300年前后,荆江北堤完成,使北岸流入江汉平原的穴口全部堵塞,从此,长江大部分水、沙由南岸排入洞庭湖区。汉江带来的泥沙对江汉平原地形的进一步塑造起着主要作用,同时江汉平原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时期。

    (1)简析荆江北堤修筑后对江汉平原地势特征的形成和湖泊分布的影响。
    (2)自荆江北堤完成迄今数百年间,洞庭湖面积经过了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简析其原因。
    (3)简述荆江北堤修筑后对江汉平原的土地资源开发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解析:第(1)题,荆江北堤修建后,当汉江从西北部进入江汉平原后,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受堤坝的阻挡作用,沉积物向西南方向沉积减少,东南部阻挡较少,从而导致冲积扇向东南逐渐伸展;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具有分异规律,沉积物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颗粒物质逐渐减少,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东南部地势较低,多洼地,容易积水,从而形成湖泊湿地。第(2)题,荆江北堤建设是洞庭湖面积先扩大的原因,后期逐渐缩小原因主要和人类活动有关。早期,由于荆江北堤的建设,荆江河水不再向北泛滥,从而使荆江水体向南流,注入洞庭湖,增加洞庭湖的水量,提高洞庭湖的水位,淹没了沿岸低地,使洞庭湖面积扩大;之后,由于有不断地泥沙沉积,从而导致湖床抬高,再加上人们围湖造田,湖泊转为萎缩。第(3)题,主要从湖泊湿地转化为陆地,为人类提供大量的耕地等方面分析。
    答案:(1)荆江北堤修建后,江汉平原的沉积物基本来源于汉江,汉江从西北部进入江汉湖盆后形成巨大的冲积扇。冲积扇由西北向东南伸展,西北部堆积的泥沙多,地势高,东南部堆积的泥沙少,地势低。东南部低洼地积水成湖,故湖泊多分布在东南部。
    (2)早期,长江水进入洞庭湖后抬高了洞庭湖的水位,淹没了沿岸低地,使洞庭湖面积扩大;之后,由于泥沙沉积的逐渐增多,湖床抬髙,再加上人们围湖造田,湖泊转为萎缩。
    (3)减轻了长江洪水的威胁;环境适宜定居,人口不断增加,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大部分低洼湿地失去长江水源的补给退化成为陆地,被围垦成耕地,农业生产力迅速发展,逐步成为“鱼米之乡”。
    [专题达标检测]
    1.(2018·廊坊模拟)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呼伦贝尔市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被列为成长型资源型城市。近年来,呼伦贝尔承接了山西、辽宁等地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

    材料二 呼伦贝尔大草原有“绿色净土”“北国碧玉”“中国最美草原”之美誉,是全国重点生态游开发区之一。呼伦贝尔高原上河流纵横,湖沼众多,其中呼伦湖为中国第四大湖、北方第一大湖。
    (1)根据材料,分析呼伦贝尔市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2)从生产联系的角度,分析呼伦贝尔承接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的主要原因。
    (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列举该市三大产业应发展的具体产业部门。
    解析:第(1)题,呼伦贝尔市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主要从资源、交通、水源、市场等方面分析。该地煤炭资源丰富;有铁路、公路相通,交通便利;有河流流经,水源丰富;区内、区外市场需求量大。第(2)题,当地煤炭资源丰富,采煤业发达。承接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可促进煤炭产业升级,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便于加强产业协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有利于加快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等。第(3)题,内蒙古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第一产业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呼伦贝尔煤炭资源丰富,第二产业应发展采矿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呼伦贝尔大草原有“绿色净土”“北国碧玉”“中国最美草原”之美誉,第三产业主要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
    答案:(1)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丰富;区内、区外市场需求量大。
    (2)当地采煤业发达(或煤炭资源丰富);可促进煤炭产业升级(或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加强产业协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加快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等。
    (3)第一产业:发展畜牧业。第二产业:发展采矿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
    2.(2018·山西太原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丹麦是一个致力于摆脱石油依赖,以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要生命线的国家,其人均风电装机容量长期居世界第一位,目前风电满足全国电力需求的42%。丹麦风电的主要备用电源在周边国家,与瑞典、挪威、德国之间电脑互联,能根据风电变化,调度电力进出口,“削峰补谷”平衡电力供需。丹麦历届政府对风电都给予大力支持,如为风电设备安装、风电生产提供财政补贴;强制风电上电网与电力公司购买;电力消费者必须购买固定额度的绿色能源等。如图示意丹麦地理位置。

