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版高考创新一轮复习语文新课改省份专用讲义:分册一专题二古诗歌阅读增分方案第二步类分题材——循共性规律探究诗歌意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版高考创新一轮复习语文新课改省份专用讲义:分册一专题二古诗歌阅读增分方案第二步类分题材——循共性规律探究诗歌意旨01
    2020版高考创新一轮复习语文新课改省份专用讲义:分册一专题二古诗歌阅读增分方案第二步类分题材——循共性规律探究诗歌意旨02
    2020版高考创新一轮复习语文新课改省份专用讲义:分册一专题二古诗歌阅读增分方案第二步类分题材——循共性规律探究诗歌意旨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版高考创新一轮复习语文新课改省份专用讲义:分册一专题二古诗歌阅读增分方案第二步类分题材——循共性规律探究诗歌意旨

    展开

    增分方案第二步类分题材——循共性规律探究诗歌意旨

    人们常按题材把古代诗歌分成若干类,同类诗歌的感情基调大同小异。因此,若能判定一首诗所属的类型,便可快速地把握该首诗的感情基调。平时学习诗歌,争取读一首诗,知一类诗;在考场上,则可由一类诗,通一首诗,即先从内容入手,尝试根据该诗的内容特色,大致归类到某一题材,再由类及篇推断其使用的手法及具体内涵,亦即合理猜想该诗大致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根据题材分类,古代诗歌大致分为怀古咏史诗、托物言志诗、山水田园诗、送别怀人诗、羁旅思乡诗、边塞征战诗、即事()抒怀诗等七种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大致的分类,有些诗歌可以同时化为两类。比如边塞征战诗中有很多羁旅思乡的杰作,如唐代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很多山水田园诗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这类诗都属于即事()抒怀诗的范畴。

    题材() 怀古咏史诗

    ——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

    怀古咏史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相结合,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陈述、历史人物的议论、历史陈迹的描绘,讽刺当朝统治的黑暗,或抒发个人的沧桑之感,有怀古惜今、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借古伤今的作用。

    [共性规律]

    1常见标题

    标题中往往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字眼。

    2常见意象

    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发生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淮水。

    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特定的历史朝代(时期):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后蜀等。

    其他:吴钩、《后庭花》。

    3常见情感

    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之情;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

    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4常用技法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

    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

    衬托,作者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

    5语言特点: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鉴赏技巧]

    1弄清史实

    题材具有很强的历史性,首先就要对诗歌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当然,诗歌的注释,有时也能很好地帮我们完成这一步。

    2体会意图

    诗人创作一定有现实的原因,也会有其创作目的。如杜甫就经历了安史之乱等社会动荡,有家难归,国家堪忧。因此,他的诗作多写百姓之苦以及社会之黑暗等,其创作意图就很容易捕捉到。

    [读懂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 本诗是作者贬任偏远地区的朗州司马时所作。汉寿城,朗州古城。刍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石麟:贵族墓前的石兽。华表:宫殿及墓地等作标志与装饰用的石柱。才:隐约。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东瀛,东海。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因不见人烟,所以字组合起来的荒祠、古墓、荆榛之类愈多,愈显出古城的荒凉。

    B.颔联写牧竖”“行人,极大地增添了景中的生气。颈联写华表、石碑,表现出古城昔盛今衰的景象。

    C.这首诗打破了一般律诗起、承、转、合的条框,首颔颈三联浑然一体,极力铺陈汉寿城遗址的景象。

    D.在尾联兴和废的慨叹中,诗人阐明了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朴素辩证法观点,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

    解析:B B项,极大地增添了景中的生气错。牧童烧刍狗于田中,说明坟山冷落,田地荒芜;行人看石麟于陌上,是因为荆榛莽莽,别无可以观赏的景物。由此可见没有增添任何生气。

    春天来了,汉寿城边野草丛生,那荒祠和古墓前面正长满荆榛。田里的牧童烧着刍狗,路上的行人在观看墓前的石麟。经过雷电轰击,高擎入天的华表已经半毁;由于积满灰尘,碑文仅可勉强辨认。不知什么时候又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到那时,这里又会成为南北交通的要津。

    题材() 托物言志诗

    ——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

    托物言志诗是借吟咏自然景物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所咏之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托物言志诗有三种:一是借物以自况,表达自己的志向节操、理想追求、经历处境,这样的咏物诗均是托物言志;二是借物表达对他人他事的看法,是借物以抒怀;三是借物来说明一个道理,是借物寓理,如骆宾王的《咏蝉》、王安石的《梅花》、虞世南的《蝉》、郑燮的《竹石》。

