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学习目标:1.熟悉酸、碱、盐的性质。2.了解研究物质通性的思路和方法。3.熟悉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1.酸、碱、盐的性质
(1)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2)碱的主要化学性质
(3)盐的主要化学性质
2.物质的转化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
举例:eq \x(Ca)eq \(――→,\s\up17(①))eq \x(CaO)eq \(――→,\s\up17(②))eq \x(CaOH2)eq \(――→,\s\up17(③))eq \x(CaCO3)
eq \x(C)eq \(――→,\s\up17(④))eq \x(CO2)eq \(――→,\s\up17(⑤))eq \x(H2CO3)eq \(――→,\s\up17(⑥))eq \x(CaCO3)
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2Ca+O2===2CaO,
②CaO+H2O===Ca(OH)2,
③Ca(OH)2+CO2===CaCO3↓+H2O,
④C+O2eq \(=====,\s\up17(点燃))CO2,
⑤CO2+H2O===H2CO3,
⑥Ca(OH)2+H2CO3===CaCO3↓+2H2O。
1.下列反应不属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
A.2H2+O2eq \(=====,\s\up17(点燃))2H2O
B.Fe+2HCl===FeCl2+H2↑
C.CaCO3eq \(=====,\s\up17(△))CaO+CO2↑
D.CO+CuOeq \(=====,\s\up17(△))Cu+CO2
[解析] 四个基本反应类型分别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D。
[答案] D
2.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
A.BaCl2→BaSO4 B.CuO→Cu(OH)2
C.NaOH→Na2SO3 D.MgSO4→Mg(OH)2
[解析] CuO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
[答案] B
3.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和Y之间不可能是( )
A.盐和盐的反应
B.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
C.酸与碱的反应
D.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
[解析] 碱性氧化物与水发生化合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物质,故B不可能。
[答案] B
知识点一 酸、碱、盐的性质
1.金属的化学通性
2.氧化物的通性
3.酸的通性
4.碱的通性
5.盐的通性
【典例1】 从H、O、S、K四种元素中选择合适的元素,组成属于表中第一栏类型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在表中相应的空格内(只要求举一例)。
用你在上表中所填的物质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性氧化物+足量的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碱性氧化物+足量的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启迪] 书写有关化学反应时注意题给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碱、盐的通性,对有关反应产物进行判断,解题时注意化合价、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解析] 由题给4种元素形成的氧化物有H2O、H2O2、SO3、SO2、K2O、K2O2(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等,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有SO3、SO2;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有K2O;形成的含氧酸有H2SO4、H2SO3;形成的碱有KOH;形成的含氧酸盐有K2SO4(正盐)、K2SO3(正盐)、KHSO4(酸式盐)、KHSO3(酸式盐)。(1)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如SO3+K2O===K2SO4,SO2+K2O===K2SO3;(2)酸性氧化物和足量碱反应生成正盐和水,如SO3+2KOH===K2SO4+H2O,SO2+2KOH===K2SO3+H2O;(3)碱性氧化物和足量的酸反应生成酸式盐和水,如K2O+2H2SO3===2KHSO3+H2O,K2O+2H2SO4===2KHSO4+H2O。
[答案]
(1)SO3+K2O===K2SO4
(2)SO3+2KOH===K2SO4+H2O
(3)K2O+2H2SO4===2KHSO4+H2O
氧化物涉及到的转化过程
(1)酸性氧化物+H2O―→含氧酸
(2)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盐
(4)碱性氧化物+H2O―→碱
(5)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针对训练1] Ⅰ.从铁、盐酸、氧气、水、硝酸银溶液五种物质中选出一种或两种作为反应物,按下列反应类型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按下列要求各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反应物自选):