    风电弃用主要是指由于电网接纳能力不足、风电不稳定等原因导致的风机停止发电的现象。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风力弃风电量达394.7亿度,全年平均弃风率为19%,尤其是西北风电规模化开发地区弃风现象严重。
    (1)与水能、太阳能相比,分析丹麦选择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
    (2)说明丹麦风电要利用备用电源进行“削峰补谷”的原因。
    (3)探讨解决我国西北风电规模化开发地区弃风问题的途径。
    解析:第(1)题,可从丹麦风能资源优势,水能、太阳能资源劣势角度分析。第(2)题,注意理解题意:要用备用电源来达到“削峰补谷”的目的,说明风电不稳定(风力较弱或较强)。第(3)题,注意材料“风电弃用主要是指由于电网接纳能力不足、风电不稳定等原因导致的风机停止发电的现象”,可从提高接纳能力、与其他电力结合提升供电稳定性角度分析;同时还可借鉴丹麦支持风电的措施。
    答案:(1)丹麦濒临海洋,常年受西风带影响,风能资源丰富;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流较短、落差小,水能资源匮乏;纬度较高,阴天多,太阳能资源匮乏。
    (2)风电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当风力较弱时,需要备用电源“补谷”,维持电网的稳定运行;当风力较强时,可出口风电到周边国家进行“削峰”。
    (3)(明确风电作为新能源的战略发展地位;)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输电能力;建设火电、水电等调节电站,或与周边地区火电、水电联网,弥补风电不稳定的缺陷;政府给予政策支持与经济补贴,推动风电产业的发展(或利用法律手段强制规定电网收购一定比例的风电)。
    3.(2018·华中师大附中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床的冲淤与河流含沙量有密切关系,当河流的含沙量小于其输沙能力时,河床就会被冲刷;当河流的含沙量大于其输沙能力时,河床就会淤积。三峡大坝蓄水后对其下游河段的径流量和含沙量产生了明显影响,也影响到下游河床的冲淤过程。宜昌站和螺山站是荆江河段的上游和下游的两个水文监测站,下图为两站在三峡大坝蓄水前后的含沙量变化过程图。

    (1)描述螺山站与三峡大坝蓄水前相比,蓄水后含沙量的变化特征。
    (2)判断三峡大坝蓄水前后荆江河段冲淤状况,并说明判断依据。
    (3)推测三峡大坝蓄水后对荆江河段的影响。
    解析:第(1)题,螺山站是荆江河段的下游的水文站,宜昌站位于荆江河段的上游,根据两站在三峡大坝蓄水前后的含沙量变化过程图可以直接读出:蓄水后,螺山站河水含沙量减少;含沙量的季节差异较蓄水前减小;丰水期(夏季)含沙量减少明显,枯水期(冬春)含沙量减少幅度小于丰水期。第(2)题,蓄水前,宜昌站在夏秋季节丰水期河流含沙量明显大于螺山站;(冬春季节枯水期含沙量很长时间都接近0,)枯水期宜昌站比下游螺山站含沙量小;蓄水前,荆江河段丰水期不管是宜昌站还是螺山站含沙量都远大于枯水期,可以结合材料分析推断出丰水期泥沙主要从长江上游河段搬运过来的,在荆江河段应该以淤积为主;而枯水期河流含沙量小,河段应该以冲刷为主。蓄水后,荆江河段两处水文站河流不管丰水期还是枯水期含沙量都明显降低,且差异不大,说明荆江河段此时以冲刷为主;不管是丰水期还是枯水期,此时(上游)宜昌站比(下游)螺山站含沙量要小。第(3)题,结合材料可知,三峡大坝蓄水后荆江河段河流含沙量及其季节变化减小。推测三峡大坝蓄水后,使荆江河段的水位季节变小;河道淤积作用减小,河床冲刷作用增强,河道加深加宽,泄洪能力增强,洪水位降低;但是河道两侧遭受侧蚀增强可能威胁到堤岸安全;河道变深河流航运条件改善;下游河段水位下降后导致下游取水或港口等设施功能失效。
    答案:(1)蓄水后,螺山站河水含沙量减少;含沙量的季节差异减小;丰水期(夏季)含沙量减少幅度大;枯水期含沙量减少幅度小。
    (2)蓄水前,荆江河段丰水期以淤积为主;枯水期以冲刷为主;蓄水后,荆江河段以冲刷为主。
    蓄水前,丰水期上游站(宜昌站)比下游站(螺山站)含沙量大;枯水期上游站(宜昌站)比下游站(螺山站)含沙量小;蓄水后,全年上游站(宜昌站)比下游站(螺山站)含沙量小。
    (3)三峡大坝可以调节荆江河段的水位,使其水位季节差异减小;河床冲刷作用增强,使河道加深加宽,泄洪能力增强(降低洪水位);河道变深使航道条件改善;河床的冲刷可能会威胁到堤岸安全;由于河床冲刷,水位下降导致下游取水口和港口设施功能失效。
    4.(2018·哈尔滨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在澜沧江干流已建成13级首尾相连的水电站,罗梭江成为澜沧江下游鱼类的唯一洄游通道。在建的回龙山小水电站(位置见图)设计的最高水位为640 m,蓄水后将淹没上游35 km长的河谷,河谷两岸是茂密的热带雨林。
    水库里直接通过泄洪设施下泄而未发电的水,称为弃水。“十二五”期间,云南水电装机容量的年均增长高达30%以上,相反云南全社会用电增速和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增长逐年降低。2017年,云南全省水电富余电量约550亿度,损失约165亿元。