    [共性规律]

    1常见标题

    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

    2常见意象

    咏物诗的对象一般是单纯的某物(松竹梅兰、虫鱼鸟兽),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咏。

    3常见情感

    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4常用技法

    从描写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

    从表现手法看,主要是比喻(比况)、象征、拟人和对比。

    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5语言特点:含蓄隐喻

    [鉴赏技巧]

    1抓住的形象特征

    从具体描写物象的诗句入手,从物象的颜色、气味、声音、动作、形态等特征出发,挖掘出物象的个性气质、精神品质等。

    2理解寄托的思想情感

    一般来说,咏物诗中寄托的思想情感往往跟诗人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人生态度、生活作风、价值取向等有关系。

    [读懂训练]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莎 衣

    杨 朴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 莎衣:即蓑衣。杨朴:字契元,为人恬淡闲静,一生布衣。直饶:犹纵使,即使。紫绶金章:指高级的官爵。紫绶,系印钮的紫色丝带;金章,金质的官印。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软绿柔蓝是写作者眼里蓑衣的特点。绿”“写色彩鲜明,”“点明质地轻柔。

    B倚船吟钓正相宜,作者认为在船上,一边吟诗一边钓鱼,这是最合适的搭配,塑造了一个非同一般的渔翁形象。

    C.颔联中蒹葭指芦苇,菡萏指荷花,写的是渔人披着蓑衣卧在船上。

    D.颔联出句从视觉的角度写景,对句从嗅觉的角度写景,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雨中美景图。

    解析:B B项,应为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最搭配,而非一边吟诗一边钓鱼最搭配。

    那绿蓝相间、轻柔软绵的蓑衣,穿起来胜过锦衣,正适宜靠在船边吟诗、钓鱼。在芦苇婆娑的影子里,在烟雾迷蒙中,我披着蓑衣,看雨洒湖面,闻荷花飘香,随意躺卧,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在酒家喝醉后,狂放不羁,甩脱蓑衣;在晚晴时,脱掉蓑衣,乱堆在渔舍中,是多么自在洒脱啊。任凭那紫绶金印如何珍贵,却休想用它来换取我的蓑衣。

     

    题材() 山水田园诗

    ——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

    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我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诗人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盛唐时代是我国山水田园诗的繁荣时期。

    [共性规律]

    1常见意象

    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2常见情感

    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

    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

    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

    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3常用技法

    (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写景的表现手法有:白描与工笔;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3)常用的抒情方法: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乐景写哀情(反衬)

    4语言特点

    描写见长、质朴自然、清新洗练、绚丽、浅显、明快、清新、简练生动、简洁淡雅等。

    [读懂训练]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阙 题

    []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 (shèn)虚: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英年早逝。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由白云尽,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之高远,环境之清幽。

    B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宁静生活。

    C深柳读书堂,融情于景,流露出作者一心向学的沉静安详。

    D.三、四两句写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解析:D D项,淡淡的忧伤错,应是喜悦之情

    山路被白云隔断在尘境之外,春光宛若清清溪流源远流长。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闲静的荆门面对蜿蜒的山路,柳荫深处藏着读书堂。每当太阳光穿过柳荫时,清幽的光辉便洒满我的衣裳。  

    题材() 送别怀人诗

    ——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游历、游学、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戍、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常设亭送别、摆酒饯别、吟诗话别,因此送别成了古典诗歌中的一个永恒主题。诗人通过托物寓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将深深的惜别和伤感之意表现得淋漓尽致。此类诗歌的感情有的是谢别之意,如李白的《赠汪伦》;有的是离愁之感,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有的是劝勉之情,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的是依依不舍之情,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共性规律]

    1常见标题

    标题中往往有”“”“”“等字眼。

    2常见意象

    ”“”“”“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灞桥等意象也常在送别怀人诗中出现。具体可分为4类。

    空间意象:长亭、灞陵桥()、南浦、渡口、古道。

    时间意象:日暮、月夜、清晨、秋。

    环境意象:杨柳、柳絮、杨花、孤帆、流水、寒蝉、船()、古道、夕阳、西风、美酒、春草、残笛、烟波、浮云、鸿雁。

    乐曲意象:《阳关曲》《骊歌》。

    3常见情感

    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

    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

    4常用技法

    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

    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

    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等手法。

    5语言特点

    语深情切,缠绵哀伤,洒脱狂放。

    [读懂训练]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别吴仲俊

    吴锡畴

    背人春事水趋东,浅紫深红次第空。

    宿霭未干桑叶雨,薄罗初试楝花风。

    诗联锻炼微吟里,豪气施行半醉中。

    此去相逢堪几度,别怀作恶老来同。

    [] 春事:春意,春天的景象。作恶:指忧郁不快。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从离别之时的自然具象入笔,全诗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别之情。