(1)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硝酸银生成硝酸铜的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成两种沉淀的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Ⅰ.(1)铁与氧气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3Fe+2O2eq \(=====,\s\up17(点燃))Fe3O4;(2)水能发生分解反应:2H2Oeq \(=====,\s\up17(通电))2H2↑+O2↑;(3)铁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能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4)HCl与AgNO3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AgCl沉淀和HNO3。
Ⅱ.(1)H2和O2化合生成水;(2)铜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Cu+2AgNO3===Cu(NO3)2+2Ag;(3)Ba(OH)2与CuSO4反应能生成BaSO4与Cu(OH)2两种沉淀。
[答案] Ⅰ.(1)3Fe+2O2eq \(=====,\s\up17(点燃))Fe3O4
(2)2H2Oeq \(=====,\s\up17(通电))2H2↑+O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Fe+2HCl===FeCl2+H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HCl+AgNO3===AgCl↓+HNO3
Ⅱ.(1)2H2+O2eq \(=====,\s\up17(点燃))2H2O
(2)Cu+2AgNO3===Cu(NO3)2+2Ag
(3)Ba(OH)2+CuSO4===BaSO4↓+Cu(OH)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知识点二 物质的转化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
图示解读:
(1)金属单质―→碱性氧化物,如4Na+O2===2Na2O;
(2)碱性氧化物―→碱,如CaO+H2O===Ca(OH)2;
(3)金属单质―→盐,如Zn+H2SO4===ZnSO4+H2↑;
(4)碱性氧化物―→盐,如CaO+2HCl===CaCl2+H2O;
(5)碱―→盐,如Ca(OH)2+2HCl===CaCl2+2H2O;
(6)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如S+O2eq \(=====,\s\up17(点燃))SO2;
(7)酸性氧化物―→酸,如CO2+H2O===H2CO3;
(8)非金属单质―→盐,如2Na+Cl2eq \(=====,\s\up17(△))2NaCl;
(9)酸性氧化物―→盐,如CO2+2NaOH===Na2CO3+H2O
(10)酸―→盐,如HCl+NaOH===NaCl+H2O。
【典例2】 如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置换反应可以转化为乙。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思路启迪] 解答此类转化问题时,首先要准确理解各类反应发生的条件,记住酸、碱、盐的溶解性;其次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本题宜采用排除法,任选每个选项中的两种物质,看是否满足题目要求。若不符合,则其他物质不需分析,但对正确选项则需要逐一验证。
[解析] H2SO4和Na2SO4、Na2SO4和NaOH、NaOH和NaCl不反应,A错误;BaCl2和KOH不反应,B错误;Cu与HCl不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Cl2,D错误;故选C。
[答案] C
(1)置换反应的规律与条件
(2)复分解反应的规律与条件
[针对训练2] 某同学要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物质,使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中有空缺的一环应填入的物质是( )
A.硫酸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氧化钙
[解析] 据题意知,填入的物质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碳反应,符合题目要求的物质为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O2+2NaOH===Na2CO3+H2O,C+CO2eq \(=====,\s\up17(高温))2CO。
[答案] C
课堂归纳小结
[知识脉络]
[核心要点]
1.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气体或水等物质生成。
2.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单质→氧化物→碱→盐。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盐。
3.化学反应分成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1.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在分类上不同,这个反应是( )
A.3Fe+2O2eq \(=====,\s\up17(点燃))Fe3O4
B.C+CO2eq \(=====,\s\up17(△))2CO
C.NH4HCO3eq \(=====,\s\up17(△))NH3↑+H2O+CO2↑
D.Na2CO3+CO2+H2O===2NaHCO3
[解析] 由选项所给反应分析,A、B、D为化合反应,C为分解反应,答案选C。
[答案] C
2.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A.甲为CuO、乙为CO2、丙为H2O
B.甲为C、乙为CO、丙为CO2
C.甲为CaCO3、乙为CaO、丙为Ca(OH)2
D.甲为H2SO4、乙为H2O、丙为H2
[解析] 选项C中CaCO3难溶于水,不与碱反应,不能生成Ca(OH)2。
[答案] C
3.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其中对应四个反应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