    (1)说明罗梭江河谷热带雨林广布的原因。
    (2)在建的回龙山水电站建成后将对罗梭江流域带来哪些影响。
    (3)分析云南水电弃水现象严重的原因。
    (4)有人建议云南引入高耗能企业,打造工业走廊。但遭到一些专家的质疑,请提出质疑理由。
    解析:第(1)题,热带雨林广布的原因应从该区域气温高和降水丰富两方面分析,气温高主要是纬度低,地势低洼,冬季受地形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降水多主要受夏季风影响。第(2)题,水库大坝对流域的影响可从防洪、灌溉、航运、旅游、养殖等方面从有利和不利着手分析。第(3)题,根据材料“云南水电装机容量的年均增长高达30%以上,用电增速和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增长逐年降低。2017年,云南全省水电富余电量约550亿度”分析可得出答案。第(4)题,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交通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对工业发展不利,发展高耗能企业会造成环境污染。
    答案:(1)纬度低,热量充足;西南季风带来印度洋的水汽,降水多;位于云贵高原,北部有山脉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位于河谷地区,热量条件好。
    (2)有利:提供水电,发展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不利: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鱼类无法洄游,破坏自然保护区。
    (3)水电开发过度,超过用电需求量。
    (4)高耗能企业可能造成新的环境风险(破坏植被,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工业基础薄弱。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因此要“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建设生态文明是千年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美丽”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之一,并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规划了清晰的路线图,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指明了努力方向。因此,如何建设美丽中国,不仅是每位中国人认真思考并积极践行的目标,也成了高考命题的重要关注点,分析我国近年来的高考命题动向,我们应重点关注我国的生态环境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美丽城市建设、减灾防灾等几个关键点。

    热点(一) 守护绿水青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热点透视]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科学分析当前面临的任务挑战,对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了重要原则、进行了具体部署。讲话展现强烈使命担当、蕴含深厚民生情怀、具有宽广全球视野,发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进军号令。

    [素养培优]

    核心素养
    素养要求
    区域认知
    知道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地区分布,并熟知相关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及其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综合思维
    结合具体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分析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探究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
    地理
    实践力
    观察周边的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的具体事例,评价其对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作用
    人地协
    调观
    充分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热点押题]

    1.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曾以《美丽乡村,风景也是生产力》为题宣传了济宁的农村建设。“……山楂成熟的季节,王家口村的大片山楂树硕果累累,吸引了一拨又一拨前来采摘的游客。……曾经的偏远小山村变了样,山楂树、核桃树都成了村里人的摇钱树……”读济宁生态功能分区示意图,完成(1)~(3)题。

    (1)央视报道中的王家口村最可能位于(  )
    A.Ⅰ区 梁山县      B.Ⅱ区 邹城市
    C.Ⅲ区 泗水县 D.Ⅳ区 微山县
    (2)现阶段,济宁市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最可能是(  )
    A.以曲阜、微山湖等为主体的旅游业
    B.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及农业旅游
    C.依托京沪高铁发展的高新产业
    D.依托煤等矿产资源发展的工矿业
    (3)关于今后济宁市各生态功能区发展重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Ⅰ区重点进行农业生态建设,建成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
    B.Ⅱ区依托煤炭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煤电产业,同时注意生态保护
    C.Ⅲ区建设大规模现代化果园,建成以农家乐等旅游项目为主体的农业开发区
    D.Ⅳ区立足发展各种水产养殖业,并重视产业链延伸,提高经济效益
    解析:(1)C (2)D (3)A 第(1)题,山楂、核桃树适宜在有一定坡度的坡地上大面积种植,而图中四个分区中只有Ⅲ区为低山丘陵,其地形条件符合。第(2)题,从图中可知,济宁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主要是工矿业、生态农业及旅游业。现阶段济宁正在扩大知名度,旅游业有了较快发展,但不处于龙头地位;而生态农业和高新产业都是新兴产业,还在发展中,所以现阶段其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最可能是依托煤矿等矿产资源发展的工矿业。第(3)题,Ⅰ区为农业生态经济区,其发展重点应为进行农业生态建设,建成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Ⅱ区为中部城郊农业和工矿复合区,应重点发展面向城市市场的城郊农业;Ⅲ区为生态保护区,不适宜过度开发农家乐旅游;Ⅳ区为湿地保护区,应限制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保护湿地生态。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这里曾经森林茂密,是滦河、辽河的发源地之一,清朝在此设立皇家“木兰围场”。由于清末大规模开围放垦和战争、山火等原因,至建国初期已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景象。1962年塞罕坝林场设立,经过三代造林人的不懈努力,森林覆盖率从12%提高到80%,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达到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76倍,生态环境显著改善。2017年12月,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材料二 塞罕坝林场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 塞罕坝林场建设初期,受自然条件制约,造林成活率不足10%,后来林场采用高床育苗(如图)等技术措施,使树苗成活率显著提高。

