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新动力高考突破》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易错排查练(第9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7156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届《新动力高考突破》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易错排查练(第9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71560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届《新动力高考突破》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易错排查练(第9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71560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19届《新动力高考突破》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
2019届《新动力高考突破》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易错排查练(第9章)
展开
易错排查练 (第九章)(建议用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325页)易错点1 区域差异及成因分析错误原因不能正确掌握区域差异的分析方法。一句箴言区域差异成因分析方法:→→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不列颠岛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左图)。 材料二 日本北海道岛略图(右图)。 材料三 日本东西两岸气温和降水对比表。 日本海侧太平洋侧月份1212平均最低气温(℃)-4.9-5.2-5.2-4.9平均最高气温(℃)1.92.55.96.2降水量(mm)1331047976 (1)大不列颠岛该月气温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影响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北海道岛冬季多暴雪。根据材料三的数据可知,暴雪主要分布在________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不列颠岛和北海道岛的地带性植被都是________。根据北海道岛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判断,日本的________、________资源均较丰富。 (4)大不列颠岛和北海道岛____________(东或西)侧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共同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传统上日本人吃米饭寿司,而大不列颠岛居民的食物主要是牛排、奶油和奶酪等,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 (5)伯明翰是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城市,是工业革命发源地,17世纪后,逐渐发展成一个工业城市,并享有“世界车间”之美称。试推测其早期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解析] 第(1)题,据图描述即可。气温的南北差异主要是纬度影响所致,气温的东西差异主要是洋流影响所致——英国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第(2)题,据材料三表中数据看出,冬季日本海沿岸降水(暴雪)多,其原因在于北海道西侧处于来自日本海的湿润气流的迎风坡。第(3)题,大不列颠岛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北海道为温带季风气候,两地的地带性植被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北海道地形以山地为主,冬夏季降水都比较丰富,因此水、水力和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第(4)题,北海道东侧和大不列颠岛的西侧均处于寒暖流交汇处,因此有渔场分布。两岛饮食结构差异主要源于气候差异:大不列颠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加上经济发达,故该地乳畜业发达;北海道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水稻种植。第(5)题,伯明翰附近煤、铁、水资源丰富,为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资源条件;伯明翰作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科技进步为其提供了技术条件;资源、技术是伯明翰早期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答案] (1)西南高东北低 纬度 洋流(暖流) (2)日本海(或西) 冬季风(或西北风)经过海洋带来湿润气流在岛屿西侧受到地形抬升影响 (3)温带落叶阔叶林 森林 水能(水力)或水 (4)东 寒暖流在该海域交汇 气候 (5)工业革命发源地,技术的进步;附近有煤、铁等资源;水源充足。 易错点2 卫星遥感影像图的判读方法错误原因对卫星遥感影像图片不能正确判读。一句箴言卫星遥感影像图片的判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1)直接判定法在卫星遥感图像上较大型的地物可根据其色调、形态等直接判定,而一般地物个体的细部特征都不能分辨清楚。因此,在卫星遥感图像上直接判定一般是依据其色调和形态进行。(2)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主要是将图像与地面资料进行对比。对比的目的在于建立卫星图像与实地地物或现象的对应关系,使判读结果更为准确可靠。(3)逻辑推理法基于卫星图像的特点,对卫星图像的判读可借助各种地物和自然现象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图像上表现出的特征,用逻辑推理方法,判定某一地物或现象的存在及其属性。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理环境的研究,服务于日常生产和生活。下图是我国某著名淡水湖泊某年1月和7月的遥感影像图(阴影区为湖区)。据此完成2~3题。图甲 图乙2.该湖泊是( ) A.洞庭湖 图甲是7月 B.洞庭湖 图乙是7月 C.鄱阳湖 图甲是1月 D.鄱阳湖 图乙是1月3.为了遏制该湖泊持续萎缩,应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 A.营造沿湖防护林 B.跨流域调水 C.退耕还湖 D.禁止湖泊周边排放污水 2.B 3.C [第2题,依据遥感影像图中湖区轮廓可以推断,该著名淡水湖是我国洞庭湖。由于地处季风区,洞庭湖湖区面积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中11月到次年4月是枯水期,湖区面积较小;5月到10月是丰水期,湖区面积较大。