B.中和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C.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
D.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
[解析] 依次写出反应方程式:
Ca(OH)2+2HCl===CaCl2+2H2O,
Ca(OH)2+CuCl2===CaCl2+Cu(OH)2↓,
Fe+CuCl2===Cu+FeCl2,
Fe+2HCl===FeCl2+H2↑,然后根据反应判断。
[答案] C
4.KOH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于漂洗的洗涤剂。古代制取KOH的流程如下:
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析] 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依次是
CaCO3eq \(=====,\s\up17(高温))CaO+CO2↑(分解反应);
CaO+H2O===Ca(OH)2(化合反应);
Ca(OH)2+K2CO3===CaCO3↓+2KOH(复分解反应)。
[答案] C
课后作业(二)
[基础巩固]
一、酸、碱、盐的性质
1.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为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不正确的是( )
A.钠的化合物
B.可与硝酸反应
C.可溶于水
D.可由同种反应类型制取
[解析] NaOH、Na2CO3、NaCl、Na2SO4都含有钠元素,所以是钠的化合物,可溶于水,A、C正确;它们都可由复分解反应制取,D正确;NaCl、Na2SO4与硝酸不反应,B项不正确。
[答案] B
2.下列物质可直接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盐的有( )
①金属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酸性氧化物 ⑤酸
A.仅①②③ B.仅①④⑤
C.仅②④⑤ D.全部
[解析] 金属与酸反应可生成盐,如Fe、Zn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盐,故①⑤正确;碱性氧化物与酸或酸性氧化物反应可生成盐,如Na2O与H2SO4反应生成Na2SO4,Na2O与CO2反应生成Na2CO3,故②④⑤正确;碱与酸或酸性氧化物反应可生成盐,如NaOH与HCl反应生成NaCl,NaOH与CO2反应可生成Na2CO3,故③④⑤正确。综上可知,①②③④⑤均正确。
[答案] D
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参加或生成
C.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中一定有单质
[解析] 某些氧化物和酸或碱反应也能生成盐和水,但不属于中和反应,A项错误;复分解反应是化合物与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所以没有单质参加或生成,B项正确;化合物与化合物反应也能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如CuO+COeq \(=====,\s\up17(△))Cu+CO2,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C项错误;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中不一定有单质,如CaCO3eq \(=====,\s\up17(高温))CaO+CO2↑,D项错误。
[答案] B
4.甲、乙、丙、丁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钾溶液、碳酸钠溶液、盐酸中的一种。已知甲和丙可以反应,甲和丁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一定是氢氧化钙溶液
B.乙一定是硝酸钾溶液
C.丙不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D.丁只能是盐酸
[解析] 由于甲和丙可以反应,甲和丁也可以反应,故甲可以是C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盐酸中的一种,甲与乙不反应,则乙一定为KNO3溶液,所以根据题给信息,只能推出乙一定是KNO3溶液,B项正确。
[答案] B
二、物质的转化
5.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K2SO4―→KOH
B.Zn―→ZnCl2
C.Fe2O3―→Fe(OH)3
D.MgCl2―→Mg(OH)2
[解析] Fe2O3不溶于水,也不能与水反应,因此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Fe(OH)3,但是可通过下列反应达到目的:Fe2O3+6HCl===2FeCl3+3H2O,FeCl3+3NaOH===Fe(OH)3↓+3NaCl。
[答案] C
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四氯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 ℃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四氯化碳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解析] A项,金刚石的成分是碳单质,应为非金属单质,错误;B项,遵循元素守恒,正确;C项,CCl4是由碳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正确;D项,Na置换碳单质的过程:CCl4+4Naeq \(=====,\s\up17(700 ℃))4NaCl+C(金刚石),正确。
[答案] A
7.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是( )
Ceq \(――→,\s\up17(CuO),\s\d15(高温))CO2eq \(――→,\s\up17(H2O))H2CO3eq \(――→,\s\up17(CaOH2))CaCO3eq \(――→,\s\up17(高温))CO2