    (1)说出塞罕坝地区自然地理环境过渡性的主要表现。
    (2)简析塞罕坝林场建立之初造林成活率低的自然原因。
    (3)说明与平床育苗相比,塞罕坝采取高床育苗的优点。
    (4)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塞罕坝林场的生态环境价值。
    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过渡性的主要表现,主要从地理位置以及各个地理要素的变化来体现。读图分析可知,塞罕坝位于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是由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从干湿度来看,位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从植被来看,位于温带森林向温带草原的过渡地带。第(2)题,主要从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来进行分析。植被生长,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降水,地形、土壤也是重要因素。塞罕坝地处高原、山地,地势较高,热量条件不足,适宜生长期较短;地处季风区边缘,降水较少;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较大,易受低温冻害影响;荒地缺少植被保护,水土容易流失,土壤贫瘠,土壤中的水分难以涵养。第(3)题,根据图示分析,高床育苗增加土层厚度,利于提高土温,也便于雨季排水,同时也有利于人工施肥、浇灌、除草、喷药等管理。第(4)题,结合森林的功能分析,塞罕坝林区能够增加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能够防风固沙,阻止荒漠化的进一步扩展,减轻华北地区风沙危害,净化空气;能够保护农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1)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季风区向非季风区(或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温带森林向温带草原的过渡地带。
    (2)地处高原,热量条件不足;地处季风区边缘,降水较少,干旱灾害频繁;靠近冬季风源地,多大风,易受低温冻害影响;土地沙化,土壤贫瘠。
    (3)釆取高床育苗,增加了土层厚度,改善了土壤结构,有利于提高土温,便于雨季排水,有利于人工施肥、浇灌、除草、喷药等管理。
    (4)可防风固沙,阻止了(浑善达克)沙地向南推进,减少了首都北京(华北地区)的风沙危害;涵养(滦河、辽河)水源;改善了当地小气候,维护了生物多样性。
    热点(二) 承载美丽乡愁——推进美丽乡村振兴
    [热点透视]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用诗意的语言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2018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考察浙江时指出,浙江省15年间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取得了显著成效。要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素养培优]

    核心素养
    素养要求
    区域认知
    准确了解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特征,能准确分析各地乡村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突出特色
    综合思维
    结合区域定位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农村的地理环境特征,思考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其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地理
    实践力
    结合旅游见闻,评价分析一些著名的有特色的农村发展的措施,思考当地农村应当借鉴的经验
    人地
    协调观
    理解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积极探究二者相互促进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热点押题]

    3.杭州市临安区境内多山,盛产山核桃。2007年之前,临安区白牛村因大量村民外出务工而成为“空心村”。2007年,白牛村村民开始利用互联网销售山核桃。此后,白牛村逐渐成为以加工和销售山核桃而闻名的电商村,物流、包装等相关产业也向该村集聚。如今,白牛村成为全国美丽乡村的典范。据此完成(1)~(3)题。
    (1)2007年之前,白牛村成为“空心村”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

    A.文化因素        B.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 D.政策因素
    (2)2007年后,物流、包装等相关产业向白牛村集聚的直接原因是该村(  )
    A.农产品特色鲜明 B.自然环境优美
    C.劳动力充足廉价 D.电子商务发展
    (3)发展电子商务对白牛村的积极影响有(  )
    ①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 ②优化当地人口结构 ③推进三大产业融合 ④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1)C (2)D (3)A 第(1)题,根据材料“2007年之前,临安区白牛村因大量村民外出务工”可知,当地经济发展落后,就业机会少,导致大量村民外出务工,白牛村成为“空心村”,故C对;2007年前后,当地的文化、环境和政策等都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因而都不是村民外出务工的主要影响因素,A、B、D错。第(2)题,根据“白牛村逐渐成为以加工和销售山核桃而闻名的电商村”可知,物流、包装等相关产业向白牛村集聚的直接原因是电子商务发展,D对。与临安区境内其他村相比,白牛村的农产品山核桃并没有鲜明的特色,A错;自然环境优美和劳动力充足廉价并不是物流、包装等相关产业向白牛村集聚的直接原因,B、C错。第(3)题,互联网销售山核桃使白牛村成为电商村,物流、包装等相关产业发展需要便利的交通、良好的通信等基础设施,因而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①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外出务工村民返乡,可优化当地人口结构,②对。山核桃生产属于第一产业,加工和销售分别属于第二、第三产业,因而发展电子商务有利于推进三大产业的发展和融合,③对。山核桃生产有可能使当地的粮食播种面积减少,④错。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阳县水稻梯田位于云南省南部海拔1 200~2 000 m 的哀牢山区、红河河谷,梯田景观已有1 300多年历史,梯田级数达到几百级甚至上千级,海拔跨度为1 400~2 000 m,类似的高山水稻梯田面积共有17万亩之多。哈尼人把梯田、森林、村寨、沟渠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丰富而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这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艺术品、美丽乡村的典范。水稻梯田景观具有生产、生态、文化与极高的美学价值,2013年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二 元阳梯田景观图。