第3题,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长期大规模围湖造田,洞庭湖水域面积不断减小,因此退耕还湖是遏制湖泊萎缩最有效的措施。]易错点3 “3S”技术的选取错误原因不能区分“3S”技术的特点,导致“3S”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出现错误。一句箴言地理信息技术的选取方法,一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如果是“面”还要看突出监测还是信息处理;二是看其用途,RS负责“看”哪里“有什么”“是什么”,GPS负责对每个具体的点进行“定位”或者对运动的点状物进行“导航”,剩下大量的“分析、思考、计算、比较、研究、方案……”是GIS的任务。下图是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行驶过程中始终显示车头朝上,指向标箭头随行车方向转动。据此回答下题。 【导学号:92040116】4.导航仪能即时显示汽车位置,主要依靠的技术是( ) A.遥感 B.计算机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C [遥感是利用地物反射率的差异获取地物实时分布状况的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数据查询和分析;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地物进行定位。即时显示汽车位置主要依靠的是全球定位系统。] 易错点4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错误原因不能正确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一句箴言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一般从原因、线路选择,以及工程的意义角度分析。而原因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分析;调配路线应从资源分布、地形、气候、市场等因素入手,分析路线走向和目标市场;意义分别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入手分析。 读图,完成5~6题。5.“疆电外送”工程主要输入目的地是( ) A.西南、华中地区 B.华中和华东地区 C.西南、华南地区 D.华北与东北地区6.有关“疆电外送”工程地理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为新疆节省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带来巨大的环境保护效益 B.加快新疆新型工业化建设以及拉动投资、增加就业、提高财政收入 C.有利于把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 D.有助于缓解输入区电力紧张局面 5.A 6.A [第5题,读图可知,“疆电外送”工程主要输入目的地有郑州(位于华中地区)、四川和重庆(位于西南地区)。第6题,建设“疆电外送”工程需要就地将煤、石油和天然气转化为电能,需建设坑口电站或火力发电站,因此就谈不上节省土地资源和带来巨大的环境保护效益。]易错点5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分析错误原因对产业转移的规律及原因理解不透。一句箴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一般伴随着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规律体现在产业类型转移的先后顺序与转移方向上。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要结合工业部门的特点和地区分布,同时把握工业部门区位选择的因素。分析产业转移问题,首先要明确转移产业的类型、方向,其次要明确产业转移的原因,再次明确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读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图A)和IT产业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回答7~8题。图A图B7.图A中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①、②、③分别是指( ) A.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B.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闽南地区、珠江三角洲 D.山东半岛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8.根据图B所反映的IT产业全球化竞争的格局,今后我国IT产业发展的核心策略是 ( ) A.发挥劳动力价格优势,增强产业竞争力 B.加强市场营销,努力拓展国际市场 C.促进产业集聚,进一步扩大规模效益 D.加大科技投入,由“IT制造”向“IT创造”升级 7.B 8.D [第7题,根据与中国台湾、韩国的地缘关系,结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分布状况可确定①、②、③分别为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第8题,图B金字塔自下而上依次为加工组装、营销运输、研发与核心技术环节,因此我国要在IT产业的全球竞争中获得发展,必须加大科技投入,由“IT制造”向“IT创造”升级。]改革开放以来,国外跨国公司逐步加大对我国投资。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跨国公司空间布局演变示意图,完成9~10题。9.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跨国公司空间布局演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Ⅰ阶段,地区分部布局在中心城市 B.第Ⅱ阶段,子公司向周边城市迁移 C.第Ⅲ阶段,公司总部迁至中心城市 D.第Ⅲ阶段,地区分布集中于中心城市10.第Ⅱ、Ⅲ阶段跨国公司在中心城市设立研发中心,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土地、科技 B.科技、市场 C.市场、政策 D.政策、土地 9.B 10.B [第9题,读图可知,第Ⅰ阶段没有地区分部,只有两个子公司位于中心城市,A错;第Ⅱ阶段,子公司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迁移,中心城市新增研发中心和地区分部,B对;第Ⅲ阶段,公司总部一直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之外,并未迁至中心城市,C错;第Ⅲ阶段,地区分部在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均有分部,D错。第10题,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且科技水平高。研发中心设立在中心城市,可以吸引高素质劳动力,更快地了解市场需求,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