A.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解析] 该转化关系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有:C+2CuOeq \(=====,\s\up17(高温))2Cu+CO2↑,CO2+H2O===H2CO3,H2CO3+Ca(OH)2===CaCO3↓+2H2O,CaCO3eq \(=====,\s\up17(高温))CaO+CO2↑,反应类型分别为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答案] D
8.在稀硫酸、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一氧化碳、纯碱、铁片和木炭粉9种物质间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关系,选择①~⑤中适当的物质,使有连线的两物质能发生反应。
(1)请推断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写出下列序号之间的化学方程式:
①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据单质①能和酸②发生化学反应,推知①应为活泼金属单质即为铁,而酸只有稀H2SO4,即②为稀H2SO4,则氧化物④应为金属氧化物CaO,从而氧化物③为酸性氧化物,即CO2,⑤属于盐且其溶液既能与H2SO4反应,又能与CaO反应,则⑤应为Na2CO3。
[答案] (1)Fe H2SO4 CO2 CaO Na2CO3
(2)Fe+H2SO4===FeSO4+H2↑
CaO+H2SO4===CaSO4+H2O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CO2+CaO===CaCO3
[能力提升]
9.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碘升华 B.冰块粉碎
C.铜生锈 D.浓盐酸挥发
[解析] 升华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选A;冰块粉碎后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B;铜生锈是因为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浓盐酸挥发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选D;故选C。
[答案] C
10.下列各选项最后的物质是要制取的物质,其中不可能得到的是( )
A.CaCO3eq \(――→,\s\up17(高温))CaOeq \(――→,\s\up17(H2O))Ca(OH)2eq \(――→,\s\up17(Na2CO3溶液),\s\d15(过滤))NaOH溶液
B.Cueq \(――→,\s\up17(O2),\s\d15(△))CuOeq \(――→,\s\up17(H2SO4),\s\d15(△))CuSO4溶液eq \(――→,\s\up17(NaOH溶液),\s\d15(过滤))Cu(OH)2沉淀
C.KMnO4eq \(――→,\s\up17(△))O2eq \(――→,\s\up17(S))SO3eq \(――→,\s\up17(H2O))H2SO4
D.BaCO3eq \(――→,\s\up17(盐酸))BaCl2溶液eq \(――→,\s\up17(稀H2SO4))HCl溶液
[解析] C项中硫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硫。
[答案] C
11.A、B、C、D、E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所含的相同元素是( )
A.铜 B.碳 C.铁 D.钙
[解析] A为CaO,B为Ca(OH)2,C为Ca(NO3)2,D为CaCl2,E为CaCO3。
[答案] D
12.有CuO、Fe、H2、Ba(OH)2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七种物质,在常温下两种物质两两间能发生反应最多有(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解析] 在常温下,CuO可发生反应:CuO+H2SO4===CuSO4+H2O;Fe只能和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H2和其他物质在常温下不反应;Ba(OH)2溶液可发生两个反应:Ba(OH)2+K2CO3===BaCO3↓+2KOH,Ba(OH)2+H2SO4===BaSO4↓+2H2O;K2CO3溶液、NaOH溶液分别和稀硫酸反应:K2CO3+H2SO4===K2SO4+H2O+CO2↑、2NaOH+H2SO4===Na2SO4+2H2O。因此,本题最多有6个反应发生。
[答案] C
13.现有下列物质:①氯酸钾 ②硫酸铜 ③二氧化硅 ④镁 ⑤氧气 ⑥氢氧化钠 ⑦硫酸 ⑧甲烷
请将上述物质按下列要求分类,并将其序号填入空白处:
(1)按组成分类,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填序号)。
(3)从上述物质中选出1种或2种为反应物,按下列反应类型各写1个化学方程式:
①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则属于有机物的是甲烷;(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因此属于化合物的有氯酸钾、硫酸铜、二氧化硅、氢氧化钠、硫酸、甲烷;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属于单质的有镁和氧气;(3)①镁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合反应,方程式为2Mg+O2eq \(=====,\s\up17(点燃))2MgO;②氯酸钾分解是分解反应,方程式为2KClO3eq \(=====,\s\up17(△))2KCl+3O2↑;③镁和硫酸铜溶液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方程式为Mg+CuSO4===MgSO4+Cu或Mg+H2SO4===MgSO4+H2↑;④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一般是复分解反应,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或H2SO4+2NaOH===2H2O+Na2SO4。
[答案] (1)⑧ (2)①②③⑥⑦⑧ ④⑤