    B.颔联中未干既指桑叶上的雨水未干,也指诗中的人物因为离别而整夜流泪,此时泪水未干的情景。

    C.颈联从前两联对景物的描写中跳出,侧重写人,微吟”“半醉等词通过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凸显人物情态。

    D.全诗在结构安排上富有章法,”“”“”“四部分层次清晰,其中第三联成功实现由景到人的转换。

    解析B B项,宿霭未干桑叶雨的意思是昨夜的露水落在桑叶上,今晨还未干,表现了暮春的特点,不是表现诗中的人物因为离别而流泪到天明的情景。

    春天已渐渐离人远去,如同向东流逝的水,盛开的百花已次第凋零。昨夜的露水落在桑叶上,今晨还未干;楝花开时,人们穿起了薄薄的罗纱衣,享受着初夏的风。在轻轻地吟咏中,不断地推敲锤炼诗句;在半醉的酒意中,展示出自己的豪气。与你这一别,来日还能有几次相逢?人们在离别时的情怀,总是忧郁不快的,即便是年老也是如此。

     

    题材() 羁旅思乡诗

    ——他乡村树似吾乡,愁煞天涯断肠人

    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此类诗,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如对月思亲、对月怀远,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崔颢的《黄鹤楼》、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共性规律]

    1常见标题

    标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

    2常见意象

    客船、车铎、孤帆、驿道、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飞蓬、浮云、梧桐叶落、西楼、危楼、危栏、砧声、油灯等。

    3常见情感

    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

    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4常用技法

    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

    侧面落笔。作者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作者的苦恨离情。

    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5语言特点

    质朴清新,如王禹偁的《村行》。

    苍凉低沉,如秦观的《踏莎行》。

    浑厚悲凉,如杜甫的《登高》《旅夜书怀》。

    深沉委婉,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读懂训练]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青 玉 案

    曹 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点出行旅的节令和境地,秋雨初晴,秋空如洗,秋色如画,描写了秋天雨后初晴的美丽景色,表现出了一种欢快的情感。

    B.临水人家竹篱茅舍,岸边酒旗迎风轻扬,远处烟村错错落落,一丝温暖慰藉油然而生,一缕乡思也由心底萌生。

    C凤楼借指家中的妻子,此句写路远人遥,视线难及,回头凝望,也是徒劳,点明乡心的具体内涵。

    D.最后四句从望乡的怅惘转入今宵旅宿的孤寂情景,全从实处着笔,身未经而心先想,念及此,不禁黯然神伤。

    解析:D D项,全从实处着笔错误,这四句运用了想象的手法,全部是虚写。

    秋雨初晴时,青山红树分外明丽。行走的道路猛然转陡,怀疑没有了道路。忽然看见有临水而居的人家。竹子篱笆、茅草房屋,沙岸边酒旗招展,远处烟村错错落落。内心凄凉只因为思乡情感升起。离家中妻子太远,纵然回头凝望也是徒劳。今夜不知道在哪个旅馆住宿,听大雁一声声悲鸣,看残月半窗,满眼都是离别之人的泪水。

     

    题材() 边塞征战诗

    ——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

    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因此,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大有帮助。

    [共性规律]

    1常见标题

    标题中往往有”“”“征人”“”“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2常见意象

    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雨雪、风沙等。

    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

    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战马等。

    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

    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

    3常见情感

    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向往。

    4常用技法

    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

    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

    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

    5语言特点

    雄壮豪迈、崇高壮美、委婉清丽,它包含了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等各个方面。

    [读懂训练]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军 中 乐

    刘克庄

    行营面面设刁斗,帐门深深万人守。

    将军贵重不据鞍,夜夜发兵防隘口。

    自言虏畏不敢犯,射麋捕鹿来行酒。

    更阑酒醒山月落,彩缣百段支女乐。

    谁知营中血战人,无钱得合金疮药!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描写军营戒备森严的场景,面面深深形成照应,渲染了战场紧张、肃杀的氛围。

    B.诗人笔下的将军虽然身份高贵,但能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他不披铠甲,放弃骑马,亲自带兵守卫在隘口。