    材料三 云南南部热带和准热带分布略图。

    (1)说出元阳水稻梯田的特点。
    (2)分析哈尼人修建水稻梯田的原因。
    (3)指出哈尼人修建水稻梯田要注意的问题。
    (4)阐述元阳水稻梯田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
    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分析即可。第(2)题,该地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热量足,溪流众多,水源充足,适合种植水稻。地形以山地为主,山高谷深,修建梯田利于保持水土,发展农业生产。第(3)题,山区坡度陡,修建水稻梯田要注意平整土地,防止水土流失;加固田埂,防止漏水;水稻需水量大,要求排灌便利,所以要修建水渠,保证梯田水源供应。第(4)题,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主要从美学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方面分析。元阳水稻梯田景观独特,规模大、海拔跨度大,形成美观,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历史悠久,是哈尼民族农业文明的文化传承;形成了庞大的“梯田—森林—村寨—沟渠”和谐共生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典范。
    答案:(1)规模大(或面积大);海拔高,海拔跨度大;梯田级数多。
    (2)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热量足,溪流众多,水源充足,适合种植水稻;地形以山地为主,山高谷深,修建梯田利于保持水土。
    (3)平整土地,防止水土流失;加固田埂,防止漏水;修建水渠,保证梯田水源供应。
    (4)景观独特(规模大、海拔跨度大),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历史悠久,是哈尼民族农业文明的文化传承;形成了庞大的“梯田—森林—村寨—沟渠”和谐共生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典范。
    热点(三) 建设美丽城市——构建和谐宜居之地

    [热点透视]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视察时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这既是对高质量推动天府新区建设的殷切希望,也是对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重大要求。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承载着让生活更美好的价值取向,彰显着让人民更幸福的使命方向。因此,构建和谐宜居城市,使每座城市“环境优美,社会安全,文明进步,生活舒适,经济和谐,美誉度高”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今后城市发展的主题目标。
    [素养培优]

    核心素养
    素养要求
    区域认知
    知道我国目前的城市发展状况,了解许多城市发展的重点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
    综合思维
    结合我国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城市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产生的不利影响,评价分析构建和谐宜居产生的主要措施
    地理
    实践力
    观察所在城市的建设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当地城市的市政建设工程的主要目的以及合理性
    人地
    协调观
    规范自身的城市生活行为,自觉的为建设美丽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


    [热点押题]

    5.清远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围绕北江一带的生态景观进行大手笔建设。江心岛、江滨公园等等,绿意葱茏、风景如画,已成为广大市民休闲锻炼的好场所。如图是北岸的凤城公园广场下的架空层设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图中广场下的架空层设计,最主要考虑的是(  )
    A.节省材料        B.遮阳挡雨
    C.排洪泄洪 D.方便跳广场舞
    (2)市民在北江两岸公园散步时发现,北江南岸(左岸)的江滨公园明显大于北江北岸(右岸)的凤城公园,试解析其原因(  )
    A.南岸散步的人比北岸多
    B.南岸的坡度比北岸缓
    C.南岸的绿化率比北岸高
    D.靠南岸行驶的船比靠北岸行驶的少
    解析:(1)C (2)B 第(1)题,清远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广场下的架空层设计,最主要考虑的是排洪泄洪。第(2)题,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左岸是沉积岸,坡度缓,右岸是侵蚀岸,坡度陡。北江南岸(左岸)的江滨公园明显大于北江北岸(右岸)的凤城公园,主要因为南岸的坡度比北岸缓。
    6.(2018·江西五校联考)城市森林花园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的第四代住房,被誉为“住房4.0”,每家都有单独的庭院,外墙长满绿色植物,还有一处两层楼高的空中室外私人小院及一块几十平方米的土地,可种树、种花、种菜、遛狗、养鸟……在空中占一亩地就会带来数十亩长满花草的院子,一处建筑就相当于一片森林,使住在繁华城市中心的人们实现“回归大自然”的梦想。读“住房3.0”(图1)和“住房4.0”(图2)景观对比图,完成(1)~(2)题。