(3)①2Mg+O2eq \(=====,\s\up17(点燃))2MgO
②2KClO3eq \(=====,\s\up17(△))2KCl+3O2↑
③Mg+CuSO4===MgSO4+Cu或Mg+H2SO4===MgSO4+H2↑
④CuSO4+2NaOH===Cu(OH)2↓+Na2SO4或H2SO4+2NaOH===2H2O+Na2SO4
14.现有下列7种物质:
a.纯碱、b.盐酸、c.稀硫酸、d.氯化钙溶液、e.烧碱、f.二氧化硫、g.氢氧化铁。
利用上面提供的7种物质,按下列要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无氧酸与钠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与无氧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性氧化物与足量可溶性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含氧酸与不溶性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钠盐为纯碱(Na2CO3),无氧酸为盐酸,含氧酸为硫酸,可溶性碱为烧碱(NaOH),酸性氧化物为SO2,不溶性碱为Fe(OH)3。
[答案] (1)Na2CO3+2HCl===2NaCl+CO2↑+H2O
(2)NaOH+HCl===NaCl+H2O
(3)SO2+2NaOH===Na2SO3+H2O
(4)3H2SO4+2Fe(OH)3===Fe2(SO4)3+6H2O
15.如图五角星上排列的A、B、C、D、E五种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相互之间的连线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C、E均为氧化物,A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之一;在实验室中B可以用来制取A,而D可以用来检验A;C和E反应能生成D。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D________;
(2)B除了制取A之外的另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五种物质之间两两发生反应,其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化合物有水蒸气和CO2,所以A最有可能是CO2,实验室可以用大理石(或石灰石)
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CaO和H2O反应能够生成Ca(OH)2。再结合“相互之间的连线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一条件,可以判断出各物质是什么,如图所示。这五种物质之间两两发生反应时,H2O与CaO、CO2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CO2与Ca(OH)2反应其本质是复分解反应,HCl和CaO、Ca(OH)2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没有涉及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答案] (1)CO2 Ca(OH)2
(2)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可帮助消化等)
(3)CaO+H2O===Ca(OH)2
(4)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16.三组物质中每组均有甲、乙、丙三种物质(酸、碱、盐均为溶液)。
根据该表回答问题:
(1)第Ⅲ组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第________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________。
(2)第Ⅱ组物质中,跟第Ⅰ组中所有物质都不能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该物质能与第Ⅲ组中所有物质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第Ⅲ组中的H2SO4可以与第Ⅰ组中的所有物质都发生反应;(2)第Ⅱ组中的NaOH与第Ⅰ组中的所有物质都不能发生反应,但可以与第Ⅲ组中的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答案] (1)Ⅰ H2SO4
(2)NaOH Cu(NO3)2+2NaOH===2NaNO3+Cu(OH)2↓ H2SO4+2NaOH===Na2SO4+2H2O MgCl2+2NaOH===Mg(OH)2↓+2NaCl
类型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含氧酸
碱
含氧酸盐
化学式
类型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含氧酸
碱
含氧酸盐
化学式
SO3
K2O
H2SO4
KOH
K2SO4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H2SO4
Na2SO4
NaOH
NaCl
B
BaCl2
K2CO3
HCl
KOH
C
O2
CO
CuO
C
D
Fe
CuCl2
Zn
HCl
第Ⅰ组
第Ⅱ组
第Ⅲ组
甲
BaCl2
HCl
Cu(NO3)2
乙
Fe2O3
K2SO4
H2SO4
丙
Fe
NaOH
MgCl2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化学键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化学键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22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24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三节 物质的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三节 物质的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