    C.同是军旅诗,陆游《关山月》中戍楼刁斗催落月侧面烘托人物,而更阑酒醒山月落则直接写人。

    D.全诗从帐门外写到帐门内,由将军写到士兵,由全景描绘过渡到特写镜头,构思精巧严谨,脉络分明。

    解析:B B项,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亲自带兵守卫在隘口错。诗歌描写的是身份高贵的将军不亲自骑马作战,只是一次次地派兵赶往险要之地驻守。

    军营指挥部外,到处都是守卫,警戒森严,上万人守护着帐门。门内身份高贵的将军不亲自骑马作战,只是一次次地派兵赶往险要之地驻守。自己却自大地说敌人畏惧自己,不敢来犯,因而整日畋猎饮酒。直到更尽酒醒,月亮都落下去了,光是打赏乐女就花费彩缣百段。却不知道军营中那些为边境安宁而流血的士卒,连买金疮药医治伤痛的钱都没有!  

    题材() 即事()抒怀诗

    ——一枝一叶一世界,亦喜亦悲亦啸吟

    即事()抒怀,指的是诗人因一事或因眼中所见之景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写当时之事或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基本内容是随意出现在身边之事、身边可见之景。包括思亲、送友、怀乡、赠人、表达人生感悟、抒写闲情逸趣等。即事()诗,一般来说并无严格的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如怀亲、送友、思乡,抒发人生感慨、闲情逸趣等,一般皆可笼统地称之为即事()抒怀诗

    [共性规律]

    1常见标题

    标题中往往有即事”“即景”“抒怀等词。

    2常见意象

    山月、河水、梅花、鸟鸣、风雨、草虫、铜镜、鬓发、夜雨、孤舟、雁鸣、落叶、花开等。

    3常见情感

    寄情山水,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表现作者向往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的情趣。

    抒写政治上的失意和对世事的感慨。

    表达对现实的愤慨、不满和壮志难酬及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

    4常用技法

    (1)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叙事写景的表现手法有:虚实结合;衬托(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侧面描写;白描与细节描写;对比(特别是这类诗中常出现贫苦大众与豪门贵族生活的对比)

    (3)常用的抒情方法:直抒胸臆;展开想象,寄托情感;借景抒情,委婉抒情。

    [鉴赏技巧]

    1了解诗人写的是什么事或眼前的什么景

    即事()抒怀诗往往因一点事或特定的景而生发感慨,所以遇到这类作品,首先要了解引发诗人感慨的事或景。

    2体味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

    即事()抒怀诗不比叙事描写诗偏重于叙事、写景,其重点在于抒怀的性质,也就是在诗中诗人不是着重于客观冷静的叙述,而是比较明显地直抒自己的情怀。

    3分析诗人是怎样来抒发情感的

    在赏析即事()抒怀诗抒怀的特点时,首先要看怀的结合是否高明,其次要领略感怀的艺术技巧。感怀诗,往往是偶有所感时冲口而出的,或者是觥筹交错中仓促挥就的,不像有些诗作那样精雕细琢。但是一些名作凭着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还是彰显出精湛的艺术技巧,赏析时要细细体会。

    [读懂训练]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雪 诗

    张 孜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到处红炉,周回下罗幂。

    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汗滴。

    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 椒:植物名,古人常以椒末和泥涂抹墙壁,取其温暖芳香之意。:焚烧。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用鸟雀难相觅写出了长安冬天冰天雪地的情景,为后面情感的抒写营造了氛围。

    B到处爇红炉两句写室内陈设,分别用到处周回来修饰红炉罗幂,极写室内的温暖。

    C.结尾两句,笔锋一转,写饥寒人的手脚因受冻裂开了口子,照应开头鸟雀难相觅,构思巧妙精当。

    D.全诗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虚写豪贵人家的宴饮,描写生动逼真,色彩浓丽,不失为讽喻诗中的佳作。

    解析:D D项,豪贵人家的宴饮不是虚写。

    长安城大雪飘飞,冰天雪地,连鸟雀都躲藏起来寻不到踪迹。那些豪门大户,在家里用椒末和泥涂抹墙壁,房间温暖芳香。到处都放满了烧红的火炉和遮风保暖的罗幕。歌女们温软的纤手弹奏着迷人的乐曲,姬妾们斟上一杯杯琼浆美酒。室外雪花纷飞狂舞,室内人们也在醉歌狂舞,直至人疲身倦,一滴滴香汗从佳人们的脸上流淌下来。这些豪富之家,怎会知道长安城内那些忍受饥饿寒冷的平民,他们的手脚都因受冻而皴裂了。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0版高考创新一轮复习语文新课改省份专用讲义:分册一专题二古诗歌阅读增分方案第二步类分题材——循共性规律探究诗歌意旨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