    (1)建设“住房4.0”可以(  )
    ①增加城市绿地 ②促进城市化深度发展 ③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 ④改善市内大气环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从大气循环和水循环的角度看,“住房4.0”可以(  )
    ①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②增大城乡风强度 ③增加城市地下径流 ④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1)B (2)C 第(1)题,“住房4.0”通过墙体植被,可以增加城市绿地,绿地的调节功能可以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改善市内大气环境,但由于增加的土地是在空中的建筑,不占用陆地实体空间,因此不能促进城市化深度发展,选B。第(2)题,“住房4.0”增加了绿地,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空气湿度;减小城乡风强度,对城市地下径流作用不明显。
    热点(四) 绿色中国建设让灾害更少——聚焦我国的防灾减灾

    [热点透视]

    2018年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正式挂牌。此次挂牌成立,将13个部门和单位进行了整合和统一,专家认为,这对于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促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国是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地域分布广,发生频率高。据有关数据表明,近三百年来全球死伤10万人以上灾难一共发生了50起,其中有26起发生在中国。“组建应急管理部,对于加强、优化、统筹国家应急能力,构建一个统一指挥、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表示,成立应急管理部是将国家的应急资源和力量做进一步的整合和优化,除原有的安全生产救援队伍外,还将地震、防汛抗旱、地质滑坡、森林防火、草原防火等救援力量整合在一起,可以使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成效最大化、最优化。
    [素养培优]

    核心素养
    素养要求
    区域认知
    明确我国的自然灾害区划,熟知我国不同区域存在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分析不同区域的自然灾害的分布状况及特点
    综合思维
    结合我国许多地区的自然灾害分布,评价思考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及其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对自然灾害进行有效防御的措施
    地理
    实践力
    知道身边常见自然灾害的发生特点,学会并积极践行灾害的防御与自救措施
    人地
    协调观
    正确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理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培养科学防灾减灾的意识,树立正确的防灾减灾观


    [热点押题]

    7.边坡绿化客土法是将草种、肥料、保水剂、土壤、有机物、稳定剂等物质充分混合后,通过喷射机按设计厚度均匀喷到需防护的工程坡面上,以达到近似于自然景观的一种绿化方法。如图为进行了绿化的边坡。据此回答(1)~(3)题。
    (1)与传统混凝土工程护坡法相比较,边坡绿化客土法最显著的优势是(  )
    A.防治滑坡        B.恢复植被
    C.美化环境 D.成本低廉
    (2)适合边坡绿化客土法的植物特征有(  )
    ①植株高大 ②根系发达 ③性喜温凉 ④生长迅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南方地区边坡喷播草种后,需在上方覆盖无纺布,主要目的是(  )
    A.加大昼夜温差 B.减少土壤板结
    C.防止雨水冲刷 D.增加水分下渗
    解析:(1)B (2)D (3)C 第(1)题,与传统混凝土工程护坡法相比较,边坡绿化客土法最显著的优势是恢复植被,B对。防治滑坡的功能二者都有,不是其优势,A错。美化环境不是主要目的,C错。边坡绿化客土法成本高,D错。第(2)题,适合边坡绿化客土法的植物目的是保持水土,特征有根系发达,②对。混合的是草种,植株小,①错。护坡可能在阳坡,也可能在阴坡,没有喜温凉特点,③错。生长迅速,利于护坡,④对。D对,A、B、C错。第(3)题,南方地区降水量大,边坡喷播草种后,需在上方覆盖无纺布,主要目的是防止雨水冲刷,C对。无纺布不能加大昼夜温差、减少土壤板结,A、B错。具有防潮、透气特点,但不能增加水分下渗,D错。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我国杭州、嘉兴、湖州地区分布。在古代,人们就在该地区筑东西向的“横塘”、南北向的“溇港”(拓挖的河沟),逐步形成了“横塘纵溇”的水系格局。杭嘉湖地区植桑养蚕历史悠久,塘边植桑,桑叶喂蚕。与北方蚕区一年养蚕2~3次相比,本区一年养4~5次。自唐朝以来,丝绸业一直是该区域的特色产业,素以“丝绸之府”著称,丝绸产品享誉国内外。

    (1)简述古人在该区域修建“横塘纵溇”的主要功能。
    (2)分析杭嘉湖地区丝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为使该地区丝绸业做大做强,专家与学者纷纷献策。一是立足国内市场,发挥优势谋发展;二是立足国际市场,加大创新谋发展。请运用地理的视角,谈一谈你对此的见解。
    解析:第(1)题,修建“横塘纵溇”的主要功能要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我国杭州、嘉兴、湖州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降水变率大,多旱涝灾害。修建“横塘纵溇”主要针对旱涝灾害。当然,古代的运输以河运为主,“横塘纵溇”也有利于水运交通,可以加强区间的联系,具有河流的运输功能。第(2)题,分析发展丝绸业的条件要从原料(桑叶)、劳动力、生产经验、交通、市场等方面分析。第(3)题,区域发展方向主要结合该地的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发展策略。主要从如何增加该地丝绸的附加值,提高品牌效应,加大科技含量角度分析。
    答案:(1)沟通水系、疏缓急流,利于蓄水和排水,减少旱涝灾害(旱引涝排);加强区间联系,便于部分河段水路运输。
    (2)自然条件: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桑蚕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桑树种植广,饲料丰富。社会经济条件:栽桑养蚕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河网密布,交通便利);丝绸产业规模较大,市场需求量大(政府支持,技术与产品创新)。
    (3)(针对国内外市场的发展趋势)将两种发展思路整合,发挥区位优势(传承丝绸文化),加大创新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创出名优产品(进一步开拓国内与国际市场)。
    [专题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2018·海南高考)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1~3题。
    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
    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
    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解析:1.A 2.D 3.C 第1题,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而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①②正确,故A正确。第2题,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而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呈正相关。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故排除A、C选项。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因此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D正确,B错误。第3题,“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了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故C正确。
    河北省迁安市西邻滦河,流经市区的三里河受滦河的地下水补给。因滦河洪水多发,故历史上修建了高耸的堤坝,使该市有水而不得见。20世纪70年代后,三里河逐渐干涸,并成为排污沟。2010年完成的三里河绿道项目,拆除了河道水泥岸坡、基底,恢复了自然河道,并利用管道引滦河水补给三里河,从而建成了“苇荷连接,风光秀丽”的城市生态廊道。读图文资料完成4~6题。
    4.绿道项目实施前,三里河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
    A.滦河水位下降 B.三里河下渗量增大
    C.修筑滦河大堤 D.三里河河床的水泥硬化
    5.三里河绿道项目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①增大降水量 ②缓解地面沉降 ③净化水质 ④提高三里河自然生产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三里河绿道项目实施后,对滦河的影响是(  )
    A.径流量增大 B.泄洪能力增强
    C.含沙量增大 D.流速增大
    解析:4.A 5.D 6.B 第4题,由材料可知,三里河主要是受滦河的地下水补给,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和城镇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用水量增加,滦河水位下降,从而导致补给三里河的水源减少,三里河逐渐干涸,故答案选A。第5题,由材料分析可知,三里河绿道项目拆除了河道水泥岸坡、基底,能够增加水体的下渗,增加地下水位,缓解地面沉降,同时,通过恢复自然河道,引滦河水补给三里河,能够增加水循环的速度,改善沿河的生态环境,改善水质,提高三里河自然生产力,因此②③④正确,但是对降水量的影响不大,①错误。故答案选D项。第6题,由材料分析可知,滦河是三里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因此在洪水期,滦河水位上升,滦河水可以通过管道输送到三里河,从而增强滦河的泄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多发,故答案选B项。
    如图为贵州省石山区威宁县石坎梯高标准基本农田图。当地政府扶持贫困农民综合治理“山、水、林、田、路”,将山区坡耕地建设为石坎梯高标准农田(石坎梯田就是用石头砌田埂进行农田改造),成为精准扶贫的成功案例。读图文材料,回答7~8题。
    7.建设石坎梯田的区域背景,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土层薄,石漠化严重 ②岩溶地貌为主,多大理岩石料
    ③地表崎岖,降水丰富,易出现山洪 ④河流水位变化大,有春、夏两个汛期 ⑤常绿硬叶林植被稀疏,涵养水源差 ⑥交通等基础设施较落后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
    8.关于建设石坎梯田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效拦截雨水,增加地下径流,缓解旱情
    B.石坎梯田就地取材,综合治理“山、水、林、田、路”
    C.石坎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人口容量
    D.有效滞缓径流,减弱流水侵蚀,减轻水土流失
    解析:7.A 8.C 第7题,贵州以岩溶地貌为主,多石灰岩;地表崎岖,降水丰富,易出现山洪;土层薄,石漠化严重;河流水位变化大,主要是夏汛;以常绿阔叶林植被为主,但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差;地形崎岖,交通等基础设施较落后。故选A。第8题,石坎梯田有效拦截雨水,增加地下径流,对缓解旱情有一定意义,A正确;石坎梯田就地取材,综合治理“山、水、林、田、路”促进了可持续发展,B正确;石坎梯田并没有扩大耕地面积,而是减轻了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地质量,提高了人口容量,C错;有效滞缓径流,减弱流水侵蚀,减轻水土流失,D正确。故选C。
    (2018·全国卷Ⅲ)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如图所示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9~11题。

    9.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  )
    A.基础设施较完善 B.更接近消费市场
    C.资金供应较充裕 D.更易招募劳动力
    10.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
    A.从事商业活动 B.留守子女上学
    C.兼顾务工务农 D.扩大种田规模
    11.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 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9.D 10.C 11.B 第9题,县城为区域的中心,其基础设施更完善,A错。在山区的县城一般是一个县中人口最集中的区域,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加工出来的产品,应该在县城的销售量会更大,B错。县城是区域经济中心,资金比中心集镇更充裕,C错。加工企业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由图可知,中心集镇周围乡村较多,结合材料可知,该县农民以务农为主,为兼顾农活,农民一般选择在距离较近的工厂打工,因此中心集镇更易招募周边劳动力,D对。第10题,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一般会定居在商业活动较频繁的中心集镇或县城,而不在农村居住,A错。为方便留守子女上学,需要就近居住在学校附近,B错。兼顾务工务农的农民,农忙时节在农村忙碌,农闲时节可能到中心集镇打工,因此“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对他们而言最适合,C对。扩大种田规模的农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更适宜在农村定居,D错。第11题,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会带动农村的发展;大别山区为农民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且发展多种经营既有利于创收,又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②③对。山区不适合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与乡村经济发展关系不大,①④错。故选B。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本的白川乡合掌村四面环山,水田纵横,冬季多雪;其独特的合掌建筑(用厚厚稻草芦苇铺设的两个建材合并成一个叉手状正三角形屋顶,如图所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合掌建筑的稻草屋顶,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更换一次,平日里每家都有囤积稻草的习惯。
    合掌村规定建筑、土地、耕田、山林、树木“不许贩卖、不许出租、不许毁坏”的三大原则,并把农业生产、乡村生产生活和本地农产品都变成为旅游活动的一部分,使它在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依然保持了当地的乡土文化特色。当前我国许多地方在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也探索出一些有益经验,但也出现个别地方原住居民搬离的村落(小镇)“空心化”和“过度商业化”开发的倾向。如图示意合掌村在日本的位置。

    (1)分析白川乡冬季多雪的原因。
    (2)结合合掌村的地理环境特点,简析合掌建筑的优点。
    (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问题①:说明合掌村的发展模式对我国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的启示。
    问题②:分析我国一些地方在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出现村落(小镇)“空心化”和“过度商业化”开发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解析:第(1)题,主要从冬季风来自海洋,受地形抬升,易形成降雪的角度分析。第(2)题,从屋顶的坡度、厚度以及用材来源等方面分析。第(3)题,回答问题①时,应主要从景观特色、与当地自然环境协调、保护传统文化等方面分析;回答问题②时,可从破坏当地特色景观,不利于传统文化保护,不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
    答案:(1)冬季风经过海洋上空,携带大量水汽;白川乡位于山地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产生大量的降雪。
    (2)屋顶斜面角度大,可以减少冬季的积雪厚度;屋顶的厚度大可以起到冬季保暖,夏季隔热的作用;当地水田多,稻草来源充足,使用稻草铺设屋顶,材料供应充足、廉价,还利于改善周边环境卫生。
    (3)问题①:因地制宜,发挥当地的特色优势;在保护当地特色前提下,进行适度的商业和旅游开发;保护生态和传承地域文化,实现传统与现代,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问题②:破坏当地的特色;影响当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减少了游客旅游体验;影响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澧水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洞庭湖四大水系之一,干流全长388 km,流域面积18 496 km2,跨越湘鄂两省边境。武陵源风景区位于流域内。
    材料二 澧水流域示意图及武陵源气候统计图。


    材料三 侵蚀模数是指表层土壤在自然营力(水力、风力、重力等)和人类活动的综合作用下,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被剥蚀并发生位移的土壤侵蚀量。下表为洞庭湖四大水系泥沙特征比较表。

    流域
    测站
    流域面积
    /km2
    多年平均值
    含沙量/
    (kg/m3)
    输沙量/
    104 t
    侵蚀模数/
    (t/km2·a)
    澧水
    三江口
    18 496
    0.497
    715.7
    469.5
    湘江
    湘潭
    81 638
    0.185
    1 205.9
    147.7
    资江
    桃江
    26 704
    0.145
    329.2
    123.2
    沅江
    桃源
    85 233
    0.214
    1 399.6
    164.2
    (1)据表分析澧水流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列表说明澧水上游地区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开发条件及带来的影响。
    开发利用方向
    开发条件
    影响
    ______资源开发

    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______
    ______资源开发


    (3)澧水下游的洞庭湖平原洪涝灾害频发,简述防灾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首先阅读表格分析澧水流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其形成原因可以从地形、降水、植被、人类活动等方面回答。第(2)题,澧水上游地区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开发条件及带来的影响,需要结合图示和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第(3)题,澧水下游的洞庭湖平原洪涝灾害频发,防灾的主要措施可以从上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下游加固堤坝、退耕还湖、修建分洪工程等方面回答。
    答案:(1)水土流失严重。流域内地形起伏大;夏季降水集中;人类活动破坏地表植被。
    (2)
    开发利
    用方向
    开发条件
    影响
    水能
    上游地区地形落差大,降水丰富,河川径流丰富,水能资源丰富
    环境效益
    (或生态效益)
    旅游
    上游地区有著名的旅游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3)上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下游加固堤坝、退耕还湖、修建分洪工程、加强洪水监测预报、提高防灾意识、建立灾害保障体系等。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